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獵手 第六卷 資料收集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

    目錄#83;作者介紹

    #83;作品簡介

    #83;《三國演義》目錄

    #83;三國年表

    #83;三國附文

    #83;三國演義三十個虛構事跡

    #83;相關成語

    《三國演義》(TheromaeofThreeEmpires/Sa—uoye—i)

    《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代表古代歷史小說的最高成就。全稱《三國誌通俗演義》,又稱《三國誌》、《三國誌傳》等,簡稱《三國演義》。該書繼承了歷史上諸多史書、雜傳、戲劇、小說,如陳壽《三國誌》、《殷芸小說》、《三國誌平話》等的故事題材,著重描寫了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軍事、外交鬥爭和興衰過程,始於黃巾起義,終於西晉統一,展現出一幅波瀾壯闊的百年歷史風雲畫卷,揭示了東漢末年社會現實的動盪和黑暗。全書使用淺近的文言,明快流暢,雅俗共賞,筆法富於變化,搖曳多姿,以宏偉的結構,把百年左右頭緒紛繁、錯綜複雜的事件和眾多的人物,組織得完整嚴密,敘述得有條不紊,人物形象栩栩傳神,劉備之仁,曹操之奸,孔明之智,關羽之忠,張飛之莽,趙雲之勇,孫權之霸,周瑜之英,無不赫然在目。可以說沒有哪一部小說能像《三國演義》這樣對一個民族的社會生活和風俗習尚產生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影響。是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一。

    該書最早的版本是明嘉靖元年刊印的《三國誌通俗演義》,分24卷,240則,每則一個七言標題。此後新的刊本迭出,卷數、回目、引用詩詞等均有改動。清康熙時,毛綸、毛宗崗父子對《三國誌演義》進行了修訂,遂成為最通行的本子。今有人民文學出版社973年版。

    作者介紹

    羅貫中,名本,別號湖海散人。曾當過元末起義軍首領張士誠的謀士,生卒年不詳。太原清源人(今太原市清徐縣),其祖籍四川成都府,先祖羅仲祥後唐時仕青州(即今清徐)。後因原籍水災且路遠途遙。落籍太原清源,遷居城西白馬山(今白石溝)寺溝村。其父羅錦生有六子,貫中行居第二。著有《三國誌通俗演義》、《三遂平妖傳》、《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等。

    作品簡介

    東漢末年,宦官當權,民不聊生。靈帝中平元年,張角兄弟發動黃巾起義,官軍聞風喪膽。為抵抗黃巾,幽州太守劉焉出榜招兵。當時,劉備、關羽、張飛都去看那招兵榜文。那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身長七尺五寸,雖然淪落下層,以販麻鞋、織席為業,但不失龍子龍孫的風采。關羽身長九尺,臥蠶眉,丹風眼,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一身英氣,只因殺死富豪,正流浪江湖。張飛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以賣酒殺豬為業,並在本地有一所莊子。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為國出力之心,所以一見如故,被張飛拉到自家莊後的桃園飲酒。最後三人對天盟誓,結拜為弟兄,一道去投了劉焉。劉關張從軍後就顯示出非凡的才能,他們一敗黃巾於琢郡,二敗黃巾於青州。不久,又救出被張角打敗的董卓,但董卓見劉備是白身,並不答謝。張飛大怒,要斬董卓,被劉備勸住。

    劉關張與朱俊、孫堅進攻黃巾,大勝。朱俊、孫堅皆受封賞,只有劉備被冷落。過了很久,劉備才被封為定州中山府安喜縣尉。到任四月,督郵來縣巡視,劉備出城迎接,極為謙恭。而督郵卻非常傲慢,開始時痛斥劉備詐稱皇親,虛報功績;接著,見劉備無禮物奉送,就捏造「縣尉害民」之罪,存心陷害。張飛知道實情後,大怒,騎馬來到館驛,掙督郵頭髮揪住,扯出館驛,一直扯到縣衙門前馬樁上拴住,當著眾多百姓,扯下柳條,往督郵兩腿上狠力鞭打,一連打斷了十幾根柳條。督郵疼痛難忍,大叫:「玄德公救我性命!」劉備趕來,急喝張飛住手,督郵方得逃命而去。事後,劉關張三人往代州投了劉恢。不久,參加平定漁陽之戰,劉備因立功被任為平原令,開始有了一支人馬。

    中平六年,漢靈帝死,少帝繼位,為外戚大將軍何進所制。十常侍誘殺何進,袁紹等領兵誅殺宦官,西涼刺史董卓趁機進兵京師、驅逐袁紹、滅丁原收呂布、廢少帝立獻帝,專權朝野,並毒死劉辯。滿朝文武哭哭啼啼,對董卓無可奈何。可曹操卻撫掌大笑,挺身而出,表示願親自前往謀刺董卓。計定之後,曹操佩著司徒王允借給的七星寶刀來到相府,進入董卓所住小閣,見呂布侍立於旁,不敢下手。董卓叫呂布去挑馬賜與曹操,呂布去後,董卓因胖大不耐久坐,於是倒身轉向內臥於床上。曹操見機會已到,急抽出寶刀,待要行刺,不料董卓從衣鏡中看見曹操在背後拔刀,迅速轉過身子問道:「孟德幹什麼?」呂布此時也牽馬來到閣外。曹操靈機一動,忙持刀跪下說:「我有寶刀一口,獻與恩相。」董卓拿過寶刀,遞與呂布收了。曹操馬上解下刀鞘交與呂布,道:「我去試試恩相賜的馬。」急牽馬出相府,望東南逃去。當董卓、呂布醒悟過來要捉曹操時,他已遠走高飛。

    曹操從洛陽逃到中牟,被縣令陳宮捉住。陳宮義釋曹操,與他一道來到成皋,投宿呂伯奢家中。呂伯奢家人磨刀準備殺豬款待,曹操懷疑他們要殺自己,竟將呂伯奢全家殺害,並聲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陳宮憤怒地離開了曹操。曹操只身前往陳留,拉起一支隊伍,推袁紹為盟主,聯合十七鎮諸侯討伐董卓。劉關張也參與了這次討伐。曹操、袁術等八路諸侯與呂布對峙於汜水關,呂布部將華雄殺得聯軍損兵折將。這時,擔任馬弓手的關羽請求上陣,曹操令人斟上一杯熱酒為關羽壯行。關羽出帳提刀,飛身上馬,說道:「酒且斟下,我去便來!」從此溫酒斬華雄留為佳話。只聽得鼓聲大振,喊聲大作,不一會,關羽已躍馬歸來,提華雄頭顱擲於地上,而酒還是熱的。曹操大喜,犒賞劉關張。八路諸侯乘勝出擊,劉關張三人合戰呂布,群雄圍攻,呂布大敗,逃至虎牢關上。

