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時間點
就牧浩洋本人而言,他並不希望通過戰爭來解決紛爭。
只是,他非常清楚,選擇戰爭的不是他、也不是黎平寇,而是那些拒絕承認世界格局已經發生變化,拚死保護既得利益的西方集團。不管是他、還是黎平寇,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向敵人低頭、二是捍衛自身利益。早在二十多年前,時任國家元首的傅秀波做出出兵朝鮮的決定時,就已做出選擇。
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牧浩洋記起了曾經看過的一本書。
「元首,你看過一本書嗎?」
「什麼書?」
「評論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原因的一本書。」
黎平寇皺起眉頭,說道:「軍事學院的教材?」
「不是,是一個軍事史學家寫的,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原因做了分析。」
「作者是不是姓代?」
「你也看過?」
李明陽點了點頭,說道:「那是三十年前的書了,不過觀點確實很新穎,而且分析也很有說服力。」
「什麼觀點?」
李明陽笑了笑,把這個問題留給了牧浩洋。
「按照作者給出的結論,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一九一四年爆發是英國的陰謀。」
黎平寇愣了一下,隨即笑了起來。
「雖然有點膚淺,但是分析得很有道理。」牧浩洋也笑了笑,說道,「三年前,也就是一九一一年,德國與法國在摩洛哥的利益之爭就有可能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而且肯定比一九一四年的理由充分得多,但是英國出面調解,阻止了這場戰爭,根本原因就是英國還沒有為世界大戰做好準備。」
「也就是說,到一九一四年的時候,英國才做好準備?」
「也沒有做好準備,但是再也不能拖下去了。」
「為什麼?」
「德國的海軍擴軍行動。」
黎平寇愣了一下,讓牧浩洋說下去。
「到一九一四年的時候,德國公海艦隊的規模已經達到英國大艦隊的百分之七十,而按照德國制訂的造艦計劃,到一九二零年,德國海軍就將達到英國海軍的水平,而英國海軍卻需要在更多的地方作戰,所以德國海軍有足夠大的把握打破英國的海上壟斷,在海戰中擊敗英國艦隊。」
「這只是計劃。」
「英國卻承擔不起這個風險,因為只要德國艦隊足夠強大,英國就得承擔比法國高得多的戰爭風險,而最終很有可能在德國海軍的威脅之下置身事外,不敢援助法國,讓德國迅速統一歐洲大陸。」
「這樣的話,英國仍然會戰敗。」
「但是英國能夠獲得更多的時間,也就有第二次機會。」
黎平寇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說道:「你說這件事,與現在的情況有關?」
「非常相似。」牧浩洋笑了笑,說道,「第五次中東戰爭就有可能引發世界大戰,而且我們與美國都有足夠的理由,可是我們與美國都沒有做好準備。照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到二零五零年或者二零五五年,我們就能獲得足以讓美國膽怯的優勢,因此美國無論如何也會在此之前發動戰爭。」
「那麼,我們能從德意志第二帝國身上吸取什麼教訓呢?」
「如果說我們是德國,那麼印度就是法國,而美國現在的對印政策,與當年英國的大陸政策如出一轍,即以間接方式維護戰略平衡,給我們塑造一個無法越過,但是又不得不在全面戰爭中擊敗的對手。」
黎平寇點了點頭,表示明白牧浩洋的意思。
「要想避免重蹈覆轍,我們就不能在敵人選定的時間點上開戰,而是應該錯開,最好提前開戰。」
「提前?」
「比如二零四五年。」
黎平寇的眉頭迅速跳動了幾下,有點震驚的看著牧浩洋,似乎海軍大將是個不折不扣的戰爭狂人。
「我們只是給出了選項,選擇權在美國手裡。」
「什麼意思?」
「假如我們在二零四五年對印度宣戰,而且擺出跟美國打世界大戰的樣子,至少得進行第一階段戰爭動員,美國就將面臨一個兩難抉擇,要麼為了印度我們拚死一決,要麼丟掉這顆戰略棋子。」
「如果我是美國總統,就會選擇前者。」
牧浩洋笑了笑,說道:「如果老李提供的情報沒有錯,那麼在二零四五年,美國沒有任何戰略優勢,即便能夠趁我們兩線作戰,在戰爭初期掌握主動權,也很難保證在曠日持久的戰爭中擊敗我們。」
「這……」
「如果美國當局認為丟掉印度之後,局勢將更加有利,就不會參戰。」
「怎麼可能更加有利?」
「比如戰事久拖不決,我們的經濟受到拖累,而且沒能在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戰略優勢無法維持下去。」
