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唐 正文 第一百三十章 春雷(二)
    這麼快離去,還有一個原因……

    看到大食困窘,泥涅師也醒悟過來,央求王方翼與契芯明替波將法爾斯收回來。

    法爾斯東南達拉歌德(太拉卜),是薩珊波斯王朝的龍興之所,他的祖先就是在此發家的。咱知道大食人很難打,不要求光回復整個波斯,但這塊地盤,你們替我拿下來。

    王方翼與契芯明差點氣壞了。

    也不是不可能拿下來,但拿下來,如何防守?這將遭到大食人從海路也陸路的瘋狂進攻。並且想拿下法爾斯,必須打通高原一線,那麼波斯高原上的克爾曼、亞蒙德、伊斯法罕也要必須拿下來。

    還是能辦到的。

    拿下來容易,防守很田難。靠波斯與河中這點人根本不可能,除非從唐朝調來十萬以上的軍隊,才可以打退大食一波又一波的瘋狂進攻,並且沒有十幾年時間,波斯休想佔住腳。

    佔住腳後,唐朝會有什麼好處?看一看波斯的地盤吧。法爾斯、克爾曼、亞蒙德、伊斯法罕、德黑蘭、塞姆南、戈爾甘、呼羅珊、俾路支斯坦、信德、馬克蘭,光回復了原來波斯一半以上的領土。

    一旦波斯佔住腳,這麼大的面積,這麼多的領土,再經過多年戰火的磨練,必然產生許多精兵猛將,會不會再受唐朝節制?

    到此為止了,不但國內到了火候,而且為了奪回失地,麥爾旺與左拜爾搭成了短暫性的和議。自己軍隊一撤法爾斯威脅解除,德黑蘭、塞姆南、馬克蘭、俾路支斯坦與信德,全部再度交給大食人。

    大食又要派出雄厚的駐兵,減少了拜占庭的壓力。而且以兩人心懷鬼胎,不會妄想到收回鄰近唐朝的呼羅珊與塞斯坦。

    那麼威脅一去,和議瓦解。戰略上也利於唐朝。

    王方翼回去謀夫城,給泥涅師一個狠狠的警告,我們唐朝國內的事務還沒有理清楚呢,卻在替你們波斯人賣命,你還想怎麼著?為了這一戰從河中到吐火羅,再到你們呼羅珊犧牲了多少戰士,多少百姓,難道你不想他們有一個平安幸福的生活?

    泥涅師畏懼地說:「王都護,我雖然是波斯王,可也是唐朝的臣子,如今這一戰,也是為了天朝服務開疆拓土。」

    換作契芯明都能罵一句拓個屁,河中與吐火羅都無暇管理,還管到你們波斯。不過王方翼出自頂級世家豪門,自幼飽讀詩書,不會這麼說的。但語氣依然很不滿,森冷地說道:「難道你真想我們陛下做你們波斯人的打回手?」

    「不敢。」泥涅師被這頂大帽子壓得臉色巨變。不過這一來他算是徹度明白過來,人家對他們波斯也不大放心,這樣真正好,波斯想要生存,必然仰仗於唐朝的鼻息之下也能確保對唐朝的忠心。

    心中發苦,又不敢發怒。

    王方翼知道他的想法,又私下派了一名說客,委婉地對他說想想以前你的處境吧,一個流回亡的王子,什麼都不是,如今呢,卻是兩個,地區的王者掌管著幾百萬百姓的死活。

    大食人是不敢前來呼羅珊,王方翼要暫時的離開協助李威將國內大局安定下去,還有東回突厥的麻煩,順便地解決掉。只留下與波善活關係交好的鄭慶澤等少數將領,繼續主持波斯事務。又對泥涅師說道:「殿下,非是我們唐人苛薄,此時大食還沒有到真正滅亡的時機,出兵不易。而且我們國內的局勢,你想必也聽說了。以後必然有好的機會來臨,到時候我們再幫助你們。」

    給泥涅師留下一個盼頭,但在心裡面說,是不是要在俾路支斯坦與信德、馬蘭克再扶持一個傀儡皇帝起來?不過想了一想,覺得很可笑,怎麼管理啊?