    董卓見呂布戰敗,盟軍勢大,燒洛陽,逼獻帝遷都長安。盟軍入洛陽,各起異心。孫堅在宮井中得到傳國玉璽,率軍返回江東。曹操與袁紹發生摩擦,去了揚州。盟軍瓦解。接著軍閥又開始火並。袁紹攻公孫瓚,被趙雲所救。趙雲本是袁紹部將,見袁紹無忠君救民之心,於是棄袁紹而投了公孫瓚,但不受重用。在江東,孫堅攻荊州,被劉表軍士用亂箭射死。此時,司徒王允在長安設下連環計,讓董卓和呂布為爭奪歌妓貂嬋而發生衝突,董卓被殺。董卓部將又反撲過來,殺了王允全家。在軍閥混戰中,青州黃巾又起,曹操前往收降了三十餘萬人,擇精壯者編為青州軍,其餘軍士放歸務農,從此威名大振,朝廷封曹操為鎮東將軍,屯駐兗州。這時,曹操老父被黃巾降將所害,操為報父仇,盡起兵馬親討降將新主徐州陶謙。劉備從公孫瓚處借趙雲和兵馬解救陶謙,曹操因呂布助張邈奪取兗州而退兵,徐州解圍。陶謙三讓徐州,劉備終受,暫管徐州軍政事務。曹操與呂布混戰,收復兗州。

    建安元年,董卓部將發生內訌,漢獻帝逃往洛陽曹操趕往保駕,迎漢獻帝於許都,大權獨攬。在此同時,父死而投奔袁術的孫策,以傳國玉璽為抵押,借得袁術兵馬,殺回江東,江東之民呼孫策為孫郎。其後不久,曹操出兵壽春,轉戰徐州,敗袁術,殺呂布,官封中郎將、關內侯,威權更盛。獻帝不甘心受控制,在衣帶中放入詔書,令董承設計除掉曹操。劉備這時正依附曹操,也參與了預謀。為防曹操謀害,劉備於後園種菜,以為韜晦之計。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請劉備在小亭對飲,論天下英雄只有劉備和他倆人。劉備聽聞一驚,將筷子掉落在地上。幸好當時雷聲乍起,劉備急中生智,沉著地俯身拾筷,說道:「一震之威,乃至於此!」巧妙地掩飾了過去。不久,劉備就以截擊袁術為名脫離了曹操。

    建安五年正月,當劉備在徐州滅掉袁術,將傳國玉璽送與曹操時,董承被家奴告密,謀殺曹操之事敗露。曹操大怒,殺了董承全家,並親自率領20萬大軍進攻劉備。張飛獻計劫寨,曹操早有準備,張飛敗逃芒碭山,劉備隻身逃往青州投靠袁紹。關羽被困於下邳,為保護劉備妻子甘、糜二夫人,他以只降漢帝,不降曹操為條件投了曹操。曹操班師回許都,讓關羽同甘、糜二夫人同住一處,關羽則秉燭於門外,通宵佇立,待二位夫人甚為恭敬。曹操極欲招降關羽,待之甚厚,送美女,賜金銀,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但關羽拒絕了美女和金銀,只受了所賜赤兔馬。因為此馬日行千里,待有了劉備下落,可以騎它迅速地去同劉備見面。

    劉備去往青州後,勸袁紹出兵攻打許都。袁紹派顏良出兵,連折曹操兩員大將。曹操令關羽出陣,關羽手起一刀,即將顏良砍於馬下,害得劉備險些被袁紹殺掉。文丑為顏良報仇,也被關羽斬於馬下。關羽被曹操表奏朝廷,封漢壽亭侯。不久,關羽得知劉備在袁紹處,於是帶著甘、糜二夫人去尋劉備,一路闖過五關,斬六將,到了袁紹地盤,劉備卻又去汝南投了劉辟。關羽繼續前行,在臥牛山收了關西大漢周倉,前往古城,終於與張飛、劉備相會。三人計議結連荊州劉表以脫離袁紹。這時,孫策在江東被人射傷致死,其弟孫權繼位,曹操奏封孫權為將軍、會稽太守。

    劉關張三人重會之後,曹操點兵迎擊袁紹,兩軍相峙於官渡。袁紹不聽許攸分兵襲擊許都的建議,許攸棄袁紹而投曹操。曹操採納許攸之計,領兵燒了袁紹在烏巢積屯的糧草,袁紹軍大敗,部下張郃、高覽投降曹操。曹操乘勝追擊,於倉亭再次大敗袁紹。此時,劉備率兵進攻許都,曹操回師往汝南對敵劉備。劉備諸人敗逃於漢江,投荊州劉表,駐守新野。這時,袁紹吐血而亡,曹操進而攻佔冀州,隨後用郭嘉之遺計平定了遼東,統一了北方。曹操班師,築銅雀台於漳河之上,領兵回許都。

    建安十二年春,甘夫人生阿斗。劉表染病,劉備赴荊州代為主持豐收祭典,劉表次子之娘舅蔡瑁因劉備反對劉表廢長立幼欲藉機殺之,劉備逃席而出,飛馬越檀溪,躲過一劫。後遇水鏡先生,得其點撥,方知伏龍、鳳雛。劉備訪伏龍、鳳雛未果,卻得徐庶,並用其大敗曹仁。曹操以徐庶之母為要挾將其逼至許都。徐庶辭別之前向劉備舉薦了南陽諸葛亮,此人便是伏龍。劉備與關、張前往南陽隆中請諸葛亮出山。前兩次都撲了空。第三次去時正遇諸葛亮晝寢未起,張飛忍無可忍,怒氣大發,要放火燒房,被關羽勸阻。劉備等了一個時辰,諸葛亮醒來,又去後堂更衣,半晌才出。劉備誠心向諸葛亮求教,諸葛亮為劉備禮賢下士之舉所感動,隨為劉備分析天下大勢,道破天時、地利、人和之玄機,並以據蜀、聯吳抗曹三分天下之策教之,最終出山輔佐劉備。

    建安十三年七月,劉表新死,曹操率軍五十萬南征荊州,劉表次子劉琮襲職,降了曹操。曹操攻劉備,劉備不願誘殺劉琮以奪取荊州,棄新野而移兵樊城。後又棄樊城往襄陽撤退,百姓隨其同行。眾人勸劉備棄民先行,劉備不肯。來到襄陽城下,劉琮拒絕劉備入城,劉備無法只好前往江陵。行進途中,曹軍殺來,衝散了劉備隊伍,趙雲七進七出救下阿斗,張飛在長阪橋斷後。張飛叫隨從的二十餘個騎兵在馬尾上拴上樹枝,往來奔跑,衝起塵霧,使曹軍莫知虛實而不敢輕進。張飛立馬橋頭,面對橋西的曹軍,發出三聲巨雷般的大吼,嚇死了夏侯傑,一時亂了曹軍陣腳。曹操只得急令退兵,使得劉備在關羽、諸葛亮的接應下退入江夏。

