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反潛巡邏機確實犯了錯誤,錯過了一舉擊沉「鯊魚」號的最佳機會。
接到「北卡羅來納」號用通信浮標發出的求援信號後,三架P-3C正在特洛伊海底山峰東面大約七十五海里處,投下第三批聲納浮標。雖然P-3C隸屬於海軍航空兵的戰略反潛部隊,由非洲戰區司令部直接指揮,並不聽從「羅斯福」號戰鬥群差遣,但是美軍擁有非常完善的指揮系統,非洲戰區司令部迅速介入,讓三架P-3C放棄搜尋,前往「北卡羅來納」號所在海域。
二十五分鐘之後,三架P-3C到達特洛伊海底山峰附近海域。
此時,美軍並不知道「北卡羅來納」號已經與「鯊魚」號交火,而且被自己發射的兩條重型魚雷擊沉。
因為沒有聯繫上「北卡羅來納」號,所以P-3C到達後,首先得搞清楚海面下的情況。
投下第一批被動聲納浮標後,P-3C沒有發現可疑目標。
「北卡羅來納」號去哪了?
僅僅二十五分鐘,「北卡羅來納」號最多能夠航行十四海里,而且以三十四節的速度航行時會產生非常巨大的噪聲。
海面下,沒有異常聲響。
足以證明,「北卡羅來納」號就在附近,而且求援電報中提到的「身份不明」潛艇也在附近。兩艘潛艇都以很低的速度航行,甚至靜止懸浮在海裡,發出的噪聲在被動聲納浮標的探測範圍之外。
按照美軍的反潛戰術,此時反潛巡邏機將使用主動聲納浮標,幫助「北卡羅來納」號把敵艇趕出來。
P-3C嚴格遵守了這個戰術。
一架P-3C爬升到一千五百米的高度上、充當反潛編隊的長機,一架P-3C在一百五十米高度上投下了主動聲納浮標,另外一架P-3C則在編隊後方待命,準備用航空反潛魚雷發起攻擊。
沒費多少功夫,主動聲納浮標就發現了一個正在向北航行的可疑目標。
因為主動聲納浮標的性能遠遠比不上潛艇的攻擊聲納,無法對潛艇進行身份甄別,所以在發起攻擊前,長機遙控主動聲納浮標,向那艘可疑潛艇發送了一組包含了身份識別代碼的高頻聲波。
如果那艘潛艇是「北卡羅來納」號,就會用高頻聲納發出應答信號。
可惜的是,「鯊魚」號沒有美軍的身份識別裝置,沒有發現高頻聲波中的識別信號,更不可能做出應答。
到這個時候,反潛巡邏機就應該發起攻擊。
問題是,聲波不是電磁波,以聲波做為信息載體的潛用敵我識別系統肯定無法與戰鬥機上的敵我識別系統相提並論,不但承載的信息更少、傳遞距離更近、更容易受到干擾,也經常出故障。
要是「北卡羅來納」號上的高頻聲納出了故障,或者沒有識別出主動聲納浮標發出的詢問信號,自然無法做出應答。
怎麼辦?
在此期間,美軍潛艇司令部也在用超長波電台向「北卡羅來納」號發送信息,希望能夠聯繫上這艘潛艇。
努力沒有任何收穫,「北卡羅來納」號像石沉大海一樣,沒有做出任何回應。
再三顧慮後,美軍非洲戰區司令部向反潛巡邏機下達了命令,投擲魚雷,攻擊那艘正在向北航行的潛艇。
只是在這道命令中,美軍後方指揮官要求反潛巡邏機在完全確認了目標身份之後,才能將其擊沉。
這算什麼要求?
難道還有不把潛艇擊沉的辦法嗎?
落實到行動上,反潛巡邏機只能盡量拉開魚雷的投放距離,並且只投放一條魚雷。
如果到目標上空投放魚雷,而且投下多條魚雷,不管是不是「北卡羅來納」號,都將被魚雷擊沉。
在距離足夠大的情況下,「北卡羅來納」號肯定能避開魚雷。
如果那艘潛艇確實是「北卡羅來納」號,受到魚雷攻擊後就會主動上浮,或者投放通信浮標。
實際情況確實如此,魚雷入水後不久,那艘潛艇就急加速,同時緊急上浮。
那艘潛艇真的是「北卡羅來納」號?
