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全力以赴
弗倫奇發給尼克松的不僅僅是情報,還是命令。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弗倫奇應該沒有收到空軍的戰報,即並不清楚空軍發動的首輪攻擊以失敗告終。可是從戰後披露的資料來看,美國空軍在一點半就把戰報發給了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由此可以大致斷定,弗倫奇應該知道首輪攻擊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他仍然命令尼克松攻擊第二艦隊,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與空軍相比,美軍第三艦隊的艦載戰鬥機只有一個優勢:可以使用反艦制導炸彈。
問題是,使用反艦制導炸彈得有一個前提,即獲得絕對制空權。只有在掌握了絕對制空權的情況下,攜帶反艦制導炸彈的戰鬥機才能順利發起攻擊,如果戰場上空有敵機,攻擊效果不會好到哪裡去。
實際情況是,第二艦隊上空確實有大批戰鬥機。
美國空軍的戰報已經說明,最後留下來甄別戰果的戰鬥機遭到了攻擊,而且已被中國戰鬥機驅逐。
問題就出在這裡。
以美軍第三艦隊的實力,一次最多只能出動不到一百五十架戰鬥機。如果第二艦隊上空的防空戰鬥機超過五十架,則美軍第三艦隊的空中打擊不會取得太好的戰果。當時,掩護第二艦隊的戰鬥機達到了七十二架。
這些戰鬥機中,有四十八架是在一點過後到達的,沒有參與之前的戰鬥。
在一點之前到達的二十四架也有三個小時的巡邏能力,即在兩點半之前,這些戰鬥機才會返航。
這個時候,尼克松的戰術安排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某種意義上講,尼克松對殲滅第二艦隊不抱任何幻想。作為第二次迪戈加西亞海戰的直接參與者,尼克松非常清楚中國艦隊的戰鬥力,特別是防空作戰能力。可是他更加清楚中國艦隊的打擊能力,特別是炮火打擊能力。密克羅尼西亞海戰已經證明,中國海軍擁有射程超過一千公里的大口徑電磁炮炮彈,而此時雙方的距離就在一千公里左右。更要命的是,第二艦隊的速度高達四十五節,且正好朝著美軍第三艦隊駛去。也就是說,不管尼克松怎麼改變航向,兩支艦隊的距離都在以每小時十二海里以上的速度縮短。第二艦隊暫時沒有發起攻擊,不是無法打擊美軍第三艦隊,而是還沒有發現美軍第三艦隊,因為擁有航母的第一艦隊遠在兩千多公里之外。
如此一來,尼克松就面臨著一個極為嚴峻的問題:如果暴露行蹤,美軍第三艦隊將遭到毀滅性打擊,而且毫無還手之力。
逃?除非發生奇跡,不然肯定逃不掉。
面對這個生死攸關的問題,就算尼克松對發起攻擊毫無把握,他也得把所有賭注押在攻擊行動上。
當然,局勢也不是全然不利。
距離既是美軍第三艦隊的死穴,也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因為這意味著,返航的戰鬥機有足夠多的燃油在艦隊上空盤旋等待降落,而不像攻擊兩千公里外的敵艦時,必須立即降落。
也就是說,尼克松可以盡可能多的出動艦載戰鬥機,而且可以靈活安排攻擊戰術。
此外,還有一個有利因素,即暫時不用考慮遭到中國戰鬥機攻擊。
有了這兩個有利因素,在戰術上就不難選擇了。
兩點過,尼克松首先派出了護航戰鬥機,或者說讓升空巡邏的防空戰鬥機轉為執行護航任務。
因為在出動防空戰鬥機的時候,不能確定會在什麼時候遭到攻擊,這些戰鬥機都以滿狀態起飛,所以在兩點的時候,戰鬥機的還有三分之二的余油,足夠飛行到一千公里之外,執行半個小時的空戰任務,再返回艦隊降落。如果在正常情況下,緊急升空的防空戰鬥機往往只攜帶三分之二、甚至一半的燃油。
當然,尼克松也把艦隊上空的四架預警機派了出去。
雖然中國主力艦隊的戰鬥機無法攻擊美軍第三艦隊,但是肯定可以掩護第二艦隊,也就有必要增派預警機。
緊接著,尼克松就讓擔任攻擊任務的戰鬥機起飛。
只是,當時美軍第三艦隊根本沒有為攻擊做準備。其實在收到弗倫奇的命令之前,尼克松根本沒有想過攻擊中國艦隊。
一時之間,三艘美軍航母上的航空勤務人員亂成一團。