    這時,東吳也密切注視曹軍動向,孫權親率人馬駐守柴桑。為聯吳抗曹,諸葛亮前往柴桑遊說孫權,舌戰群儒,曉以利害,終於促成了孫劉聯盟。孫權令周瑜領兵抗曹。周瑜率兵往夏口,劉備移兵樊口,共拒曹操。周瑜嫉恨諸葛亮才華不能為吳所用,先派諸葛瑾勸說諸葛亮事吳,不成,即起心暗害。諸葛亮以大局為重請魯肅勸告周瑜共同對付曹操,不要相互謀害。周瑜在三江口初敗曹軍,曹操派蔣干勸周瑜投降。周瑜設下群英會款待這位舊友,大談東吳兵強糧足的情況,讓蔣干無法陳述勸降之意。晚上,周瑜又邀蔣干入帳共寢,故意將假造的曹操水軍都督私通東吳的信件讓蔣幹得知。蔣干中計,回去報告曹操,殺了深得水軍之妙的水軍都督蔡瑁和張允,除去了水路進攻的一大障礙。隨即,周瑜又派龐統去曹營獻計,曹操誤納了龐統的連環計,將戰船以鐵鏈相連。這年冬天,吳蜀聯軍準備就緒,決定採用火攻之策。而曹操則在戰船上置酒設樂,大會諸將,持朔賦詩。謀士們一再提醒防範吳軍火攻,曹操皆不以為意,以為東吳缺少火攻所必須的東南風。然而,諸葛亮算準天時,準確預見了東南風的出現。伴隨大風刮起,詐降的黃蓋衝來火船,曹操被張遼救上小船,得以逃脫,此時軍營、戰船火焰騰空,曹軍大勢已去。曹操急率人馬撤退,在奔往烏林的路上,被呂蒙追殺;在去合肥的路上又被太史慈、陸遜伏擊;在往彝陵逃命時,又先後被趙雲、張飛衝殺,曹操被殺得膽戰心驚。待驚魂稍定之後,曹操望華容道逃奔,見此處並無伏兵,不禁大笑道:「人人都說周瑜、諸葛亮足智多謀,依我看來,到底是無能之輩。如在此處埋伏軍隊我等就只好束手被擒了!」話未說完,一聲炮響,兩邊五百校刀手擺開,關羽跨赤兔馬,提青龍刀,攔住去路。曹操見是關羽,拱手告道:「曹操兵敗勢危,到此無路,望將軍以昔日之情為重!」關羽聽了曹操哀告,又見曹軍將士驚驚惶惶,哭拜於地,越發心中不忍,於是勒馬回頭,令眾軍四面散開,放了曹操一條生路。曹操敗歸許都,令曹仁駐守荊州。周瑜攻曹仁,被伏兵射中左肋。劉備眾將則先後攻下南郡、襄陽、荊州,並招降了黃忠、魏延諸將。至此,劉備佔據荊州。

    建安十四年秋,孫權派魯肅來討荊州。劉備、諸葛亮答應取得西川後歸還。當時,劉備的甘、糜二夫人已相繼去世。周瑜出以招親之計,想借此囚禁劉備索討荊州。趙雲陪同劉備往南徐同孫權之妹孫夫人成了親,隨後又依諸葛亮之計,讓孫夫人陪同劉備去江邊祭祀,趁機逃回荊州。周瑜大怒,決心要取荊州,他騙劉備,說願代取西川以換荊州。諸葛亮將計就計,大敗周瑜。結果周瑜終因不能取荊州而氣死。孫權任魯肅為都督,總領兵馬;龐統棄吳投奔劉備,被用為副軍師。

    劉備以助劉璋協防漢中張魯為名進兵西川,然則出師不利折了龐統。諸葛亮從荊州起兵增援,臨行囑托關羽東聯孫權、北拒曹操,關羽不以為然。入川途中,張飛所向劈泥,義釋嚴顏,打開了西川的門戶,不久,劉備攻入西川,佔領成都,領益州牧。孫權向關羽索還荊州,關羽拒絕。孫權決定攻打荊州,但因聞知曹操要攻東吳,才未發兵。當曹操準備出兵之時,獻帝與伏皇后密議,準備誅殺曹操。事洩,伏皇后三族被滅,舉國震驚。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晉封魏王,在鄴郡建造魏王宮。

    劉備為保西川,出兵攻打漢中。老將黃忠從法正計斬夏侯淵於定軍山。建安二十四年,漢中被攻克,劉備自立為漢中王,諸葛亮為軍師,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為五虎大將。曹操大怒,要取漢中。司馬懿獻計,勸曹操聯合東吳攻取荊州以打擊劉備,曹操採納。於是孫權以呂蒙為大都督,同曹軍合擊關羽,關羽被射傷。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治傷之後,關羽水淹七軍攻取樊城,不料呂蒙卻乘虛白衣渡江夜襲荊州。關羽率軍往奪荊州,但士卒皆無戰心,關羽大敗,退守麥城。孫權派諸葛瑾勸降,關羽不從,棄麥城往西川撤退,路遇伏兵,關羽被擒。孫權斬了關羽首級,派人送與曹操。曹操厚葬關羽於洛陽,追封荊王。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死,曹丕繼位。十月,曹丕逼獻帝退位,封獻帝為山陽公,自稱大魏皇帝。

    建安二十六年四月,劉備稱帝於成都,改年號為章武元年。七月,為報關羽被害之仇率兵七十萬攻東吳。張飛此時因鞭打部將,被部將殺死,割首級獻東吳。劉備葬過張飛,屯於白帝城督戰。孫權派諸葛瑾往說劉備,望重結吳蜀聯盟,共同對付曹丕,劉備不允。蜀軍從巫峽建平起,直至彝陵界口,七百餘里結連四十餘寨,進攻東吳。黃忠中箭身亡。劉備攻猇亭,剮東吳降將。孫權任陸遜為大都督拒劉備。陸遜堅守不戰,等待時機。劉備求戰不得,移寨於山谷樹林中避暑。陸遜趁蜀軍人疲意困之時,夜裡借東南風放火,盡燒連營七百里的蜀軍。劉備敗走,被趙雲救入白帝城。陸遜緊追,誤入諸葛亮所遺石陣,方知天外有天。此時,曹丕派兵襲擊東吳,陸遜退兵。

    蜀漢章武三年,劉備在白帝城染病不起。諸葛亮趕來,劉備托以後事,並作出諸葛亮可取劉禪而代之的遺囑。四月,劉備病逝,諸葛亮立劉禪為帝,是為後主,並感劉備知遇之恩全力輔佐幼主。

    劉備死後,曹丕用司馬懿之計,聯合南蠻孟獲、東吳孫權進攻蜀漢。諸葛亮擊退了來犯之敵,派鄧芝結好東吳,自此吳蜀通好,息了刀兵。曹丕退回許昌,任司馬懿為尚書。諸葛亮率軍50萬南征孟獲,採納馬謖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建議,七擒七縱孟獲,以德服人,使蜀漢後方得以穩定。

    蜀後主建興四年,曹丕病死,兒子曹睿即位,任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諸葛亮採用馬謖之離間計,令其散佈司馬懿謀反的流言,使司馬懿被削職回鄉。諸葛亮乘此機會,發兵漢中。蜀軍一出祁山,直抵渭水,長安告急。曹睿見勢不妙,啟用司馬懿任平西都督,令其拒守長安。司馬懿老謀深算,上任之後,即奪新城,斬了私通蜀漢的孟達,乘勢直逼漢中咽喉的街亭和列柳城。馬謖自告奮勇往守街亭,但他不聽王平勸告,執意在山上林木深處下寨。司馬懿率兵圍山,斷其水源,蜀兵大敗,街亭失守,隨即司馬懿又攻下列柳城。諸葛亮聞訊,迅速安排退兵之計。但此時司馬懿已逼近諸葛亮所駐守的西城。眼見城中僅二千五百名老弱殘兵,退、守兩難,諸葛亮料定司馬懿會認為自己平生謹慎,不會冒險,於是大開城門,讓老軍扮作老百姓灑掃街道,自己則在城樓上憑欄而坐,焚香彈琴。司馬懿趕來,滿腹狐疑,懼有伏兵,急令撤退。當撤到武功山小路時,又遇諸葛亮事先佈置的兵士大喊大叫,嚇得魏軍不敢久停,只得盡棄輜重而逃。西城解圍後,諸葛亮退回漢中。司馬懿中計後,歎道:「吾不如孔明也!」為正軍法,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並向後主上表自貶,以右將軍行丞相事。此後,諸葛亮又四出祁山,但都未取得進展。這期間,孫權在武昌南郊築壇登帝位,後定都建業。

