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獵手 第六卷 資料收集 漢服
    從三皇五帝到明朝這一段時期漢民族所穿的服裝,被稱為漢服。漢服是漢民族傳承千年的傳統民族服裝,是最能體現漢族特色的服裝,每個民族都有屬於特色的民族服裝,漢服體現了漢族的民族特色。從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幾千年時間裡,漢民族憑借自己的智慧,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漢服文化,發展形成了具有漢民族自己獨特特色的服裝體系——漢服體系。博大精深、體系完備、悠久美麗的漢服,是中國不可多得的一大財富,是非常值得每一個炎黃子孫引以為自豪的。(注:通常來說,華服,漢裝也是傳統漢服的別稱。)客觀上的漢族人某些歷史階段的民族服裝例如漢化旗裝/旗袍/馬褂等絕對不可以被稱作“漢服”,因為它們與真正的漢服沒有正常的演變銜接過程。

    基本特點)歷史性

    漢服是封建時代的主要以漢族政權為主時期的傳統服飾,這一點說明了漢服具有歷史性。

    2)傳承性

    傳承性即漢服歷史具有傳承性。在這漫長的時間中,漢服歷史的發展一直遵循著代代相傳,世世相襲的特點,這體現了漢服歷史發展的傳承性。

    3)多樣性與同一性

    多樣性與同一性是指漢服款式的多樣性與漢服型制(或樣式)的同一性。作為一個擁有千年歷史的事物,漢服從來就不是一種款式,“上衣下裳”,“深衣”,“襦裙”等豐富多彩的款式體現了作為一種悠久的民族服飾應有的多樣性。雖然漢服歷來款式豐富,但漢服的基本形制(或樣式)“交領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系結”的特點卻是千古未便的,這就是漢服的同一性。同一性與多樣性的統一是漢服的一大特色。

    (4)完備性

    完備性是指漢服自身內部體系的完備性。經過千年的發展,漢服已經是一種成熟的服飾了,它不但內部種類豐富,工藝考究,而且漢服的配飾也非常繁多而豐富。

    (5)相融性

    相融性是指漢服與傳統文化的相融性,漢服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經被視為正宗傳統文化的象征了,而且漢服本身就處處體現著傳統文化,漢服與傳統文化是和諧的一家。

    歷史和發展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

    在未有考古實物的年代之前,漢服最早的出現應該是殷商時期。

    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後又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殷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服飾制度逐漸形成。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諸侯國間的衣冠服飾及風俗習慣上都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並創造深衣。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范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客觀上的漢族人某些歷史階段的民族服裝例如漢化旗裝/旗袍/馬褂等絕對不可以被稱作“漢服”,因為它們與真正的漢服沒有正常的演變銜接過程。

    44年清軍入關後,建立了以滿族為核心的高度集權政府。滿清統治者下令全國剃發易服,引起全國性的憤怒、不滿及武裝抵抗,隨後滿清王朝進行武力血腥鎮壓與屠殺,漢服逐漸消亡。

    特點與樣式

    漢服具備獨特的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交領、右衽、系帶、寬袖,又以盤領、直領等為其有益補充。

    漢服的基本款式大約有九類,在基本款式下又因其領口、袖型、束腰、裁剪方式等的不同變化演繹出幾百種款式。他與西服大不相同,與那些即使受到漢服影響而產生的韓服、和服等服飾也不同,足以體現華夏民族的特色。

    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

    歷代基本樣式

    漢服男裝的式樣基本有兩種:

    、自古傳下來的大襟、右衽、交領、寬袍大袖、博衣裹帶那種(秦漢服飾為代表),延續了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並影響了日本、朝鮮等國。日本和服最常見的式樣就是這種。

    2、自隋唐開始盛行的圓領衫(唐太宗李世民所穿)延續了唐、五代、宋、元朝、明,並影響了日本、朝鮮等國。常見的宋太祖、明太祖畫像中所穿均是這個類型服飾。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場合穿的服飾就是這種漢服的變種。注意這種圓領袍衫也是右衽的,在右肩附近用束帶系扎。

