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淬中華 第二部 怒海潮生 第十章 仁壽殿獻策
    仁壽殿上靜悄悄的,除了馮華的腳步聲再也聽不到一點兒其他的聲音,但馮華知道此刻所有的人都一定正在看著自己。未敢多作猶豫,他急忙趨步來到丹陛前,跪倒拜奏道:「臨榆鎮總兵馮華恭請太后聖安!」

    「嗯,起來站著回話吧!本宮也早想見一見你這個抗倭英雄了。」慈禧的聲音很是輕柔,而且還帶著一絲親切感。

    「謝太后。」馮華恭恭敬敬地站了起來,亦第一次看清了這個控制中國幾近半個世紀、被人們唾罵了百年的女人。

    慈禧面色白皙紅潤,前額寬闊,黑黑的眼睛極有神采,高高的鼻樑以及寬厚的嘴唇給人一種堅毅的感覺。依舊烏黑的頭髮和保養得相當好的皮膚,一點兒都看不出來她已經是一個六十歲的老太婆了。她身材嬌小勻稱,穿著一件繡有紫籐並用珍珠密密裝點著的明黃色絲質長袍。衣襟最上面一顆鈕扣上掛著一串碩大的珍珠,腰間兩面還各懸著一個淡藍色的繡花絲手帕和長黑絲流蘇的香囊……

    看著慈禧,馮華不由得微微有些發呆,他怎麼也不能將眼前這個看起來還很年輕、慈眉善目、面帶溫柔笑容的宮廷貴婦與那個殘酷無情、心狠手辣的老妖婆聯繫起來。

    「馮華啊!這一次與倭奴一戰真多虧了你,沒有你在遼東打的那幾場勝仗,滅了倭奴的一些威風,咱大清還不知道要多損失多少。本宮這一次一定要好好地封賞你。」慈禧語氣極為溫和地說道。

    慈禧異常親切的話語馬上就讓馮華回過神來,他連忙再次謝恩道:「遼東之役全賴皇上和老佛爺洪福齊天,再加上義勇軍全體將士和其他各部友軍同仇敵愾、浴血奮戰方能獲此大勝。馮華微末之功,被受為臨榆鎮總兵已經是受寵若驚了,如何還敢奢望再受封賞。」

    「嗯,做臣子的不居功是應該的,但朝廷卻必須賞罰分明,此次遼東大捷你之功勞實在無人可比,如不大力封賞豈不寒了全體將士和天下百姓的心。」慈禧再次認真地說道。

    「謝太后恩寵,馮華今後必當盡心竭力效忠太后與皇上。」馮華邊謝恩邊在心中暗暗嘀咕:慈禧這個老妖婆搞的到底是何名堂?如果不是早就知道她是一個什麼樣的女人,就憑她眼前的這一番表現,自己還真備不住讓她給蒙了。

    很滿意地笑了笑,慈禧忽然將話鋒一轉:「馮華,你留居海外多年,據你觀察西洋各國的風俗政教與我大清相比孰優孰劣?」

    由於對慈禧可能會問什麼問題早就有所準備,馮華沉穩地回答:「回老佛爺的話,雖然歐美各國在許多地方不及我天朝大國,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西洋人造炮之精、車船之快、機器之能、樓房之高,我朝皆不如人;其重視商工、重視技術也是我們可以借鑒的。」

    慈禧點點頭,繼續說道:「馮華你對西洋的情況瞭解得很清楚,看來對如何變法也應該非常有心得。聽說你前兩日還把那個素負才名、狂妄自大的南海康有為給駁斥了,今天你也說給本宮聽聽。」

    聽了慈禧的問話,馮華的精神不禁為之一振,他知道最關鍵的時刻來臨了。與康有為的那番論戰可以說圓滿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不但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影響,而且還引起了慈禧的關注。如果自己的變法方案最終能為慈禧所接受,那義勇軍甚至是今後整個中國的改革之路都會好走許多。

    稍微穩定了一下情緒,馮華朗聲答道:「啟稟太后,關於變法馮華不敢妄言有什麼心得,惟有一點兒愚見僅供太后參酌。中國自唐虞迄今,已歷數千年。天地猶是也,而時則非也;天地無異也,而勢則不同矣。蓋今之天下中外廣通,東之倭奴,南之法界,西之英屬,北之俄疆,四面皆強鄰,且電線鐵路縱橫於東西南朔,軍聲頃刻千里,兵革指日當前,我大清面臨的乃是數千年未有的變局。如果還一味抱殘守缺、不知變通,不但會因此失去民心,而且真的會有亡國滅種的危險。然形勢雖然危急異常,且非變革不足以救亡圖存,但馮華亦認為變法仍不可操之過急,必須一步一步穩妥地進行。」