    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六出祁山,司馬懿兵屯渭水相拒。諸葛亮在上方谷造木牛流馬運送糧草,司馬懿依樣仿造中計,被蜀軍劫去。諸葛亮以木牛流馬誘司馬懿入上方谷,雷炸火燒曹軍。突遇大雨,火滅雷啞,司馬懿父子才死裡逃生。司馬懿受挫後堅守不戰,諸葛亮派使者送去巾幗、婦人縞素之服以及書信,以激他出戰。司馬懿看罷來信,心中大怒,但卻裝出笑臉,說到:「孔明看我像婦人吧!」接受了衣物,並厚待使者,向使者打聽諸葛亮的飲食起居。聽了使者話後,司馬懿心內盤算:諸葛亮食少事煩,看來活的日子不會長久。於是越加堅守不出,靜觀事態發展。諸葛亮強支病體處理軍務,積勞成疾,吐血不止。他知命不久長,遂授兵書於姜維。八月,病逝於五丈原軍中,是年54歲。姜維遵照諸葛亮遺囑,以木雕為諸葛亮像坐於車中,從五丈原徐徐退兵。司馬懿追兵至,姜維推出諸葛亮木像,司馬懿嚇得急令後退,被蜀軍乘勢猛攻,曹軍大敗。司馬懿退兵。蜀漢全國舉哀,葬諸葛亮於定軍山。

    諸葛亮死後,蜀後主劉禪寵信宦官,不理朝政,國勢日趨衰微。魏景元四年,司馬昭令鍾會、鄧艾伐蜀,劉禪投降,被封為安樂公,蜀漢滅亡。魏自曹睿死後,大權先被司馬懿控制,後又被司馬懿之子司馬師、司馬昭所掌握。魏鹹熙二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代魏而自稱晉帝,魏滅亡。晉建國後,於咸寧六年滅了東吳,自此三國時代結束,晉帝司馬炎統一天下。

    《三國演義》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共9人,其中武將43人,文官45人,漢、三國、晉的皇裔、后妃、宦官等28人,其他7人。漢章帝以來,東漢政府一直處於宦官集團與外戚集團的權力鬥爭,這兩大集團力量的互相鬥爭,形成了東漢獨特的政治局面;權力每次交接,無不伴隨大規模的殺戮,嚴重削弱了東漢帝國的勢力。

    公元84年,中國大地上爆發了以張角三兄弟為首的、規模空前的農民起義;東漢政府為了鎮壓黃巾起義,一方面放權到洲牧、太守,一方面默認並地主階層組織私人武裝,對抗起義軍。經過近一年的較量,基本上把黃巾軍鎮壓下來。但是經過黃巾起義,東漢政府已經遙遙欲墜,加上權力下放到洲、郡一級和容許地主階層擁有私人武裝;各洲牧、太守紛紛擁兵自重,地方豪強為了共同利益,形成利益共同體,並推舉德高望重或有能力的當塢帥,東漢政權已經名存實亡。

    公元89年,靈帝亡,劉辯即位;宦官和外戚展開新一輪權力爭奪,為了在權力爭奪中取得決定性勝利,何進聽取袁紹建議,徵調四方猛將、英雄豪傑率兵入京,造成董卓亂政;地方勢力借口討伐董卓,紛紛招兵買馬,後王允計殺董卓,西涼軍閥再度把持政權,並互相拚殺;而各地軍閥為了搶奪地盤,紛紛兵刃相交,亂世正式來臨。

    公元9年,盤踞袞州的曹操擊敗呂布,聽取部下的意見,推行屯田,並西迎獻帝,取得了無與倫比的政治優勢,其後擊敗劉備、袁術、呂布等,佔有袞、司隸和徐州、青州的一部分;河北的袁紹也攻克易京,徹底消滅軍閥公孫瓚,佔據了翼州、幽州、并州、青州的絕大部分,成為最大的割據勢力;江東的孫策先後打敗許貢、王郎等人,佔有會稽、丹陽、吳郡等地,在江東立穩了陣腳。荊洲的劉表、益洲的劉焉、劉璋父子也成為軍閥中的有力競爭者。

    公元200年,袁紹挑選0萬精銳步兵,騎兵萬餘,南下與青少年好友曹操爭鋒,曹操先後擊殺袁紹勇將顏良、文丑後勒兵官渡;袁紹在正面戰場無法撕開曹操防線,同時在青州、并州和曹操後方汝南開展第二戰場,先後被曹操採取相應措施一一瓦解。後曹操放火燒掉袁紹屯放於烏巢的軍糧等軍用物資;袁紹大將張郃、高覽投降曹操,袁軍士氣全無,曹操乘機發動大反攻,殺萬餘,俘虜7萬餘。其後袁紹一蹶不振,二子爭位,曹操加以利用,公元207年,曹操遠征烏丸,出其不意,大勝,平定了北方,一舉成為最強大的軍閥。江東孫策準備在曹操和袁紹決戰時偷襲許昌,不料正在加緊策劃的時候給刺客刺殺,傷重身亡,其弟孫權即位,加強了對南方發展的力度。

    公元208年,荊洲牧劉表病死,幼子劉琮在地方豪強蒯良、蒯越兄弟和舅舅蔡瑁的下當上了荊洲牧;寄居劉表的劉備和江東孫權也加緊搶奪荊洲;曹操知道劉表死亡後,馬上率領精銳騎兵5000,輕裝簡備,日夜兼程,南下搶奪荊洲;並於長阪擊潰南逃的劉備;劉琮投降,曹操拘有荊洲大部分。孫權、劉備為了對抗曹操,聯合起來共同對付曹操,208年月,曹操率領4、5萬大軍,水陸並進,進軍赤壁,與孫劉聯軍對持。周瑜用黃蓋計,大燒曹操連環船,加上曹軍水土不服,大敗而歸,荊洲所受降的水軍全部死亡或者投降。曹操失去了水軍和部分的嫡系部隊,急劇上升勢頭受到嚴重打擊,從此致力於北方。赤壁之戰後期,周瑜與曹仁在南郡展開激烈爭奪,劉備乘機搶奪了荊洲南部四郡,並派關羽北上攻打襄陽,被守將樂進擊敗;經過一年的爭奪,曹仁不得不奉命撤回襄陽,徹底失去了南下的據點;同時,孫權從合肥方向進攻也被曹軍挫敗。

