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唐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太子高梁 皇宮大宴
    第一百三十二章太子高梁皇宮大宴

    許敬宗擁有的田莊與產業就那麼幾處,但不能動用明處的力量,又不能讓任何人察覺。說起來容易,辦起來很難。

    要慢慢監視,說不定是一個月,說不定是兩個月。

    賀光珍帶著書兒出城,另一名同僚隨行,另外三人則拿著畫像,到許敬宗其他農莊或者產業門前碰運氣。書兒化裝成了一名書僮,賀光珍兩人化裝成普通的書生,書兒長相不像楊敏或者徐儷那樣絕艷,並不吸引人注意。

    出了城,城外已經是一片碧綠,各種農作物正在瘋狂地生長著。其實高溫有高溫的好處,只要水源不缺,對農作物還是很有利的。不過水源怎能不缺。於是挨著溝渠邊的莊稼長勢很好,遠處缺水的莊稼一個個枯萎起來。

    書兒忽然指著西南方向,說道:「你們看,那就是皇太子試驗的高梁。」

    鶴立雞群,遠遠就看到了。

    其實對高梁,李威知道得不清楚,這種莊稼一直產量很低的,在唐朝一畝地平均收成只有一石,有的長勢好,伺候得當,能得到兩石,長勢不好,一石都沒有。不過現在其他的莊稼收成同樣不好,不然全國畝產兩季均拉起來,還包括江南的沃野千里收成,只有兩石。隨後麥與稻技術興起,作為糧食的主流,高梁口味以及脫米困難受到冷落。於是一直到後來中國建國之初,全國高梁收成只有一百五十斤。有許多地方甚至作掃帚與青飼料用的。經過幾十年技術革新,長到了六百多斤,也就是李威生長的時代。

    後來進了城,聽到了一千斤兩千斤,一是試驗田,二是種子改良。大多數農村裡,產量還是**百斤,並沒有達到一千多斤。當然,如果僅一季高梁就達到了**百斤,對於唐朝會意味什麼?休說眼下的大旱,再嚴重一些,只有河北、江淮、山南等道豐收,國家也不會愁糧食供給。

    所以提起這幾塊地的高梁,一個個說三四石,這是人們的最高要求以及這個時代對高梁產量的一個夢想,再想,就不敢想了。

    但眼下這十幾畝試驗田技術該有的都有了,從選種就開始採用最先進的技術,至少是後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最先進最精細的技術,肥料有過之而無不及,伺候得又好,只是種子略差一些。不過經過這些技術肥料的催化,生物自然進化的本能,種子也在產生變異,於是一切皆有可能……

    「太子的高梁」,賀光珍產生了興趣,替太子辦事,以為自己是太子的人,賀光珍說道:「過去看看。」

    看的人很多,皇莊裡的人正在捉蝗蟲,大旱這玩意兒多,不過僥倖沒有形成蝗災。其他的人都是附近的農民,官員與士子到現在,依然對這十幾畝地疏忽了。

    賀光珍站在高梁下面,不由地說了聲:「好高。」

    收成不知道,但這桿兒的高度太過驚人,人往高梁田里一鑽,幾乎連人影都看不到。

    也不全是好消息,有的讓皇莊裡的人種得密了,影響卻是很嚴重的,高度不及,吐的穗兒很小,皇莊裡的佃農一個個很是後悔。還有一些田里因為施肥過重,還在瘋長,只長桿兒不長穗,多半未必是好事。不過有一半高梁長勢卻很正常,現在穗兒才從葉苞裡撥出來,但穗兒之大,看上去已經十分喜人。

    書兒興奮地說道:「賀郎君,你說這一畝地能打多少高梁?」

    「我不知道,」賀光珍喃喃地道。也種過地的,可從來就沒有看到過如此長勢的高梁。這不是高梁了,是一株株小樹。過了好一會兒,說道:「太子必勝。」

    這時代都信鬼神,解釋不了,至少這個三米多高的高梁讓他解釋不了,於是往鬼神上攀了。不過這一攀,更加信心百倍。

    ………………………………

    與狄仁傑談了一會兒話,回到禪房,武則天正召見神秀。

    盧行者好,或是後來的慧能好,出身不大好,又不識字。有可能後來學了很多字,至少眼下,或者幾年前離開東山寺,卻是不認識字的。神秀不然,他本來就是一個小士族出身,從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對各種**熟悉無比,人才又長得豐秀,舉止又好,就是佛法「悟xing」差些,讓母親選擇,多半還是選擇神秀。

    「見過太子殿下,」大和尚只是欠了一下身。

    倒不是刻意怠慢,或者做作的,出於本心。世外高人嘛。又談了一會兒經義,李威沒有插言,對上古儒家經義,都不甚瞭解,況且這些佛家經義。不過知道一些後來禪宗有趣的故事,能忽悠一下。

    但武則天對佛教經義,十分熟悉,兩人從《金剛經》談到《法華經》,從《法華經》到《維摩潔經》,李威還不得不相陪,聽得頭昏腦漲,終於下午的法會開始。

    天氣很熱,再說法會一共三天,就是台下的百姓精神抖擻,台上的大和尚同樣吃不消,況且還有許多老和尚。於是一會兒就結束了。但到了正戲來臨,拿出一些大箱子,還有一些記名冊。

