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唐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三章 合(一)
    第一百七十三章合(一)

    四月到來,大麥已香。

    狄仁傑與魏元忠來到皇宮,將手中的卷宗遞到李威面前,欣喜的說道:「陛下,你看。」

    李威打開卷宗,翻看起來。

    經過了十年的治理,人口增漲很快,終於使全國人口總數量超過了六千萬人。

    這個數字不僅是象徵著國家興盛,還有一個意味。李世民為什麼一直對隋文帝敬重,有文武之功,還有一個原因,在李世民手中,人口數量增加了不少,然而始終達不到隋朝鼎盛時的三分之二。

    直到今天,全國統計人口的總數量勉強超過了隋朝。

    實際的更不止,這個人口只是真正管轄區的人口數量,並不包括西域大部地區,河中、呼羅珊、吐火羅、信德、塞斯坦、俾路支斯坦、信德與馬克蘭嶺西的廣大地區。也不包括遼東大部分地區與陰山北方的遊牧民族。

    當然,隋朝人口數量也沒有包含羈縻地區的人口數量。總人口唐朝肯定超過了隋朝最盛的時候,可真正管轄區域內的不好說。在隋朝還有大量逃戶與隱戶存在。啟航十年大治,幾乎將大半的逃戶與隱戶用各種方法與手段,公露出來。實際上,這十幾年,人口只增加了一千多萬。不過因為生活安定,孩子數量增加了,再過十年,那才是人口增漲的第二個高峰期。

    這一點與歷史上的天寶盛世很相似,開元打下的底子,可真正人口增漲的高峰卻是在天寶年間。但與天寶不同,經過十年的不停的僵持,將許多大戶人家逼到海外發展了。再有大批的新耕地出現,土地危機,遠沒有開元時嚴重。甚至有的海客終於將注意力放在了大洋洲上,拓出部分耕地與牧場。對此,李威不大關注的。

    海外以現在的條件,管理不力。未來走向也很不明確,關心的是基地,一個個基地建立起來,那麼船舶到南北美洲,就不在是一個夢想。有了雜糧,憑借眼下的大開發,以及廣大的疆域,足以容納兩億三億人口。這個人口數量,一旦出現在這世界上,將是何種概念?

    「好啊。」李威臉上綻放出一絲笑容。

    「陛下,這是臣二十幾年前夢想的。」

    「狄卿,努力一下,將來會更美好。」是指技術的發展,經過多年的努力研發,出現了原始的高爐,還有轉爐煉鋼。鋼鐵技術在飛躍,若是像這樣發展下去,二三十年後,蒸汽機將不會再是一個夢想。

    這種機器一旦出現,會帶來什麼變化,李威心中最清楚不過了。

    魏元忠說道:「陛下,宋璟的進諫,要慎重。」

    唐朝人口增漲,稅務與收入也在增漲。一部分是挪出來的部曲與佃戶,作出新的平民,成了納稅戶體。但不是主要的,增漲最快的是商稅,以及關稅,還有部分朝廷的產業。

    稅務與各項收入,糧、帛與錢或者其他,折合在一起,緩緩逼近了五千萬緡錢。這也是很驚人的數字。但用錢的地方太多了,全國的水利以及道路修建,前後投入就計達一億四千萬緡,而不是當初計算的幾千萬緡。工程還要最少四五年時間,才能勉強結束,若完全結束,陸續的最少得二十年時間。

    因此,國家收入翻了一倍,並沒有敢減去平民百姓的稅收。

    投入了這樣不可想像的巨資,好處還是有的,大片大片肥沃的耕地,陸續的出現在全國各地。甚至都有先行者,踏足進入嶺南。

    然而有錢了,燒香的拜佛的百姓也多了起來。各地寺觀森立,就是這樣的大治,也不可能使每一個百姓做到衣食無憂的。有的百姓迫於壓力,投入佛門,或者投入道門。人口在增漲,寺觀寄住的百姓數量也在增漲。並且這些寺觀陸續的利用宗教優勢,吞併田地。