    公元2年,劉備聽取謀士龐統、諸葛亮的建議,留關羽鎮守荊洲,自己帶領大軍借口抵抗張魯,入川謀取益洲;經過3年的爭奪,終於奪取了益洲。從此,三國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公元24,曹操借口進攻張魯,挑撥關中割據勢力馬超、韓遂等公開作反;曹操乘機消滅關中勢力並一舉攻下割據漢中的張魯;劉備恐懼曹操乘機攻擊成都,馬上向孫權退步。公元28年,劉備在攻取三巴後,親自帶領主力部隊北上爭奪漢中,擊殺漢中守將夏侯淵;曹操不得不親自到漢中前線指揮作戰,無法挽回敗局,不得不退出漢中,也失去了進軍益洲的據點,三國勢力達到了平衡,鼎立局面正式出現。

    公元29年,關羽受劉備勝利勝利攻取漢中的鼓舞,出兵進攻襄陽,遇上山洪爆發,水淹曹軍於禁所督7支救兵,包圍襄陽、樊城;曹操馬上派遣徐晃領軍救援曹仁,同時和孫權達成短暫同盟,徐晃於襄陽城外擊敗關羽;孫權以呂蒙為都督,偷襲南郡,並利用政治手段來鞏固在荊洲的統治,擒殺企圖逃走的關羽;徹底粉碎了劉備利用南郡為據點北上攻取襄陽並乘機進軍中原的戰略。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曹丕即位,同年稱帝,國號魏;22年,劉備稱帝,國號漢;229年,孫權進位稱帝,國號吳;三國才正式出現。

    公元222年,劉備遣將軍吳班、陳式督水軍進入夷陵地區,鎖江東西岸;自己帶領步兵主力,準備奪回南郡。孫權求和不成,任命陸遜為都督,領50000大軍,橫兵夷陵,阻擋劉備大軍,並利用劉備補給線長遠的優勢;劉備求戰不成,士氣日益衰減,加上天氣炎熱,放鬆戒備;陸遜利用這一有利形勢,先是派朱然帶領水軍主力,截斷劉軍歸路,然後火燒連營,大敗劉備。劉備經此一役,元氣大損,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資本,自己也死於白帝城。

    公元229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利用魏文帝曹丕病故,出師漢中,北伐曹魏;派趙雲為偏師,揚言從斜谷攻打長安,吸引曹魏主力;自己親自帶領7—8萬大軍,從祁山出發,準備奪取關西。曹睿親臨長安,派大將軍曹真帶領0萬大軍攔阻趙雲,同時派駐防關中的名將張?帶領5萬精銳部隊日夜兼程救援祁山。張?在街亭大敗蜀漢先鋒馬謖,諸葛亮失去了街亭,處處為張?所制,無奈只有退兵。後蜀漢多次出兵,都被對手張?、司馬懿所牽制,由於補給不足,不得不退兵。公元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與司馬懿對陣於五丈原;司馬懿堅守不出;8月,諸葛亮病亡,蜀漢退兵。

    公元24年,司馬懿發動政變,一舉消滅曹魏宗親曹爽勢力;255年,257年,司馬師、司馬昭分別平定曹魏餘黨;確立了西晉的基礎。

    公元23年,曹魏以鍾會、郭淮、諸葛緒帶領共8萬大軍進攻蜀漢。鄧艾率兵3萬多,自狄道向甘松、沓中,進攻駐守在此的姜維;諸葛緒率3萬多人馬,自祁山向武街、陰平之橋頭,切斷姜維後路;鍾會率主力0餘萬人,分別從斜谷、駱谷、子午谷,進軍漢中;取漢中後與姜維相對於劍閣。鄧艾出奇兵從陰平小路歷經艱辛,突然出現在成都附近,諸葛亮子諸葛瞻戰死,後主阿斗遂投降;蜀漢滅亡。

    公元25年,司馬炎廢曹奐稱帝,改國號晉。

    公元279年2月,王渾出江西,王戎向武昌方向進攻,胡奮出擊夏口,杜預自駐地襄陽進軍江陵,王戎、唐彬率巴蜀之卒浮順江流而下,大舉進攻東吳。公元280年,王渾於三山擊潰東吳丞相張悌主力,不久,吳主孫皓投降;西晉統一全國,三國正式宣告結束。

    《三國演義》目錄

    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回張翼德怒鞭督郵何國舅謀誅宦豎

    第三回議溫明董卓叱丁原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第四回廢漢帝陳留踐位謀董賊孟德獻刀

    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第六回焚金闕董卓行兇匿玉璽孫堅背約

    第七回袁紹磐河戰公孫孫堅跨江擊劉表

    第八回王司徒巧使連環計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第九回除暴凶呂布助司徒犯長安李傕聽賈詡

    第十回勤王室馬騰舉義報父仇曹操興師

    第十一回劉皇叔北海救孔融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讓徐州曹孟德大戰呂布

    第十三回李傕郭汜大交兵楊奉董承雙救駕

    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駕幸許都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第十五回太史慈酣鬥小霸王孫伯符大戰嚴白虎

    第十六回呂奉先射戟轅門曹孟德敗師淯水

    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軍曹孟德會合三將

    第十八回賈文和料敵決勝夏侯惇拔矢啖睛

    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門樓呂布殞命

    第二十回曹阿瞞許田打圍董國舅內閣受詔

    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賺城斬車胄

    第二十二回袁曹各起馬步三軍關張共擒王劉二將

    第二十三回禰正平裸衣罵賊吉太醫下毒遭刑

    第二十四回國賊行兇殺貴妃皇叔敗走投袁紹

    第二十五回屯土山關公約三事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第二十六回袁本初敗兵折將關雲長掛印封金

    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第二十八回斬蔡陽兄弟釋疑會古城主臣聚義

    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斬於吉碧眼兒坐領江東

    第三十回戰官渡本初敗績劫烏巢孟德燒糧

    第三十一回曹操倉亭破本初玄德荊州依劉表

    第三十二回奪冀州袁尚爭鋒決漳河許攸獻計

    第三十三回曹丕乘亂納甄氏郭嘉遺計定遼東

    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聽密語劉皇叔躍馬過檀溪

    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隱滄單福新野遇英主

    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計襲樊城元直走馬薦諸葛

    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草廬

    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決策戰長江孫氏報仇

    第三十九回荊州城公子三求計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第四十回蔡夫人議獻荊州諸葛亮火燒新野

