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停點電,要到下午3點才能恢復,存稿都在電腦裡,只能到網吧打些閒言碎語給大家.
我總在想假如真的回到古代我們到底能做什麼,現代文明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作為一個現代人一旦我們回到古代,沒有快速的交通工具,更沒有自來水,沒有電力供應,沒有我們現在已經習以為常的一切東西我們能做什麼?
我曾經在中俄邊界的一個牧場作過兩個多月的臨床試驗(我是獸醫麼,這點毋庸質疑),沒,牧場遠離城市,方圓數里內都沒有人煙,一不小心走遠了就會出國(離俄羅斯太近了)。在那裡除了電力供應外幾乎就是回到了農業社會,電視是有但是幾乎只是個擺設,那裡風很大,電視接受效果簡直無法讓人忍受,還不如沒有,吃的也很糟糕.那時我就覺得自己回到了原始社會,白天要幹活,我雖然是做臨床試驗,但是也不能免於勞動,我所負責的是已經分娩或即將分娩的母牛,每天運走的牛糞足有幾百斤,這些牛真是能吃也很能排泄,不知道諸位中有否和我一樣經歷的,很難想像吧,作為一個獸醫這是我的工作.說遠了,這些經歷只是讓我想到在更加原始簡陋的農業社會人們是如何生活的呢?完全沒有任何娛樂活動,值得慶幸的是我能吃飽,不管伙食如何(有的人常常抱怨學校裡的伙食和豬食差不多,我要說各位就慶幸吧,如果說豬食我的那些才是更接近,但是就是這樣我在兩個月內長了二十多今肉,無他,整日的勞作身體消耗極大,所以不管好不好吃都要吃,否則就沒有力氣幹活,一天的勞動強度大概是一噸到兩噸左右,每天我都要吃將近兩斤白飯,就算是沒有任何菜也得吃),
看吧!這可能就是農業社會,所以一回到學校,我就像回到文明社會,真是懷念啊,所以在寫著部小說時我就在想古代社會到底是怎樣呢,現代人一旦回去可以適應麼,不同的文化,生活習慣。當然了文學作品一切都可以忽略,寫出來不過就是為了娛樂,哪有什麼學術價值呢?
或許應該有一個課題研究一下現代人到古代到底有沒有辦法生存,有沒有能力改變歷史.還是要說歷史的發展是有軌跡的,竺可楨先生早就指出,中國古代只有技術,沒有科學。至於四大發明:指南針只能算是發現,而且在中國古代最大的用途就是作為道士裝神弄鬼的道具;火藥就更是歪打正著了(我就不用說了吧,也不好意思說);造紙和印刷術雖然比西方早,但西方是獨立發明,並沒有使用中國的「專利」。其他的能拿上檯面的那點東西也都是在生產中積累的經驗(中國發展了幾千年還能沒點經驗的積累?),根本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公理、定理體系(這一體系早在古希臘就已經在西方建立起來了),更別說建立在這一體繫上的科學了。在傳統漢文化中,一切與科技有關的東西只能算是拙蟲小技,文章才是千古大事,我個人認為這是阻礙中國古代發展的重要原因.這也是我開始這部作品選擇視角的原因,科技屬於文化的範疇麼,如果是那麼在古代中國就不是這樣的,儒家文化發展了2000多年積重難反,可以說他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偏離了他草創初始的初衷,又或許他的初衷就是給統治階級提供一種工具,正因為此才那麼受到偏愛!
明朝的滅亡可以看作是中華文明體系的一次崩潰。它的覆亡和幾百年前消亡的宋朝沒有太大區別,此次,不過是這個數世紀一直處於靜止狀態社會的最終結局。中華文明在進入「後帝國時代」後,出現兩個無法抹去的下沉特徵:一是從橫向來看,這個同心圓狀的、由核心區(中原地區)和邊緣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組成的帝國體系,即東亞封貢體系已遭到受中原文化影響的半開化民族如女真、蒙古、契丹、黨項人的強勁挑戰。地緣政治地圖由於力量對比的改變而改變,中原的漢民族遭到崛起的遊牧民族的分割、包圍乃至壓縮金人長達一世紀的控制中原以及蒙古人逐鹿中原、繼承大統也不過是漢文化擴散引起長期變化的結果罷了;二是從縱向來看,這個高度精密、等級森嚴的帝國政治體系中,也分離出了一大批被社會遺棄的邊緣人流民,他們是王朝末期的必然產物:官僚政治極度腐敗,侵吞農民土地已成為官吏和大地主的最高追求,人口成倍增長,農業生產率大不如從前,一遇到災年,成百萬計的流民如同乾柴,一人振臂則應者雲集,遂以燎原之勢焚燒將傾的帝國大廈。
明朝的滅亡就是這一文明機體時時發作疾病的結果。這兩件事差不多是同時發生的。1619年「薩爾滸」之戰,以「十三副鎧甲起兵」的女真人努爾哈赤擊敗明軍。這意味著這支始終遊蕩在邊緣地區的少數民族力量,真正具備了挑戰核心地區的勇氣和能力。這支力量壯大得如此迅速,蓋因他們生逢其時明朝帝國已衰敗不堪,各地已出現了農民起義。
