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海洋 卷三 東海起狂濤 第八十六章 戰術偵察
    無彈窗小說網,萬名書迷同時在線戰術偵察,可以說是這場衝突中暴露得最為突出的問題之一。

    在第二次朝鮮戰爭期間,戰術偵察的問題就顯現了出來。比如在志願軍發起第二次戰役之後,聯軍空中打擊的作用大大降低,只能重點轟炸規定目標,對時間敏感目標的打擊效率明顯不如之前,問題就出現在戰術偵察上。只是在這場戰爭中,聯軍空中優勢明顯,大部分時候都是志願軍在挨炸,有限的幾次空中反擊,也主要針對城鎮等戰略目標,空中對抗的意義並不重大,戰術轟炸確實也得到了遠程炮兵等火力彌補,使得戰術偵察缺乏的問題沒有完全顯現出來。

    產生這個問題的,正是全面電磁戰。

    在電磁武器登上戰爭舞台之前,戰術偵察的問題並不突出,不管是戰術偵察機、還是無人偵察機、聯合指揮機、預警機等支援平台都能提供戰術情報,像美軍這類空中力量強大的軍隊甚至淘汰了戰術偵察機。

    只是,沒有任何人可以否認戰術偵察機的價值。

    五月二十九日的幾場戰鬥,足以證明戰術偵察機的重要性。

    因為最先在戰場上大規模使用電磁武器,也最早認識到電磁戰的影響,所以中國空軍最為重視戰術偵察,不然也不會花巨資購買用途單一的Mig-31,而且拆掉了火控雷達,安裝上偵察設備,使其成為非常純粹的偵察機。

    正是這種高度重視,使中國空軍在戰術偵察方面棋先一步。

    只是,Mig-31帶來的優勢仍然不夠明顯。

    在數量有限的情況下,Mig-31機群只能保證兩個小時出動一次,每次出動一架,因此僅能對高價值戰略目標進行偵察。

    顯然,嘉手納空軍基地的戰略價值超過了任何一支艦隊。

    要想掌握日本空中自衛隊的動向,就得時刻盯著嘉手納空軍基地,也就不能讓Mig-31去執行其他偵察任務。

    正是如此,在搜尋第三護衛群的時候,海航的J-11C掛上了偵察吊艙。

    對於這一點,日本空中自衛隊也有非常清楚的認識。從掩護第三護衛群的角度出發,電磁戰不但無害,反而有益。

    原因很簡單,在電磁戰的時候,J-11C的雷達也得關機。

    沒有雷達,僅用光電偵察吊艙的話,戰術偵察機的搜索範圍非常有限,需要動用足夠多的偵察機才能覆蓋艦隊活動區域。

    更重要的是,偵察機必須飛得足夠高,才能覆蓋足夠廣闊的區域。

    這下,日本空中自衛隊只需要盯住高空,而且密切注視那些逼近第三護衛群的敵機,就能確定中國空軍是否鎖定了第三護衛群。

    因為執行攻擊任務的轟炸機已經起飛,所以中國空軍的偵察機肯定即將到達。

    只是,最熟悉電磁戰的絕對不是日本空中自衛隊。

    這次,中國空軍採取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戰術:讓前出掩護的戰鬥機客串戰術偵察機。

    準確的說,是海航的戰術,因為這些J-11C來自海航。

    這個戰術絕對是個創新,而且與二十九日夜間的戰鬥有關。

    在第一場戰鬥中,海航負責突擊E-767,雖然沒有收到戰果,但是在空戰中取得了不菲的戰績,還有了一個至關重要的發現,即在使用電磁武器的時候,日本空中自衛隊的防空指揮與情報系統很難正常工作。

    正是這個發現,讓海航制訂了這個戰術。

    兩個中隊的二十四架J-11C各攜帶了兩具偵察吊艙,此外各攜帶四枚PL-12D與兩枚PL-11C,多餘的掛架全部用來攜帶電磁火箭彈。

    按照海航的作戰安排,突擊開始後,J-11C機群將分成兩個縱隊,以攻擊預警機的戰術呈縱隊前進,但是由戰鬥機輪番使用電磁火箭彈,而不是前面的戰鬥機用光了,再讓後面的補上。

    因為在此之前,已經確定了第三護衛群的大致方位,所以有一個較為準確的突擊方向。

    在即將進入第三護衛群的活動區域之後,兩個中隊的J-11C橫向展開,各自突擊,以確保有最大的搜索區域。

    如此一來,相當於出動了二十四架偵察機。

    以每架偵察機覆蓋左右三十公里海域計算,二十四架偵察機在重複覆蓋的情況下,能夠搜索橫向寬度七百多公里的海域,而第三護衛群的活動範圍絕對不會超過一百八十公里,因此在突擊線路上,能夠做到四架戰鬥機配合行動,確保在遭到攔截的時候,至少還有一架戰鬥機能夠執行偵察任務。

