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紫禁城養心殿
早朝的時間還沒到,很多大臣就聚集在這裡。
「大家早。」一位全身休閒服的老人,快步走向養心殿中間的龍椅。
周圍的大臣也向老人招呼說:「早上吃的怎樣。」
老人點頭說:「吃的很多,現在渾身充滿力量。你們呢?」此人就是盛唐的現任國君獻帝。
周圍的大臣們也回答:「還好,還好。」
按官職大小落座後,一個書記官那出一份最新的炎黃通報說:「吉林琿春一小鎮人遭不明人襲擊,全鎮七十八口人,死於非命。另發現八具屍體非本鎮人口,根據兵器可以確認為倭寇。目前這八具屍體佔定為本案的嫌疑犯。」
「倭寇。」原本還歡娛的氣氛立刻冷了下來。
書記官繼續說:「威海海軍艦長鄧士昌,也帶來關於倭寇戰艦的奏折。正在殿外侯旨。」
「宣上來。快!」獻帝的眼中充滿熱切,擴張需要理由,現在這個理由終於來了。
不久一個男子雙手捧折,快步走進大殿。叩頭行禮說:「臣鄧士昌叩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獻帝在王坐上揮了揮手說:「不要多禮,跪拜早在十年前就取消。」然後從座位上走下來問鄧士昌:「在威海有倭寇出沒。」
鄧士昌把手上的折子呈上去,接著從懷裡掏出血書呈遞上去。
獻帝展開血書不由的有點頭昏,口中喃喃低語:怎麼會。然後目露神光問鄧士昌:「你在威海看到鐵甲船。」
鄧士昌點頭說:「回稟陛下,倭寇在威海欺凌我天朝漁民,請陛下下旨為民鋤害。」
「為什麼你不用電報,你知道你這樣做貽誤多少戰機嗎?」獻帝眼中充滿了憤怒,胸口急速收縮。
「臣萬死。」鄧士昌惶恐的跪在地上,頭貼地毯,等候獻帝責罰。
獻帝把奏折轉交給書記官,書記官交有其他大臣傳閱。獻帝坐在龍椅上看著惶恐的鄧士昌問:「給我你的理由。」
鄧士昌抬頭迎上獻帝憤怒的目光凜然說:「回稟陛下,臣來死柬。如果陛下不為民所願,臣當自決與這大殿之上。」
「死柬!」獻帝玩味著這句話的份量,憤怒的目光逐步柔和,接著問:「你恨倭寇嗎?」
「臣不恨倭寇,因為他們還不夠資格。臣只想為天朝鋤去一些害蟲而已。」
「哈哈。」獻帝爽朗的笑了幾聲,先前的不快都煙消雲散,轉首問:「眾愛卿有何見解。」說完讓一邊的宮女給鄧士昌加個了座位。
「臣有話說。」一個滿頭銀髮的老者站出來。他是左相尹全,地地道道的古代人。
獻帝示意讓接著說。
「海戰我們需要戰船和大規模火器,但是現在我們這些都不具備。所以臣建議議和。」
什麼!議和。這個字眼進入鄧士昌的耳朵裡無疑是九天雷動。鄧士昌不顧身份的跳起來大聲斥責說:「我泱泱天朝,居然要和化外番邦議和。你不覺得可笑嗎?是他們在屠殺我們的同胞,是我們的同胞在流血,一些家人從此天人永隔,一些妻子從此成為寡婦。讓我們和他們議和,這不可能。」說到最後肢體揮動間充滿火藥味。
左右侍衛上前摁住鄧士昌,尹全看著鄧士昌大聲斥責:「倭寇船堅炮利,而今已在威海撒野,如果我們現在觸怒他們,他們的戰艦將可能在天津衛登陸,接著攻打北平。那時候我們不是損失威海幾個漁民,而是盛唐亡國,孰輕孰重萬望陛下考慮。」