    第四十一回劉玄德攜民渡江趙子龍單騎救主

    第四十二回張翼德大鬧長阪橋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魯子敬力排眾議

    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孫權決計破曹操

    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會蔣干中計

    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刑

    第四十七回闞澤密獻詐降書龐統巧授連環計

    第四十八回宴長江曹操賦詩鎖戰船北軍用武

    第四十九回七星壇諸葛祭風三江口周瑜縱火

    第五十回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

    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戰東吳兵孔明一氣周公瑾

    第五十二回諸葛亮智辭魯肅趙子龍計取桂陽

    第五十三回關雲長義釋黃漢升孫仲謀大戰張文遠

    第五十四回吳國太佛寺看新郎劉皇叔洞房續佳偶

    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孫夫人孔明二氣周公瑾

    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銅雀台孔明三氣周公瑾

    第五十七回柴桑口臥龍弔喪耒陽縣鳳雛理事

    第五十八回馬孟起興兵雪恨曹阿瞞割須棄袍

    第五十九回許諸裸衣斗馬超曹操抹書問韓遂

    第六十回張永年反難楊修龐士元議取西蜀

    第六十一回趙雲截江奪阿斗孫權遺書退老瞞

    第六十二回取涪關楊高授首攻雒城黃魏爭功

    第六十三回諸葛亮痛哭龐統張翼德義釋嚴顏

    第六十四回孔明定計捉張任楊阜借兵破馬超

    第六十五回馬超大戰葭萌關劉備自領益州牧

    第六十六回關雲長單刀赴會伏皇后為國捐生

    第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漢中地張遼威震逍遙津

    第六十八回甘寧百騎劫魏營左慈擲杯戲曹操

    第六十九回卜周易管輅知機討漢賊五臣死節

    第七十回猛張飛智取瓦口隘老黃忠計奪天蕩山

    第七十一回占對山黃忠逸待勞據漢水趙雲寡勝眾

    第七十二回諸葛亮智取漢中曹阿瞞兵退斜谷

    第七十三回玄德進位漢中王雲長攻拔襄陽郡

    第七十四回龐令明抬櫬決死戰關雲長放水淹七軍

    第七十五回關雲長刮骨療毒呂子明白衣渡江

    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戰沔水關雲長敗走麥城

    第七十七回玉泉山關公顯聖洛陽城曹操感神

    第七十八回治風疾神醫身死傳遺命奸雄數終

    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賦詩侄陷叔劉封伏法

    第八十回曹丕廢帝篡炎劉漢王正位續大統

    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張飛遇害雪弟恨先主興兵

    第八十二回孫權降魏受九錫先主征吳賞六軍

    第八十三回戰猇亭先主得仇人守江口書生拜大將

    第八十四回陸遜營燒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陣圖

    第八十五回劉先主遺詔托孤兒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八十六回難張溫秦宓逞天辯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第八十七回征南寇丞相大興師抗天兵蠻王初受執

    第八十八回渡瀘水再縛番王識詐降三擒孟獲

    第八十九回武鄉侯四番用計南蠻王五次遭擒

    第九十回驅巨善六破蠻兵燒籐甲七擒孟獲

    第九十一回祭瀘水漢相班師伐中原武侯上表

    第九十二回趙子龍力斬五將諸葛亮智取三城

    第九十三回姜伯約歸降孔明武鄉侯罵死王朝

    第九十四回諸葛亮乘雪破羌兵司馬懿剋日擒孟達

    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

    第九十六回孔明揮淚斬馬謖周魴斷髮賺曹休

    第九十七回討魏國武侯再上表破曹兵姜維詐獻書

    第九十八回追漢軍王雙受誅襲陳倉武侯取勝

    第九十九回諸葛亮大破魏兵司馬懿入寇西蜀

    第一百回漢兵劫寨破曹真武侯斗陣辱仲達

    第一百一回出隴上諸葛妝神奔劍閣張郃中計

    第一百二回司馬懿占北原渭橋諸葛亮造木牛流馬

    第一百三回上方谷司馬受困五丈原諸葛禳星

    第一百四回隕大星漢丞相歸天見木像魏都督喪膽

    第一百五回武侯預伏錦囊計魏主拆取承露盤

    第一百六回公孫淵兵敗死襄平司馬懿詐病賺曹爽

    第一百七回魏主政歸司馬氏姜維兵敗牛頭山

    第一百八回丁奉雪中奮短兵孫峻席間施密計

    第一百九回困司馬漢將奇謀廢曹芳魏家果報

    第一百十回文鴦單騎退雄兵姜維背水破大敵

    第一百十一回鄧士載智敗姜伯約諸葛誕義討司馬昭

    第一百十二回救壽春於詮死節取長城伯約鏖兵

    第一百十三回丁奉定計斬孫綝姜維斗陣破鄧艾

    第一百十四回曹髦驅車死南闕姜維棄糧勝魏兵

    第一百十五回詔班師後主信讒托屯田姜維避禍

    第一百十六回鍾會分兵漢中道武侯顯聖定軍山

    第一百十七回鄧士載偷度陰平諸葛瞻戰死綿竹

    第一百十八回哭祖廟一王死孝入西川二士爭功

    第一百十九回假投降巧計成虛話再受禪依樣畫葫蘆

    第一百二十回薦杜預老將獻新謀降孫皓三分歸一統

    三國年表

    84年2月:黃巾起義。

    0月:張角病死。

    87年:曹操任東郡太守。

    89年9月:董卓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立九歲的陳留王劉協為帝,是為獻帝。

    2月:曹操號召各鎮諸侯共起討伐董卓。

    90年月:各路諸侯起兵反董卓。董卓令李儒毒死弘農王(少帝)卒年5歲。

    90年2月:董卓焚洛陽,遷都長安,洛陽古都殘破。公孫度自立為遼東侯。

    9年:孫堅破董卓,斬華雄。袁紹奪州牧韓馥的冀州,自領州牧。

    92年4月:王允設連環計,呂布殺死董卓。

    月:李傕、郭汜圍長安,殺王允,敗呂布。曹操擊敗青州黃巾軍,收編為「青州兵」,實力得以壯大。孫堅攻擊劉表,戰死。

    93年:曹操東征徐州,大敗陶謙。

    94年:呂布攻擊曹操。陶謙病亡,劉備領徐州牧。

    95年0月:曹操領兗州牧。孫策攻打江東大敗劉繇。李傕、郭汜爭奪獻帝。

    9年7月:獻帝在楊奉等人護送下,回長安。呂布占徐州,劉備投曹操。曹操始興屯田,將獻帝劫持到許。

    97年:袁術在壽春稱帝。曹操討伐張繡,失敗。袁紹佔領冀、幽、青、並四州。

    98年9月:呂布攻打劉備,破小沛。

    98年2月:曹操擒殺呂布。周瑜同小喬成親。

    99年月:張繡投降曹操。董承與王子服等密謀除曹操。孫策襲取廬江,敗劉勳。劉備討伐袁術,袁術病死。

    200年:曹操誅殺董承一夥。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位。陳琳撰寫討曹檄文,官渡之戰開始。

    0月:曹操偷襲烏巢。

    20年:曹操敗袁紹於倉亭。劉備投奔劉表。

    202年5月:袁紹病死。

    203年:孫權討伐黃祖。

    204年:曹操平定冀州。遼東公孫度死,子公孫康繼位。

    205年:曹操平定青州。

    20年:曹操平定并州。

    207年8月:曹操大破烏桓,消滅袁氏殘餘勢力,統一了北方。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曹操從南匈奴贖回蔡文姬。

