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獵手 第六卷 資料收集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otalaalae)

    布達拉宮坐落在西藏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的瑪布日山(紅山)上,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築群。7世紀吐蕃松贊干布與唐文成公主聯姻,乃建此宮而居。以後兩次毀於災害兵火。45年五世達賴喇嘛進行擴建,歷時半個世紀始具規模。

    白宮橫貫兩翼,為達賴喇嘛生活起居地,有各種殿堂長廊,擺設精美,佈置華麗,牆上繪有與佛教有關的繪畫,多出名家之手。紅宮居中,供奉佛像,松贊干布像,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像數千尊,以及歷代達賴喇嘛靈塔,黃金珍寶嵌間,配以彩色壁畫,輝煌金碧。整個建築群佔地0餘萬平方米,房屋數千間,佈局嚴謹,錯落有致,體現了西藏建築工匠高超技藝。布達拉宮是西藏政教合一政權的中心。每逢節日活動,宮門擠滿信仰藏傳佛教各民族佛教徒,成為著名佛教聖地。990年8月後重修。

    9年,布達拉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994年,布達拉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歷史沿革】

    「布達拉」,或譯「普陀珞珈」,都是梵語「otalaa」的音譯,意為「佛教聖地」。公元7世紀初,松贊干布統一各部,定都邏些(今拉薩),建立吐蕃奴隸制政權。4年,他與唐王朝聯姻,為迎娶文成公主,在瑪布日山上修建了宮殿。因為松贊干布把觀世音菩薩(世間自在佛)作為自己的本尊佛,所以就用佛經中菩薩的住地「布達拉」來給宮殿命名,稱作「布達拉宮」。當時的布達拉宮有大小房屋一千間,但是在赤松德贊統治時期遭遇雷火燒燬了一部分。後來在吐蕃王朝滅亡時,宮殿也幾乎全部被毀,只留下了兩座佛堂倖免於戰火。此後隨著西藏的政治中心移至薩迦,布達拉宮也一直處於破敗之中。

    42年,五世達賴喇嘛洛桑嘉措建立了噶丹頗章政權,拉薩再度成為青藏高原的政治中心。45年,他開始重建布達拉宮,三年後竣工,是為白宮。53年,五世達賴入住宮中。從這時起,歷代達賴喇嘛都居住在這裡,重大的宗教和政治儀式也都在這裡舉行,布達拉宮由此成為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五世達賴去世後,為安放靈塔,宮廷總管第巴#83;桑結嘉措繼續擴建宮殿,形成紅宮。在紅宮修建時,除了本地工匠,清政府和尼泊爾政府也都派出匠師參與,每天的施工者多達7700餘人。整個布達拉宮到93年基本完工,總共歷時48年,耗資約白銀23萬兩。

    布達拉宮在建成後又進行過多次擴建,方形成今日之規模。959年,十四世達賴丹增嘉措離開西藏。此後,布達拉宮就不再是政治活動的場所,而只保留了宗教的功能。989年至994年國家投資人民幣5500萬元進行第一期搶險加固維修。2002年起又實施了投資7億元的以基礎地壟加固為主的二期維修。截至2007年9月,二期維修進展順利,工程已完成總投資的90%。布達拉宮主體古建築地壟加固和紅宮、白宮等7處古建築維修已基本完成;雪城古建築維修完成90%以上,雪巴列空等2處景點已正式對外開放。

    【建築概況】

    布達拉宮是歷世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是過去西藏地方統治者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從五世達賴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儀式均在此舉行,同時又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的地方。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有橫空出世,氣貫蒼穹之勢,堅實墩厚的花崗石牆體,松茸平展的白瑪草牆領,金碧輝煌的金頂,具有強烈裝飾效果的巨大鎏金寶瓶、幢和經幡,交相映輝,紅、白、黃三種色彩的鮮明對比,分部合築、層層套接的建築型體,都體現了藏族古建築迷人的特色。布達拉宮是藏式建築的傑出代表,也是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