「可笑荒唐,想我華夏六萬萬熱血兒女豈容宵小猖獗。請陛下下旨,臣戚繼光願提兵蕩寇。」武將中閃出一人,說完後深深拜下。
鄧士昌的臉被摁在地上,剛好能看到戚繼光。見此君年齡不過三十,方臉闊鼻。鄧士昌內心不由的稱讚,好個熱血漢子。
獻帝揮了揮手,讓侍衛退下問鄧士昌:「士昌覺得應該如何迎戰倭寇。」
鄧士昌見獻帝詢問自己如何對敵立刻說:「臣覺應當海戰。」
「哦,海戰。」獻帝皺眉問:「何解。」
「而今世界大同,天朝怎可偏居一甌。所以臣建議陛下組建新海軍,掃蕩六合稱雄宇內。方顯我天朝之威儀,皇恩之浩蕩。」鄧士昌說完又深深拜下。
獻帝思索後說:「倭寇,鐵甲鐵炮。而我朝尚無此等大船,就連火炮亦不如人。如此何以成海軍。」
盛唐目前服役的戰艦,應該能和明朝七下西洋的寶船比肩。要是說和現在倭寇的鐵甲海軍對戰有那麼點荒唐。雖然現在已經能煉製鋼材,但是規模遠遠不能滿足造船的需要,技術也不具備。哎~~獻帝想到這裡眉頭深鎖。
眾臣聽獻帝言下之意是主戰,於是又紛紛獻策。
軍機大臣蒙放站起來說:「臣以為應當在沿海修建炮台,製造新式戰艦。並組建新的軍機處總領海事,成立火器部研製新式火器。」
戶部大臣林郎滿面愁容的站起來說:「鋼材,我們的鋼材遠遠不能滿足造船的需要。」
海軍衙門風行烈問鄧士昌:「士昌如現在我海軍迎戰倭寇可有勝算。」風行烈口中的海軍,就是目前在天津碼衛頭停靠的威武水師,全部的木船,採用人工行進,具備的火炮最遠射程不超過一里。
鄧士昌坦言:「如將士齊心,臣可有三成勝算。如將士不畏死傷,臣有五成勝算。」
一旁的戚繼光說:「兵者詭道,未開戰何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一切要等開戰才見分曉。」
獻帝思索後說:「諸欽家覺得應該如何。」
工部侍郎起身說:「倭寇戰船採用鋼鐵製造,外用蒸汽為動力。而我方無太多精鋼可用,臣建議:造小鋼船,採用蒸汽機為動力。平時把這些小船裝在大船上。戰鬥時把小船放出,各自為戰。」
左丞唐林起身說:「在哪裡造船,如果在天津衛或威海造船,難免會被日寇所襲。臣建議在海南與台灣兩地興建新船廠,組建新海軍。」
眾臣也各自發表各自的意見。一切成為定局。
歷史出現驚人的巧合,命:鄭和去台灣督造戰艦,海南出產的戰艦也在台灣集結。同時把未建造的艦隊命名為北洋水師。鄭和為總指揮,鄧士昌為副總指揮。
戚繼光統領海軍陸站隊,機動在沿海周圍。隨時準備反擊敵人。
萬虎出任火器部總監,負責開發新式武器。並督造巨型大炮,架設在沿海各炮台上。
六部同遷入紫禁城,居養心殿周圍。並形成最高統戰小組,隨時留意最新戰場形式。
獻帝為避免勞民傷財,以上一應花消,均有國庫支出。盛唐這個戰爭機器高速運轉起來。
新元七十年四月中旬,獻帝通令全國備戰。史稱:滅倭。
神州進入緊急戰備狀態。一些商人看出了風吹草動,於是大肆囤積戰略物資和糧食,此時的貿易進展的如火如荼。
在這平靜的背後隱藏一絲不安,不是來自敵人。而是來自國家內部。人民的未來如何,華夏是否還會屈辱一次,這些都是未知,期待我們用心去解答。
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