燃燒的海洋 卷九 最後的戰爭 第二百零九章 停戰條件
    第二百零九章停戰條件

    戰後,中國在二零五四年七月底向俄羅斯提出的停戰條件,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首先,因為是中國主動提出俄羅斯退出戰爭的條件,所以很容易讓人認為,是中國打不下去了,希望俄羅斯退出戰爭。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俄羅斯當局後來拒絕接受中國的提出的停戰條件的主要原因。

    顯然,這是個巨大的錯覺。

    伏爾加格勒會戰結束後,大陸戰場上的總體局勢已定,俄羅斯戰敗不再是懸念,唯一的疑問就是俄羅斯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戰敗。中國在這個時候主動向俄羅斯開出停戰的挑戰,肯定與長遠戰略有關。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中國此舉與仍然搖擺不定的歐洲有直接關係。

    雖然到二零五四年七月,法德意已經統一立場,開始向中國傾斜,但是仍然有很多歐洲國家保持親美立場,由此引發的結果就是,歐盟已名存實亡,分成了以法德意為首的親華集團與以英西葡波為首的親美集團。兩大集團的明爭暗鬥,已經導致歐盟內部出現裂痕,使歐洲的未來變得很不確定。

    在此情況下,中國徹底擊敗俄羅斯,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別的不說,在俄羅斯徹底戰敗之後,所有東歐國家都面臨著選擇難題,即到底是投靠中國、還是投靠美國。對這些保持中立的國家來說,中國軍隊佔領俄羅斯的歐洲地區,等於形成了軍事壓力。就算黃瀚林早就承諾,絕不主動入侵中立國,也不會強迫任何中立國家選擇陣營,可是這種口頭上的承諾,顯然無法抵消大兵壓境構成的威脅,也就會形成一個政治上的難題。

    從某種意義上講,俄羅斯徹底戰敗,必將成為英國等親美歐洲國家參戰的直接原因。

    道理很簡單,在俄羅斯戰敗之後,法德意等親華歐洲國家將加快參戰的步伐,法德意也會利用這個機會,向仍然保持中立的歐洲國家施壓,讓這些國家選擇陣營,從而排擠英國這樣的親美歐洲國家。在邊緣化不可避免的情況下,英國等親美歐洲國家將別無選擇,只能把賭注全部押到美國這邊。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誰都說不準。

    只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英國等親美歐洲國家加入西方同盟集團,那麼法德意等親華歐洲國家很有可能保持中立,甚至會倒向美國。

    也許,很多人都很難理解。

    只需要看清楚法德意表現積極的根本目的就能明白,不管是親華、還是親美,法德意的最終目的都是實現歐洲統一大業,組建一個聯邦制的歐洲國家,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首先就得避免歐洲分裂。

    別忘了,法德意與中國的關係,遠沒有達到結盟的程度。

    如此一來,在英國等親美歐洲國家選擇了陣營之後,如果美國做出適當讓步,比如支持法德意的統一行動,並且承認法德意在統一後的歐洲有足夠大的話語權,那麼法德意就極有可能加入西方同盟集團。

    毫無疑問,在俄羅斯戰敗之後,美國肯定會拉攏歐洲,也就會向法德意妥協。

    只要能夠達到大一統的目的,法德意就不會在乎與誰結盟。事實上,即便到了二零五五年,美國也不是沒有取勝的機會,而歐洲的加入,必然會增大美國取勝的概率,而且將成為西方同盟集團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下,就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即歐洲加入東方同盟集團,能獲得什麼好處?

    顯然,在俄羅斯戰敗之後,中國取勝的概率大大提高,而且已經掌握了戰略主動權,正在向最終勝利邁進。

    問題的答案就是,在東方同盟集團之中,歐洲並不是最重要,甚至不是重要成員。

    由此可見,即便加入東方同盟集團,歐洲獲得的好處也非常有限,而加入西方同盟集團能夠獲得更多的好處。

    當然,承擔的風險也就更大。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歐洲就算不會完全倒向美國,倒向中國的可能性也非常渺茫。

    這裡,涉及到了杜小蕾在巴黎與法德意政府首腦達成的秘密協議,即中國軍隊在二零五四年底攻入莫斯科,法德意就將支持中國。

    在這份秘密協議中,法德意並沒明確承諾參戰。

    也就是說,法德意的目的,只是希望能夠借此機會促進歐洲統一,畢竟在俄羅斯都迅速戰敗的情況下,統一是歐洲在未來世界中獲得一席之地的唯一途徑,到時候將有更多的歐洲國家支持統一。

    至於法德意是否參戰,顯然還是個未知數。

    由此可見,中國在這個時候給了俄羅斯一個體面退出戰爭的機會,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不希望歐洲出現重大變故。

