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年以前,英國國王出現在一艘7500噸級的巡洋艦的首航儀式上是一件難以想像的事情。然而在2年後的今天,流亡英國政府海軍的「邱吉爾「號巡洋艦卻吸引了愛德華八世和大批內閣前來觀禮,正所謂是時過境遷,場面雖然隆重,卻處處透著一種沒落的悲哀。
穿著純白軍服的海軍官兵們表情嚴肅的排列在「邱吉爾」號前甲板和艦舷通道上聆聽聖諭,然後是「繼承大英帝國海軍的光榮傳統」、「為國家而戰、為榮譽而戰」諸如此類的宣言,接著在轟鳴的禮炮聲中,這艘體形修長、被塗成純白的巡洋艦緩緩駛離加拿大的貝科莫港,開始了自己的處女航。
對於「邱吉爾」號上的418名艦員來說,不幸的是這艘被英國流亡政府冠以「復興」、「崛起」的巡洋艦早已被德國間諜盯上了,就在它剛剛離開加拿大領海的時候,一條無線電波將這個重要情報送到了柏林。
「一定要將流亡英國政府和加拿大政府的希望扼殺在搖籃中!」在法國前線巡視的德皇親自向海軍部下達指示,不僅不能讓「邱吉爾」號給德國的大西洋航線帶來損失和恐慌,更要給那些打算用海上襲運戰來和德國對抗的癡人們當頭棒喝。
因為此前屢屢發生的貨輪遭襲事件,德國海軍自戰爭以來在國民心目中形成的光輝形象已經大打折扣,海軍部的將領們本來就憋著一口氣,得到德皇的指示之後,他們立即成立了一個特別參謀組,專門負責絞殺「邱吉爾」號。
5月9日,正在墨西哥撤離僑民的德國遠洋艦隊只留下戰列艦「凱瑟林」號、「奧斯特弗裡斯蘭」號和運輸船隊繼續僑民撤離工作,戰列巡洋艦「呂佐夫」率領輕巡洋艦「伏爾肯」號、「薩頓」號、驅逐艦「費那蘭德」號、「阿爾瑟特」號和補給船「巴德」組成第一特遣分隊由墨西哥灣進入大西洋海區。
同一天,正在大西洋海域巡弋的德國第3潛艇支隊奉命前往亞速爾群島附近海域搜索,這12艘潛艇組成針對「丘吉爾」號的第二特遣分隊。
5月10日。由戰列巡洋艦「得弗林格「號、輕巡洋艦「布姆」號、「羅維茨」號、「裡諾」號和水上飛機航母「魯娜」號、補給船「格倫伯「號組成的第三特遣分隊從英國帕斯卡弗洛從發由東進入大西洋。先期出發的還有4艘海軍齊柏林飛艇,它們組成地搜索分隊將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對大西洋西北部進行大範圍搜索。
為了避免打草驚蛇,德國海運部並未向大西洋航線上的德國商船發去警報,只通過密電提醒這條航線上的G511護航船隊注意警戒。
網已2艘開,擺在德國海軍面前的最大難題,是「邱吉爾」號究竟會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出現在廣袤的大西洋上。
此時,英國海軍准將福克斯和他的船員們根本沒有意識到德國人針對他們的積極部署。在此之前,英國襲擊艦每次出港基本上都能滿載而歸。對於這支效忠愛德華八世地海軍來說,想要取得更多戰果的阻礙並不是他們的對手德國海軍或是那些德國商船,而是他們自身實力限制了他們襲擊的次數和距離。
在本土淪陷之前,英國王室、政府和民間的大量財富都轉移到了加拿大,但是他們曾經引以為豪的船廠卻沒能轉移到加拿大來,許多裝運器械、機床的貨輪不是被德國潛艇擊沉了就是被德國水面艦艇所俘獲,反而是裝運平民和貴重物品的郵輪能夠時不時的穿過德國海軍的封鎖線——這顯然得益於德國海軍地「仁慈」。戰爭結束之後,美國人出於自己地利益考慮同德國簽署了一項德國海軍不得攻擊北美港口的備忘錄,這讓英國流亡政府和加拿大抓住了一根粗大的救命稻草,因為加上從印度調來地殖民軍以及新徵募的加拿大軍隊。他們可以用來包圍加拿大的軍隊一共才30萬人。而且裝備物資奇缺、士氣非常低落。
防衛問題解決了,愛德華八世政府卻發現他們掌握的海軍只有區區幾艘破舊的艦隻,唯一一艘戰列艦「無畏」號戰列艦已經成為他們最後的精神支柱。作為10年前服役的第一艘無畏級戰列艦,它的火力、裝甲、航速在後輩居然面前不落下風,不能不說是英國船舶技術的精華所在。然而,在戰爭中吃足了苦頭的英國海軍將領們說什麼也不讓「無畏「號單獨挑戰強大地德國海軍,更不遠讓它到大西洋上打襲擊戰,因為那「勢必將德國海軍的戰列艦隊引到大西洋上來」。所以,自從1915年之後,這艘裝備10門305毫米大炮的2萬噸巨艦就只能靜靜停泊在加拿大東部的港口裡,天氣好的時候才能偶而到近海活動一番。
