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唐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五章 合(三)
    第一百七十五章合(三)

    兒子的小心眼,武則天知道的。

    無非孫子都大了,幾個後宮的女子又稱職。就是他出了什麼事,國家大政也不會落在自己手中了。所以生生到了現在,才搬來大明宮居住。

    心中有些氣苦。

    但往好的一面想一想,為自己改年號,恭祝長壽萬年,也算是盡了一份孝心。

    再說,一大家子住在一起,也能湊一個熱鬧。

    這些年,兒子為了怕自己寂寞,經常將孫子孫女往大明宮打發,走得近。若是住在一起,自己倒真不會著急了。

    道:「行,你看著辦吧。」

    呷了一口茶,說道:「弘兒,東宮的事,你也要考慮考慮了。」

    「母后,也有大臣進諫過,非是兒臣不考慮,幾位皇兒除了潞兒外,都未長大成人,心性不穩定。東宮乃國家之未來儲君,事關江山社稷大事。兒臣不得不慎重。再過十年吧,那時能看到他們成熟的心性與才能,並且還能看到幾位皇孫,這樣就能勉強的考察兩代人。其實兒臣以前與狄卿說過,二十年後,我就會主動退出來禪讓,能保國家權利平穩交接,又能指導幾年。國家就能平穩過渡了。或者兒臣若是身體不好,也會提前做安排。母后,你想一想,自從東漢以來,幾乎每一代新君即位,都是血雨腥風。甚至象南北朝,正是因為此,國家迅速走向滅亡。為害遠勝過陳勝吳廣之流。」

    武則天不能作聲了。

    十年前說出這番話,武則天不相信的。可十年後說出這番話,不由得武則天不相信。

    李威說道:「那麼兒臣回太極宮了。」

    「好,你去吧。」

    ……

    七月的青海是美麗的,草長鶯飛,麥子半黃。

    可因為王劇擔任了青海道大總管後,青海發生了一系不好的事。

    這件事還要從九年前說起,吐蕃太后沒祿氏,經過了一系列「痛苦」的交談,讓李威做出了讓步。兩國重新和好,爭議地區擱置不議,和平相處。唐朝與吐蕃不得向對方無故起兵,另外就是開放商道與鹽路。

    同時還爭來了一個更大的好處,李威將王劇的長孫女收為新和公主,下嫁吐蕃贊普。這件事都沒有隱瞞,公開了王氏的身份。太原王家的女子,不是公主,也是公主了。

    僅讓太原王家嫁女,背後的……無人得知。

    唐朝下嫁公主,儘管是假公主,也做得很隆重,陪嫁了大量的布帛、絲綢、茶葉、瓷器,還有經書,金銀。就是沒有工匠,沒祿氏在歡好時討要,李威都沒有同意。再要俺就繫褲子。

    並且振振有詞,怕了你們吐蕃人了。當初文成公主下嫁時,陪嫁了多少工匠,教你們吐蕃人耕種,紡織,冶煉,製作。結果呢,這些工匠給你們吐蕃帶來翻天復地的變化後,卻成了地位卑賤的工奴,過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生活。咱不同意,要想你們吐蕃真正過好日子,得真正受我們唐朝節制,而不是眼下這種局面。

    讓沒祿氏無比幽怨。

    但此次出使,使沒祿氏贏得了巨大的聲輿。

    王劇付出了犧牲,也贏來了官場飛黃騰達的機會,一路左遷,四年前拜為中書門下三品。

    然而他寫得,政務卻欠卻了一些。犯了一個錯,讓言官看到後,彈劾了。於是貶為青海道大總管。

    應當來說,這項任命也沒有錯的。

    兩個和議以後,唐朝不斷的出擊,不是青海南,而是持續的屯兵,或者遷移遊牧民,去了海北。屯的田很少,主要是為了放牧的。青海馬好,是青海湖四周特殊的天氣、地理環境與水土,這才出好馬的。放在河東,飼養戰馬效果打了七折還不止。

    反正河西已經成了一片荒蕪,吐蕃國內環境很不好,唐朝卻在不停的發展,變得越來越強盛。吐蕃人不敢再次侵犯了。其實幾年後,兩國基本上搭成了一個默契,赤海以北,到伏俟城以東,也就是青海湖的東側與北側,成了唐朝的天下。青海湖的南側,包括伏羅川與大非川,則是吐蕃人的地盤。

    但不代表著沒有危機。

    這樣一來,得到了大量的牧場,卻變得無險可守。因此這數年來,青海大總管之職,皆是一時的良將擔任的,從黑齒常之開始,到王方翼,再到郭元振、唐休璟,然後到駱務整。

    吐蕃主和派與親唐派逐漸佔據上風後,多少年安然無事,兩國都有些放鬆了。王劇不是武將,但他孫女是吐蕃的贊蒙,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前去青海,更能有效的處理兩國事務。

    但是李威也疏忽了一點。

    王劇是頂級世家子弟,王方翼也是,可世間能有幾個王方翼?到了青海後,很看不起一些蕃人,包括漸漸漢化的黨項人。因此執事時,處理很不公平。又自做主張,改了稅務。於是數月下來,積來了許多矛盾。

    危機終於來了。

    唐朝依然不覺。此時李威下了一份詔書,引起了軒然大*。

    新羅與倭國打來打去,或者請求唐朝幫助。李威也做了慎重的調解,甚至派了龐大的使者團前去倭國,進行了談判。讓倭國與新羅各退一步,新羅將東南角劃出來,賠償給倭國。倭國也從漢江口往回撤,騰出佔領的一半地盤。

    結果呢,新羅人不願意,我幹嘛割土賠地。況且東南角那是我新羅人的老家,說什麼也不能夠讓給倭國。倭國也不同意,當初我們可是談好的,我們兩國誰佔到了,就歸誰管,天可汗哪,你可不能改變主意。