    宋璟上書正是為了此事。

    強行拆遷不法的寺觀,或者規定寺觀可以佔有的田地數量與人口數量,對多餘的田地與百姓進行徵收稅務。

    李威也首肯了。

    魏元忠卻不是這樣想,這十年來,國家在發展,有目可睹,然而為了防止吞併擴大,是用了許多手段,緩和阻止擴大吞併,佔有水利的矛盾,但是放的地區終是太遠,還是自家門口好啊。

    甚至還有人產生這樣的想法,一朝帝王一朝臣,現在君主好了,若是下一代呢?資源還是抓在手中的好。於是這十年皇帝與君臣,對各大戶豪強地主,多次鬥智鬥法,軟的方法用過了,硬的手段也使過了。

    某些方面,也產生了一些恩怨。儘管有許多人大發其財,可人心,總是滿足不了的。

    這時候再與宗教界發生一些矛盾,不是很有利。將心中想法說出來,又道:「反正陛下正是年當益壯之時,此舉必將實施,否則也是國家一大弊端之一。可不能在這時候實施,最少緩上十年。正如膿包,小時,用小刀割出,既痛,又沒有這個必要。一旦長大,用小刀割之,不但不痛,反而連根撥除。」

    也就是現在割,反對的聲音大,不理解的百姓也會多。讓它發展,發展到一定地步,它的惡劣,對國家的影響,大家都看到了,再來一個風暴措施。大家也沒就沒有話說了。

    李威沉思了一下,說道:「准。」

    然後又道:「狄卿,魏卿,既然你們來了,朕與你們說一件事。朕想對新羅與倭國用兵。」

    這兩個國家打打停停,打了十幾年,民不聊生,積壓了巨大的矛盾。李威感到似乎到了能動手的時候。再說,這些年,朝廷又訓練了一萬多正規的海軍。多是用來查巡諸島,或者清剿一些海盜,有時候也幫助海客,殲滅一些島嶼上敵對的勢力。有了跨海作戰的經驗。

    狄仁傑皺了一下眉頭,說道:「陛下,為什麼要始終想殲滅這兩個國家?」

    在他認為,沒有這個必要。

    一個在海外,打了這麼多年,也有了一個認識,它不是南海諸島的土著人,十分凶悍,想要奪下來,很吃力。一個同樣強悍,都不需要這十年來證明,所居之所十分偏冷。這兩個國家都打殘成這種地步,對唐朝沒有大的威脅,從戰略上來說,沒有必須吃下這兩個國家。

    「狄卿,大食的歷史,你也知道的。它原先僅有多大地盤,所居的地方水澤少,多是沙漠戈壁地帶,只是幾十年的擴張,佔了多大的疆域?國家內亂,生生分成了兩個哈里發政權,互相內毆,可就是這樣,我朝佔下了馬克蘭與信德之地,經歷了多少場戰役,犧牲了多少將士,才迫使大食人做出妥協的?」

    但不能這樣說。拜占庭新主君查士丁尼二世很無能,導致了拜占庭進攻不力,將唐朝的負擔加重。若不是教廷為李威所勾引,不停的發動聖戰,承負了一部分壓力,大食人就是馬克蘭、信德等地,也不願意給唐朝佔領。但反過來,若是拜占庭有作為,都有可能真的將大馬士革藉機攻佔下來。

    唐朝雖發動了多次進攻,其實說到底,還是實戰練兵性質的,打得很偷機。犧牲的最多是波斯人,其次是河中與吐火羅各國的將士。

    「他們之間很相似,倭國與新羅沒有狂熱宗教的支持,然而生性頑強,團結,學習謙遜,凶殘。朕說過北方遊牧民族的危害,但只要保持技術的發展,最終有可能會在兩三百年後,出現一些粗糙的熱武器,那麼北方遊牧民族的馬上優勢就會喪失。新羅與倭國不同,他們好學,只要安定下來,就能想方設法,向我國學習知識。不怕一個民族強悍,就怕一個民族強悍又團結,又能謙虛學習。無論那一個民族保持這三樣優點,都會很可怕。」

