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海洋 卷七 炎龍吞黑日 第九十三章 同化政策
    第九十三章同化政策

    六月七日,牧浩洋就去了京都。

    因為東京的基礎設施在戰爭中遭到嚴重破壞,而且在戰後一年多內,一直沒有修復,所以新日本政府以沒有遭到大規模轟炸的京都為行政首都,東京只是在名義上,仍然是日本的首都。

    事實上,東京早就成了一座「鬼城」。

    戰爭爆發前,大東京地區的人口規模在四千萬以上,是日本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也是日本最大的都市圈。戰爭結束的時候,大東京地區的人口數量已經減少到五百萬以內,其中東京市區內的人口還不到一百萬。除了大量的戰爭傷亡之外,導致人口銳減的主要因素還是舊日本政府進行的戰略疏散,即把工廠轉移到郊區,迫使工人也轉移到郊區。雖然戰後大部分居民返回東京,但是在粒子風暴導致的災難中,半數以上的日本人病亡,倖存者也沒有留在城市裡面。原因很簡單,直到二零三六年七月份,中國才開始為日本提供援助,而在此之前,日本人只能從其他渠道獲得生活物資。相對而言,在偏遠農村地區更容易獲得食物,而在城市裡,基本上只有等死。

    根據日本政府做的統計,到二零三七年初,東京市內的居民不到二十萬。

    因為很多戰爭廢墟都沒來得及清理,維持城市運轉的絕大部分基礎設施均已癱瘓,所以東京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別的不說,在東京的地鐵系統與下水道裡,至少還有兩百萬具屍體沒有得到妥善處理。

    相對而言,京都的環境就好得多了。

    做為日本古都,京都沒有多少重工業,因此在戰爭期間只遭到三次較小規模轟炸,大部分基礎設施都保存完好,平民也沒有大規模撤離。戰後,大批中國軍隊進駐京都,給這裡的居民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別的不說,在最為艱難的二零三六年,京都的酒館就至少創造了十萬個就業崗位,幫助五十萬日本人獲得了生存的必須物資。此外,駐軍帶來的經濟效應還使京都首先恢復了電力供應,出現了一些以生產生活物資為主的手工作坊,以及為駐軍服務的服務性行業。

    日本新政府選擇京都,也就不難理解了。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日本的戰爭創傷正在癒合,只是仍然隨處可見戰爭的痕跡,以及造成的長期影響。

    對牧浩洋來說,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京都街上到處都是成群結隊的乞丐。

    與印度的乞丐不同,京都的乞丐以少年、特別是年齡在十二歲以下的少女為主,而且大部分都是孤兒。

    嚴格說來,牧浩洋也是孤兒。

    雖然在他看來,日本這個民族本身就有罪,因為是所有日本人通過民主制度,共同把軍國主義推上了歷史舞台,不但給自身帶來了災難,也給中國帶來了災難,但是與所有理智的成年人一樣,牧浩洋並不認為日本的兒童也有罪,因為他們不但沒有選舉權,連最基本的價值觀都沒有。

    來到京都後,牧浩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成立「中日聯合孤兒救助中心」。

    在他的要求下,龐躍龍專門抽調了一支部隊,在日本各地建立孤兒院,並且從救助物資中抽調出很大一部分,專門提供給孤兒院。按照牧浩洋下達的指示,必須在三個月內,收容全部孤兒,並且為他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基本教育與基本醫療保障,以切實行動保護孤兒的人生安全。

    為了這件事,牧浩洋還專程回國,找到盛世平等民族商人,希望他們出面,為日本孤兒捐助善款。

    牧浩洋此舉,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當時最受爭議的,就是在孤兒院建立學校,並且以漢語教學。

    在一些人眼裡,特別是在一千多萬日本海外僑民看來,牧浩洋此舉,就是要抹滅日本作為獨立民族存在的根基。

    一些西方學者為此取了一個名字:去日本化。

    按照這些學者的說法,如果所有日本兒童都說漢語,忘記了自己的母語,那麼日本這個民族就不存在了。

    這麼說,也不是沒有道理。

    漢族能夠出現,並且存在兩千多年,做出最大貢獻的正是橫掃六合的秦始皇,而秦始皇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書同文。正是出現了統一的文字,中國才逐漸形成了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在日本,只要漢語成為唯一的語言,那麼要不了多久,漢字就將成為日本的通行文字。