    招待很豐盛,結果使者團沒有調解成功,卻在倭國兜了一個大圈子,看了看倭國許多地方的風景與人情後,回國了。其實已得到了第一手情報。而且這一行,戶部員外郎杜丞卻給唐朝帶來了一個大大的驚喜。

    倭國的水稻

    從三國年間,倭國就出現了水稻,產量也未必很好,可它在倭國逐漸改良後,卻適應了倭國那種寒冷的天氣。並且稻穀產量永遠超過麥粟的。河北與河東地區依然不能引種,畢竟稻穀的生長,是寄托在大量水源上的。可是遼東卻不乏水源,有眾多的河流,每年冬天又會落下大量的積雪,春天一來,江河融山川冰雪融化,保證了水源。

    這也是李威想方設法,改良糧食種子的產物。滿世界的在找優良的作物種子,進行改良。所以連帶著官員都變得很慎重起來。於是倭國耐寒的水稻種子不知提前了多少年,進入了唐朝。

    這為開發大遼東計劃,打下了基礎。

    已經在遼東沿海地區試種,每畝地一年只能收一次,但產量接近了二石半。也足夠了,再改進一下,三石同樣不是夢想。可無人領倭國的情,這些年,倭國從唐朝得到了多少好東西?

    調解不成,李威大怒,準備全國征四十萬大軍,建造一千艘戰船,踏平新羅與倭國這兩個可惡的國家。

    詔書一下,全國嘩然。

    打新羅人好理解,也似乎能成功,然而打倭國,需要跨海的。四十萬軍隊跨越大海?言官與老百姓、學子大儒的上書,迅速將三省堆滿。

    還是做一次試探,看看民意。

    狄仁傑找到了李威,搖了搖頭,不行啊,陛下。

    這份詔書別當真……但將來攻打倭國時,就是沒有四十萬軍隊,也要有二十萬三十萬的軍隊,這樣才能起到震懾作用,否則人少了,會陷入泥潭裡。知道內情的人不多,李威也壓著這些劾書不報。於是議論聲更大。

    這也是李威自找的。

    朕歡迎進諫,那怕是一個平民百姓,只要有能力,有才幹,提一個好建議,我會給你獎勵。說不定我還能看到你才幹後,給你一個官職做做。因此,這些年上書的人多。不過這與武周時,開密報之風卻是兩樣的。當然,大多數是老生空談,可中間也偶有幾條好的建議,一一採納。

    反正皇帝也不怪罪,說不定過段時間醒悟後,能給我們獎勵,於是上書的人更多。結果沒有說服皇上,也迫使此事拖了下來不決。但有的聰明人,卻能嗅到一絲不尋常的氣息。

    唐朝鼎盛到無以復加的地步。西邊居然都達到了馬克蘭,其實已經無法治理了。若是文官上路,就是現在修了大道,沒有一年,也到不了任所。快馬將馬克蘭的消息反饋回來,就是跑死了十匹馬,沒有四個月時間,都無法將消息送到長安。還是風和日麗的日子,一旦遇到冬天冰雪封門,那個時間最少得推遲兩三個月。沒有辦法治理了有這個能力拓展疆土,治理卻約束了拓展的空間。

    南邊都是熱帶雨林,也由著海客在折騰,東邊是大海。北方到了小海後,更是苦寒之所。只有東北這一塊,還有吐蕃這一塊。吐蕃高原,沒有辦法上。東北卻是可以拓展的。因此,唐朝皇帝將重心放在了遼東。

    ……

    細封濂珠看著哥哥,說道:「大哥,那個總管怎麼說?」

    細封觥搖頭,道:「他不同意。」

    這是細封部最早一批抵達嶺西的部族,而且所居的地方十分靠前,再往前去就是赤海。專門替朝廷養馬的,因為擔負著風險,所以免征所有稅務,飼養好戰馬後,朝廷按市價收購。

    正是因為這條措施,這幾年,青海為朝廷源源不斷的提供了大量戰馬。一些來到赤嶺以西的黨項人與漢人生活也變得好起來。陸續的有一些集鎮草市重新在嶺西出現。

    然而自從王劇來到青海,改變了政策,正式徵稅。想法是好的,唐朝國庫每年收入在緩慢增漲,然開支也在增加,百姓多了,官員數量也多了,其一。各項工程又花了許多錢,每一年國庫都在喊吃緊。不來到青海罷了,來到青海看到這些百姓如此富裕,為什麼不能征一些稅務?

    這一來,有的人就不服了。特別是象細封部這個分支,頂在最前線,也是承擔著巨大風險的。咱每一天都拎著腦袋在放牧,容易麼?於是鬧,鬧了又不起作用。

    細封濂珠又說道:「不是我們寫一封信給細封雷將軍吧。」

    「不行,我聽說他去西方,打法什麼國家,在幾萬里路之外,還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回來。」

    「要麼我們各部推選一些長老,去長安城吧。皇上很英明的。」

    細封觥有些心動。

    正在此時,遠處有一個部民騎馬飛奔而來,大聲喊道:「吐蕃軍隊來啦。」

    「別急,來了多少軍隊?」

    「好多,一眼望不到邊。」

    「召集族民,騎馬向嶺東逃,什麼家產的,牛羊的,都不要了。」這是當初李威下的詔書,還是害怕吐蕃人入侵的,於是在這些部族遷移時再三吩咐,真入侵了,一個字,逃。

    能逃多快就逃多快,什麼東西都給丟下來,然後朝廷會做補償,給你們恢復生機的機會。

    報警的號角從赤海開始,一直吹向到牛心堆、大斗拔谷、鄯城……

    第一百七十五章合(三)

    第一百七十五章合(三,到網址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