    狄仁傑與魏元忠思考了下,李威這句話說得很不假的。與唐朝交好的,或者臣服的國家很多,比如說南海諸國,他們只是夜郎自大,狂妄無知,看到唐朝先進,從來就沒有做過追求。新羅與倭國呢,倭國居然漂洋過海,派學生前來唐朝學習唐朝的優秀文化。

    三人默契了配合了多少年,李威一看他們表情,知道他們領悟過來,沒有多說。

    魏元忠思索了一下說道:「但臣以為還是最好等到五年後。五年後大的水利工程基本告一段落,國家財政能喘上一口氣,而過了五年,對方兩個國家會變得更加羸弱,也利於我們發起進攻。而且眼下還有兩場兵事要發起,雖不大,可多面作戰,終是不利。」

    於好的進諫,李威從來都是納諫如流的。又問道:「那個默啜可有消息?」

    奶奶的,成了又一個大患了。

    十年前讓他逃走了,結果這小子跑到烏德鞬山上又拉起一支人馬,進行遊擊戰。阿史那道真費了好大的心血,才將他們打壓下去,可是默啜又逃跑了。過了幾年,突然出現,這一次讓他藏在暗中,利用草原上一場雪災,一些部族生存困難,蠱惑了許多部族,參與了叛亂。因為六鎮陸續的增加了五六十萬百姓,組建了近八萬的府兵,他的規模小,沒有敢跨過陰山。但將阿史那道真打得狼狽不堪。

    直到前年,朝廷看不下去,派了黑齒常之與王方翼親率了五萬軍隊,才將叛亂再次消滅。但這是外面的看法,實際上李威默視了叛亂的糜爛,進一步提高草原上突厥餘部的忠貞純度。

    但也不能讓這小子像一條毒蛇一樣藏在暗中搗亂,多次派人搜捕,然而到今天居然沒有消息。

    狄仁傑與魏元忠搖了搖頭。

    「算了,下一道詔書,凡是將默啜擊斃或者生擒者,賞錢五萬緡。看他還敢不敢在草原上到處亂跑。」一個默啜,一個論欽陵,讓李威頭痛了。

    馬上就要對付論欽陵,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狄仁傑又說道:「陛下,臣與魏相公前來,還有一件事要請求的。」

    「為何要用請求?」這兩人不像是徇私之人哪。

    「陛下,臣與魏相公居於相位達到十年,因此請求陛下讓臣與魏相公外放。」

    以前李威也說過類似的話,防止權利專於一人之手,最好的辦法,就是經濟調動人事,這一點母親做得就比較好。朝堂中的諸相,也在不停的做著調動,只剩下狄魏二人,人事沒有變更。

    但李威又說過一句話。這是他從後世的選舉制領悟的心得。一任時間四年或者五年,若非有萬不得己的情況,頂多兩屆,這樣既能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又能防止權利的過於集中。調換密集了,就沒有一個統一的連續政策。調換懶散了,權利往往集於一人之手,特別是宰相。後來的李林甫就是這樣專權的。

    然而魏狄二人的才能,成了他最重要的左膀右臂,一直沒有怎麼挪窩兒。

    李威面對二人的請求,卻遲疑了。這些年來,朝廷最大功勞的人,不是邊關的將士。而正是魏元忠與狄仁傑。有史官都將他們比喻成貞觀的房杜。應當來說,這個比喻不算過份的。特別是狄仁傑的變通,這些年,替他化解了許多難題。

    但按照制度,兩人居相時久,也會形成一個不好的榜樣。後世當中,又能找出幾個像他們這樣的大臣。就是能找出,又能幾人有慧眼認識?

    這一刻,居然為難了。

    第一百七十三章合(一)

    第一百七十三章合,到網址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