    宮殿的設計和建造根據高原地區陽光照射的規律,牆基寬而堅固,牆基下面有四通八達的地道和通風口。屋內有柱、斗拱、雀替、梁、椽木等,組成撐架。鋪地和蓋屋頂用的是叫「阿爾嘎」的硬土,各大廳和寢室的頂部都有天窗,便於采光,調解空氣。宮內的柱樑上有各種雕刻,牆壁上的彩色壁畫面積有2,500多平方米。

    宮內還收藏了西藏特有的、在棉布綢緞上彩繪的唐卡,以及歷代文物。布達拉宮在9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89年進行了全面的修建。

    宮宇疊砌,迂迴曲折,同山體有機地融合,這是布達拉宮給人最為直接的感受。其外觀有3層,自山腳向上,直至山頂。整體建築主要由東部的白宮(達賴喇嘛居住的部分),中部的紅宮(佛殿及歷代達賴喇嘛靈塔殿)及西部白色的僧房(為達賴喇嘛服務的親信喇嘛居住)組成。在紅宮前還有一片白色的牆面為曬佛台,這是每當佛教節慶之日,用以懸掛大幅佛像的地方。

    作為藏傳佛教的聖地,每年到布達拉宮的朝聖者及旅遊觀光客總是不計其數。他們一般由山腳無字石碑起,經曲折石鋪斜坡路,直至繪有四大金剛巨幅壁畫的東大門,並由此通過厚達4米的宮牆隧道進入大殿。

    在半山腰上,有一處約00平方米的平台,這是歷代達賴觀賞歌舞的場所,名為「德陽廈」。由此扶梯而上經達松格廓廊道,便到了白宮最大的宮殿東大殿。有史料記載,自53年清朝順治皇帝以金冊金印敕封五世達賴起,達賴轉世都須得到中央政府正式冊封,並由駐藏大臣為其主持坐床,親政等儀式。此處就是歷代達賴興行坐床,親政大典等重大宗教,政治活動的場所。

    【白宮】

    現存布達拉宮最古的建築是法王洞。9世紀時,布達拉宮因吐蕃內亂遭到破壞,僅存法王洞。洞內供著據傳為松贊干布生前所造的他自己和文成公主、尼泊爾尺尊公主等人並列的塑像。

    白宮因外牆為白色而得名。它是達賴喇嘛生活、起居的場所,共有七層。最頂層是達賴的寢宮「日光殿」,殿內有一部分屋頂敞開,陽光可以射入,晚上再用蓬布遮住,因此得名。日光殿分東西兩部分,西日光殿(尼悅索朗列吉)是原殿,東日光殿(甘丹朗色)是後來仿造的,兩者佈局相仿,分別是十三世和十四世達賴的寢宮,也是他們處理政務的地方。這裡等級森嚴,只有高級僧俗官員才被允許進入。殿內包括朝拜堂、經堂、習經室和臥室等,陳設均十分豪華。

    白宮的第六層和第五層都是生活和辦公用房。第四層有白宮最大的殿宇東大殿(措欽廈)。殿長寬內設達賴寶座,上懸同治帝書寫的「振錫綏疆」匾額。布達拉宮的重大活動如達賴坐床典禮、親政典禮等都在此舉行。