三架P-3C沒有再次投下魚雷,而是在巡邏區域上空盤旋,等待「北卡羅來納」號投放通信浮標。
它們等到的,不是「北卡羅來納」號發出的信息,而是陡然改變的勢態。
「鯊魚」號上浮到一百五十米深度後,修正了航行姿態,以三十五節的速度向北航行了大約一海里,等到追蹤而來的MK46到達相同深度後,再一頭鑽進深海,以最快的速度穿過了二百五十米到三百五十米之間的溫度躍層。
雖然MK46跟著緊急下潛,但是在經過溫度躍層時,丟失了目標。
到達四百米深度後,魚雷重新啟動了搜索程序,沿著螺旋形航線搜尋攻擊目標。等到魚雷再次發現仍然在向北航行的是「鯊魚」號時,距離已經拉開到兩海里以上,而魚雷剩下的航程只有不到三海里了。
在相對速度為二十節的情況下,魚雷不可能在三海里之內追上兩海里外,航速高達三十五節的潛艇。
航線末端,MK46上的自毀裝置啟動,引爆了戰雷頭。
爆炸聲,干擾了「鯊魚」號的被動聲納,也干擾了反潛巡邏機投下的聲納浮標。
因為「鯊魚」號採取了必要的規避戰術,即便換成「北卡羅來納」號,也會採用同樣的戰術,所以直到這個時候,反潛巡邏機上的美軍官兵仍然無法肯定,開始攻擊的是不是「北卡羅來納」號。
只有等到潛艇浮上水面,或者投放聲納浮標,才能確定其身份。
等了大約兩分鐘,魚雷爆炸產生的干擾信號消失,主動聲納浮標再次探測到仍然以三十五節速度向北航行的可疑潛艇,而海面上沒有出現通信浮標、無線電台也沒有收到「北卡羅來納」號發出的信號,反潛巡邏機上的美軍官兵才開始懷疑,那艘潛艇不是「北卡羅來納」號。
問題是,誰也無法肯定這個猜測。
反潛巡邏機上的美軍官兵根本不瞭解海面下的情況,說不定「身份不明」潛艇已經離開這片海域,正在向北航行,「北卡羅來納」號尾隨其後,援兵到達後,開始加速追趕。為了追上「身份不明」潛艇,「北卡羅來納」號沒有浮上水面。
至於為什麼沒有投放通信浮標,也許有別的原因。
要是不小心擊中了「北卡羅來納」號,哪怕只是擊傷,反潛巡邏機上的官兵也會被送上軍事法庭。
沒人承擔得起這個責任。
為了保險起見,長機機長命令之前負責搜索的那架P-3C加速飛往特洛伊海底山峰北面海域,負責攻擊的P-3C繼續追蹤可疑潛艇,隨即把相關情況通報給非洲戰區司令部,徵詢下一步指示。
此時,美軍非洲戰區司令部也在全力分析戰場勢態。
「北卡羅來納」號保持沉默,給美軍指揮官的戰術決策造成了非常巨大的麻煩。
在P-3C長機發出徵詢的時候,美軍正在全力分析搜集到的戰場信息。
這時候,一條之前被P-3C忽略掉的噪聲信息引起了美軍指揮官注意。在P-3C到達特洛伊海底山峰附近海域之前,之前投下的被動聲納浮標截獲了一個噪聲信號。因為信號強度過弱,所以被計算機自動過濾掉了。利用司令部的大型計算機,剔除了背景雜音之後,美軍分析員立即聽了出來,那不是海洋噪聲,而是爆炸聲,而且是兩次爆炸聲。根據噪聲衰減程度,能夠計算出爆炸發生的大概位置。
就在特洛伊海底山峰南面,離那艘可疑潛艇出現的地點不遠!
這下,勢態完全明朗了。
如果之前在爆炸中沉沒的是「身份不明」潛艇,可疑潛艇就是「北卡羅來納」號,也就沒有理由在反潛巡邏機到達之後,繼續呆在海下,更沒有理由在遭到魚雷攻擊之後,不浮上海面。
因為「北卡羅來納」號在求援電報中明確提到,遭遇了一艘敵艇,而不是兩艘,所以正在逃逸的肯定是「身份不明」潛艇。
得出這個結論,美軍指揮官立即向反潛巡邏機下達命令:擊沉可疑潛艇。
這份命令的含義非常明確,是「擊沉」,而不是迫使其浮上海面。
為了保險起見,長機機長再次發出詢問,讓非洲戰區司令部確認下達的命令。
此時,「鯊魚」號離特洛伊海底山峰南坡還有大約一海里。
情況並不理想,因為一架P-3C已經追了上來,而且這架P-3C上還有三條MK46反潛魚雷。
按照攻擊程序,P-3C首先投下主動聲納浮標。
再次鎖定目標後,P-3C在一百五十米的高度上,依次投下了三條MK46反潛魚雷。
魚雷的入水聲非常清楚,「鯊魚」號離前方的特洛伊海底山峰還有一千多米。
雖然對航速高達三十五節的潛艇來說,只需要不到兩分鐘就能到達特洛伊山峰,然後依靠山體對聲納回波產生的干擾、以及複雜的海底地形避開魚雷,但是在潛艇頭上投下的魚雷能用更短的時間追上潛艇。
「鯊魚」號內,周渝生已是江郎才盡。
他盡了最大努力、美軍反潛巡邏機犯下的錯誤、美軍指揮官遲疑不決,給了「鯊魚」號很多時間,最終還是沒能逃出魚雷的攻擊範圍。
就這麼認命了嗎?
周渝生想不出能夠逃脫的辦法,沉默就是他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