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清越的聲音在大帳內迴響,給眾人留下了深刻的影響,也讓我刮目相看,這和我搜集到的資料差不多,難得的是他加上了自己對這次戰役的見解,而且十分中肯,可以說說道了點子上,在馬背上的蒙古人幾乎是不可戰勝的,平心而論:若論吃苦耐勞,當時的蒙古戰士無人可敵,必要時他們可以靠吃生馬肉,喝馬血維持生命。蒙古人作戰時機動性第一,一般只帶很少的給養,士兵的吃穿問題主要通過掠奪戰爭地區的平民解決。可這次戰爭中蒙古人偏偏無法發揮自己的特長,他們一直未能突入內地居民區,自不可能有平民供他們掠奪,同時缺少戰馬,在機動性上大打折扣。因此可見日本人的戰術可謂十分高明,當然這也需要日本軍隊的戰鬥力做後盾。
此次戰役日本史稱「文永之役」,蒙古人在東亞第一次遇到了裝備訓練和勇氣都不遜於自己的對手。高麗人在戰鬥中主要負責近戰,他們因遭受日本人的正面衝擊而損失慘重。故而高麗人對日本軍人的戰鬥力,尤其是日本人的戰刀印象深刻,據說元軍普通士兵的刀劍與日本刀一碰即斷。相對來說,使用弓箭的蒙古人損失小一些,在他們看來,日本人的弓箭雖威力強大,但射程很短,不能跟蒙古角弓相比。
清理了清理嗓子,劉星同時也在觀察眾人的反應,見大家都饒有興趣的等待他的下文,他更加信心十足,畢竟這是他第一次在如此多的軍隊高級將領前嶄露頭角,說不緊張是不可能的,但是眾人的神色給了他最大的鼓舞,尤其是我投以讚賞的目光,讓他信心十足的接著道:
「蒙古人第一次東征倭國結束後,忽必烈認為倭人已領教了自己的威力,遂再次派使者去倭國要求臣服,但倭人很乾脆地將蒙古使者斬首。忽必烈自然不會忍氣吞聲,在統一中原之後,他便著手準備第二次海上入侵。軍隊由中原各地,蒙古和高麗招集至沿海地區接受登陸作戰訓練,遠征軍的糧秣補給也源源不斷從全國各地徵集,同時高麗和中原東南沿海的造船廠也晝夜趕工,製造大小戰艦和運兵船。
如此大規模的遠征準備自然無法保密,倭人自從上次之後就嚴密偵視元帝國的動向,對即將到來的第二次「蒙古來襲」做了充足的戰爭準備。此時倭國政局穩定,北條時宗對鐮倉幕府和倭國各藩的控制遠勝以往,因此倭人能夠動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抗擊入侵。幕府在九州徵用民夫於博多灣一帶敵人最有可能登陸的地區沿海灘構築了一道石牆,用以阻礙蒙古騎兵。當敵人進攻日期臨近時,北條宗盛和北條宗政分別率精銳武士軍開往本州和九州沿海地區佈防,北條宗政的鎮西軍後來成為戰鬥的主力。同時九州各藩開始動員民兵,日本其他地區的武士也趕來參戰。
時隔八年後,元帝國龐大的遠征軍由江浙和朝鮮兩地同時出發。此次出征的軍容十分壯觀,共有大小船舶近五千艘,軍隊約二十萬,其中蒙古人四萬五千,高麗人五萬多,漢人約十萬,其中漢人大半為新附軍(收編的南宋軍),遠征軍中蒙古人自然是作戰的中堅」
聽到這裡眾人不禁咂舌,這樣的武力估計以目前的狀況朝鮮再發展十年也很難達到如此國力,可是偏偏蒙古人敗了,所以眾人更加聚精會神,希望得到真正的答案。
「北方出海的艦隊於五月底如倭人所料抵達博多灣,在等待南方艦隊期間,蒙古人輕易攻佔了博多灣的幾個島嶼,島上的居民被全部屠殺,島上的建築物也被盡被毀壞焚燬。六月上旬,南方艦隊抵達,兩支龐大艦隊在九州外海會合,之後元軍開始登陸作戰,登陸地點九龍山距上次戰爭主力部隊登陸的地點不遠。這次遠征軍遇到了更頑強更有效的抵抗,倭國軍隊以石牆為掩護,不斷擊退元軍的進攻,還伺機組織反衝鋒。倭人最成功的一次反擊擊潰了高麗軍主力,高麗軍統帥洪茶丘被俘殺,幾名蒙古高級指揮官也相繼陣亡。」
此時的朝鮮和當時的高麗王朝不屬於同一體系,就像唐朝和宋朝一樣,所以雖然聽得劉星一句又一句的高麗,朝鮮眾將到沒覺得怎樣,直到聽說洪茶丘被俘殺神色中才有一些無奈和悲憤,畢竟也算是自己的前人,這麼窩囊的戰死總是不光彩。劉星沒有顧慮這些,事實上他也不用顧慮,營帳中女真、朝鮮和漢人的將領比例差不多,應該說是一個超級的雜牌軍,這也反映了當前朝鮮各軍種的比例。只見他繼續用嘹亮的聲音說道:
「激烈的戰鬥持續了一個多月,遠征軍的損失已超過三分之一,但依然不能突破石牆。到七月下旬,元軍的糧草和箭已基本告罄,此時無論蒙古人還是倭人大概都以為這次戰爭的結局將和上次相同,會以元軍的撤退收場。
八月一日,太平洋上突然刮起了猛烈的颶風,風暴持續四天,元軍南方艦隊的艦船基本被毀,北方艦隊的艦船也損失大半。北方艦隊剩餘的艦船搭載指揮官以及部分蒙古軍和高麗軍逃離戰場駛返高麗。南方軍的指揮官和部分高級官員眼看回天無術,也只得丟下大部隊,乘南方艦隊殘存的幾艘船逃離。此時九龍山的海灘上尚留有近十萬元軍,這些人失去了補給和退路,又無力突破倭人的防線,只得等死。三天後,倭人開始反攻,將殘存的元軍驅趕至一處名為八角島的狹窄地區,然後縱兵攻擊。元軍大部被殺,剩餘的兩萬多人作了俘虜。倭人按照蒙古人的標準把俘虜分四等,前三等,即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高麗人和北方漢人全部被處死,四等的唐人(南方漢人)免死後成為部民(賤民)。
在這次慘敗中,南方軍只有三名士兵逃脫,他們拼湊了一艘小船,幸運地漂回中原。忽必烈透過這三位倖存者終於知道了戰敗的真相,此次戰爭的副統帥範文虎被斬首,其他官員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
值得玩味的是倭人史稱第二次蒙古入侵為「弘安之役」,此次戰爭倭人投入的軍隊論質量和數量都遠勝過第一次的「文永之役」,蒙古人在戰術上依舊沒有絲毫的優勢。按照倭人的說法,蒙古人的戰鬥力並不像想像的那樣強大,倭人武士在各方面都勝過他們,尤其在裝備和戰技方面。倭人裝備的優勢不僅在於戰刀,也在於武士的鐵甲,據說只要距離稍遠,蒙古弓箭就無力穿透武士的盔甲。倭人武士完全脫產,自小開始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他們的戰技勝過蒙古人毫不奇怪。蒙古人的記載稱倭人擅長單打獨鬥,這可以和倭人的說法相印證。倭人對元軍中的漢人評價最低,在他們看來,漢軍貪生怕死,士氣低落,是標準的充數部隊。不過漢人打仗不行,做奴隸倒合適,因此倭人最後赦免了部分漢人。」
劉星也不願意說出最後一句話,確實很丟人,可是這是事實,戰爭必須尊重事實,否則帶來的只有失敗和屈辱。最後劉星強調和補充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兩次戰爭中的八年間隙期間,倭人似乎改進了他們的弓箭,第二次入侵時,蒙古人發現倭人弓箭的射程和穿透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已與蒙古強弓不相上下。關於日本參戰軍隊數量,各方的說法都很模糊。後來的一些一些野史稱第一次戰爭倭人投入十多萬軍隊,第二次戰爭則有四五十萬倭人參戰。這種說法毫無根據,也絕不可能,根據我後來得到的資料,當時的九州總人口不過幾十萬,即便全民動員也不會有十萬兵力,況且並非九州所有地區都派兵參戰。就是兩百多年後剛剛結束沒有幾十年的戰國時期,倭人的財富和人口都遠勝過當初,戰國時期幾場著名的大戰,各方投入的總兵力也不過五六萬人。倭國的軍隊數量不多,部分原因在於倭人較崇尚精兵。我個人的估計,第一次戰爭倭國軍隊約一兩萬,第二次可能是五六萬,反正不大可能超過十萬人。」
劉星順利的結束了他的發言,大帳中的眾將也都陷入了沉思,以如此兵力來東征倭國還是這樣的結果,以目前朝鮮之力確實說征服倭國有些自不量力了。劉星所提到的倭國強弓其實在現在看來並不是很強,至少在最近的戰鬥中我軍沒有見識到,這也可能是近數十年來倭人著力發展鳥槍忽視了弓箭有關。從保留至今的圖畫看:日本人的長弓與當時最先進的英格蘭長弓有幾分相似,長約一點五米。由於日本人本來就很矮小,畫面上的日本弓箭手好像比他們所持的弓還短。實際上當時日本人的戰術也和英國人相似,都是以重騎兵(武士)為突擊主力,輕步兵和弓手負責保護兩翼和壓制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