    白宮外部有「之」字型的上山蹬道。東側的半山腰有一塊寬闊的廣場,稱作德央廈,是達賴喇嘛觀看戲劇和舉行戶外活動的場所。廣場的南北兩側建有僧官學校等。

    白宮在紅宮的下方與扎廈相連。扎廈位於紅宮西側,是為布達拉宮服務的喇嘛們的居所,最多時居住著僧眾25000多人。它的外牆都是白色,因此通常也被看作是白宮的一部分。

    【紅宮】

    紅宮位於布達拉宮的中央位置,外牆為紅色。宮殿採用了曼陀羅佈局,圍繞著歷代達賴的靈塔殿建造了許多經堂、佛殿,從而與白宮連為一體。

    紅宮最主要的建築是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共有五座,分別是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和十三世。各殿形制相同,但規模不等。其中最大五世達賴靈塔殿(藏林靜吉)殿高三層,由十六根大方柱支撐,中央安放五世達賴靈塔,兩側分別是十世和十二世達賴的靈塔。五世達賴靈塔殿的享堂西大殿(措欽魯,亦名司西平措)是紅宮中最大的殿堂,高米多,面積達方米。殿內懸掛乾隆帝親書的「湧蓮初地」匾額,下置達賴寶座。整個殿堂雕樑畫棟,有壁畫98幅,內容多與五世達賴的生平有關。在紅宮的西部是十三世達賴靈塔殿(格來頓覺),建於93年,是布達拉宮最晚的建築。其規模之大也可與五世達賴靈塔殿相媲美,殿內除了靈塔,還供奉著一尊銀造的十三世達賴像和一座用20萬顆珍珠、珊瑚珠編成的法物「曼扎」。

    紅宮中的法王殿(曲結哲布)和聖者殿(帕巴拉康)相傳都是吐蕃時期遺留下來的建築。法王殿正處在布達拉宮的中央位置,它的下面就是瑪布日山的山尖。據說這裡曾經是松贊干布的靜修之所,現供奉著松贊干布、赤尊公主、文成公主以及大臣們的塑像。聖者殿供奉松贊干布的主尊佛——一尊由檀香木天然形成的觀世音菩薩像。

    紅宮的屋頂平台上佈滿各靈塔殿的金頂,全部是單簷歇山式,以木製斗拱承托外簷,上覆鎏金銅瓦。頂端立一大二小的三座寶塔,金光燦燦,煞是耀眼。屋頂外圍的女牆用一種深紫紅色的灌木壘砌而成,外綴各種金飾,牆頂立有巨大的鎏金寶幢和紅色經幡,體現出強烈的藏式風格。

    紅宮中的另外一些宮殿也很重要。三界興盛殿(薩松朗傑)是紅宮最高的殿堂,藏有大量經書和清朝皇帝的畫像。壇城殿(洛拉康)有三個巨大的銅製壇城(曼陀羅),供奉密宗三佛。持明殿(仁增拉康)主供密宗寧瑪派祖師蓮花生及其化身像。世系殿(仲熱拉康)供金質的釋迦牟尼十二歲像和銀質五世達賴像,十世達賴的靈塔也在此殿。

    【珍藏】

    布達拉宮所有宮殿、佛堂和走廊的牆壁上,都繪滿了壁畫,周圍還有各種浮雕。壁畫和雕塑大都絢麗多彩,題材主要有高原風景、歷史傳說、佛教故事和布達拉宮建造場面等,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宮內收藏了大量文物珍寶,有各式唐卡(佛教卷軸畫)近萬幅,金質、銀質、玉石、木雕、泥塑的各類佛像數以萬計。此外還有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明清皇帝的赦書、印璽,各界贈送的印鑒、禮品、匾額和經卷,宮中自用的典籍、法器和供器等。其中如金汁書寫的《甘珠爾》、《丹珠爾》(兩者都是藏文的《大藏經》)、貝葉經《時輪註疏》、釋迦牟尼指骨舍利、清朝皇帝御賜的金冊金印等都堪稱稀世珍寶,價值連城。

    在豐富的藏品中,最重要的是安放歷代達賴喇嘛遺體的靈塔。從五世到十三世,除了被革除教職的六世外,其餘八位都建造了奢華的靈塔。這些靈塔大小有別,但形式相同,均由塔頂、塔瓶和塔座組成。塔頂一般十三階,頂端鑲以日月和火焰輪。塔瓶存放遺體,分成內外兩間。外間設佛龕,供千手千眼觀音像,內間一床一桌,床上安放達賴屍棺,書桌上放置達賴生前用過的一套法器和文房用品。所有靈塔都以金皮包裹、寶玉鑲嵌,顯得金碧輝煌。其中五世達賴的靈塔高達4.85米,當時為建造它,共花費白銀04萬兩,並用去了萬兩黃金和5000多顆珍珠、瑪瑙、寶石等。十三世達賴的靈塔也高達4米,用去了.9萬兩黃金。還有五世達喇的靈塔裡有一顆大象腦裡生成的比大指拇還大的珍珠