「這……」
「事實上,這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至少前者很有可能。」牧浩洋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這場戰爭,最基本的目的就是推翻印度政權,扶持親華政府,消除美國在印度的影響,從根本上鞏固我們在南亞地區、乃至整個印度洋地區的主導地位,因此肯定會打一場大規模地面戰爭。這場戰爭將持續多久,我也說不準,恐怕連戚凱威也沒把握,拖上三到五年也不是怪事。」
「真要如此,我們的處境將更加艱難。」
「毫無疑問,戰爭肯定會拖累我們,但是我們還有一張王牌。」
「什麼?」
「第二代可控聚變核電站。」
黎平寇的眉頭跳了幾下,似乎明白了牧浩洋的意思。
「如果我們能夠充分利用這個優勢,就能把戰爭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限度,並且借助戰爭提高社會生產效率。毫無疑問,只要美國做出這個判斷,就會在二零五零年左右,最遲不超過二零五五年發動全面戰爭,而我們還有幾年的準備時間。只要掌握了生產力優勢,即便在戰爭初期打得不太順利,也有足夠的資本扭轉戰局。」牧浩洋長出口氣,說道,「從軍事上講,這是我們扭轉被動局面的唯一辦法,也是我們積極爭取主動權的唯一選擇,不然我們就將成為第二個德意志第二帝國。」
黎平寇沉思了好一陣,才拿起電話,吩咐秘書準備開會。
在高層會議上,黎平寇幾乎原封不動的拋出了牧浩洋提出的戰略觀點,因此牧浩洋沒有再次浪費口水。
只是,討論進行得非常激烈。
別說黃瀚林,連杜小蕾與鍾盛林都覺得這個戰略過於激進,而且承擔了太大的風險,還有局勢失控的可能性。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在二零四五年爆發,中國的處境將非常不利。
別的不說,在把主力放在南亞戰場上的情況下,將很難在最主要的戰略方向上,即太平洋上取得優勢,甚至會被美國壓著打,丟掉扶桑與東南亞地區也不是不可能,而在被迫退守本土的情況下,中國的軍事工業設施肯定會成為美國的重點打擊對象,而美國本土則基本上不會受到影響。結果就是,美國的戰略轟炸機將打垮中國的戰爭潛力,而中國卻無法動搖美國的戰爭基礎。
說得不客氣一點,只要美國打到家門口,中國離戰敗就不遠了。
可以說,不但政治家非常悲觀,連騰耀輝都不大樂觀。
中途休會的時候,騰耀輝把牧浩洋單獨叫到了茶水間。
「是不是你提出來的?」
「騰總,我可什麼都沒說。」
「你小子,別以為我不知道,你知道這麼做的後果嗎?」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如果只關係到你一個人,如果只關係到一支艦隊,如果只關係到海軍,我絕對不會擔心什麼,可是你得知道,如果元首的戰略主張得到了支持,整個國家、整個民族都會受到牽連。」
「目前看起來,得到支持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你……」
牧浩洋笑了笑,說道:「騰總,還有更好的應對措施嗎?我們在戰略上已經落後美國一大步,如果不進行軍事冒險,我們就只能跟著美國走。到二零四五年,我們至少能夠擁有十二支航母戰鬥群,至少可以在太平洋上部署四分之三的海軍兵力,即便美國海軍全部集中到太平洋上,也沒有必勝的把握。與其在全面戰爭中被動挨打,提前幾年進行軍事冒險更加可靠。再說了,如果老李提供的情報沒有錯,而且元首的提議得到了全面支持,美國參戰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你有多大的把握?」
「至少一半。」
「這麼點?」
「如果戰略層面上的操作不出問題,不再出現情報洩密事件的話,應該有七成。」
騰耀輝打量了牧浩洋一番,說道:「果然是你小子給元首提的建議。」
「元首要我說,我能拒絕嗎?而且,除此之外,我確實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了。」
「看來,我只能祈禱了。」
「祈禱什麼?」
「祈禱你這個常勝將軍不要在最關鍵的時候吃敗仗。」
「老騰,你啥時候信教的?」
「信個屁。」
牧浩洋笑著搖了搖頭,知道騰耀輝已經接受了既成事實,只是死要面子,沒有當面承認而已。
這個時候,黎平寇也在給黃瀚林做思想工作。
會議再次開始後,黃瀚林首先倒戈,表示支持黎平寇。
最終的決議是,盡快制訂作戰計劃,而會議上得出的戰略決策,僅由黎平寇單獨告知全國代表大會幾個主要委員會的主席,在開戰之前,才向全體代表大會提交戰爭提案,爭取得到支持。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