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世緒兩人在理藩院住了五天後,才等到了王福這期間,兩人雖然心急如焚,恨不得馬上見到大明皇帝,呈上禮物後將自己的要求說出來,不過,在大明皇帝沒有發出召令之前,他們也只能耐心的等待,在沒有拜見皇帝之前,朝鮮人的表現足可以稱得上典範,即不拜見大明重臣,也不上街遊玩,一直待在理藩院,幾乎是足不出戶。
連王福接到理藩院官員對朝鮮使團行蹤的報告,對這些朝鮮人也產生了一絲好感,這個時候的朝鮮人對於大明王朝確實是發自內心的崇敬,當然,這也在於大明王朝對朝鮮並無所求。在明初,朱元璋就列出十五個不征之國,其中將朝鮮列在第一位,而日本列在第二。
若是進攻日本因為有上海阻擋,又有蒙元兩次失敗的教訓,朱元璋將日本列為不征之國很好理解的話,將朝鮮列為不征之國,不但是因為朝鮮的恭敬,更是朱元璋壓根就看不上朝鮮。
在列出十五個不征之國後,朱元璋還有一段話,道:「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
古人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如隋煬帝妄興師旅,征討琉球,殺害夷人,焚其宮室,俘虜男女數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惟西北胡戎,世為中國患可不謹備之耳。」
這裡,無疑也是朝鮮等同於海外蠻夷之國,阻山越海在一隅,彼為中國患者。打下來反而導致民勞成易亂之源,所以不征不過,不知道若是朱元璋知道後世數百年,朝鮮分列成兩半,一半極力搶奪中國的各種文化遺產對中國的領土生出窺視之心,極力修改歷史,一半雖然受到中國扶持,卻是翻臉不認,將中國人為保護其領土作出的犧牲極力淡化甚至抹黑,不知朱元璋會不會仍然認為主朝鮮不為中國患。
大明王朝不但對朝鮮無求非但如此,與大明的交往中鮮還可以得到極大的好處,萬曆年間更是出兵解了朝鮮滅國之色讓朝鮮上下對於明朝感激涕淋,崇禎身死的消息傳來雖然朝鮮已經成為滿人的屬國,仍然舉國致哀。
「小、拜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金鑾殿內,兩名朝鮮使臣一進大殿,就對王福大禮參拜起來,從李成桂立國以來,朝鮮國王從來沒有稱帝,只有到最後清王朝沒落的幾年裡,朝鮮高宗才開始稱帝,並將上面國王一律追封為皇帝,此時使臣對於大明皇帝稱吾皇,無疑是朝鮮人與大明拉近關係的手段。
儘管王福對後世的朝鮮人是映極為不好,不過,眼前對方禮數周到,王福倒是沒有故意找茬的意思,口中平靜的道:「免禮吧。」
「謝皇上,吾皇萬歲!萬!萬萬歲!」兩人又是一番大禮參拜,這才起身。由李世緒道:「皇上,這是國國書和恭賀皇上御駕親征,凱旋而歸的禮單,小國國力有限,小小禮物,還望皇上萬勿介意。」說完,將隨身帶著的木盒高高舉起。
王福點了點頭:「呈上來吧。」
「是。奴婢遵旨。」田成應了一聲。下台階。將木盒接過。查看了一下才將木盒呈到皇帝手中。
王福接過木盒。先將朝鮮地國書取起看了一下。朝鮮人地國書寫得極為謙卑。先是解釋了一番十餘年沒能朝貢地原因。又是痛表了一番對大明地忠誠。末尾才提到向大明借兵。希望大明能夠幫助朝鮮從滿人統治下擺脫出來。
將國書看完。將盒子推到一邊。對於那份禮單卻瞄也沒有瞄一眼。這讓偷偷觀察皇帝面孔地李和李世緒兩人失望不已。這次他們送出了遠勝於以往朝貢地東西。結果大明皇帝看也不看。無有一種獻寶後。對方卻當成沒看見地樣子。這讓兩人極為鬱悶。
「你們要借兵對付胡虜?」
聽到皇帝地問道。兩旁地大臣臉上卻沒有什麼驚訝之色。畢竟有萬曆年間地舊例在。朝鮮要向大明借兵也不是什麼難猜之事。文臣默默思索此舉地利弊。不少武將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向皇帝請求出征。
李世緒連忙回道:「稟皇上,胡虜以武力強迫敝國為屬,需索無度,使敝國上
水深火熱之處,又迫使太子和兩位大君為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