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櫻象聯盟
塞拉利昂政權易幟,從未得到國際社會承認的薩菲亞將軍在混戰中被打死,前民選總統的侄子帶著一支僱傭軍團佔領了弗裡敦,宣佈組建臨時過渡政府,為大選做準備。這些生在世界角落裡的事情,僅僅在當天引起了關注,隨後就沒人放在心,似乎塞拉利昂是在其他星球。
沒什麼好奇怪的,塞拉利昂本來就是個彈丸國。
雖然塞拉利昂盛產鑽石,還有幾座不算太貧乏的金礦,但是這裡沒有石油、沒有鐵礦石與銅礦石、也沒有稀有金屬礦藏、連糧食都不能做到自給自足。在大國眼裡,塞拉利昂沒有多少戰略價值。
正如李廷軒所說,如果塞拉利昂地下藏的不是鑽石、而是石油,絕對是另外一番景象。
更重要的是,在僱傭軍團打回塞拉利昂的前一天,國際生了一件更加能夠吸引媒體眼球的事情:日本相利川次郎就任後次出訪。
二戰後,歷任日本相就任後,都會先訪問美國。
除了那些任期不到一個月的短命鬼,所有相都會在一個月內去華盛頓,名為促進美日聯盟,實為向美國哈腰鞠躬。
這也可以理解,畢竟有數萬美軍駐紮在日本。
這次卻截然不同,利川次郎出訪的第一個國家不是美國,而是印度,而且在他第一次巡迴,也沒有美國
一周前,在日本官房廳公佈相的出訪安排之前,利川次郎就在會見選民代表的時候明確提出,日本必須走自主展的道路,才能強盛壯大,才能獲得其他國家認同,也才能獲得應有的國際地位。
當時,就有人預測,利川次郎不會訪美國。
雖然在面對新聞媒體的時候,美國國務卿對利川次郎的外事訪問安排表示歡迎,宣稱印度與日本都是美國的戰略盟,而日本與印度建立更加深入的合作關係,更加有利於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但是在美國國內,並不是所有人都買賬,共和黨議員就在國會兩院猛烈抨擊了總統的軟弱外交政策,認為美國正在失去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盟,美國的國家利益受到嚴重損害。
共和黨議員的反應,正好說明了美國人的心態。
數十年來,美國人一直將日本視為最聽話的盟,也一直認為日本是維護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戰略利益的主要籌碼。
隨著大6崛起,日本在美國同盟體系中的戰略地位已經過英國。
雖然利川次郎沒有否認美日同盟的重要性,並且在會見美國駐日大使的時候,明確提出日本不會做出有損美日同盟關係的事情,將切實維護兩國之間的好關係,但是利川次郎這種不把美國放在眼裡的舉動,仍然讓美國人很難接受。
對此,一些強硬派的美國政客紛紛表示,應該在適當的時候教訓日本一下。
看門狗不聽主人使喚,那還了得?如果不加以懲戒,讓看門狗知道誰是主人,恐怕過不了多久就會向主人呲牙咧嘴了。
面對共和黨議員與國內輿論壓力,諾裡斯必須出來表態。
可是事情展得太快了,還沒等他想好該如何表達出美國的不滿,利川次郎就在新德里與印度總理表了一份更加驚人的消息。
劉威是在返航途中接到周奮的電話,隨後從衛星電視看到了這條消息。
日本將與印度聯合設計與建造新一代中型多用途航母。
按照利川次郎公佈的消息,日本與印度各承擔百分之五十的設計任務,然後由日本幫助印度科欽造船廠提高建造能力,包括建造一座五萬噸級造船平台,提供包括八百噸龍門吊在內的全套造船設備。日本獲得的,只是印度航母的部分建造任務,以及由印度承諾分擔的研製費用。
這份合同,只涉及船體,不包括艦載設備與艦載戰鬥機。
原因很簡單,日本能夠從美國引進電磁彈射器,裝備彈射起飛的F-35戰鬥機,而印度無法獲得彈射器,只能裝備滑躍起飛的戰鬥機。電子設備方面,日本基本能夠做到自行研製與生產,而印度必須依賴進口。
即便如此,這仍然是一件足以令全世界倍感震驚的大事。
印度已經從俄羅斯引進了「維克拉瑪迪亞」號,也就是「戈爾什科夫」號航母,還自行建造了「藍天衛士」號航母,並且因此從俄羅斯引進了ig-29k戰鬥機,還在國產的L戰鬥機開出艦載型,如果與日本合作建造一艘排水量接近六萬噸的中型航母,印度海軍就將擁有三艘航母。
以印度海軍的軍費預算,養得起三艘航母嗎?