    事實此次出征,也在馬蘭克與俾路支斯坦、信德、德黑蘭扶持了傀儡都督,使國家疆域達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不過就像李治扶持波斯那一次一樣,時間更短暫,幾個月後,大食人一進入,全部丟失了。但這次出征,收穫頗豐,特別是信德的富饒,一度讓契芯明留戀不捨。有別於大食的政策,對普通百姓採取安撫的手段,將不容易攜帶的物資,包括糧食全部發放到百姓手中,或者送給波斯人與河中吐火羅人。

    對信德各個偽國王,也是區別對待,大食是從赫拉特進攻塞斯坦與疾陵城的,但卻是從法爾斯進攻信德的。在這裡統回治了十幾年時間,有的國家徹底地倒向了大食。甚至還出動了大象兵,對付大象兵很簡單。實際象兵的笨拙,很少對騎兵構成威脅,火回藥一炸,大象就發狂了。這些國王與貴回族全部被處死。主動倒戈的國王與貴回族全部放過。不過大食人到來,他們又有的受了。就這樣,再度從信德帶來了一千多萬偏錢的財富,因為不想經營,不想留給大食人,擄得比較徹底。再度拿出了近三百萬氓的財富,分放給西域各部族。

    兩次的分賞,各部心悅誠服。

    當然,想得就要付出了,接下來,也要他們上演一場大戲。

    各個戰役,規規矩矩地用邸報寫下來,送到了洛陽。不過得到多少財富,以後有什麼安排,沒有寫。過程也很簡略,有的戰役幾乎一句話就帶過了。稟程憂報急稟,喜報慢稟的原則,一封比一封慢。

    武則天的使擊羅太監也將他看守起來,不讓他立即將真相稟報。

    一批批軍隊,從吐火羅,從河中,源源不斷地向碎葉城,向安西會聚。但洛陽百姓已經知道了李威並沒有死的消息。

    李治死了,有明智的百姓想一想這個皇帝還是不錯的。只是臨死,前留下一個爛攤子,是一個遺憾。

    留給武則天的時間比史上長,史上必須在短短十天新年歸政於李顯之前,穩住中間派,拖制住反對派,拉攏觀望派。現在有可能會有半年時間給她準備,可是她面對的不是李顯,而是一座很難搬動的大山。

    與史上也不同。史上裴炎挑唆武則天廢去李顯,廢的罪名僅因為李顯說了一句撒氣話,在那和情況下那個不憋著氣?原以為立年幼的李旦上台,能掌控到更大的實權,沒有想到,權利不知不覺地收攏到武則天手中。失望之下,齷齪頓生,反對武則天立武氏七廟成了導火索。然後借武則天出巡之時,圖謀武則天,誰知雨天讓武則天沒有出巡未果。這件事有可能讓武則天察覺苦於沒有證據,但也用了近乎烏虛有的罪名將裴炎斬殺。

    也是必殺,裴炎為中書令,政事堂又決於中書省,諸多宰相附從,程務挺等將領與其交好不殺武則天怎麼辦?

    然而迫於李威的壓力,兩人過了很久,都沒有產生齷齪。

    但心態不同,因為裴炎的支持,使武則天走上了更大的舞台這個機會,她必然利用的。仍然沒有產生做女皇的想法,只是手中掌控了更多的政回權後,兒子一旦回歸自己做出一些讓步妥協,兒子真能打內戰?莫要忘記,自巳也有大義在手中的,因為有決策軍國大權的權利,同樣能勉強地罷廢皇帝重新立新君。

    當然,她不想會有這樣的事發生。恐怕兒子同樣也不會想。

    至於自己能做出多少讓步要看兒子能打出多少牌面。沒有亮出來,她也不急,最壞的可能,自己大不了到時候多拋棄一些無用的棋子。甚至為了需要,連裴炎都可以拋棄。

    裴炎同樣也是逼上了架子,雖然他幾乎成為了唐朝史上最有權利的宰相,可若是太后權利不保,李威回京後,最少也要將自己罷政。這是他不甘心的,因此,盡心盡職的扶佐武則天一步步地鞏固地位。

    皇帝戰死的消息,使武則天與裴炎心中的盤算全部落空。

    真若是戰死了,武則天也許會惆悵一番,諸子當中,只有這個兒子與自己走得相對親近一點。

    裴炎肯定是最開心的。

    莫要說皇帝是賢太子,做太子時是賢太子,做皇帝後,未必是好皇帝,古今往來,事例不要太多。因此,在大臣奪嫡之時,不一定非要顧忌諸王子的賢名。若是那樣,曹植早就上回位了。這要看,對自己有沒有利。

    可就怕是假的,那麼皇帝是在耍什麼陰謀詭計了。

    又想不出皇帝這樣做的用意。

    派了人去青海詢問,黑齒常之支支吾吾的,消息傳到洛陽後,更多人是認為皇審出事了。

    武則天將諸位宰相喊到內殿議事,問了一個問題,假如皇帝真出事了怎麼辦?

