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虛 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姜子牙下山
    自姜皇后被殺之後,妲己便進位為皇后,成為後宮之主。這一日妲己在與帝辛雲雨一番之後,伺候帝辛安歇,自己坐在摘星樓之上,吸收日月之精華。

    突然見身旁出現一身穿道袍之人,自己卻是看不透此人修為,頓時大驚,怕是那位大神通者前來降妖。但還是大著膽子,喝罵道:「大膽!你這道士是何人,竟然敢擅闖天子後宮禁地。趁此時天子未醒還不速速退去。」

    那道人笑道:「你這小狐狸倒是頗有急智,想大聲說話,讓人知道有人擅闖禁宮,不過貧道早就做法,讓他們睡去了,你就是喊破天也無人前來。」(這話怎麼看著這麼彆扭)

    妲己聞言大驚,卻是沒想到,此人竟然能夠看破女媧娘娘給的護符,忙叩首道:「仙長既能看破小妖身上的護符,想必是有大神通的仙人,又何必與小妖為難。」

    只聽那道人說道:「貧道乃王屋山上清觀清虛。」

    妲己聞言直接嚇了個半死,忙頓首道:「小妖不知道君駕到,有失遠迎,還請贖罪。」

    原來清虛自從冀州回到王屋山之後,便一直在注意著朝歌,待見到妲己害死姜皇后之後,便來到朝歌,欲警告妲己一番,讓其不得陷害大臣,以便為朝歌保留一分元氣,不至於讓大將西投,平白壯大西岐實力。

    而且黃飛虎之子黃天祥乃是道德真君弟子,若是黃飛虎不反出朝歌,在申公豹的勸說下。讓黃天祥加到朝歌一方,想來也不是難事。

    再加上先前被救走的帝辛的兩位皇子,讓他們闡教內鬥,師徒相殘,卻也是好事。故姜皇后清虛非是救不了,而是不願救。

    此時清虛見妲己拜倒在足下,卻也不甚為難於她,開口說道:「妲己,姑且叫你妲己吧。你是為何而來,貧道知道。今日貧道此來,不是為降妖,只是為警告你而來。你惑亂帝辛貧道不管,但你若是擅殺賢良,貧道就是拼著惡了女媧娘娘,也要將你打殺。」

    「況且,你若是濫殺無辜。恐怕到時不需貧道出手,女媧娘娘自己就會將你打殺。娘娘讓你等惑亂君心,可未曾叫你等濫殺無辜。」

    妲己聞言冷汗直流,忙叩首道:「小妖多謝道君提點,道君之恩小妖銘記。」

    清虛點頭說道:「你且將那蘇護之女的魂魄交出來吧,也免去你一番罪孽。」

    妲己聞言。忙將蘇護之女的魂魄吐出。那蘇護之女的魂魄一出來,便跪在清虛面前。叩首道:「仙長,小女子自幼未曾殺傷一命,就是螻蟻、飛蛾,也小心避讓,不料卻遭此橫禍,還請仙長為我主持公道。」說著那蘇護之女轉首看了妲己一眼。

    妲己雖明知這是一個凡人地魂魄,不可能對自己造成傷害,但看著她眼中的恨意,還是不禁打了一個冷顫。因為那眼中的怒火直欲噴出,將自己燒成灰燼。

    清虛輕歎道:「這也是天意,非人力所能阻擋,你還是雖貧道轉世去吧。」說完便將蘇護之女的魂魄收在袖中。

    轉身欲走,又對妲己說道:「你將此女殺死,又假借她之名諱,日後必會使妲己之名遺臭萬年,你們之間的因果恐怕不好了結。記住莫要濫殺無辜,只要完成女媧娘娘之命便可。不然恐怕連神道都不得入,落得個真靈不存。」說完便駕雲而去。

    妲己雖不知那神道是何物。從清虛的口氣中知道,恐怕也不是太好。而自己若是濫殺無辜,恐怕真的會消散在天地之間。

    自此日後,妲己果然只一心魅惑帝辛,朝政之事卻是充耳不聞。

    而帝辛自姜皇后死後,擔心東伯侯姜桓楚心痛女兒慘死,興兵報仇,便召來費仲商議此事。

    費仲奏道:「陛下,姜後已亡,殿下又失,商容撞死,趙啟砲烙,文武各有怨言,只恐內傳音信,構惹姜桓楚兵來,必生禍亂。陛下不若暗傳四道旨意,把四鎮大諸侯誆進都城,梟首號令,斬草除根。那八百鎮諸侯知四臣已故,如蛟龍失首,猛虎無牙,斷不敢猖獗。天下可保安寧。不知聖意如何?」

