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到,一個居民不到一千、在普通地圖上根本找不到、也許還沒有多少人聽說過的地方,竟然會成為第三次戰役,甚至是整個第二次朝鮮戰爭勝敗的關鍵,成為交戰雙方拚命爭奪的地方。
只是,戰鬥打響後,雙方的指揮官都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甚至連看的機會都沒有。
美軍的突擊部隊還沒到達席屯裡,志願軍的特種部隊就在席屯裡附近引爆了第一枚電磁彈頭,摧毀了方圓十多公里範圍內的所有電子設備,包括美軍與志願軍的短波電台,以及主戰裝備上的電子儀器。
隨後,特種部隊每隔半個小時引爆一枚電磁彈頭。
這絕對不是小事。
雖然在第一枚電磁彈頭引爆之後,聯軍司令部就與前線部隊失去了聯繫,但是博茨曼早有準備,立即出動無人偵察機。隨著志願軍特種部隊繼續使用電磁彈頭,聯軍的無人偵察機根本沒有機會到達戰場上空。
對博茨曼來說,也不大清楚戰場上的情況。
這也是黃峙博面臨的問題,即無法與進入電磁彈頭打擊範圍的部隊取得聯繫,也就無法知道是否擋住了美軍的突擊部隊。
當時,交戰雙方只能通過偵察衛星來瞭解戰場情況。
問題是,偵察衛星也不是萬能的,至少不能一直呆在戰場上方。更重要的是,雙方的偵察衛星要麼由情報機構控制,要麼由國防部控制,獲取的戰場情報要經幾次轉手,才能送到司令部。
此外,用偵察衛星去獲取戰術情報,確實有點大材小用。
可以說,雙方都只能蒙著眼睛打,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前線指揮官身上。
說簡單點,前線部隊的表現,直接決定勝敗,後方司令部難以發揮作用。
最先出彩的,正是第三十九集團軍的那個步兵營。
如果該營到達得稍微晚一點,或者到達後沒有及時發起反擊,恐怕在增援部隊到達之前美軍突擊部隊就能擊潰席屯裡的守軍。
趕在美軍突擊部隊之前到達席屯裡之後,該營的指揮官只留下一個連負責協助人民軍鞏固防禦陣地,然後把其他部隊全部投入反擊之中。
雖然從兵力上看,兩個連算不了什麼。在美軍加強旅面前,一個營都算不了什麼。但是這次反擊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通過反擊,志願軍迫使正在高速突擊的美軍不得不就地展開。
遭遇戰沒有打多久,不到一個小時,志願軍的反擊部隊就被美軍擊潰了。
可以說,沒什麼懸念。
要知道,美軍突擊部隊是純正的裝甲部隊,總共有四個裝甲營,還得到了四個機械化步兵營的支持,此外還有一個炮兵營與一個前線支援營、也就是美軍的後勤營,在各方面都比兩個步兵連強大得多。
問題是,遭到志願軍反擊後,美軍不得不展開,還得重新收攏。
這麼一折騰,美軍至少在席屯裡南面耽擱了兩個半小時。
為了爭取時間,美軍在沒有完全收攏的情況下,就派遣了一個裝甲營與一個步兵營向席屯裡推進。
結果,這支突擊部隊在十一點三十分左右到達席屯裡之後,沒能及時打下席屯裡。
等到美軍主力在下午一點前趕到的時候,第三十九集團軍的第二支增援部隊到達了。
從規模上講,這支從開城趕來的增援部隊的規模也不大,只有兩個營的兵力,不過其中一個是裝甲營。
當時,這兩個營是第三十九集團軍的戰役預備隊,一直處於備戰狀態。
接到命令後,兩個營立即開拔,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席屯裡。行軍途中,有七輛96式主戰坦克因為機械故障癱瘓,但是增援部隊沒有停下來,而是讓坦克手留下修復坦克,其他部隊繼續向席屯裡前進。
到達席屯裡的時候,只有二十五輛坦克,而且都是96式。
萬幸的是,這二十五輛96式足以對美軍突擊部隊構成致命威脅,讓美軍在攻打席屯裡之前不得不集中優勢兵力消滅志願軍的增援部隊。為此,美軍投入了三個裝甲營與三個步兵營,爭取盡快完成任務。
必須承認,在M1A2面前,96式沒有多少優勢。
雖然志願軍已經為所有坦克配發了最新式的鎢合金穿甲彈,96式的一二五滑能在一千八百米內打穿M1A2的正面裝甲,而且在電磁戰的影響下,雙方只能使用機械瞄準具,很難在兩千米外開火,但是在遭遇戰中,增援的志願軍裝甲部隊聚集在公路上,沒有能夠及時展開,而美軍則提前展開,加上絕對的兵力優勢,很快就擊潰了志願軍的反擊力量,消除了後顧之憂。