    狄仁傑立即說道:「不會,若是那樣,青海諸將會將此事稟報。」

    「可是現在的情況,秋相公如何解釋?」新近遷升為中書門下三品的武承嗣反問道。

    狄仁傑也不能回答。

    大家統一的認識是皇帝有可能出事了,但未必戰死,有可能生死不明,畢竟當初南山口一戰,銀牆攻破之時,兩路大軍還沒有趕到,大多數士兵被論欽陵殺害。可少數人逃跑了,只有一條通道,向北是吐蕃軍隊,向南走進入吐蕃境內。後來李謹行與黑齒常之殺入吐蕃境內,還攏了數百逃到吐蕃境內的敗兵。

    若走出事,就在這裡,有可能皇帝及時撤走,所以李謹行與黑齒常之瘋狂地攻入吐蕃內部。只是在羊同與吐蕃大批援軍到來之即,不得不撒了出來。然後於南山口設卡。

    可是吐蕃也於南山設卡,遙遙相對,防止唐軍深入。所以皇帝逃走了,但阻於這道吐蕃的關卡,無法逃出來。還活在人世間,不然吐蕃人不會不慶祝。

    要知道當年,論欽陵為了追殺皇帝,甚至不顧將青海唐朝軍隊趁機擊敗,動用了幾十萬大軍進行圍剩的。皇帝還活著,只是有可能在羊同,或者吐蕃某一個……地方,很是凶險,吐蕃人依然沒有發現。

    青海諸將正在想辦法營救,不敢說出來,怕朝廷趁機將青海兵權全部奪去,那麼皇帝回來也沒有牌面可打了。但也沒有得到皇帝的死訊,否則這樣做,分明與造回反無異。而沒有大義在手,諸胡不服,無論青海兵多將廣,也不會謀反成功的。甚至有可能皇帝真正的死訊傳來,青海諸將內部不戰自亂。

    所以問黑齒常之,黑齒常之支支吾吾的,想辦法推辭回答。

    也只能這樣解釋了。

    武則天說道:「準備立皇太子吧。」

    若真的出事,難不成讓哀家做女皇?這是為國家做準備的,諸相沒有一人反對。

    武則天又問道:「諸位相公,你們看立誰為皇太子?」

    「太后,臣以為若是立皇太子,在陛下數子之中,選一子異可,「狄仁傑拖著疲憊的聲音說道。

    「不可,陛下數位皇子皆是很年幼,若立,不如立長,從英王殿下與相王殿下中間選出一人,才有利於社稷。」武承嗣立即反駁道。

    「裴卿,你看呢?」武則天隔著紫紗簾,向裴炎問道。

    「臣也以為周國公說得很有道理。」

    狄仁傑很想說一聲,裴炎,你真無恥,當年你想要扶持魯王。現在魯王馬上快十歲了,你又來扶持李顯與李輪。更知道武承嗣與裴炎的打算,若是李威真的死了,扶立了李威的兒子為皇太子,青海那群桀驁不馴的將領真能做出什麼事來。就是皇帝真死了,也會打著扶持皇太子的旗號,推卸責任。但想到李威生死不明,狄仁傑什麼都不想爭。

    別看他現在是一個看似很有權的使相,若是皇帝一死,有可能最後不知落得什麼下場。

    狄仁傑不反對,再無一人反對。

    李顯呆得好好的,沒有想到被諸人拎了出來,做了皇太子。

    這個苦逼的主,有一定的正義感,衝動,愛護妻子家人,平時喜歡一些玩樂,也沒有大的危害。若是做一個王爺,倒是一個太平王爺,甚至是一個好丈夫,好父雜。然而做皇太子,做皇帝,上面有武則天強制,悲催了。ps:李治史上的遺詔原文是,軍機急速,小殮既竟,嗣子宜淤別所視事,軍國大事,不得停闕,尋常閒務,任之有司。其服輕重,悉從漢制。以日易月,於事為宜。其園陵制度,務從儉約。《大帝遺詔》裡是,天下至大,宗社至重,執契承談,不可暫曠。皇太子可於樞前即皇帝位,其服紀輕重,宜依漢制。以日易月,於事為宜。園陵制度,務從節儉。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後回進止。

    墓葬要省儉,平常事務百官處理,軍國大事事關君權,仍由成年的李顯親自處理。不過怕李顯不爭氣,因此若有不決,兼取太后處止,有一個兼字,說明只讓武則天有協助權處,並沒有決策權利。然而裴炎上奏說,太子即位,未聽政,宰臣奏議,天後降令於門下施行。直接繞過李顯,將李顯完全架空,使武則天得到正式的單獨處分政務權,走出了女皇最堅實的第一步。這是史書美化裴炎刻意忽略,而又很玩味的地方。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