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神人辦案狄公瞎想
狄仁傑終於上任了。
大理寺的積案很多,也是無奈的事,大災大害之年,叛亂造反沒有,可偷竊扒拿的事兒就多了起來。人都不想做壞事的,可要活著,要吃飯,逼的。洛陽本地的百姓犯案都很少,主要是湧來的災民,自己與妻兒老小餓得不行了,不得不做出一些不好的事來。
其實長安那邊大理寺的積案更多。
在太子身邊,是太子的幕僚軍師,在大理寺是朝廷的官員,狄仁傑比魏元忠更要公sī分明。將這些積案讓小官吏們搬過來,開始審閱處理。速度很快,幾乎前面看過了,後面批閱就寫出來了。只有一些特別疑難的案子,思考了一會兒。
下屬的官吏看到他批閱的速度,害怕了,嚅嚅地道:「狄寺丞,狄寺丞……」
「你們有何話要說?」
「雖然是積案,可是狄寺丞,也不能倉促……」一個膽大的小吏指著前面一堆公文道。就這一會兒,六七十件積案,讓狄仁傑處理完了。
「你們就照狄某批注的處理,如果犯案人不服,可以讓他們到大理寺來找狄某,或者出了任何差池,由狄某來承擔。」狄仁傑傲然道。辦案子是他最拿手的好戲。
也是他刻意地lu了一手。盡守本職其一,震懾其二。只有讓大理寺下面的這些小官吏佩服了,自己才能得到這些官吏的信任,然後抽出人手,重新將終南山刺太子案弄個水落石出。
皇上與皇后十分信任許敬宗,可有準備無誤的證據,證明那些刺客是許敬宗指使的,刺殺皇太子,嫁禍賀蘭敏之,許敬宗死定了
但想從許敬宗手中找出準確的證據,大不易的。證據還要讓許敬宗無法可辨,否則沒有效果,反而打草驚蛇。為了不驚動許敬宗,不但太子沒有向他說,連魏元忠都沒有透lu半分
小官吏們或信或疑,拿著批注好的卷宗出去。
狄仁傑速度不減,只是中午吃了一個便飯,休息了一會兒,繼續審閱。
一天下來,審閱了兩百多件積案,涉案的多達八百多人。估計大理寺其他官員一天處理的案子都沒有他一人多。不僅如此,沒有一個人喊冤,或者喊處理得不公。
其實也未必如此,大多數處理得很公正,也有少數略略失了偏頗,不過積案嘛,都是拖了很久的,加上偏頗不大,現在老百姓又是弱勢群體,看到差不多了,案子了結也就算了。
當然,就是這樣,也是很了不得的事。況且是兩百多件積案天se到了傍晚,「下班」了,大理寺的一干官吏看著狄仁傑離去的背影,眼神那個仰慕的,簡直是高山仰止。難怪是太子身邊首要幕僚,這個本事簡直是神人哪。
只是一天,大理寺上上下下,全讓狄仁傑震住了。
回到府上,實際上稱家更準確,府倒是誇張了,離大理寺有些遠。是他買的房子,可老狄是清官,沒有多少錢,只好在洛陽東邊興藝坊買了一套房子。這也是為了兩個乾女兒到來準備的,否則他直接找一家寺廟借住得了。房子也不大,普通的兩排房子,中間一個天井,裡面有一株桑樹,兩株榆樹,一個小井,很像後來的四合院。不過價格倒不貴。長安的大西南,洛陽的大東北,也就是長安最冷清的地方是城西南邊,洛陽最冷清的地方,卻是東北邊。靠天津橋南各坊房屋好,上朝又近,可是老狄買不起。
但是環境很幽靜。
剛到家門口,狄蕙與狄好迎了出來,盈盈拜倒,說道:「孩兒參見父親大人。」
兩個小姑娘怕招事,即使到了狄仁傑這個家中,出門依然戴著羃羅,街坊看到了,一個個都在誇讚,看到沒有,人家這個品xing才讓太子殿下看中的,自己女兒出門相迎還要戴羃羅,雖不是名門望族出身,比那些名門望族出身,規矩都要森嚴
誇得老狄tǐng不好意思,不是我規矩嚴,主要是將來好將她們送到皇宮,不得不嚴。其實他自己幾個孩子,卻是良莠不齊。
進了屋子,高興地問道:「這麼快就來了?」
狄蕙答道:「父親大人吩咐,孩兒在路上不敢耽擱。」
「這個新居可滿意否?」
「孩兒很滿意,比起以前笑臉相迎的生涯,不知好了多少倍。」
「以前的事過去就過去了,不可再提。」狄仁一本正經道。
「是,」兩女齊聲答道,然後又說:「父親大人,孩兒給你沏茶。」
兩女儀態萬方不說,單論禮節,已勝過了徐家那個小娘子,別以為徐儷是徐舍人的女兒。如果不是她們的出身……看著她們在忙碌,狄仁傑心中歎了一口氣。呷了一口茶,狄仁傑又說道:「不過你們先在此處呆上一段時光,想要見宮卻是不能急的。」