要知道,在尼克松決定攻擊之前,美軍第三艦隊是按照防空方式準備戰鬥機的,飛行甲板上擺放著準備緊急起飛的防空戰鬥機。現在要安排執行攻擊任務的戰鬥機升空,首先就得把那些防空戰鬥機挪開,然後把在機庫內掛上彈藥、裝好燃油的戰鬥機送上飛行甲板,依次彈射出去。
在空間本來就較為有限的航母上,這是一件麻煩事。
直到兩點三十分,第一批攻擊機才離開了航母。到兩點四十五分,尼克松安排的一百二十架攻擊機全部升空。
到此,尼克松已經派出了一百六十八架戰鬥機。
當時,美軍第三艦隊還剩下了四十八架戰鬥機,而且都是之前準備在必要的時候升空作戰的防空戰鬥機。
尼克松沒有遲疑,又把這四十八架戰鬥機派了出去。
只是,在出動攻擊機群的時候,四十八架戰鬥機全部被轉移到了機庫裡面,現在得重新送上飛行甲板。
在此之前,美軍第三艦隊還得優先彈射四架艦載預警機。
原因很簡單,艦載預警機的飛行速度較慢,得優先升空,才能保證與執行制空任務的戰鬥機同時趕到戰場。
結果就是,直到…過,第二批護航戰鬥機才陸續升空。
此時,第二艦隊上空的戰鬥已經打響了,交戰雙方是七十二架J-33B與四十八架美軍戰鬥機。
顯然,尼克松並不知道,第一艦隊不但派遣了戰鬥機,還出動了艦載預警機。
沒什麼好奇怪的,艦載預警機的航程本來就比戰鬥機高得多,而且滯空時間也超過了戰鬥機,基本上能夠全程伴隨戰鬥機執行制空任務。既然是掩護第二艦隊,第一艦隊就沒有理由不出動艦載預警機。
這樣一來,這場被尼克松認為沒有多少懸念的空戰,確實沒有多少懸念,只是佔據了壓倒性優勢的不是美軍,而是中國海軍。
在十五分鐘不到的戰鬥中,不但四十八架美軍戰鬥機被擊落了四十四架,連四架趕來助陣的美軍預警機也全數被擊落,而中國海軍只損失了十一架戰鬥機,其中九架屬於第一批趕來的防空戰鬥機。
所幸的是,美軍攻擊機群延遲了四十五分鐘出發。
在美軍的第一批護航戰鬥機被擊潰的時候,美軍攻擊機群離第二艦隊還有五百公里,沒有進入艦載預警機的探測範圍。
結果就是,美軍攻擊機群向北轉向,沒有立即發起攻擊。
對於掛著兩枚反艦制導炸彈的戰鬥機來說,根本沒有可能在空戰中擊敗輕裝上陣的防空戰鬥機。
當然,第一批美軍護航戰鬥機也沒有白白犧牲掉。
首輪空戰結束後,第一批趕來的防空戰鬥機因為所剩燃油無幾而返航,第二艦隊上空只剩下四十六架J-33B,而且三分之二的戰鬥機用掉了半數以上的攔截導彈,另外三分之一也使用了部分對空彈藥。
它們要面對的,是第二批四十八架全副武裝的美軍戰鬥機。
四點不到,第二輪空戰打響。
緊接著,在戰場外圍徘徊了差不多半個小時的美軍攻擊機群開始衝鋒,從超低空逼近第二艦隊。
可以說,當時的情形十分危險。
哪怕美軍護航戰鬥機沒有奪得制空權,只要壓制住了防空戰鬥機,而且把空戰空域限制在第二艦隊上空,美軍攻擊機群就能順利突破第二艦隊的防空網,在第二艦隊上空投下反艦制導炸彈。
可惜的是,美軍護航戰鬥機不但沒有奪得制空權,還在攻擊機群進入攻擊線路後,主動撤退了一百多公里。
不是美軍戰鬥機飛行員怕死,而是嚴重欠缺實戰經驗。
要知道,此時的美軍第三艦隊,實際上就是之前的太平洋艦隊,而在密克羅尼西亞海戰中,美軍太平洋艦隊損失了七成戰鬥機,飛行員的損失率高達百分之五十,能夠僥倖逃脫的飛行員少之又少。
當時,美軍第三艦隊的飛行員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有實戰經驗。
另外四分之三,都是在大戰爆發後招募的菜鳥,或者是在大戰爆發後才加入美國海軍航空兵的新手。
在戰鬥中,這些飛行員只記住了教官的話,即不要干擾攻擊行動。
在他們看來,撤離攻擊區域,就是不干擾攻擊行動。
顯然,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認識。因為只有他們留在攻擊區域,第二艦隊防空戰艦上的中程防空導彈才無法發揮威力,因為防空戰艦也會擔心誤傷防空戰鬥機,不會輕易使用防空導彈。
既然美軍護航戰鬥機撤走了,防空戰鬥機也隨之撤出了艦隊的防空區域。
這下,艦隊在進行防空作戰的時候,也就沒有什麼好顧慮的了。
中程防空導彈的最大射程也就六十公里,空戰區域在差不多兩百公里之外,根本不可能誤傷友機。
對於正準備投彈的美軍攻擊機來說,這絕對是一場災難。
第一百四十一章全力以赴
第一百四十一章全力以赴,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