    慈禧贊同地點了點頭:「好!想法非常不錯。馮華你雖然歸自西洋,但變革的思路卻真是難得的老成持重!此次敗於倭奴後,包括本宮都明白我大清只有進行變法才能自強自救,然而真正能認識到變革艱辛的人卻實在是沒有多少。近三十年來,為了謀求咱們大清國的江山永固,本宮對恭親王奕訢和李鴻章他們提出的學習洋務的設想亦很是,可是每每提出一項改革方案,都會遇到很大的阻力,而且實施的效果也多不盡如人意。變法誠然乃是必須之舉,可如果執行的不得法恐怕不會有什麼好效果。」

    慈禧不急不徐說出地這番觀點讓馮華大感意外:以前雖然知道慈禧的思想並不守舊,也不反對變法,可是無論如何都沒想到她對變法竟然還有如此清醒的認識。慈禧看來並不是變法不可逾越的阻力,戊戌變法如果不是因為康有為和光緒操之過急,極大地觸及了以慈禧為代表的一大批守舊官僚勢力的根本利益,它或許可以不失敗的。百日維新表面看起來是一次資產階級改革運動,但其根本卻是一次帝后兩黨之間的權力之爭,什麼新與舊、正與邪之間不存在妥協的可能,都只不過是爭權奪利的借口而已。其實很多矛盾雖然具有不可調和性,但在一定階段內卻完全可以做到盡量避免衝突,而且只要能夠順利讓中國的近代化之路堅持走下去,又有什麼東西是不可以妥協的呢?

    想到這裡,馮華一面不露聲色地拍著慈禧的馬屁,一面拿出了那份兒自己苦心炮製出來的《變法自強疏》:「馮華一直以來都懷有報國的雄心大志,對如何變法自強也素來非常留心,可沒想到太后您雖然遠在深宮,但是對變法的這份兒見識卻與末將經過反覆考察、苦思冥想得出來的結果完全一致,真的是令馮華汗顏不已!太后,這份兒折子是馮華對變法的一些具體設想,本來是想等皇上病好即呈上去,現在既然蒙太后召見,就請老佛爺您先給看看。」

    馮華的這幾下馬屁,雖然說的自己都感到有些噁心,但是卻讓慈禧聽得很是舒服。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慈禧抬起帶有指甲護套的手輕輕擺了擺:「本宮那有什麼見識,只不過是隨便說說而已,要說具體該如何變法還要聽你們的意見。」說罷,她接過小太監呈遞上來的《變法自強疏》,飛快地瀏覽起來。

    《變法自強疏》實際上是馮華以張之洞集洋務派學說觀點之大成的《勸學篇》為基礎,又融入了許多現代觀點的綜合性變法之作。全書兩萬多字,共分為務本篇、教育篇、經濟篇、變法篇、軍事篇五個大的篇章。其中《務本篇》是馮華下功夫最大的,雖然張之洞的《勸學篇》他因為特別的原因曾經看過不只一遍,可是對其中《內篇》中的關於封建禮教、三綱五常之類的東西由於興趣不大,實在是記得不太清楚了。沒辦法他只能憑著一些模糊的印象,又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再加上自己對中國固有文化精髓的深刻認識,拼湊了這篇「值此民族危亡之際,天下有志之士何以救中國?惟務本以正人心,同心以救時弊,齊心以御外患耳。只有以中學為內學,西學為外學,中學治身心,西學應世事,才能保中國之名教,興中國之富強……」宣揚「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觀點的《務本篇》;而教育篇、經濟篇、變法篇和軍事篇的主要內容則與康有為、張之洞提出的意見並沒有太大的出入,只是側重點和具體採取的方式不同而已。馮華的觀點簡而言之就是「積極發展教育事業、促進資本主義民辦工業化、由下而上進行改革和迅速提高國防軍事實力」等幾方面的內容。《變法自強疏》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個「馮華版」的《勸學篇》。

    《勸學篇》出版於1898年4月,出版後不久就被譯成英、法兩種文字,其中英譯本還冠以《中國唯一的希望》的標題。雖然《勸學篇》中確實有一些宣揚封建糟粕的內容,在以後近一個世紀的歲月中也曾被罵得體無完膚,但是無可否認它所提倡的中體西用思想,非常適合當時的情勢。其說不但言簡意賅,簡便易行,而且還可以有效地消除國人畏難苟且之心、規避守舊者的口實與梗阻,實在算得上是一篇「與時俱進」的好文章。

    人們通常都認為,戊戌變法是康有為等維新派積極奔走、呼號的產物,然而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主持百日維新的光緒皇帝固然受到了維新派思想的強烈影響,起用了一批維新志士,但是他所推出的所有政策,都沒有超越《勸學篇》所設定的改革範圍。而作為百日維新綱領的《明定國是詔》更是綜合了洋務派「中體西用」的改革主張,毫無維新派政治體制改革要求的絲毫痕跡。《勸學篇》在刊行後,不但光緒皇帝認為其「持論平正通達,於學術人心,大有裨益」,命令「廣為刊布,實力勸導,以重名教而杜卮言」,而且就連慈禧和頑固派也極力推崇、大加讚揚。

    看到慈禧邊看邊皺著眉頭露出思索的模樣,馮華心中也有些忐忑不安:經自己改造、又提前三年發佈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觀點是不是還能受到慈禧的認同?如果不能,自己又該怎麼辦?