這時候的世界已是一個歐洲人力量遍佈的世界了。但中國人清楚這一點要到兩百年後的鴉片戰爭。明朝與李自成義軍及滿清八旗兵為體系的崩潰與重建激戰之時,歐洲人也同樣為新秩序的建立臨近「三十年戰爭」的尾聲。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是現代國際體系的雛形,它的觸角這時已伸向了亞洲。但在奧斯曼帝國和中華社會眼裡,歐洲文化顯得幼稚粗陋,尚處在文化「戰國時期」的它是不具備輸出新文化能力的,歐洲文化的成熟要到法國大革命之後。海上強國葡萄牙和荷蘭人也僅有海上優勢而已,不敢有在陸上與這些帝國較量且取勝的僥倖。
全球貿易主要集中在大西洋,即歐洲的工業製品、美洲的原料、非洲的勞動力這樣一個洲際三角貿易。另一個洲際三角貿易也同樣形成了:即亞洲的奢侈品、美洲的金銀、歐洲的工業品,這一貿易體系是葡萄牙人在取代了阿拉伯人主導亞洲貿易之後建立的。葡萄牙人控制著歐洲到亞洲的所有重要海上通道和戰略要地:馬六甲成為他們在亞洲最大的物資集散地和軍事要塞。1514年葡萄牙人到達中國廣州並得到明朝的特許從事經營貿易。在這一時期,歐洲的粗糙的產品在亞洲無落腳之地,他們只能扮演中間商的角色:將東印度群島的香料以及日本的白銀和銅運到中國,又將中國的茶、絲綢、工藝品運到這兩地,或者將亞洲的特產販到歐洲,將歐洲從美洲掠奪的黃金、白銀流入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
這一洲際貿易與大西洋的洲際貿易有很大的不同,大西洋貿易有利於歐洲,這種貿易則對中國有利此種大好局面一直保持到1800年前後、鴉片流入中國引起白銀外流為止。
擁有貿易主動權的中國儘管不甚積極,但受惠於這一國際貿易卻無庸置疑。這些貿易影響緩慢地滲透到了帝國政治體系以及民眾的日常生活。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美洲的農作物進入中國,如花生、玉米、甜薯等易生長、產量高的農產品,推動了人口激增。到1600年明朝人口已達1.5億。這對早已衰弱的明朝來說並不是好事。照理來說,人口的增長在西方是文明擴張的動力之一,但條件是農業領域首先出現革命性進步。但新作物植根中國後,農業勞動生產率並未提高,反而降低了,沒有任何技術或新的耕種方法出現。逐漸地,農業生產量與迅速增長的人口不平衡了。假如人口的增長被控制在合理狀態,大量剩餘產品就可能進入商業流通渠道,用於城市消費,從而刺激城市手工業發展。明朝的人口快速增長,限制了後來徵集資源對付外患內憂的能力,也消耗了原來可作為商業流通的剩餘產品,人地矛盾已極為突出。自發的移民出現了,先是向西南地區再是向東南亞,儘管明廷明令禁止,1603年,即西班牙屠殺移往菲律賓的明朝人時,那裡的明朝人已達兩萬人,是西班牙人的20倍。不過,十七世紀初經濟狀況惡化與氣候也有很大關係遭遇了最寒冷的時期歐洲學者稱之為「小冰河時代」。這嚴重影響到農業,許多地區歉收,流民增加。剩餘人口到了災年就匯合成沖毀帝國的洪流。
國際貿易對明朝第二件重大影響是美洲金銀的流入。在16世紀末中國的絲綢、茶品佔據了歐洲市場,大量金銀流入中國。這為國內商業發展帶來良機英國,因價格革命而出現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期;西班牙經濟則因此遭到打擊為其衰落埋下病根。在明朝同樣出現了因福致禍的事金銀流入僅僅對東南沿海的商業發展影響很大,對其他地區卻無甚觸及。況且張居正主政時期,將全國的白銀囤積於中央政府,不但使白銀失去作為貨幣促進商業流通的價值,反而引發了大規模的通貨緊縮,全國一些重要商品價格下跌,使一度發達的經濟墮入低迷。更有一個負面影響不能忽視:當東北地區滿族與明軍大戰時,明廷將大批銀兩調往東北地區,西北地區的財政和經濟都遭到打擊李自成能在西北崛起不能說與之無關。李自成與以往農民起義一樣,是中國文明衰落的間歇性週期現象,它調整了社會關係,但由於其局限性,未能帶來革命性的社會進步。
不多與清軍入主中原同時,英國取代葡萄牙、荷蘭人控制了亞太地區的所有海上戰略通道。英國之所以能在亞洲較其他歐洲國家更有力量在於它擁有印度。但是歐洲的商品仍然對亞洲尤其是中國沒有絲毫吸引力。亞洲人都只對金銀有興趣。1700年英屬東印度公司向亞洲出口的貨物四分之三是貴金屬。毫無疑問,東西方兩大文明體系的撞擊中,僅從貿易上來看,東方都是贏家。但是有一個轉變正在悄悄發生,即貿易主導權正在被歐洲人掌握。主要是因為中國太過於依賴貴重金屬進口:清朝在開國頭10年鑄造的銅元竟然超過明朝200餘年所鑄造的總和。民間因有廉價的貨幣流通,促進了國內商業區的發展。但是,國際貿易長期且隱性的影響要到1800年前後才顯現出來:白銀的逆流和剩餘人口的出現最終使不堪重負的政府在經濟凋敝後財政瀕於破產了。
有薦於此我開始寫《獸醫》無非是一個現代人的對於古代的偏執,和茶餘飯後的隨想,呵呵!大家接著看吧!馬上開始的第二部或許會更有意思,更需要大家的參與,感謝風666和其他的網友故事的發展有的會按照各位的想法,有的會有偏差,但我會努力呈現給大家一個好故事!下午恢復電力,馬上上傳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