    法會宗旨,弘揚佛法,另外普渡眾生,就是搭救關中災民的。

    武則天牽著李治的手,拿出了一些金銀首飾,放進箱中。李威什麼都沒有帶,想了想,在記名冊上寫下一行字,李弘、江碧兒、劉群捐善款三百萬錢。也就是三千緡錢,不過這些錢要從作坊裡出,所以掛了江碧兒與劉群的名字。但無形中替商人解決了一個難題,兩個聖上擺出這架勢,分明就是要勒索他們的,卻不知出多少,才讓兩位聖上高興,但自己不能搶去太子的風頭。

    於是記名冊上出現了許多兩百九十萬錢,或者兩百八十萬錢。好在人多力量大,三天法會下來,共得捐款三十七萬多緡錢。武則天與李治在宮中聽到後才鬆了一口氣,這是自己親自組織的,雖說洛陽多少不及長安,可是數量少了,都沒有窺基組織法會所得善款多,未免貽笑大方。

    但對這次法會,許多儒生心中很是反感。

    弘揚佛法,本身就不大好,天下僧尼多達二十萬,如果加上道士,對國家造成嚴重的影響。再加上這等於是變著法子要錢,更是一件可恥的事。

    這導致了接下來皇宮大宴,一半大臣,因為受暑病倒了。

    光有錢沒有用,得將糧食運進關中,這才是最重要的事務。於是皇宮大宴開始,不是什麼商人能進入的,兩京只選了三百名商人榮幸赴宴。同時太子與兩位宰相,以及群臣相陪。

    李治與武則天本人沒有入席。

    碧兒說道:「殿下,讓你公開陪商人,傳出去,會有爭議……」

    連這個小丫頭都看出來了,李威歎了一口氣說:「不陪怎麼辦?權當讓父皇母后開心一回。」

    閻立本與郝處俊同樣鬱悶,雖然入席,可臉皺得像苦瓜一樣。

    不管怎麼說,他們還是來了。但其他大臣一個個生病了,只好缺席了。

    其實李治與武則天能這樣做,李威卻是很贊同的。受旱災影響的百姓很多,多達**百萬人,可不是所有地方顆粒無收的,靠近河溪溝渠邊,莊稼還有些收成,有的濕窪之地,百姓又打井取水,再比如城裡,像長安城中一百多萬百姓,卻不是以務農為生的,他們或者做著力役,或者從事商業,或者做工,只要糧價壓下去,都有了生機。再說,如果糧價彈壓下去,兩次法會所得的善款,能得一百萬石糧食,發到百姓手中,有些百姓就差那麼一點糧食,無法熬下去。朝廷再組織一批。危機就過去了。

    可因為與商人沾上邊,於是變得很複雜,狄仁傑都是如此……

    敬著酒,說道:「各位,xing本善,而後染之。就是商賈,也非是大jiān大惡之人。此次法會,各位為了災民,出錢出物,孤代表千萬災民,感謝你們了。」

    「殿下不敢。」齊聲回應。基本從來沒有進過皇宮,雖然在商場上叱吒風雲,進了皇宮,一個個很緊張,酒兒不敢喝了,菜兒不敢吃了。其實走到皇宮,看到這些高大堂皇的建築,有的商人兩tuǐ就開始發彈。

    「這是你們應得的褒獎。非但如此,窺基法師在西京組織法會,就特地說道,要將這些善款變成糧食,交給災民手中。可各位也看到了,朝廷盡力了,父皇與母后為此事日見消瘦,各位大臣同樣茶飯不思。可是渭水淺了,國家無法及時調度。這天下是父皇的天下,也是百姓的天下。天下寧,百姓寧,你們行商也會順利。天下sāo動,百姓sāo動,你們行商也會不順利。因此,這時,正是群策群力之時。不但是募捐,而是糧食。如果各位有各種妙法,將糧食運向關中,即使是你們前去出售。孤與各位宰相,也可保舉其中數位做得好的,一個爵位,甚至一官半職。」

    一句話了,商人開始嗡嗡議論起來。

    經過幾百年對商人的打壓,對功名的渴望,這些商人很飢渴的。再說,並不是讓他們募捐,而是出售,以現在關中與其他各道的糧食價格差距,實際上還有一些利潤的。

    在不遠處,坐著幾位洛陽的商賈,其中一名商賈大著膽子說道:「殿下,只怕到時候兩位聖上不肯。」

    李威走過去,故作神秘地壓低聲音,說道:「其實這也是兩位聖上的意思。只是怕群臣反對,各位只要做得好,關中活人無數,群臣反對的聲音也會弱些。」

    聽到的人不多,不過散了宴席後,必然有其他人追問,於是散佈得同樣很快。

    李威抹了一把汗,心中想到一句很不好聽的話,既要當*子,又要立牌坊……

    ……………………………………

    但為什麼這樣做,李威馬上就看到了。

    消息還是走lu出去,已經很是拐彎抹角了,可是各地的大臣與儒生上書的奏折再次象雪huā片一樣,又向洛陽飛來。

    甚至有儒生伏於天津橋南哭泣,說皇上先是用巫蠱,後是重視商賈,並且還破祖例,要授商賈官職爵位。可正宗的求雨大雩一直遲遲不舉行。陛下,你不能糊塗啊。

    然後以頭碰地。

    可就在這時候,朝廷開始處理明崇儼了。

    早朝之上,李治威喝了一句:「什麼生病了,就是真病了,也將明崇儼給朕架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