    良久,慈禧才抬起頭說道:「馮華,你的這篇變法方策立論極有見地,尤其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觀點更是讓本宮也深有同感。不過在具體執行方面本宮還有一些疑問要同你商榷一番,如按你所說『發展工商業不宜採取官辦或官督商辦等方式,應大力提倡民辦、商辦,而且還有什麼經濟結構也不合理,應加大輕工紡織業的投入』,這些觀點聽著是很有道理,可是改革變法是一件極複雜的事,你又如何可以保證按此實施就一定會獲得成功?如果失敗造成的損失可是相當大呀!」

    自己的改革方案基本上獲得了慈禧的認可,讓馮華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躬了躬身,他胸有成竹地拋出了自己的另一個「獨得」之見:「太后,凡變法都會有風險所在,這也是末將認為變法必須循序漸進的主要原因所在。對此,馮華以為可以在全國擇一、二鄰海近港之地劃為經濟特區,全面放開各種政策,對經濟改革進行變革試點;與此同時各省則按自身的實際情況,由督撫穩步推行各種變革。特區的改革如能成功則可以在全國逐步推廣之;如有不妥,也不會影響過巨,造成太大的損失,而且還能為今後更大範圍的改革提供變法依據。」

    馮華「建立特區」的新奇設想,猶如石破天驚一般震得慈禧目瞪口呆,好半晌才回過神來:「嗯!『建立特區』好獨特的設想。不過,此事本宮還要仔細想想,馮華你今日暫且回去,再把如何實施變法的具體步驟好好琢磨一下,以使其更加完備。另外,如今京城正是多事之秋,凡事都要詳加考慮,切不可辜負了本宮的期望啊!」

    慈禧開始的話語還非常溫和,可是最後這一句卻一下子嚴厲起來,那股子不帶絲毫感情的陰冷感覺,即使是久經沙場、見慣世面的馮華亦感到心中一激靈:他***,慈禧這個老妖婆果然不簡單,今後與她打交道還真是不能太大意。

    連忙再次躬身拜倒,馮華恭敬萬分地說道:「太后之殷切期望,實在令馮華感悚難名,自此必當益奮馳驅,以仰答高厚鴻慈於萬一。」

    臉色再次放緩下來,慈禧溫和地點點頭,然後有些意味深長地說道:「馮華,本宮知道你是個明事理、幹大事的人,只要能規行矩步,今後必定會前途無量。好了,下去吧!」

    「是,太后,馮華告退!」慈禧這番不明不白地話語,讓馮華不由得暗暗心驚,也第一次感到事情的發展並沒有掌控在自己手裡。未來的路看來還會很艱難、很曲折呀!

    馮華與一直等候在頤和園外的李九杲回到禮士胡同後,發現一早就出去找秋瑾聊天的賀菱兒和龔芳她們卻仍然沒有回來。由於性情都是非常的豪爽大氣,只不過短短幾天功夫,她們倆就與秋瑾異常熟悉起來,三個人如今可以說是無話不談,好得就跟親姐妹似的。而馮華一方面是顧不過來她們,另一方面心中也隱隱地希望從賀菱兒和龔芳嘴裡能得到更多的關於秋瑾的情況與消息,因此也就任由她們去了。

    「大哥,菱兒和芳兒這幾日越發的不像話了,每日裡早出晚歸,弄得人為她們牽腸掛肚,這個秋瑾真的有那麼大魅力嗎?」李九杲有些不滿的說道。

    馮華笑了笑:「四弟,如果沒有魅力,你想這兩個心比天高的小丫頭會如此推崇一個人嗎?而且,這些日子也確實憋得她們夠戧,現在好容易結交了一個異常談的來的朋友,當然會如此興奮啦!不過,回來也要提醒他們一句,關於義勇軍的一些軍事秘密還要注意保密,別什麼都說了。」

    又是戌時末,賀菱兒和龔芳才姍姍歸來。馮華皺了皺眉頭,對二人溫聲說道:「菱兒、芳兒,雖說你們與新結識的秋姐姐異常投緣,可也不能總是如此晚才回來吧?」

    兩個人先是略帶歉意地看了看馮華,然後臉上又都顯現出一絲餘怒未消的表情。「馮大哥,對不起,又回來晚了。不過,這一次我們可是情有可原,秋姐姐的那個丈夫王廷鈞真是太不像話了。」心直口快的賀菱兒率先恨恨地說道。

    「是呀!真沒想到像秋姐姐這麼出色的女子竟然嫁給了一個如此胸無大志、小肚雞腸、庸俗自私的無恥之徒。」龔芳也在一旁說出了一堆鄙視之詞。

    雖然早就知道秋瑾的婚姻不幸福,可是此刻一聽賀菱兒和龔芳提起這個問題,馮華的心中還是泛起了一陣不安。「你們倆就別生氣了,趕快說說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馮華表情平靜地催促著賀菱兒與龔芳。

    平復了一下自己的情緒,賀菱兒娓娓將事情的經過說了出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