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戰天下 第一集 風雨崛起 第十六章 沙場結盟
    就在白起運用城上強大殺傷力的防守器具不斷支援風雨,而風雨則被迫逐步向城門靠攏的時候,似乎整個戰局已經被哥舒行文牢牢控制住了,正在按他的設定在演進。

    哥舒行文展在遠處的高坡上,臉上露出了微笑──他將成為第一個強攻倫玉關成功的將領了。

    於是他輕輕的抬起了手,身邊的軍隊開始行動起來。

    他們冒著倫玉關城樓上不斷發射的石塊和弓箭的襲擊,開始渡過河,準備對倫玉關發起最後的總攻。

    這時候不可避免的會發生某種程度的紊亂──面對遠處不斷有石塊襲來的渡河部隊的陣形或多或少的有些混亂;在戰場上的軍隊經過如此長時間的戰鬥不免有些疲累;見到己方的主力開始行動、勝局將定時,心理上理所當然的有些鬆懈。

    這一切本來是很細微的,在如此的戰局上本應該毫無影響。可惜天意中斷了哥舒行文奪取的倫玉關的計劃。

    ──遠處突然捲起了滾滾塵土,鐵蹄陣陣。

    風雨善謀

    秋裡善襲

    白起善守

    洛信善戰

    這四句話可以說是對早期風雨系將領作戰風格的有力概括。事實上,在倫玉關大戰就是對這四句話的最佳驗證。而在戰鬥達到白熱化的時候,當中的兩句就成了戰鬥勝敗的關鍵。

    ──秋裡善襲,白起善守。

    「這場戰爭如果沒有白起將軍高超的防守能力,倫玉關必將會陷入一場艱苦的攻防爭奪戰中,根本無暇支援城外的統帥;而如果沒有秋裡將軍在關鍵的時刻展開致命的騎兵突擊的話,那麼整個戰役鹿死誰手恐怕就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了。

    不過最令我佩服的仍是統帥,身在如此慘烈戰鬥之中,依然能夠洞悉整個戰局的發展,並且最終運用高明的手段將已經與原先佈局大不一樣的戰役引向有利的結局,這不僅需要優秀的軍事素質,而且還需要獨到的政治天賦。

    所以在我的心目中,真正決定勝敗的還是「風雨善謀」這一句。

    ──帝國上將軍趙亮的回憶錄

    從側門繞過來的秋裡的秋風兵團終於出動了,整個風雨軍隊中最精銳的部隊開始了整場戰役中最關鍵的突擊。

    一萬重騎兵手持著長矛,憑藉著衝鋒的高速度所帶來的強大衝力,很快的衝破了有些疲憊、有些鬆懈、被即將到來的勝利麻木的呼蘭人的陣形。

    秋裡選擇的突擊時機極其精確,突擊的地點更是高明。

    整個呼蘭軍隊被攔腰一刀,半渡中的呼蘭軍更是遭受了猛烈的打擊。

    輔以重騎兵強行突擊的是輕騎兵的游擊。三萬名輕騎兵在戰場上呼嘯來去,把呼蘭人打得暈頭轉向。

    刀光閃閃,人仰馬翻。

    到處是廝殺聲,到處是干戈碰擊。

    被這次突擊打得還沒反應過來的呼蘭人,只聽到整個戰場上都喊著:「聖龍聯軍殺來了,全軍被前後夾擊了」之類的口號,一時間人心惶惶。

    這次攻擊倫玉關,呼蘭人最害怕的就是前有名關擋路,後有聖龍聯軍的追擊。

    最要命的是全軍的最高統帥哥舒行文被堵在河的另一邊,無法及時的帶動士氣,有效的組織軍隊反擊。

    於是整個呼蘭軍隊陷入了各自為戰的困境。

    當七月的晚風拂過戰場的時候,已經有近十萬呼蘭騎兵和四萬多聖龍的戰士永遠的長眠在這裡。沒有民族之分,沒有身份之別,這些馳騁沙場的男兒終於在沙場上尋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關鍵時刻哥舒行文穩住了自己的軍隊,而風雨也是精疲力竭,根本無力也無心再打下去了。