在勉強充當門面的「無畏」號之後,英國人拿的出手的艦隻就只有2艘3000噸級的防護巡洋艦和7艘1000噸級和1300噸級地驅逐艦了。2艘防護巡洋艦雖然是1900年之後服役的新貨。但是作為防護巡洋艦,它們的火力、防禦都無法和普通的作戰巡洋艦相比,倒是25節的航速和8000海里的續航力讓它們不至於毫無用武之地。7艘江河級和部族級驅逐艦都是帶有明顯英帝國海軍設計風格的驅逐艦——航速高、艦炮數量多而且火力猛、只攜帶2具魚雷發射管,最初設計用來對付德國的大型魚雷艇,遠洋航海性能不佳,續航力非常有限。
加上少量補給船、貨輪和醫療船,這不足30艘艦船就構成了英國流亡政府的「帝國海軍」,加上加拿大自治領的海防力量,這支海軍已經看不到光輝時期的一點兒影子了。儘管狀況慘淡。愛德華八世的帝國海軍還是在1915年7月到19年5月的10個月之間擊沉和俘獲了多達歹艘德國商船,並在兩次小規模海戰中給德國大西洋艦隊造成一定的損失。在加拿大政府和民間下,帝國海軍獲得了數額不菲的重建資金,雖然從美國購買船隻的計劃失,但是一些新的造船廠陸續在加拿大東部沿海建立,加上加拿大原有的船廠,目前英國流亡政府控制區域的年造船量已經上升到25萬噸,「邱吉爾」號大型巡洋艦的建成服役更是他們造船水平進一步提升的標誌。
能夠指揮「帝國海軍」第二大的戰艦出海進行襲運戰,福克斯准將倍感揚眉吐氣。他已經在大英帝國海軍中服役了22年,曾擔任英國海軍第3驅逐艦支隊指揮官,參加過光榮的赫爾果蘭灣海戰,也經歷了帝國海軍的夢魘——北海大戰,並且僥倖生還。隨後參加海軍大臣邱吉爾組織的特別艦隊,從美國接受艦隻歸國途中遭遇德國艦隊的襲擊,福克斯再一次死裡逃生,戰爭後期隨同海軍的多數軍官一道撤退到加拿大,一度成為沒有軍艦的「空頭艦長」。
此前被派去襲擊德國大西洋航線的都是防護巡洋艦和改裝後加大續航力的驅逐艦,碰到單獨的德國商船還好,要是碰上有德國軍艦護航的船隊它們就只有灰溜溜逃跑的份兒了。最讓「帝國海軍」軍官們臉上無光的是三個月前驅逐艦「塞文」號的襲擊行動,那艘1300噸的驅逐艦在紐約到利物浦航線上發現了一艘德國武裝商船,「塞文」號準備靠上去俘獲對方時,卻被德國船打來的幾發120毫米炮彈打壞了自己的前主炮,只剩兩門105毫米尾炮的「塞文」號只好遠遠的朝對方發射兩枚魚雷然後調頭撤退。最終的結果,自然是那艘德國船大搖大擺的開走,抵達美國之後還大肆宣揚一番,搞得英國流亡政府很是狼狽。
看著自己這艘嶄新的戰艦,福克斯准將相信自己絕不會犯「塞文」
號那種低級錯誤。這艘「邱吉爾」號屬於大型巡洋艦,8門主炮口徑雖然只有152毫米,但齊射速度卻可以達到5發每分鐘,是203毫米艦炮的2倍,這艘戰艦還採用全艦統一方位射擊指揮系統和從美國引進的先進測距儀,在射擊精度和速度上絲毫不遜色於各國萬噸級的裝甲巡洋艦。更為關鍵的,是帝國海軍的船舶設計師這次終於放下架子借鑒德國人的先進設計理念,「邱吉爾」號採用小隔艙、多水密門的結構,在彈藥庫、機艙和司令塔等關鍵部位增加了30毫米裝甲,舷側裝甲達到100-152毫米,水線裝甲25毫米,對於一艘巡洋艦尤其是英國巡洋艦來說已經是「皮堅肉厚」了,而且為了增加抗風浪能力,「丘吉爾」號採用了長寬比加大、吃水線變長的設計思路。
在火力不減、防禦增強的前提下,「丘吉爾」號採用了8台重油鍋爐和4台蒸汽輪機,最高航速也達到了28節,可載重油50噸,續航力達到7500海里。
讓愛德華八世和他的幕僚倍感欣慰的不僅僅是「丘吉爾」號建成服役,儘管丟掉了英倫本土,但是加拿大這塊殖民地仍然他們充滿翻本的希望——作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的世界第三大產礦國,加拿大富含石油、鐵礦等資源。雖然缺乏重工業設備和大型造船設施,但他們至少保留了完整的政府和大量的財富,加上澳、新、印殖民地的人口與資源,復興只是時間問題。
當然了,他們的死敵德國人比他們更加明白這一點,其實加拿大並非真的像英國流亡政府宣傳的那樣「永遠不會遭到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