    當然,即便遭到攔截,也是近距離格鬥空戰。

    只要有三架戰鬥機掩護,憑借更高的飛行速度與更高的飛行高度,J-11C完全有能力擺脫追擊的F-22A。

    也許,會有一部分J-11C在返航前燒光燃油,但是肯定能發現第三護衛群。

    更重要的是,日本空中自衛隊至少需要動用二十四架F-22A,才有最基本的把握把這些J-11C攔截下來。

    當時,掩護第三護衛群的F-22A只有十二架。

    即便今井利村增派了三個中隊的三十六架F-22A,也沒能及時趕到,無法參與攔截前進護航戰鬥機的戰鬥。

    五點二十分,J-11C機群改變了編隊方式。

    兩個中隊的J-11C分成了六個小隊,沿著六條航線,進入扇形交叉搜索階段。

    雖然電磁干擾依然強烈,但是E-3G頂住了干擾,發現了J-11C機群的新動向。

    當時,J-11C機群離E-3G不到三百公里,而且全都在此之前爬升到了兩萬米高空,早就進入了預警機的探測區域。

    發現歸發現,E-3G上的防空指揮官卻無可奈何。

    先不說F-22A能否飛得了那麼高,就算能,也無法在電磁戰環境下生存下來,不然也不會在J-11C使用電磁火箭彈之後緊急規避。

    此時,日本空中自衛隊首先考慮的是預警機的安危。

    雖然E-3G離還在向東飛行的KJ-2000大概有七百公里,沒有被發現,但是這架預警機在第三護衛群的東面,也在J-11C扇形攻擊區域之內。

    在搞不清楚對方戰術企圖的時候,預警機的安全很成問題。

    要知道,J-11C上的雷達,同樣能在三百多公里外發現E-3G這類超大型空中目標。

    即便戰鬥機的雷達受到干擾,在E-3G探測區域外的戰略電子偵察機也能截獲E-3G發出的雷達信號,大致確定E-3G的方向。

    受到威脅後,E-3G不得不轉向規避。

    當然,空戰引導員沒有忘記給正在趕來的三個F-22A中隊發出指令,安排一個中隊去攔截J-11C機群。

    一個中隊稍微少了一點,但是至少能夠阻止這些戰鬥機逼近預警機。

    只是,戰局很快就出現了變化。

    五點三十五分,四架到達第三護衛群西面大概三十公里處的J-11C發現了目標,隨即轉向返航。

    在此之前,領隊的J-11C發出了至關重要的戰術情報。

    受到電磁干擾,第三護衛群的火控雷達根本無法鎖定J-11C,也就無法進行攔截。更重要的是,當時第三護衛群裡的戰艦都沒啟動雷達。這些戰艦不具備電磁對抗能力,在這個時候啟動雷達,即便不會遭到破壞,也會暴露行蹤。

    要說什麼的話,只能說這四架J-11C在發現第三護衛群的時候,已經用掉了最後一枚電磁火箭彈,而且這枚電磁火箭彈在距離第三護衛群大概二十五公里處引爆,沒有對戰艦上的電子設備造成致命損傷。

    如果當時四架戰鬥機上還有一枚電磁火箭彈,而且領隊長機決定飛近點,以便準確確定第三護衛群的規模,那麼在H-6X發射反艦導彈之前,第三護衛群裡的大部分戰艦就得癱瘓在海面上。

    既然發現了第三護衛群,而且掌握了充足的戰術情報,偵察行動就沒有必要了。

    按照海航的戰術安排,六個小隊的J-11C中,除了剩餘燃料不多的幾架,其餘全部丟掉無用的外掛裝備,轉而尋找日本的防空戰鬥機。

    有意思的是,竟然沒有找到交戰對手!

    這讓在後方指揮的楊禹方非常驚訝,因為幾個小時前到達的偵察機遭到了攔截,證明第三護衛群得到了防空掩護。

    驚訝歸驚訝,楊禹方還是沒有讓這些戰鬥機返航。

    原因很簡單,日本防空戰鬥機的主要任務是攔截轟炸機,而不是掩護轟炸機的戰鬥機。

    也許,日本預警機已經發現了從低空逼近的轟炸機,把防空戰鬥機都派了過去,沒有理會前出的戰鬥機。

    不管怎麼說,F-22A的隱身能力非常不錯,而支援制空戰鬥機的KJ-2000離第三護衛群還有大概五百公里呢。

    在這個距離上,KJ-2000很難發現F-22A機群。

    只是,最重要的戰術偵察任務已經完成。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確保H-6X機群順利發射反艦導彈。

    因為此時楊禹方已經收到了Mig-31在五點左右發來的偵察報告,原先部署在嘉手納空軍基地的三個F-22A中隊已經不見了,所以可以大致斷定,日本空中自衛隊至少增派了三十六架F-22A。

    如果算上之前掩護第三護衛群的F-22A,防空戰鬥機的數量超過了直掩戰鬥機。

    為此,楊禹方不得不調整戰術安排,讓那些完成了偵察任務,但是沒有遭遇日本防空戰鬥機的J-11C轉向與轟炸機群會合,為轟炸機提供直接掩護。

    在做出這個戰術決定的時候,楊禹方並不知道,日本預警機並沒發現轟炸機群。

    好看的小說盡在,告訴您的朋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