這場小規模裝甲戰,美軍占夠了便宜。
只是,對攻打席屯裡來說,美軍又浪費了非常寶貴的兩個小時。
下午三點左右,美軍集結起了足夠多的兵力,對席屯裡發起進攻。
當時,守衛席屯裡的,除了志願軍的一個步兵連之外,只有大概一個營的人民軍,以及幾十名第二批增援部隊的官兵。
用不到六百的兵力,抵擋大概五千名美軍,絕對是件苦差事。
沒有志願軍的支持,人民軍很有可能在美軍的第一輪突擊之後就被擊潰。
因為與志願軍並肩作戰,所以人民軍表現得非常英勇。
嚴格說來,美軍也很頑強。
在第一輪進攻中,美軍幾乎突破了志願軍的防線,突擊部隊一度攻入城鎮,離防禦指揮部不到五百米。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美軍突擊部隊被志願軍與人民軍打了回去。
根據一些倖存官兵描述,打到最艱難的時候,連傷員都拿起了武器。為了抵擋美軍的坦克戰車,一些人民軍官兵甚至抱著炸藥包衝了上去,其英勇的表現,連志願全文∼字。O軍官兵都欽佩不已。
只是,美軍也沒有因此放棄進攻。
下午五點半,美軍組織發動了第二次進攻。
與第一次進攻相比,美軍投入了更多的兵力,特別是步兵。從時間上看,如果美軍不能在這次進攻中打下席屯裡,志願軍的大批增援部隊就將到達,而部署在郊外、沒有構築防禦陣地的美軍肯定首尾難顧。
也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連美軍指揮官都沒想到的事情。
在美軍強攻席屯裡的時候,留在後面的前線支援營遭到突然打擊,一支志願軍的裝甲部隊突然殺了出來,在半個小時內就摧毀了美軍攜帶的半數作戰物資,打死打傷美軍官兵近三百人。
美軍指揮官反應過來的時候,這支僅有幾輛坦克的志願軍裝甲部隊已經被消滅掉了。
不是別的,正是之前掉隊的七輛96式主戰坦克。
在沒有步兵掩護的情況下,這七輛坦克發起了自殺式的衝鋒,而且在殺入美軍前線支援營的陣地之後,沒有繼續突破,而是把炮火灑下了美軍的作戰物資。
這個變數,對接下來的戰鬥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
根據美軍的作戰記錄,當時美軍僅搶救出了不到三成的作戰物資,而損失的物資中,以彈藥居多。
天色暗下來的時候,也就是第二十四集團軍的增援部隊即將到達時,美軍攻入席屯裡。
在守衛席屯裡的五百八十七名官兵中,僅有六人生還,其中五人在重傷後被俘,僅有一人在陣地上被炮彈震暈,然後借夜色掩護逃了出來。
只是,美軍到這個時候才打下席屯裡,已經太晚了。
沒等美軍站穩腳跟,第二十四集團軍的增援部隊到達,一個整編裝甲旅,擁有一百多輛主戰坦克。
面對洶湧而來的裝甲集群,美軍沒有進駐防禦陣地,而是在陣地外展開。
不管怎麼說,重新部署防禦需要時間,而美軍的裝甲部隊必須為步兵爭取時間,也就必須頂住志願軍裝甲部隊的衝擊。
到此,最後一個轉折點到來。
根據美軍的作戰記錄,前線指揮官羅納德上校在指揮戰鬥時被狙擊手擊斃,但是沒有提到是被誰擊斃的。
幹掉羅納德上校的,正是張寶強上校手下的一名狙擊手。
當時,這名狙擊手埋伏在一千八百米外,一直在尋找有價值的狙殺目標。雖然美軍的前線指揮官沒有佩帶肩章,但是羅納德在前線指揮作戰,又沒有電台可用,肯定要向其他軍官下達命令,這讓他暴露了身份。
雖然在很多記載中,羅納德都是被一槍擊斃的,但是實際上,那名狙擊手開了三槍,第一槍打空,第二搶打中了羅納德身邊的警衛員,第三槍才打中了羅納德,而且羅納德沒有立即斃命,而是在四個小時後,因為內臟大出血,死在了席屯裡的一棟民房裡。
完蛋之前,羅納德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即交出指揮權。
羅納德中彈半個小時後,美軍臨時指揮官梅斯少校下達了撤退令,讓所有部隊退回席屯裡。
夜間九點過,第二十四集團軍的增援部隊包圍了席屯裡,隨即發起猛攻。
依靠為數不多的彈藥,而且不可能獲得支援,美軍沒有任何希望守住席屯裡,最多堅持幾天。
對志願軍來說,這不是大問題。
第四十七集團軍與第十三集團軍還有數日的戰鬥物資,只要第二十四集團軍、以及第三十九集團軍隨後派來的部隊能在十二月三日之前打下席屯裡,打通後勤補給線,志願軍就能穩住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