    女裝在早期和男裝類似,也穿深衣,後來則以襦裙為主。

    隋唐時期曾流行過窄袖緊身翻領的胡服。

    漢族各朝服飾某些地方有些不同,但主體部分相同。西漢的深衣和明朝的漢服基本式樣是相同的,只是在細枝末節上不同。

    春秋戰國時期,服飾大致沿襲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變化。衣服的樣式比商代略寬松,衣袖有大小兩式,領子通用矩領,沒有扭扣,一般在腰間系帶,有的在帶上還掛有玉制的飾物。當時的腰帶主要有兩種:一種以絲織物制成,叫“大帶”或叫“紳帶”;另一種腰帶以皮革制成,叫“革帶”。這時出現了曲裾深衣,與其他服裝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連這一特點之外,還有一明顯的不同之處,叫“續衽鉤邊”。“衽”就是衣襟,“續衽”就是將衣襟接長,“鉤邊”就是形容衣襟的樣式。它改變了過去服裝多在下擺開衩的裁制方法,將左邊衣襟的前後片縫合,並將後片衣襟加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時繞至背後,再用腰帶系扎。

    秦尚黑,所以秦的服飾標准色都是黑色。但式樣依然是大襟右衽交領這種。基本沿襲戰國時期。

    漢代的男子的服裝樣式,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曲裾,即為戰國時期流行的深衣,漢代仍然沿用,但多見於西漢早期。到東漢,男子穿深衣者已經少見,一般多為直裾之衣,但並不能作為正式禮服。秦漢時期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另外,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

    漢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著。這種服飾早在西漢時就已出現,但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原因是古代褲子皆無褲襠,僅有兩條褲腿套到膝部,用帶子系於腰間。這種無襠的褲子穿在裡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褲子就會外露,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著曲裾深衣。以後,隨著服飾的日益完備,褲子的形式也得到改進,出現有襠的褲子(稱為“褌”)。由於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余,所以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並替代了深衣。

    魏晉南北朝時期,男子的服裝有時代特色,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時期,這種衫子仍為各階層男子所愛好,成為一時的風尚。

    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進,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襉裙,裙長曳地,下擺寬松,從而達到俊俏、瀟灑的效果。

    唐代,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隋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

    五代時期服飾基本筵沿襲了唐朝服飾。

    宋朝漢族男子服飾服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宋朝漢族女服基本式樣有兩種:大襟右衽交領和對襟,女裝相比男裝要富於變化些。

    配飾

    頭飾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

    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發綰成發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

    女子發髻也可梳成各種式樣,並在發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等各種飾物。鬢發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

    古漢服的鞋也是很講究的,在傳統繪畫和戲曲中體現出來的履與其它民族的有很大不同,有的有很厚的鞋底,鞋頭往往有翹起的的裝飾。

    佩劍也是古漢服的一部分,士人著正式服裝往往有佩劍。

    漢服與文化

    中國又稱“華夏”,這一名稱的由來就與漢服有關。《尚書正義》注:“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左傳正義?定公十年》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中國自古就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詞。比如五胡亂華之時,原先在中原地區的知識分子及各階層人民紛紛逃亡到南方,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種,而逐漸把江南開發成繁華富庶之地,這一事件史稱“衣冠南渡”。

    “漢服”一詞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這裡的“漢”主要是指漢朝,是指漢朝的服裝禮儀制度。所謂“漢族”的形成,直接與漢朝有關。正如胡人傳統服飾叫“胡服”,漢人傳統服飾也就有了相對應的名稱“漢服”。所以,後來這個詞匯的基本內涵也固定下來,即漢族傳統服飾。它最初是其他民族對漢人傳統服飾的稱呼,進而成為漢人自我認同的文化象征。到了宋元明時期,一些異族執政者明確地用“漢服”來指稱漢人服飾,如“遼國自太宗入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後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元代修《遼史》時,甚至專門為漢服開辟了一個“漢服”條。

    漢服的起源

    (前2世紀-前25年)

    神話及傳說時代(前2世紀初-前2世紀初)

    夏朝(前22世紀末-前7世紀初)