    於是戰爭出現了奇怪的局面。在激戰一整天之後,數十萬哥舒行文的大軍突然撤去,消失的無影無蹤,似乎犧牲了如此多的性命,就是專門來為風雨練兵的。

    在黎明即將到來的時候,倫玉關不遠處的一個小山坡上,風雨迎風而立,在他對面的赫然是白天還打得你死我活的對手哥舒行文,以及本應在倫玉關作階下囚的呼蘭的大皇子。

    「在下先預祝大皇子馬到成功,剷除叛黨。希望到時候你我南北合作,共同謀取天下!」風雨微笑著說道。

    「哪裡哪裡,這次真要多謝風將軍的鼎力相助。誰也沒想到我們兩家在打了如此劇烈的一仗後,居然會握手言和;恐怕當本皇子率領七萬精騎殺入呼蘭城的時候,張仲堅還搞不清明明已經被迫西去的南征大軍怎麼會通過倫玉關突然出現。哈哈哈!」想到即將可以大權獨攬,呼蘭大王子不由有些飄飄然。

    「年輕人,這真是你一開始設定的結局嗎?」與大皇子不同,哥舒行文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冷冷的盯著風雨,像是要看透這個難以預測的年輕人。

    看著風雨微笑不語,良久這位老將才緩緩的說道:「希望下次相遇不是在戰場!」

    「但願!」風雨淡淡的回答道,一股惺惺相惜的感覺湧上心頭。

    看著哥舒行文率領大軍西去,而大皇子則帶著七萬騎兵滾滾北上,風雨歎了一口氣。整件事情終於告了一段落。

    這是一個多麼精妙的佈局。經過這一戰,誰也不懷疑哥舒行文必然西走;再加上哥舒行文故意分兵而行,張仲堅根本不可能會料到正有一支精銳之師悄悄的掩近都城。

    不過這次政變真會如此順利嗎?耶律楚昭能夠得到他想要的部族獨立嗎?

    風雨如此想著,對於這個口才便利並且斧鉞加身而色不變的年輕人,風雨頗有一種想將其收羅帳下的慾望。

    在多年之後,一個被後世稱為最擅長政治的女人忍不住問風雨:「難道你一開始就準備打一場假仗嗎?如果是這樣,沒必要打得這麼慘烈吧!」

    風雨唯有苦笑。老實說,一開始風雨並不像後來許多人推測的那樣,下定決心準備同哥舒行文合作。

    到底是全殲哥舒行文大軍,使聖龍的各大勢力認為呼蘭實力已經大大削弱,從而肆無忌憚的加速彼此間的內訌,風雨則以此渾水摸魚,從中取利?

    還是與哥舒行文結盟,使呼蘭陷於內鬥,而風雨則可以放手對付國內的敵人,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培植了一個北方的盟友?

    這兩個想法一直讓風雨難以決斷,前者可以加速聖龍內部的爭鬥,從而可以從容的謀取最大利益,並且日後對付呼蘭就省力得多了;後者則增加了一個盟友,多了一張可打的牌,而且讓呼蘭繼續擁有強大的武力,有助於日後聖龍滲透西域時,扮演救世主的形象,促使大陸各公國更進一步向聖龍靠攏。

    其中的利弊,即使到了後世,仍然有不少人爭論不休。

    關於這一仗,風雨畢竟是第一次指揮如此大規模的大會戰,其實並沒有他的崇拜者所描繪的那樣輝煌。那些試圖為風雨辯解的人,其實很容易陷入要麼把他形容成軍事上極其偉大但卻不顧將士生死的冷血動物;要麼則變成了感情用事,以至於婦人之仁的兩難境地。