有些話狄仁傑沒有說,不但在等,還要等很長時間,必須等到太子大婚,最好能讓這兩位義女有一些輕微的名份,才能送到宮中。不然以她們國se天香的相貌,萬一讓皇上看到了,不是很好。唉,皇室的作風,各個名門都不大看得起,是亂了。陛下也亂,皇后出身不提了,魏國夫人又是什麼關係?太宗皇上也亂。偏偏皇后不大管。
送入東宮不易,再想要一個身份也只有狄仁傑頭腦好使喚,換作別人,想都不敢想。
「進宮孩兒奢望了,能進則進,不能進,父親大人也不必掛念操勞,」頓了一頓,狄蕙又說道:「父親大人,皇宮裡送來十張竹紙。」
「拿來,讓我瞧瞧。」狄仁傑欣喜地說道。
李威漚的竹子不少,第一批出來的竹紙也不算少。大多數甑裡的竹紙出現這樣那樣的毛病,不算好。只有四五甑裡面的竹紙尚可,焙乾時又陸續地出現了毛病。最好的一批送到洛陽,以及長安各個宰輔保留了一批。但第二批成功率卻是很高的,雖然還在調試,一大半紙張卻是可以用了,當然拿得出手,也只有一小半。越到後面成功率越高。
可現在不是竹紙,是大義,得大肆宣傳,得讓天下人知道,首先各個官員要分發一批,先是從長安洛陽開始,再到各個地方的官員。然後呢,唐朝門閥影響力非常大,又要送出一批給他們。國子監的師生,文人嘛,可以寫詩作賦,歌功頌德,同樣不能少的。還有宗教界影響力也不可忽視,各個寺廟道觀,又要送上一批。
這樣一攤派下來,那些池子裡的竹子,都製成一等一的紙張,也不夠派發的。
從廣成澤返回,聽到竹紙傳得紛紛揚揚,可狄仁傑一次沒有看到過。是不是有那麼好,那麼邪乎?將紙張打開,很白,光澤度也不錯,又再次拿了起來,不是說能隔著紙看到後面的景物嗎?看究竟能不能看到。
很失望,沒有看到。不信邪,又拿出去,藉著傍晚的餘輝觀看,還是看不到。老狄tǐng聰明的一個人,也入了魔。陽光如果很好,確實是能看到後面一些模糊的影子。現在這個光線嘛,將眼睛湊上看,也看不到的。
但確實很薄,狄仁傑拿出紙墨,在上面寫下一個大字:仁
筆鋒落在上面很舒適,下墨也算流利,沒有看到涔墨現象。不過比較起來,某些進貢紙比它並不差些。又想到了李威說過的話,用手輕輕撕了一下,果然韌度差,輕輕一撕就撕出一個小裂口。總算明白了,外面的傳言誇大了許多。只能說它最大的優點,造價會十分便宜,能使更多窮苦人家都能用得起。
狄蕙說道:「父親大人,好白的紙,比霜雪還白。」
白確實很白的,狄仁傑卻在想著另外的心思。太子的竹紙,還有那種新犁。說出來是很簡單,可從無到有,是何等的艱難
狄蕙又問道:「父親大人,太子是怎麼想得出來的?」
很多說法,在某些人推動下,很轟動,一路南行,聽到一半的言論,就是竹紙。
「我也不知,」狄仁傑也不大相信,真是太子所能想得到的,與太子相處了很久,太子很不錯,種種方面讓他十分欣賞,可還是有許多地方不懂。更與陛下與皇后無半點關係,這是太子有意讓功勞出來給他們爭一個大義。不過有一種說法,倒是讓他很相信,某一個奇人教導太子的,而且是上古奇人,紙張沒有出來之前,前人書寫多用竹簡,這是還歸本源。
上古是不是,也未必,但奇人異士倒是有可能。這些人一般不屑於出世,像明崇儼,那個法術,狄仁傑很懷疑,再說,都求富貴了,縱然是真的有法術,也是一個俗人了。此人又不願意出世,於是太子替他隱蓋了。這個解釋……?
想到這裡,他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曬鹽。原來忽信忽疑的,現在倒有一大半相信了。
此法能成功,也是一件大事。煮鹽速度慢,柴禾也需要成本的,可太陽與海水需要什麼成本。無邊無際的大海,成了唐朝的大鹽場,還缺少鹽用麼?
就是征一些稅,也合乎情理,朝廷得了好處,百姓還能吃上便宜的鹽。那麼大海能變成朝廷的金山銀山……
可憐老狄在竹紙的衝擊下,終於開始胡思亂想了。
不但如此,像突厥、契丹、奚族就缺少鹽,唐朝本來鹽就不足,流通得少。如果鹽足了,可以向他們換來許多馬牛羊。可惜了青海,如果不是青海丟失了,連吐蕃都缺鹽用。
忽然又想到了一件事,大叫一聲:「不好,某要去東宮。」
「父親大人,天se已晚,」狄好弱弱地提醒了一句。就是宰相,現在沒有大事,也見不到太子的。可心中在狐疑地想,她們這個義父很睿智的,什麼事,讓義父如此失態?
PS:還有第四更,看可不可能,可能的話,繼續拼出第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