    208年月:曹操封為漢丞相。

    7月:曹操南征劉表。

    8月:劉表病死。曹操殺孔融。

    9月:劉琮投降曹操。

    月:赤壁之戰,曹操被孫劉聯軍打敗。

    209年0月:劉備與孫權之妹成親。

    20年:曹操建成銅雀台。周瑜亡。

    2年:曹操攻破馬超。劉備入川。

    22年0月:曹操南下進攻濡須口。劉備駐紮霞萌關。孫權移治秣陵,改名建業。

    23年5月: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

    24年5月:孫權攻破宛城。

    7月:孫權進攻合肥,被張遼擊敗。

    0月:獻帝、伏後與國丈伏完密謀除曹操,事洩,曹操誅殺眾人。劉璋投降劉備,劉備自領益州牧。

    25年7月:曹操征張魯。

    月:張魯降曹操。逍遙津之戰。曹操在濡須打敗孫權。

    2年:曹操稱魏王。

    27年2月:曹操進攻濡須口,孫權敗。

    28年:曹彰大破烏桓軍,鮮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9年7月:劉備進位漢中王。關羽水淹七軍。

    0月:關羽失荊州,被孫權殺害。

    220年月:曹操病亡。

    0月:曹丕稱帝,建魏國。

    22年4月:劉備稱帝。劉備伐吳。張飛遇害。

    222年:孫權稱吳王。彝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大敗劉備。

    223年4月:劉備死於白帝城,劉禪繼帝位。

    8月:曹丕五路伐蜀。蜀吳重修和好。雍闓叛亂。

    225年:諸葛亮南征。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平定蜀國南方。

    22年:曹丕病亡,曹睿繼位。

    2月:曹睿封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孫權圍攻江夏,兵敗。

    227年:諸葛亮上書北伐。

    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姜維降蜀。馬謖失街亭。周魴詐降誘曹魏攻吳,陸遜大敗曹休。諸葛亮第二次北伐。

    229年:孫權稱帝。諸葛亮第三次北伐。

    230年:吳派衛溫、諸葛直航海到夷洲。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真病亡。

    23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

    234年:諸葛亮六出祁山。

    8月: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吳大舉攻魏合肥。

    235年月:曹睿封司馬懿為太傅。馬鈞製造司南車和水轉百戲。

    237年:遼東公孫淵自立為燕王。

    238年:司馬懿平遼東,殺公孫淵。倭邪馬台女王卑彌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彌呼為「親魏倭王」。

    239年月:曹睿亡,曹芳繼位。

    240年:蜀將張嶷平定蠻族之亂。

    24年:魏國在淮河興修水利。

    242年:孫權派軍攻打海南島。

    244年:曹爽派兵攻打蜀漢不利,傷亡慘重。

    245年:吳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爭權,陸遜因受牽連,憂憤而死。

    24年:毌丘儉兩度攻破高句麗。

    247年:蜀姜維出隴右攻魏,接應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司馬懿封為丞相。

    249年月:司馬懿殺曹爽一夥。夏侯霸降蜀。姜維伐魏。

    250年:孫權廢太子孫和為庶人,賜魯王孫霸死,立孫亮為太子。姜維攻魏西平失敗。

    25年:魏國太尉王凌陰謀叛變,被司馬懿平定。

    7月:司馬懿亡。

    252年:司馬懿長子司馬師為大將軍。孫權亡,孫亮繼位。司馬昭攻吳,失敗。

    253年:諸葛恪進攻魏國,無功而返。姜維攻魏狄道失敗。吳孫峻誅殺諸葛恪。

    254年9月:司馬師廢曹芳。

    0月:曹髦繼位。吳孫英謀殺孫峻未果。

    255年:鎮東將軍毌丘儉與揚州刺史文欽討伐司馬師。司馬師亡。司馬昭為大將軍。姜維攻魏狄道,先勝後敗。

    25年4月:司馬昭討伐諸葛誕。姜維伐魏被鄧艾擊敗。吳孫峻死,弟孫琳專吳政。孫綝殺死滕胤等人。

    257年:魏諸葛誕與孫吳聯合起兵反魏。姜維出駱谷攻魏失敗。

    258年:魏軍攻破壽春,斬諸葛誕。孫綝廢吳帝孫亮為會稽王,立琅琊王孫休為帝。孫休與丁奉設計殺死孫綝。

    20年5月:賈充、成濟殺死曹髦。

    月:曹奐繼位。

    22年0月:姜維攻魏,被鄧艾擊敗,退屯沓中。

    23年:司馬昭三路伐蜀,蜀亡。

    24年:鍾會和姜維密謀失敗被殺。司馬昭稱晉王。孫休亡,孫皓繼位。

    25年:司馬昭亡,其子司馬炎繼任晉王。

    2月:司馬炎廢曹奐為陳留王,自稱晉武帝,建立西晉,魏亡。

    27年:吳孫皓出兵攻晉,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司馬炎派楊肇、羊祜等率軍戰略要地西陵。陸抗大敗楊肇,殺步闡。

    277年:晉文鴦擊破鮮卑族。

    278年:羊祜死、杜預駐紮襄陽。

    279年:西晉出動六路兵馬攻打吳國。

    280年:西晉消滅吳國,吳帝孫皓投降,吳亡。

    三國附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調寄《臨江仙》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推其致亂之由,殆始於桓、靈二帝。桓帝禁錮善類,崇信宦官。及桓帝崩,靈帝即位,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共相輔佐。時有宦官曹節等弄權,竇武、陳蕃謀誅之,機事不密,反為所害,中涓自此愈橫。

    (全文ml)

    三國演義三十個虛構事跡

    三國演義與正史完全不同的比較重要的三十個虛構事跡,對三國演義的補充:

    草」船」借箭:無此事,此乃孫堅、孫權父子所為,分別發生在跨江擊劉表和濡須之戰。(三國演義之祖【三國誌平話】中借箭的是周瑜。)

    2氣量狹小的周瑜:三氣周瑜純屬羅貫中為貶低周渝而虛構,劉備評價周瑜「器量廣大」,程普評價周瑜說:「與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陳壽評價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邁、蘇東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3舌戰群儒:無此事,諸葛面見孫權而已諸如智激周瑜、群英會、苦肉計、連環計等均為虛構。

    4借東風:純屬虛構(借東風——冬至時日,多有東南風,此乃曹操之天災,非人為;)

    5賠了夫人又折兵:孫權自己要把妹妹嫁給劉備,單純的政治婚姻……無他

    諸葛三氣周瑜:周瑜氣量寬宏,更不會嫉妒諸葛亮,周瑜當時甚至並未注意過諸葛亮極少碰面…從赤壁之戰結束到周瑜病逝的兩年間,諸葛亮正在零陵一帶搞後勤工作,根本沒有和周瑜見過面。至於周瑜病逝後,蜀國弔唁的代表是龐統,而不是諸葛亮。

    7征漢中:征漢中時的前線總指揮是劉備,諸葛亮留守成都搞後勤工作。

    8取蜀攻略:由龐統法正完成

    9關公好女色:曹公與劉備圍呂布與於下邳,關羽啟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臨破,又屢啟公。公疑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如此看來,關聖大帝也有七情六慾;關於貂蟬,正史上沒有記載。正史上只記載了一個董卓的侍女跟中郎將呂布勾結

    0長板坡七進七出:趙雲護送家小撤退十分平淡

    水淹七軍:此事件雖有所本,但與史實相差很遠。此乃天災人禍,非人謀。虛構龐德抬櫬死戰,大戰關羽,對於禁純屬污蔑《三國誌》中的《關羽傳》和《於禁傳》都寫得很清楚:時值秋天,大雨連綿,漢水暴漲,平地水高五六丈,關羽所帶的荊州水軍適應這種天氣,而於禁、龐德帶的是北方軍,不適應水戰,被洪水沖沒,於禁投降,龐德被殺。

    2孔明伐魏:並無七次實五次輸的沒演義那麼漂亮,而演義很多地方把敗仗寫成了勝仗,如第二次北伐的陳倉之戰,其實是敗仗。

    3關羽單刀會:按照《三國誌?魯肅傳》的記載,並不是關羽到魯肅那裡去赴會,而是魯肅到關羽那裡去赴會,「單刀赴會」的孤膽英雄不是關羽,而是魯肅。而三演本末倒置,「單刀」乃軍士之兵器佩刀,而非大刀。

    4華容道關羽義釋曹操:這是作者為醜化曹操,樹立關羽的高大形象而虛構的。在華容道攔截曹操的是劉備,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5.火燒上方谷:即是孔明差點燒死司馬懿和魏延那回,純屬虛構.

