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泰誠的部隊殺向開城時,八架B-2A已經到達東朝鮮灣上空。
因為鄰近俄羅斯、又在中國軍隊遠程對空搜索雷達的探測範圍之內,所以B-2A的飛行高度不到五百米,從超低空進入朝鮮。
在元山東北五十公里處,八架B-2A兵分四路。
兩架直撲鹹鏡南道的朝鮮核試驗基地,那裡至少有一具已經組裝完畢、正在做最後調試的核爆炸裝置。兩架向西南飛行,它們的目標在平壤南面、新院水庫附近,按照CIA提供的情報,朝鮮人民軍把一具核裝置埋放在這裡,在美韓聯軍入侵時炸掉水庫大壩,用受到污染的洪水打擊侵略者。兩架轉向南下,轟炸位於金剛山附近、朝鮮人民軍在東海岸地區規模最大的地下彈藥庫,那裡肯定有一具核爆炸裝置。剩下的兩架在東朝鮮灣上空待命,以備不時之需。
與轟炸機群同時到達的,還有三架RQ-3「暗星」無人偵察機。
三架無人偵察機都攜帶了核輻射探測儀,專門甄別轟炸結果,確定是否摧毀了核爆炸裝置,是否需要進行第二輪轟炸。
與之前轟炸金日正的住所不同,八架B-2A各攜帶了兩枚炸彈。
不是普通炸彈,而是三萬磅級的MOP。在美軍的作戰平台中,只有B-2A與B-52H能攜帶這種重達十三點六噸的超級炸彈。
要想摧毀深埋的核爆炸裝置,除了B61核彈,只能使用MOP。
這種曾經被稱為「大盧布」的超級炸彈最初是為了對付阿富汗山區裡的塔利班,特別是堅固的地下洞穴。開發過程中,美軍逐步提高要求,增加打擊地下戰略指揮中心、地下軍火庫等經過加固的地下戰略設施的戰術指標,使得MOP從兩萬磅級,一躍成為三萬磅級超級炸彈。
至於炸彈的威力,絕對不容小覷。
作為世界上鑽地能力最強的常規炸彈,MOP能打穿六十米厚的混凝土,或者四十米厚的岩石。即便遇到超強加固的鋼筋混凝土,穿透能力也高達八米,遠遠超過BLU-113保持的紀錄。除了超強的鑽地能力,MOP的裝藥量高達二千七百公斤,而且是高能炸藥,爆炸威力比美軍其他彈藥至少高出二點五倍。因為採用了GPS/INS導航系統,以及最先進的彈體控制系統,所以MOP的命中精度在五米以內,能以最佳角度撞擊目標,確保達到最大鑽地深度。利用為BLU-113開發的智能引信,MOP還能選擇爆炸深度,對地下設施造成最大限度的破壞。採用較大面積的彈翼之後,MOP在高空投放的射程至少為二十公里,讓轟炸機不用進入近程防空導彈的攔截區域。
三個目標,只要有一枚MOP命中,就能徹底摧毀。
兩架B-2A將同時投下四枚MOP,保險係數提高四倍,即便按照單發百分之八十的命中率計算,綜合命中率也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三六,同時摧毀三個目標的成功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八。
算上備用的兩架B-2A,基本上是萬無一失了。
為了確保三批轟炸機同時到達目標上空、同時投下炸彈,間隔時間在朝鮮人民軍做出反應的三分鐘之內,三批轟炸機的飛行速度有嚴格限制。因為距離較近,所以北上轟炸鹹鏡南道朝鮮核試驗基地的兩架轟炸機的飛行速度只有每小時五百十四公里。南下的兩架轟炸機的飛行速度為每小時六百六十公里,飛往平壤南面的兩架轟炸機的飛行速度則是每小時八百二十公里。
到達目標上空前,執行轟炸任務的六架B-2A相繼把飛行高度提高到一萬米以上。
投彈前,飛行員沒有確認指令。只要沒有收到取消轟炸任務的命令,他們就將按照起飛前收到的命令,投下炸彈。
轟炸行動非常順利,兩分鐘之內,六架轟炸機先後投下十二枚MOP。
雖然投彈時,至少有四架轟炸機遭到雷達短時間照射,也許朝鮮人民軍的警戒雷達探測到了打開彈艙門的B-2A,但是投彈時間非常短,不到十秒,雷達無法鎖定轟炸機,也就無法進行攻擊。
如果人民軍的雷達操作員不太細心,還會忽視突然出現的反射信號。
炸彈從投下到鑽入地下數十米處爆炸,前後不到半分鐘。
到達轟炸區域上空的RQ-3用微光與紅外攝像機拍下了轟炸畫面:像發生了地震,大地猛烈震動,煙塵從炸彈落地點噴出,隨後以此為中心,迅速塌陷,形成直徑一百多米、深十多米的巨坑。
利用早已掌握的情報,特別是目標的地下結構,美軍很快就得出結論。
轟炸非常成功,已經徹底摧毀了三個目標。
幾分鐘後,RQ-3發回數據,轟炸點上空出現高強度核輻射。無人偵察機返回後,美軍還能對搜集到的爆炸塵埃進行分析,測算塵埃裡鈾元素與鈽元素的濃度,以此確定被炸毀的是不是核爆炸裝置。
錢德勒收到轟炸結果時,美韓聯軍總司令阿倫中將也收到了一份報告。
就在轟炸結束後大約十分鐘,開城附近爆發激烈戰鬥!