    帝辛聞言大悅,言道:「愛卿所言大善。」隨即發詔旨四道,點四員使命官,往四處去,詔姜桓楚、鄂崇禹、姬昌、崇侯虎四人,上朝歌面聖。

    這四人接到旨意之後,都快馬向朝歌趕去。其他人不必多說,單表西伯侯姬昌。

    帝辛自妲己進宮之後,擅殺大臣,搞得朝歌天怒人怨,心中喜不自勝。想到數代人努力有可能在自己手中實現,自己成為一國開國之主,卻是時常喜上眉梢。

    不料今日卜一卦,算出自己有七年被囚之災。心中頓生疑惑。不多時便接到帝辛命自己朝歌面聖的旨意,想到被囚之災可能就是應在此事上。

    接到旨意之後,便安排好國中之事,取向老母辭行。說道:「母親,那帝辛召我進京,此時殷商雖因帝辛不理朝政,擅殺大臣,失了民心,但還未到天怒人怨的地步。況且我西岐還未做好準備,卻是不得不去。」

    姬昌之母太姜說道:「我兒可放心前去,為母適才與你演先天之數,算出你有七年災難,但好在無性命之憂。西岐諸事你可安排妥當了?」

    姬昌答道:「孩兒已將內事托與上大夫散宜生,外事托與南宮適、辛甲諸人。國政付子伯邑考。皆已安排妥當。」

    太姜道:「我兒此去,百事斟酌,不可造次。」

    姬昌答道:「謹如母訓。」隨後出內宮與元妃太姬作別。

    次日姬昌打點往朝歌,匆匆行色,帶領從人五十名。滿朝文武皆前往相送。飲罷數盞,姬昌上馬。父子君臣,灑淚而別。

    這一日姬昌來到燕山。也是合該姬昌有百子,一場雷雨過後,撿到了雷震子,行不數里又遇上雲中子,姬昌卻是在冀州見過雲中子,知道雲中子乃是有大神通的修士,忙下馬前去拜見。

    雲中子笑道:「方纔雨過雷鳴,將星出現。貧道不辭千里而來,尋訪將星。不想在此處遇見賢侯,幸甚。」

    姬昌聞言。命左右抱過嬰孩付與雲中子。雲中子接過看著嬰孩說道:「將星,你這時候才出現!」

    隨後雲中子說道:「賢侯,貧道今將此兒帶上終南,以為徒弟;俟賢侯回日,奉與賢侯。不知賢侯意下如何?」

    姬昌道:「仙長帶次子上山,乃是此子地福分。只是久後相

    何名為證?」

    雲中子說道:「雷過現身。後會時以『雷震』為名便了。」說完雲中子抱雷震子駕雲回終南而去。

    眾隨人見雲中子駕雲而去,始知今日真的遇見仙人了,不禁跌足長歎。

    數日之後,姬昌便來到朝歌,在飲酒之時,無意間得知帝辛召自己四人來的目的。也知道了姜皇后之事。東伯侯姜桓楚當場暈倒,不省人事。

    第二天。朝堂之上,姜桓楚與鄂崇禹當場被殺,崇侯虎被費仲、尤渾二人保下,姬昌也被黃飛虎等人保下,隨後卻被囚禁在羑里。

    卻說姬昌一至羑里,教化大行,軍民樂業,閒居無事,把伏羲八卦。反覆推明,變成六十四卦,中分三百六十爻象,一副守分安居,全無怨主之心的樣子。騙過了無數人地眼光。

    這一日,有諜報傳到黃飛虎帥府。黃飛虎看報,見反了東伯侯姜文煥,領四十萬人馬,兵取遊魂關;又反了南伯侯鄂順,領人馬二十萬取三山關;天下已反了四百鎮諸侯。黃飛虎歎曰:「二鎮兵起。天下慌慌,生民何日得安!」忙發令箭。令將緊守關隘。

    話說陳塘關有一總兵官,姓李,名靖,自幼訪道修真,拜西崑崙度厄真人為師,學成五行遁術。因仙道難成,故遣下山輔佐紂王,官居總兵,享受人間之富貴。

    其妻殷氏,生有二子:長曰金吒拜五龍山雲霄洞文殊廣法天尊為師,次曰木吒拜九宮山白鶴洞普賢真人為師。

    殷夫人後又懷孕在身,已及三年零六個月,尚不生產。李靖時常心下憂疑。一日,指夫人之腹,言曰:「孕懷三載有餘,尚不降生,非妖即怪。」

    當晚夜至三更,夫人睡得正濃,夢見一道人,頭挽雙髻,身著道服,逕進香房。夫人叱曰:「這道人甚不知理。此乃內室,如何徑進,著實可惡!」道人曰:「夫人快接麟兒!」夫人未及答,只見道人將一物往夫人懷中一送,夫人猛然驚醒,駭出一身冷汗。