    【周邊情況】

    布達拉宮主體建築的東西兩側分別向下延伸,與高大的宮牆相接。宮牆高米,底寬4.4米,頂寬2.8米,用夯土砌築,外包磚石。牆的東、南、西側各有一座三層的門樓,在東南和西北角還各有一座角樓。宮牆所包圍的範圍全都屬於布達拉宮。

    宮牆內的山前部分叫作「雪城」,分佈著原西藏政府噶廈的辦事機構,如法院、印經院和藏軍司令部等。此外還有作坊、馬廄、供水處、倉庫、監獄等宮廷輔助設施也都設在這裡。

    宮牆內的山後部分稱做「林卡」,主要是一組以龍王潭為中心的園林建築,是布達拉宮的後花園。五世達賴重建布達拉宮時在此取土,形成深潭。後來六世達賴在湖心建造了三層八角形的琉璃亭,內供龍王像,故此稱為龍王潭。

    紅山的右側有一座藥王山,山上有7世紀建造的一座藏醫學院。宮前公路南側有一塊「達扎路恭紀功碑」,是吐蕃贊普赤松德贊為表彰其大將達扎路恭於唐廣德元年(73年)率兵攻掠長安而建立的。在宮牆周邊,近年來新建了不少商業設施,與布達拉宮莊嚴肅穆的氣氛形成強烈的反差。

    今天,人們眼中的布達拉宮,不論是它石木交錯的建築方式,還是從宮殿本身所蘊藏的文化內涵看,都能感受到它的獨特性。它似乎總能讓到過這裡的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統一花崗石的牆身;木製屋頂及窗簷的外挑起翹設計;全部的銅瓦鎏金裝飾,以及由經幢、寶瓶、摩羯魚、金翅鳥做脊飾的點綴……這一切完美配合使整座宮殿顯得富麗堂皇。大殿內的壁畫亦算是布達拉宮內一道別緻風景,在這堪稱巨型繪畫藝術長廊內,既記載有西藏佛教發展歷史,又有五世達賴生平,文成公主進藏過程,還有西藏古代建築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剛等等,說它是一部珍貴的歷史畫卷毫不為過。

    獨特的布達拉宮同時又是神聖的。因為每當提及它時都會很自然地聯想起西藏。在人們心中,這座凝結藏族勞動人民智慧又目睹漢藏文化交流的古建築群,已經以其輝煌的雄姿和藏傳佛教聖地的地位絕對地成為了藏民族的象徵。

    舉世聞名的布達拉宮是雪域高原的標誌性建築,同時也是寶貴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無論從哪一個角度去看布達拉宮,這座雄偉的宮殿都不失壯麗巍峨的氣勢。然而,「布達拉宮老了」,已在布達拉宮工作了5年之久的布達拉宮管理處處長強巴格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說,「布達拉宮大多數建築距今已有350多年的歷史,少數建築甚至有300年的歷史」,「不過在中央政府的關心下,國家兩次下撥巨資對布達拉宮進行大規模的維修。之前,我們對布達拉宮進行了有史以來投資最大、規模最大、涉及項目最多的一次大的維修工程,『大手術』正使『這位老人返老還童』,老當益壯」。