別的不說,為了這三艘航母,印度海軍至少得準備六艘區域防空驅逐艦、六艘遠洋反潛護衛艦與三艘核潛艇或者是九艘常規潛艇,把一百架艦載戰鬥機計算進去,總投資不會低於一百五十億美元。
按照印度海軍的軍費預算,至少需要十年才能拿出這麼多錢來。
消息公佈後,立即有人猜測,肯定是「維克拉瑪迪亞」號的改造工作不徹底,戰鬥力達不到印度海軍的要求,所以印度海軍打算建造一艘中型航母。還有人認為,「藍天衛士」號輕型航母缺乏遠洋作戰能力,無法與「維克拉瑪迪亞」號協同作戰,所以印度海軍需要一艘旗鼓相當的中型航母。
相對而言,真正受關注的不是印度,而是日本。
雖然在此之前,日本已經已「直通甲板反潛驅逐艦」的名義,建造的兩艘「日向」級驅逐艦已經具備輕型航母性質,稍加改進就能搭載F-35B戰鬥機,日本之前採購這種戰鬥機就是增強「日向」級驅逐艦的作戰能力,但是日本一直沒有宣稱建造航母,畢竟航母是純正意義的進攻武器。
利川次郎打破慣例,高調宣佈日本將建造航母,政治與軍事意義都非同凡響。
政治,意味著日本將放棄「專守防禦政策」,主動拓展軍事實力,提高日本的國際地位與話語權。軍事,意味著日本將邁對外擴張的道路,以軍事行動來實現與捍衛國家利益。
雖然日本官房廳在隨後表的申明中提到,日本建造航母,只是為了應對新的周邊與國際形勢,不會改變基本防禦政策,把矛頭對準了已經獲得航母的大6,但是利川次郎在新德里,而不是在東京公佈這一消息,足以證明日本絕對不是為了防禦才建造航母,提升戰略進攻能力才是真實意圖。
利川次郎此舉引的反應,絕對過了日本當局的控制範圍。
數個時後,大6外交部新聞言人就正式宣佈,鑒於日本展進攻型軍事力量,特別是對大6國家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的遠洋海軍,大6將慎重考慮應對措施,並且重新評估國家戰略安全,適當加海軍與相關軍兵種的展度。
與之相比,大6國防部的態度更加明確。
只要日本開工建造中型航母,大6只能通過提升海軍與空軍戰鬥力的方式,以確保國家的戰略安全。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在現有基礎,將海軍航母戰鬥群的數量由一支增加到三支,並且大力建設遠程戰略打擊力量,也就是具有遠洋作戰能力新一代重型戰鬥機與戰略轟炸機。
這下,西太平洋熱鬧了。
雖然全世界都知道,大6正在建造第二艘航母,第三艘航母的設計工作也已開始,但是大6高調宣佈擴充遠洋艦隊,甚至展戰略轟炸機,受到影響的絕對不止日本與印度,還有太平洋對岸的美國。
作為唯一的全球海軍,美國海軍只能在西太平洋地區部署一支航母戰鬥群。雖然能在戰時增加部署數量,但是必然會削弱其他地區的威懾能力。要想在西太平洋地區部署三支航母戰鬥群,美國至少樣要將航母艦隊的規模擴大到十二支。
由此帶來的軍費支出還是事,關鍵是大6擁有三艘航母之後,具備了完整的遠洋作戰能力,必將削弱美國的國際影響力。
這下,諾裡斯坐不住了。
國務卿表態後兩天,諾裡斯在白宮舉行記者招待會,明確提出,美日同盟足以為日本提供全面、完善與充足的戰略安全保障,美國有能力保護盟國的海生命線,為盟國提供全方位支持,日本完全沒有必要建造中型航母。
從政治講,美國總統的表態非常強硬,已經在警告日本了。
與此同時,美國國務卿專程飛赴英國。
目的很簡單:阻止英國向日本與印度提供建造中型航母的相關技術。
問題是,在同樣的問題,美國卻沒有以身作則。在記者問到,美國是否繼續向日本出售F-22J戰鬥機,繼續在F-35B與F-35戰鬥機的研製與生產進行合作,以及是否會拒絕向日本提供電磁彈射器的時候,諾裡斯回答的非常乾脆,即這些軍購合同已經簽署,均得到國會支持,聯邦政府無權干涉。
顯然,美國不是不想讓日本建造中型航母,只是不想讓日本如此大張旗鼓。
對此,劉威並不感到驚訝,因為他在英國見到塔塔與伊籐新六的時候就知道,日本很有可能與印度走到一塊。
這兩個國家都把大6視為頭號假想敵,不走到一塊才是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