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日清晨,收到第五十四集團軍的戰報,黃峙博終於鬆了口氣。
遲到,總比不到好。
雖然第五十四集團軍沒有在預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戰任務,但是總算打下了新溪,並且在殲滅美軍第七步兵師之後,立即向南推進,預計中午之前就能到達平山,而潰退的少數美軍根本來不及在平山站穩腳跟。
當然,這不等於已經取得了勝利。
黃峙博連早飯都顧不上吃,利用電磁戰的空隙時間,親自跟第五十四集團軍的指揮官通了電話,要求第五十四集團軍再接再厲,爭取在天黑前拿下平山,隨後轉為防禦,全力阻擊向南突圍的聯軍。
只是,問題同樣突出。
雖然第五十四集團軍打得很頑強,而且表現非常卓越,根本不像初上戰場的部隊,但是打到這個時候,第五十集團軍的傷亡非常大,減員率在四成左右,一些在前線持續作戰的連隊甚至只剩下了不到四成的官兵。當時,最大的問題還不是兵員緊缺,而是作戰物資無法及時送到前線。
在向黃峙博匯報情況的時候,第五十四集團軍的指揮官甚至提到,一些步兵連隊不得不在戰場上收集敵人的武器裝備,用敵人的槍支作戰。如果連步槍彈藥都送不上去,第五十四集團軍就算能夠打下平壤,也擋不住洶湧而來的聯軍突圍部隊。
現實的困難,肯定無法用意志解決。
客觀的講,第五十四集團軍打得夠好了。作為首先出動的部隊,第五十四集團軍承擔了最多的突擊任務,也完成了最多的任務。
黃峙博沒有給第五十四集團軍太大的壓力,當即就表示,將從第十六集團軍調派一個師去平山,並且由第五十四集團軍直接指揮。只是,這個師仍然還在陽德,所以最快也只能在十九日上午到達。
第五十四集團軍要做的,就是在十八日夜間打下平山。
做這個安排的時候,黃峙博開始考慮何時動用預備隊。
三天下來,第二次戰役初期的突擊任務基本完成。雖然第三十九集團軍仍然沒能按計劃拿下石潭裡,但是聯軍的情況更加糟糕,或者說沒有黃峙博想像的那麼強大。在接下來的戰鬥中,聯軍的主要目的就是讓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向南突圍,因此第2步兵旅肯定會死守石潭裡,而第四步兵師肯定會強攻第四十七集團軍的防線,第三步兵師則會在正面防線上堅持到友軍打開突破口為止。
毫無疑問,重點就在第四十七集團軍的防線上。
黃峙博沒有給第三十九集團軍太大的壓力,逼近石潭裡的戰鬥沒那麼簡單,第三十九集團軍已經盡了全力。
如此一來,讓第四十七集團軍守住防線,成為重中之重。
事實上,打到這個時候,也只有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還在成建制的戰鬥,第二步兵師已經被殲滅半數,而第七步兵師已經潰不成軍。要想實現第二次戰役的目的,就得集中兵力對付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
想清楚後,黃峙博動用了第二支預備隊,即從成都軍區調來的第十三集團軍。
當時,第十三集團軍的一個步兵師就在陽德,離第四十七步兵師不遠。按照黃峙博的命令,該師在十八日上午開拔,預計傍晚就能到達平壤東郊。只是,黃峙博沒有讓該師去加強第四十七集團軍的防線,而是給他們安排了一個新的任務:攻打平壤。
這個決定,讓戚凱威等參謀很難理解。
第四十七集團軍已經趕在第四步兵師之前控制了平壤北面的公路,因此阻擊第四步兵師的重點在郊外的防線上。
攻打平壤,有什麼意義?