發現情況的是一架在三八線以南一百五十公里處,即忠清南道上空巡邏的E-8C「聯合星」戰場監視飛機。
利用安裝在前機身下方整流罩裡的APY-3型相控陣雷達,E-8C能在萬米高空,發現二百五十公里外的地面車輛,對車隊的探測距離高達三百五十公里,因此可以在敵方威脅區域之外,監視戰線後方的敵情。
因為前去營救霍普金斯少校與阿里克斯少尉的海豹突擊隊還在敵後活動,所以這一情況立即引起阿倫將軍的高度重視。
等更多的情報送到,將軍才知道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交戰的不是人民軍與美軍特種部隊,而是人民軍在自相殘殺!
E-8C發回的雷達圖像非常清晰,交戰雙方使用的都是蘇系坦克,進攻方的主力是一個營的T-55,防禦方的主力是更強大的T-72,只是數量少得多。戰鬥打得很激烈,戰鬥地點就在第四軍團司令部附近。
這是怎麼回事!?
阿倫沒有參與CIA的秘密行動,但是他立即想到,此事肯定與之前被擊落的B-2A轟炸機有關,而調用轟炸機的正是CIA。
消息立即反饋給錢德勒,阿倫還親自給錢德勒打了電話。
兩人的私交非常不錯,擔任第八軍司令前,阿倫在中央戰區司令部干了五年,一直是錢德勒的手下。「虐囚門」曝光後,錢德勒背負了所有責任,沒讓手下受牽連。兩年後,阿倫調派到韓國,隨後以第八軍司令的身份兼任美韓聯軍總司令,軍銜由少將升為中將,算得上高昇。
阿倫不知道人民軍為什麼自相殘殺,錢德勒卻非常清楚。
肯定是韓源和叛變的消息洩露,一些第四軍團的軍官不願意跟他叛變,率領部隊圍攻軍團司令部。
怎麼辦?
錢德勒首先想到通報總統,讓林德伯格拿主意,可他隨即就打消了這個想法。
雖然總統一直在朝戰爭前進,在之前的決策會議上力壓斯特勞斯,下達了轟炸朝鮮核設施的命令,但是第四軍團內訌,美韓聯軍進軍平壤肯定會受影響,林德伯格很有可能暫時放棄地面戰爭。
不打地面戰爭,僅僅依靠轟炸,美軍有多少勝算?
錢德勒是退役上將,指揮過美軍最近的兩場戰爭,非常瞭解軍事行動。如果對付伊拉克與阿富汗,問題還不大,高強度轟炸足以實現大半個目標。現在對付的是得到中國支持的朝鮮,轟炸解決不了問題。
空中打擊在摧毀朝鮮人民軍的時候,也會給中國足夠的時間完成參戰準備。
只有盡快發動地面戰爭,盡快攻佔平壤,才有可能讓中國在不利的情況下,接受一個沒有好處的停戰協議。
這個擔心,讓錢德勒決定暫時瞞著總統。
算不上欺騙,這些軍事問題輪不到CIA局長過問,也就輪不到錢德勒向林德伯格匯報情況。
想好後,錢德勒給阿倫回了電話。
為了不讓阿倫受到牽連,錢德勒沒有說明情況,只是提到,第四軍團自相殘殺,正是美韓聯軍攻佔平壤的大好時機,可以趁會轟炸開城,大量消滅人民軍的有生力量,為地面進攻做準備。
這個建議恰到好處。
執行首輪轟炸任務的轟炸機即將到達,戰術戰鬥機與艦載戰鬥機將在半小時後起飛,空中打擊即將開始,轟炸開城本來就是作戰計劃的一部分,既然第四軍團在開城混戰,利用這個機會也在情理之中。
阿倫沒有調整打擊行動,只是讓備份的轟炸機與戰鬥機飛往開城。
一切順利的話,四十五分鐘後,第一枚巡航導彈就將落到開城,隨後半小時,美軍將向改地區投射一百二十枚巡航導彈與四百枚精確制導炸彈。如果需要增強,還能在兩個小時後進行第二輪轟炸。
這個打擊力度,絕對很有震撼性。
此時,圍繞著第四軍團司令部的戰鬥正打得如火如荼。
羅泰誠的團投入戰鬥後,又有三個團先後趕到,可惜都是步兵團,沒有多少坦克等攻堅武器。雖然韓源和把大部分警衛部隊派了出去,司令部的守備兵力很有限,但是警衛營的裝備好得多,還能憑險據守。
戰鬥打得很激烈,也很混亂。
雙方穿同樣的軍裝,拿同樣的武器,只能用綁在胳膊上的紅繩辨別身份,可是混戰中誰會注意這些細節?
對此,馬明濤與兩個特種兵也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