    六出祁山:諸葛亮伐魏五次,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到了祁山。

    7木牛流馬:其實,木牛就是獨輪車,流馬就是今天很常見的四輪小拉車。一說木牛是四輪車,流馬是一種頭部比較尖的船。

    8.諸葛亮用兵如神:諸葛亮擅長內政治理,用兵並不是強項。

    9七擒七縱:正史無,僅野史有一句「七擒七縱」,存疑。

    20.孫夫人投江:孫夫人與劉備的婚事,本來只是歷史上無數次政治性聯姻之一。是孫夫人去荊州並沒有劉備跑到東吳去娶親。這裡並沒有多少男歡女愛的色彩。二人成婚之時,劉備已年近半百,而孫夫人不過二十上下,年齡相差約三十多歲一個是貪圖皇位的梟雄,另一個是任性而為的驕女,彼此互不信任,何來歡愛?所以,劉備入益州不久,孫權就「大遣舟船迎妹」,而孫夫人也毫不猶豫地回了娘家,還差點帶走了劉備的寶貝兒子阿斗。從此,她一去不返,杳無音信,與劉備恩斷情絕。後孫夫人投江自儘是疑問,劉備呢?佔據益州之後便娶了寡居的吳氏(吳懿之妹,劉璋之嫂),也看不出對孫夫人有什麼留戀。正因為這樣,在《三國誌.蜀書.二主妃子傳》中竟沒有一句話提到孫夫人!史書上沒有記載孫夫人的最後結局,但可以肯定,她是絕不會為了劉備而殉情自盡的。

    2曹真:病死於洛陽,並非被諸葛亮寫信罵死==||

    22.諸葛亮罵死王朗:王朗病死於228年,並未隨軍出戰王朗被罵死,完全虛構。

    23劉皇叔劉備:實為無稽之談虛構劉備被獻帝稱「劉皇叔」來表達劉備是「捍衛漢室」…和曹操是「國賊」的假象==要是劉備是劉皇叔那劉表、劉璋哩?

    24空城計:虛構靈感應該來自趙雲的空營計(諸葛亮只是在最後一次北伐時才與司馬懿相持於渭水。但作者寫空城計又是有所本的,這個「本」就是《三國誌》中的裴松之注所引「郭沖三事」,但它是假的。因為諸葛亮屯兵漢中陽平時,司馬懿還是荊州都督,無緣與諸葛亮抗衡。當時諸葛亮駐今陝西安康縣,司馬懿屯今河南南陽,如此之遙遠,何談空城計?)

    25.過五關斬六將:此五關相距甚遠也無聯繫虛構劇情(關羽離開曹操後,直接從許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劉備,並未發生過五關、斬六將之事。)被斬的六將:三演說被斬的六將是孔秀、孟坦、韓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而這幾個人都不見史書記載,連名字也是虛構的。他們的出場只有一個任務,就是挨關老爺一刀。

    2張郃:張郃先後敗於趙雲、馬超等人之手,這在高手動輒大戰數十回合平手的演義中實在是少見的。只能說,羅貫中好像頗不喜歡張郃….(猜想跟三國誌裡那句蜀軍自孔明以下都懼怕他(張郃)脫不了關係)而正史中~張郃也不是中伏,而是追擊孔明時膝蓋被流箭射中,跟龐統一樣死的滿衰的。其實正史上的張郃相當厲害,諸葛亮曾屢次敗於張郃之手。)

    27.八陣圖退陸遜:陸遜退兵是因為魏國要攻打吳國,陸遜怕腹背受敵才退兵,八陣圖的確是有的,非常神奇,明代的八陣圖合變說就記載了這個神奇的陣法

    28溫酒斬華雄:實華雄死於江東猛虎孫堅的軍隊,演儀反把孫堅寫成是華雄的手下敗將,這對孫堅太不公平了。

    29關公斬顏良,誅文丑:斬顏良確有其事,誅文醜的卻是荀攸的計謀所為。趁文丑部下搶曹軍丟下的東西時曹操突擊

    30.貂蟬:完全虛構,不過董卓有個導致董卓與呂布反目的侍女。

    相關成語

    、髀肉復生(劉備):形容長期清閒,事業毫無成就。

    2、後患無窮(劉備):指給將來留下的禍患無窮無盡。

    3、如魚得水(劉備與諸葛亮):比喻得到了與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非常合適的環境。

    4、三顧茅廬(劉備與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後用來比喻多次專誠拜訪。

    5、初出茅廬(諸葛亮):形容剛出來做事,缺乏實際經驗,比較幼稚。

    、虎踞龍盤(諸葛亮):形容南京地勢的雄偉。

    7、集思廣益(諸葛亮):指集中眾人的意見,擴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盡瘁(諸葛亮):形容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計(諸葛亮):指一種作戰方法。

    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將崔琰):指代人寫文章。

    2、才佔八斗(曹植):形容學問高,文采好。

    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學高超,文思敏捷。

    4、超群絕倫(關羽):形容高出眾人之上,沒有人能與其相比。

    5、一身是膽(趙雲):形容膽量極大。

    、顧曲周郎(吳國都督周瑜):指精通音樂戲曲的人

    7、巢毀卵破(孔融的兩個兒子):比喻國家或集體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員當然不能倖免。

    8、堅壁清野(曹操的謀士荀彧)指餓死、困死敵人的一種作戰方法。

    9、如嚼雞肋(楊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犢(楊修的父親楊彪):比喻父母愛撫子女。

    2、勢如破竹(杜預):比喻軍隊一路連打勝仗,形勢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樣的順利。

    22、車載斗量(吳國的中大夫趙咨):形容數量很多並不稀罕。

    23、斷頭將軍(巴郡太守嚴顏):形容壯士英勇不屈,寧死不降。

    24、吳下阿蒙(吳國名將呂蒙):形容沒有學識的粗人。

    25、想當然(孔融):形容沒有事實根據的主觀臆斷。

    2、兵貴神速(魏國謀士郭嘉):指用兵貴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遜(張郃):形容說話不客氣,沒有禮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鍛煉才能成器。

    29、負重致遠(人稱「鳳雛」的龐統,陸績,顧邵):背著沉重的東西送到遠方。

    30、樂不思蜀(劉禪):比喻樂而忘本。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