    一千三百年前的「白色宮殿」

    布達拉宮的建造與吐蕃第三十二代贊普松贊干布密不可分。相傳300年前的公元7世紀初,松贊干布遷都拉薩後,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別在紅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間宮殿的三座九層樓宇,取名叫布達拉宮。「樓群一側為藏王的寢宮,中間宮殿的頂部建有佛塔,另一側是後宮。在後宮與中間宮殿之間架有四層樓高的銅鐵鑄空中廊橋。那時的布達拉宮外有三道圍牆,最外一堵圍牆直到今天北京路上的白塔處」,布達拉宮管理處副處長尼瑪次仁談起布宮,如數家珍。他告訴說,「那時布宮的三大建築,均通體粉白,聳立在紅山上顯得聖潔而雄偉,藏民們都稱之為『白色的宮殿』」。

    然而,布達拉宮就它的佈局、佛像、供物等,與西藏其他的寺廟並無差別,為什麼稱之為「宮」而不是「寺」?對此問題,尼瑪次仁解釋說,其時西藏還不是政教合一的社會,當時的布達拉宮只是作為藏王的宮殿而存在,並無香火。「自從五世達賴喇嘛受清順治皇帝冊封成為西藏政教首腦後,布達拉宮不僅是政權機關所在地,也是藏傳佛教大活佛的居所,於是布達拉宮自然成為藏民頂禮膜拜、供奉香火的聖地了。」

    重建布宮五世達賴秘不發喪3年

    「吐蕃王朝滅亡之後,古老的宮堡也大部分毀於戰火,加上雷擊等自然災害,布達拉宮的規模日益縮小,甚至一度被納入大昭寺,作為其分支機構進行管理。如今的布達拉宮只尚存有當時的法王洞和帕巴拉康。」據瞭解,位於紅宮第2層的法王洞為松贊干布當年的修行洞,洞內還有吐蕃時期的遺物,如爐灶、石鍋、石臼等。頂層的帕巴拉康也叫觀音殿,門楣上有塊大匾,上書「福田妙果」4字,為清同治皇帝御筆。

    布達拉宮金頂。

    尼瑪次仁介紹說,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布達拉宮的基本面貌,主要是公元7世紀五世達賴喇嘛時期重建的白宮及其圓寂後修建的紅宮,「此後歷代達賴又相繼擴建,終成布達拉宮今日之規模。」據悉,外觀共3層的布達拉宮,整體建築主要由東部的白宮,中部的紅宮及西部白色的僧捨組成,包括山下印經院和後花園宗角祿康等附屬建築,布達拉宮佔地達3公頃。

    據瞭解,五世達賴喇嘛於公元45年開始重建布宮的。後來,五世達賴喇嘛因年高而將政務委託攝政第巴處理,為樹立第巴威望,五世達賴喇嘛以按手印而使眾人聽命於第巴。所以進入白宮,你就會看到南壁玻璃罩內的那枚代表權勢的神秘手印。82年五世達賴喇嘛圓寂後,攝政第巴#83;桑結嘉措為了讓工程順利進行,將五世達賴喇嘛圓寂的消息秘不發喪長達3年之久。因此,公元93年布宮重建工程結束後,落成紀念碑只得以無字碑的形式出現。而今天人們到布宮朝拜、參觀,大多會從這塊地處紅山腳下的無字碑開始他們遊歷的步伐。

    未設靈塔的六世達賴喇嘛

    紅宮主體為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和佛殿。一世至四世達賴喇嘛的靈塔分別安放在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和拉薩的哲蚌寺,除六世達賴喇嘛外,五世至十三世達賴喇嘛等八位的靈塔則全部安放在布達拉宮的紅宮裡。布達拉宮裡唯一保留有六世達賴喇嘛遺跡的地方,是他曾經的寢宮——德丹吉殿。緣何如此,據稱是這位被譽為「情歌聖手」的活佛其時爭議頗多。

    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4歲時入主布達拉宮,傳聞他始終未能忘情於世俗生活,並以親身感受創作了大量詩歌。相傳八廓街的瑪吉阿米,就是他當年與情人幽會的地方。康熙三十二年,倉央嘉措殃及於西藏的政教鬥爭,被清廷廢除,解送北上,傳說道經今青海湖時,夜中遁去,不知所終。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