顯然,黃峙博的觀點與參謀完全不同。
第四步兵師要想突圍,除了依靠自身的力量之外,還得求助於其他部隊,比如駐守平壤的韓軍。
從戰術上講,突圍要想成功,必須依靠援軍。
可以想像,聯軍肯定會調動平壤的韓軍,從背後衝擊第四十七集團軍的防線。
問題就在這裡,第四十七集團軍臨時構築防線,而且平城到平壤只有二十多公里,根本經受不住兩面衝擊。雖然韓軍的戰鬥力不怎麼樣,但是有足夠的兵力,也就足以對第四十七集團軍構成威脅。
在安排防禦的時候,為了應付韓軍,第四十七集團軍至少抽調了一半兵力。
讓第十三集團軍的步兵師去攻打平壤,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雖然第十三集團軍步兵師的戰鬥力也不怎麼樣,根本不適合攻堅作戰,在陣地防禦戰中反而更有用,但是打韓軍,關鍵不是有多少裝甲力量,而是有多大的氣勢,或者說在進攻中表現出來的決心。
通過第一次戰役,黃峙博已經認識到,韓軍只會打順風仗。
要是戰況不利,韓軍的戰鬥力將直線下降。
比如在定坪,韓軍先後動用了六個旅與一個師,近四萬兵力,花了數天時間,就是沒能突破僅僅由一個空降師守衛的陣地。
在第六十五集團軍攻打高城的戰鬥中,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在順風順水的時候,韓軍打得很勇猛,可是只要戰況不利,韓軍崩潰的速度往往比志願軍指揮官預料的還要快。
顯然,西線戰場上的韓軍好不到哪裡去。
可以說,黃峙博的這個判斷非常準確。
雖然駐守平壤的韓軍多達十四萬,而且隨著聯軍收縮防線,兵力還會增加,但是在西線戰場上唱主角的是美軍,而且在第一次戰役之後,為了穩住東線,聯軍把韓軍的幾支精銳部隊都派了過去。
也就是說,留在西線的,幾乎都是韓軍的預備役部隊。
要是打出氣勢來,用一個師打下平壤也不是件奇怪的事情。
當然,黃峙博並沒指望用一個師打下平壤,他的目的很簡單:用積極主動的進攻牽制住平壤的韓軍,減輕第四十七集團軍的壓力。
此外,在第十三集團軍參戰後,第四十七集團軍能把更多的兵力用在北面防線上。
只是,這個部署非常大膽。
要知道,如果第四十七集團軍沒能頂住第四步兵師,又沒能牽制住平壤守軍,美軍的兩個主力師就能從平壤突圍,而在平壤南面,第三十九集團軍不見得能迅速打下石潭裡,美軍就能一路向南,在兩天、甚至一天內到達平山,集中兵力攻打第五十四集團軍,然後從平山突圍。
沒有必要懷疑黃峙博的膽魄,能有一口氣吃下四個美軍師的膽量,絕對不缺乏魄力。
問題是,在關係到戰役成敗的問題上,黃峙博也不願意承擔太大的風險,所以在向第四十七集團軍增派了一個師之後,黃峙博把重點放到了正面戰場上。阻止美軍突圍的最好辦法不是被動防禦,而是牽制住美軍的突圍速度,讓美軍不得不把更多的兵力用在其他地方,比如應付志願軍的進攻部隊。
問題是,打到這個時候,黃峙博手裡只有兩個步兵師了。
要知道,第十三集團軍與第十六集團軍都只有兩個師。
兩個師,能做什麼?
用在正面戰場上,即協助第二十四集團軍的話,恐怕什麼用也沒有。
打了兩天,第三步兵師的防線仍然固若金湯,第二十四集團軍在付出了巨大代價後,仍然沒能取得有效突破。可以說,第二十四集團軍的最大貢獻,只是讓第三步兵師不得不集中兵力守衛防線。
在美軍完善的防禦體系面前,兵力解決不了問題。
加強正面進攻無濟於事,也就只能在側翼想辦法。
按照黃峙博的安排,這兩個步兵師分別從德川與孟山南下,並行展開後,向第四步兵師的後衛部隊發起突擊。
雖然只是兩個步兵師,突擊能力非常有限,但是黃峙博的命令很清楚,即突擊行動必須堅決果斷,不要與小股美軍糾纏,突擊的最終目的是到達平壤,與第四十七集團軍會師,以此迫使第四步兵師在後方戰線上展開。
對於突圍部隊來說,在後方戰線上展開兵力,絕對是一場災難。
暫且不說志願軍的突擊能否殲滅第四步兵師,只要被迫在後方展開,第四步兵師就將喪失突圍的首要因素:時間。
在後勤保障已經被切斷的情況下,多耽擱一個小時,意味著突圍的希望減少一分。
更重要的是,這不但關係到第四步兵師的存亡,也關係到第三步兵師的存亡。
如果第四步兵師不能及時突破第四十七集團軍的防線,打通從平壤到開城的公路,那麼第三步兵師肯定會在志願軍之前耗光彈藥。
沒有作戰物資,美軍別說突圍,能夠體面的向志願軍投降就很不錯了。
要知道,就在上個月,第一陸戰師就因為耗光了彈藥物資,在突圍無望的情況下,整體向志願軍投降。
做出這個安排後,黃峙博也幾乎用光了預備隊。
當時,還能調動的只有入朝後還沒有參加過戰鬥的第44空降師。作為純步兵部隊,空降師在地面戰場上的突擊能力連步兵都比不上,幾乎沒有參加後面戰鬥的能力,最多幫助前線部隊守衛後勤補給線。
只是,這些兵力足以吃下兩個建制還算完整的美國陸軍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