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部古典作品,本書可能現代語言多了一點,比如:第一卷、第一章節裡「這短短的一刻竟猶如一年,這再一次充分證明了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正確性」。這樣的話語出現在一部古典仙俠裡面,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喜歡?會不會感到彆扭?
反正我是增了又刪,刪了又增,最終還是決定把這一句留了下來。因為我們的讀者畢竟是面對現代化網絡的二十一世紀時尚人類,而不是幾百年前的古人。我寫的是古代,不可否認語言應當符合古代人在古代環境中的性格特徵,如果讓古代人拿著一把機關鎗像史泰隆那樣亂掃一通,那只會出現在現代科幻裡,而不是古典作品裡。但是,對於描寫以前的人還是要用現在的語言的,如果都用古文,那誰看的懂呢?又有誰知道古代人平時到底是怎麼樣說話的呢?
我們看明代的《封神演義》,感到語言是古代,但是如果由明人看來,說不定就是比較現代了。換言之,如果《封神演義》讓周朝的人去寫,明代的人去看,那又會是一種什麼樣子呢?
金老前輩說,他寫文章是比較重視仿止語言過於現代化的,比如:盡量避開「思想」,要用「想了一下」等,除此之外,百無禁忌。所以,金庸的小說,看起來猶如真的一樣,使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但那畢竟是五十年前的作品了,現代人讀來也有一點不太流暢了。相比來說,現代網絡文學來說,有些語言更加符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
所以,我認為寫作語言根本就沒有什麼這規矩、那規矩,那都是人為製造的一些障礙。說什麼,語言一定要符合特寫環境啊,符合人物性格啊,古代人說不出現代的話啊!純是胡說八道。古代人不說現代話,都說古語、文言文,你看的懂嗎?我們的語言就是要有超前性,就如單田芳的武俠評書裡說的那樣:「他『嗖』的一下,被扔了出來,比坐飛機還快!」
要實在說有什麼原則的話,那我認為就一條:凡是從心裡流出來的語言都是好語言。不管是黑語言、白語言,凡是從你心底裡流出來,能流到別人心底去,引起大家共鳴的語言就是好語言。大家看了你的話,會會心的發出一笑,理解了你要說的意思,包含的思想,進入了你設定的環境,那你的語言就是成功的語言。我還是欣賞那種信手拈來,嘻笑怒罵皆成文章的語言風格,不喜歡那種瞻前顧後,謹小慎微,規規矩矩的文學研究者的天書。
當然,我們的語言也不能像《漢武帝》裡周亞發平定七國之亂時,發表的衝鋒宣言那樣,囉哩囉嗦,哪是讓戰士們衝鋒殺敵啊,倒像是一名紅軍將領在召開戰前動員大會,聽的人直起雞皮疙瘩。
在一些正式場合,還是要注意古人的說話方式的,如:本文御醫黃太明在主持婚禮時的開幕詞,就用的古代詩文形式,如像現代那樣就不免讓人啼笑皆非了。
因為這也是從心裡自然而然的流出來的。從心裡流出來的都是好的,不用拘泥於任何理智要求。要順其自然,無慾無求自然無所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