    完成了語言與文字上的同化後,大和民族就將失去獨立存在的根基。

    當然,也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

    接受漢語教育的,只是日本兒童,特別是十二歲以下的兒童,大部分日本人依然說的是日語,而且這些兒童在出生社會之後,依然會說日語,因此漢語最多是日本的第一外語,就如同英語在香港與新加坡的地位一樣。更重要的是,在歷史上,日本在長達兩千多年內使用的都是漢字,直到明治維新之後,才出現了日文,但是日本並沒有因此被中國同化,也沒有喪失自己的民族文化。

    暫且不說這些反駁有沒有道理,至少現在已經不是兩千多年前了,即便與兩百多年前相比,也有很大的區別。別的不說,日本的人口基數就遠遠比不上中國,而且倖存者中兒童佔了半數以上。更重要的是,中國不再是一個大陸型國家,而是典型的海洋強國,對日本的影響力絕非以往可比。

    可以說,只要漢語與漢字在日本的法律地位得到確認,最多只需要四十年,日本的民族文化就將被漢族同化。原因很簡單,以對日本人平均壽命的預測,四十年後,現在所有十二歲以上的日本人都將壽終正寢,而接受了中式教育的日本人,以及他們的下一代,很有可能根本就不會說日語了。

    事實上,也許要不了四十年,牧浩洋此舉的影響力就會顯現出來。

    十年之後,當接受中式教育的日本人走入社會,他們最熟悉的不是日語,肯定主要以漢語進行交流。

    如果考慮到接下來發生的事情,這種可能性肯定更大。

    也就在牧浩洋積極建立孤兒院的時候,四方科學家組織在全球氣候事務組織公佈了對氣候變化的最終預測。

    經過三個月的精確調整,微塵清理工作已經全面結束。

    按照科學家給出的預測結果,氣候的極端變化只存在於局部地區,在經歷二十年到五十年的過渡期之後,全球氣候與局部地區氣候將恢復到二零三零年左右的水準,粒子風暴產生的影響也將到此結束。

    當然,科學家沒有忘記警告那些蠢蠢欲動的政治家。

    在同一份報告中,科學家還明確提到,人類的所有活動,都有可能對氣候產生影響,而氣候的蝴蝶效應極為明顯,因此人類必須改變原來的消費方式,特別是能源利用方式,必須更加重視環保,建立一個全球性的環保組織來約束各個國家,竭盡全力避免對地球環境產生大規模破壞。

    說得簡單一些,人類必須自我約束,不然所有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根據這份報告,全球氣候事務組織的十五個成員一致決定,將全球氣候事務組織改組為全球環境決策委員會,招納更多的成員,並且賦予委員會處理國際貿易、金融、經濟合作等特權。

    說得簡單一點,全球環境決策委員會將直根據各國為保護環境做出的貢獻,決定各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並且以保護環境為宗旨,賦予決策機構採取特殊行動,以制裁等手段,對國家發展做出限制。

    當然,最積極的肯定是中國與美國。

    在中國與美國看來,全球環境決策委員會是「強國俱樂部」,具有更高的可行性,完全應該取代聯合國。

    當時,中國與美國都著重申明了一個觀點:在環境問題成為人類文明的主要威脅時,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國際機構來促進各個國家嚴格保護環境,而像聯合國這類軟弱的機構,肯定無法履行這個職責。

    可以說,這正好切中了要害。

    要知道,當時所有國家最關心的就是環境問題,

    惡劣的自然環境,已經對很多國家構成了實質性威脅,由此導致的糧食危機,更是世界動盪的根源。

    再不重視保護環境,人類就將自取滅亡。

    為了保護環境,絕對不能只做口頭上的功夫,必須採取實際行動,而且是強有力的行動來約束各個國家。

    比如,在經濟發展上,重污染與高能耗產業必須受到控制。

    從經濟角度講,最需要解決的就是能源問題。以保護環境為目的的話,礦物能源消費必須得到遏制,並且最終由清潔能源取代。從技術層面上看,唯一能夠取代石油、天然氣與煤炭的就是可控聚變核能。

    顯然,中國有足夠的技術優勢。

    相對而言,美國也有技術優勢。

    通過打環境牌,中國與美國的優勢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對確立以中美為核心的國際集團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對眾多中小型國家來說,也是促成其盡快選擇戰略立場的關鍵因素。

    對其他國家,哪怕是歐盟與俄羅斯,恐怕就沒有這麼有利了。

    只是,這個月發生的最重要的事情,並非全球氣候事務組織改組,而是早已被料到,卻沒有多少人願意相信的事情。

    第九十三章同化政策

    第九十三章同化政策,到網址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