    事實上風雨其實只是定了一個大概的戰略方針,這一仗無論如何必須打,但如何收場風雨自己也沒有事先做出決斷。不過在明瞭實際情況之後迅速選擇了正確的方向,則如同日後一次又一次的事實一樣,證明了風雨極其擅長利用現實的形勢和條件,使整個事態有利於自己這一面,具備極高明政治才華。

    其次在戰役中,風雨的發揮與日後的盛名並不相符。在戰爭之前,明知呼蘭人會進犯,卻沒有派出遊騎進行偵察,使呼蘭人到了門口才做出反應,以至於一上來十分被動,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的低級錯誤。

    在戰鬥一開始,身為主帥卻不統攬全局,而是以匹夫之勇上陣廝殺;放棄了名關堅城的有利條件,捨長取短,與以騎兵而聞名天下的呼蘭人在空地上決戰,可以說差點為自己惹下了殺身之禍,陷全軍於不利之局。

    如果不是白起防守的滴水不漏,如果不是洛信的驍勇善戰;如果不是秋裡的騎兵突擊;如果不是全軍上下的英勇無畏,整個戰局實在不知會如何發展。

    而如果不是呼蘭的魔法兵團正在西征,如果不是哥舒行文迫於國內的局勢一開始有意保留實力;如果不是秋裡及時的突擊使呼蘭人根本沒有機會發動威震天下的狂戰士攻擊;也許整個歷史都會改寫。

    連戰連捷的輕敵,加上沒有充分估計敵我實力,心存全殲敵軍的僥倖,使風雨差點成了歷史上的一個笑話。

    不過幸好命運女神在此時依然如此眷顧風雨,在關鍵時刻給了風雨改正錯誤的機會。意識到自己失誤的風雨,急忙連夜同哥舒行文談判。

    救回大王子、得以調遣精兵偷偷通過倫玉關、大軍也可以安全離去避免了被前後夾擊的危險,可以說哥舒行文前來攻打倫玉關的目的幾乎全部達到了,而代價只是建立了一個日後可以利用也可以廢棄的同盟,以及三萬匹戰馬、十萬金幣的過路費,不由得哥舒行文不同意。

    至於風雨也得到了他想要的,大批的戰馬使他得以迅速大規模組建這時代最強大的兵種──騎兵;幫助大王子則即可以使自己北方多了一個盟友,又有效的削弱了呼蘭的實力,使自己可以放手南下。

    而對於全軍將士而言,這一仗使他們與統帥更加靠近了。他們佩服的不是長於推理、巧於安排的指揮才能;而是指揮官那種堅決戰鬥、毫不氣餒的英雄精神,和身先士卒、同生共死的親人形象。

    聖龍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文明的民族,早在其他民族還以蠻力戰鬥的時候,聖龍民族就已經提出了完整的戰略戰術思想;當他建立了一整套數十萬大軍連續作戰的戰略機制時,在遙遠的西大陸最為強大的帝國所進行的大戰還僅僅是幾萬人的軍團。

    可惜當這個強大的民族發展到極其輝煌的時候,他發覺放眼天下已知的土地上,竟然已經沒有值得一戰的對手了。於是他開始了內政,用繁文縟節束縛了民眾的思想,用閉關鎖國、夜郎自大阻礙了交流和進步。

    但是這個民族骨子裡是尚武的,是蔑視強權的。

    在不久的將來,風雨和他同時代的傑出人物將逐步意識到,一旦這個民族沈睡以久的尚武精神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以及那種威武不屈、富貴不淫、貧賤不移的民族氣節相結合起來的話,這個沈睡的民族必將重新發揮強大的威力,摧毀這個世界強加於身上的屈辱和枷鎖,震動整個天下。

    犯我天威者,雖遠必誅!

    這句古老的諺語將隨著新一代聖龍人的崛起而再次放射光芒!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