    其次,就是中國提出的停戰條件。

    在中國開出的條件中,最為苛刻的一點就是俄羅斯只能保留烏拉爾山與伏爾加河以西的歐洲部分。

    事實上,這也是中國提出的唯一條件。

    當時,中國沒有提出讓俄羅斯賠款,也沒有提出讓俄羅斯割地,更沒有提出讓俄羅斯交出戰犯等等。只是提到了一個附加條款,即在戰爭結束之前,俄羅斯必須解除武裝,在戰爭結束之後才能重建國防力量。這個附加條款,也主要是為了防止俄羅斯再度參戰,而不是為了防止俄羅斯在戰後成為新的威脅。

    可以說,這已經是較為寬鬆的停戰條件了。

    早在戰爭爆發的時候,黃瀚林在「三項戰爭準則」中就明確提到,中國不會借這場戰爭吞併、或者侵佔任何國家的領土,中國沒有任何領土上的野心,將在戰後以合理的手段處理所有佔領區。

    問題是,在如何處理佔領的俄羅斯國土的問題上,中國並沒給出個明確說法。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中國很有可能通過所在地居民投票表決的方式,以民族為基礎,把俄羅斯的亞洲地區拆分成幾十個小國家。要知道,俄羅斯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總共有一百六十多個少數民族,作為主體的俄羅斯族只佔人口總量的百分之四十,而且有百分之八十居住在俄羅斯的歐洲地區。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即提出停戰條件的時機很不恰當。

    從事後的角度來看,如果推遲幾個月,到年底的時候,也就是在中國軍隊攻到莫斯科郊區的時候,再提出停戰條件,俄羅斯接受的可能性肯定更大一些。如果輔以其他手段,比如承諾不佔領莫斯科,俄羅斯就極有可能退出戰爭。

    在二零五四年七月底,俄羅斯當局還沒有感受到亡國的壓力。

    事實上,當時很多俄羅斯人也抱有同樣的觀點。

    雖然這場戰爭已經造成上千萬俄羅斯人傷亡,還有上千萬官兵被俘,但是在美國的大力援助之下,絕大部分俄羅斯人除了因戰爭導致親人遇害之外,還沒有體會到戰爭所帶來的其他影響,比如食品匱乏、藥物奇缺、社會基礎設施遭到破壞、工作艱難等等,因此並沒有直接感受到戰爭的殘酷性。

    要知道,當時俄羅斯只推行了十二小時工作制,而且工人每週有一天休假。

    結果就是,不管是俄羅斯總統、還是大多數俄羅斯民眾,依然認為俄羅斯沒有戰敗,仍然有反敗為勝的希望。

    當然,這也與政府的戰爭宣傳有關。

    比如,在伏爾加格勒會戰結束之前,俄羅斯就宣稱再次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消滅了數百萬入侵者。事實上,受宣傳蒙蔽,幾乎所有俄羅斯人都認為,俄羅斯正在走向勝利,前方的潰敗,主要是中國人口太多,動員了幾千萬軍人,俄羅斯必須進行戰略撤退,並且在撤退中消耗敵人。顯然,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百多年前的衛國戰爭,也就很容易讓愚昧的俄羅斯民眾相信,戰略撤退能夠把俄羅斯廣袤的國土利用起來,利用巨大的戰略縱深拖垮敵人,最終擊敗敵人。

    當然,幾個月之後,這些謊言就不攻自破了。

    關鍵就是,在七月底的時候,連俄羅斯民眾都不相信已經戰敗,俄羅斯當局還會接受中國提出的苛刻條件嗎?

    換個角度看,也能發現,俄羅斯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投降。

    這就是,投降對俄羅斯高層政治領導人、軍隊領袖、既得利益集團、親美份子都沒有任何好處可言。

    不用懷疑,很多俄羅斯人都有極為強烈的民族情懷。

    問題是,在大戰面前,在生死攸關的問題上,民族情懷肯定頂不上切身利益,也就不可能發揮作用。

    所幸的是,黃瀚林對這次「招降」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來看,主張讓俄羅斯體面退出戰爭的是杜小蕾,所以說牧浩洋等軍方領導人也沒有抱多大的希望。

    當時,黃瀚林讓杜小蕾在外交上進行嘗試,也多半是為了歐洲。

    通過主動向俄羅斯開出停戰條件,至少能讓法德意相信,中國沒有進軍歐洲的野心,也不會干預歐洲人的事情。

    在大戰結束之前,歐洲肯定會做出選擇。

    至於歐洲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黃瀚林決定不了,他只能想辦法讓歐洲做出對中國有利的選擇。

    可惜的是,他在二零五四年七月底做出的努力失敗了。

    第二百零九章停戰條件

    第二百零九章停戰條件,到網址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