    忙喚醒李總兵曰:「適才夢中……如此如此……」說了一遍。言未畢時,殷夫人已覺腹中疼痛。似快要生產。李靖忙喚下人請來穩婆,為福特讓你接生。

    隨後產下哪吒,又被太乙真人收為弟子。隨後的幾年哪吒打死龍太子敖丙,剔骨還父,被太乙真人煉成蓮花化身。

    後哪吒欲尋李靖報仇,卻被闡教眾人所阻,強逼哪吒認父。雖表面父子一團和氣,實則埋下禍根。

    清虛道君自從朝歌出來,便先去地府,送蘇護之女轉世。然後回到王屋山。讓袁洪依舊去冀州輔助蘇護,日後自有用處。

    袁洪辭別老師,駕祥雲不多時便來到冀州城,降下祥雲。來到蘇護侯府之外,讓人進去通報。

    蘇護聞袁洪歸來,忙親自出門迎接。袁洪見蘇護親自出來迎接,心中卻也是有些感動,抱拳說道:「前次袁洪陣前戰敗而逃,今日再來相投,君侯不計前嫌。袁洪……。」

    蘇護揮手阻止袁洪後面地話,說道:「前次原也不怪袁將軍,也是本侯太過狂妄,不聽袁將軍忠言,致使我軍戰敗,與將軍無關。」

    說著又向左右看了一眼,問道:「那日我見袁將軍將鄭將軍一併救走,怎的不見鄭將軍與袁將軍一同歸來?」

    袁洪說道:「那日我將鄭將軍救出之後,鄭將軍便回師門,說是自己能力不足,潛修一段時間再來君侯帳前聽用。在下也會師門療傷,前段時間傷癒,這才前來冀州。」

    蘇護說道:「呵呵,也好。」說著便拉著袁洪的手向府內走去。」

    此後袁洪便留在冀州,幫蘇護操練軍馬,並教導蘇全忠武藝兵法,以及養生之術,想待其有了根基之後,在教他修道之術。」

    如此日子便一天天過去了。

    而這時,此次封神的主角——姜子牙,依然在崑崙山修煉。

    這一日,元始天尊坐八寶雲光座上,命白鶴童子:「請你師叔姜尚來。」

    白鶴童子往桃園中來請子牙,口稱:「師叔,老爺有請。」

    天尊問道:「你上崑崙幾載了?」

    子牙道:「弟子三十二歲上山,如今虛度七十二歲了。」

    天尊道:「你生來命薄,仙道難成,只可受人間之福。成湯數盡,周室將興。你與我代勞,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身為將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此處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收拾下山。」

    子牙哀告道:「弟子乃真心出家,苦熬歲月,今亦有年。修行雖是滾芥投針,望老爺大發慈悲,指迷歸覺,弟子情願在山苦行,必不敢貪戀紅塵富貴,望尊師收錄。」

    天尊道:「你命緣如此,必聽於天,豈得違拗?」

    子牙戀戀難捨,有南極仙翁上前言曰:「子牙,機會難逢,時不可失;況天數已定,自難逃躲。你雖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時,自有上山之日。」子牙只得下山。

    姜子牙離了崑崙山,想道:「我上無叔伯、兄嫂,下無弟妹、子侄,叫我往那裡去?我似失林飛鳥,無一枝可棲。……」

    突然想起,自己的結義兄弟宋異人來,自思也別無他處可去,便借土遁而走,不多時便已至朝歌。離南門三十五里,至宋家莊。子牙看門庭依舊,綠柳長存。歎道:「我離此四十載,不覺風光依舊,人面不同。」

    姜子牙來到門口,對守門的家丁說道:「煩勞小哥去通知你家員外,就說有故人姜子牙來訪。」

    那宋異人此時正在算賬,就聽家丁報道:「員外,門外有一人自稱叫姜子牙,說是員外故人。」宋異人聞言,忙跑出家門,見門口站著一道士,雖面容蒼老,但還是依稀可以看出,確是自己地拜弟姜子牙,忙將其讓入家中。

    待來到大堂,宋異人便安排下人準備宴席,自己陪著姜子牙閒聊。

    突然記起,自己這位拜弟此時卻是穿著道袍,忙問道:「賢弟昔日說是出去尋仙訪道,此時見賢弟身著道袍,看來賢弟確實已然出家,但不知賢弟在何處出家?」

    姜子牙說道:「小弟在崑崙山出家,至今日已有四十年矣。」

    宋異人問道:「賢弟這些年在山可曾學些甚麼?」

    姜子牙答道:「挑水,澆松,種桃,燒火,扇,煉丹等等。」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