    漢服的起源

    神話及傳說起源——中華始祖,傳說中的上古帝王軒轅氏黃帝統一華夏部落。在他治下,政治安定,文化進步,國勢強盛,有很多的發明和創作,如文字,農業,音樂,歷法等。黃帝的正妃嫘祖,傳說中就是她首創養蠶制絲織絹,從而發明了漢服。嫘祖衣被天下,絲美中華,西周以來,奉為中華母祖,尊為先蠶。

    實際起源——遠古時期,生產力極端低下,對人類來說,服飾的起源是出於實用。石器時代後,人們掌握了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方法,發明了骨錐和骨針從而創造了原始服裝。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人們的生活日趨穩定,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後又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

    商朝(前7世紀初-前世紀)

    商朝是中國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朝代。根據眾多的考古發現,這一時期的漢服基本樣式已經完全成型。這一時期的服裝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上衣和下裳(裙)。袖口較窄,沒有扣子,在腰部束著一條寬邊的腰帶,肚圍前再加一條像裙一樣的“蔽膝”,用來遮蔽膝蓋。

    這個時期的織物顏色,以暖色為多,尤其以黃紅為主,間有棕色和褐色,但並不等於不存在籃、綠等冷色。只是以朱砂和石黃制成的紅黃二色,比其他顏色更鮮艷,滲透力也較強,所以經久不變並一直保存至今。經現代科技分析,商周時期的染織方法往往染繪並用,尤其是紅、黃等正色,常在織物織好之後,再用畫筆添繪。

    西周(前世紀-前7年)

    周朝以封建制度建國,以嚴密的階級制度來鞏固帝國,制定一套非常詳盡周密的禮儀來規范社會,來安定天下。服裝是每個人階級的標志,因此服裝制度是立政的基礎之一,規定是非常嚴格的。

    周代服飾大致沿襲商代服制而略有變化。衣服的樣式比商代略為寬松。衣袖有大小兩種樣式,領子通用交領右衽。不使用鈕扣,一般腰間系帶,有的在腰上還掛有玉制飾物。裙或褲的長度短的及膝,長的及地。

    東周(春秋戰國)(前7年-前25年)

    春秋戰國時期誕生了一種重要的漢服——深衣。深衣是直筒式的長衫,把衣、裳連在一起包住身子,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因為“被體深邃”,因而得名。深衣延續了漢服交領右衽的特點,在社會上影響很大,不論貴賤男女、文武職別,都可以穿著。裙分為曲裾和直裾兩種樣式,外觀區別在於下身是否有圍繞的線條。這一時期紡織和染色技術已經非常發達,漢服上已經出現很多繁復華麗的圖案。

    秦漢漢服

    (前22年-280年)

    秦朝(前22年-前20年)

    公元前22年,秦滅六國,秦始皇贏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國家。秦始皇統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等,為中華國家勢力和漢民族的形成及延續留下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秦代漢服主要承前朝影響,仍以袍為典型服裝樣式,分為曲裾和直裾兩種,袖也有長短兩種樣式。秦代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飾形制差別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處是男子的腰間系有革帶,帶端裝有帶鉤;而婦女腰間只以絲帶系扎。

    因為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發現,秦代的服飾和風俗研究有著豐富的歷史資料。

    漢朝(前20年-220年)

    漢朝是中國最重要和傑出的王朝之一。在這一時期隨著社會的進步,本土民族文化蓬勃發展,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和審美成就。在經濟,科技,文化上全面領先於世界的漢帝國為華夏兒女留下了永遠的自豪。今天,占據絕大多數的中國主體民族-漢族,就是以漢朝的名字命名的。

    從這一時期開始,平民開始穿著精織服飾。漢代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以表示出女性的文靜與優雅。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另外,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

    漢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著。這種服飾早在西漢時就已出現,但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原因是古代褲字皆無褲襠,僅有兩條褲腿套到膝部,用帶子系於腰間。這種無襠的褲子穿在裡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褲子就會外露,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著曲裾深衣。以後,隨著服飾的日益完備,褲子的形式也得到改進,出現有襠的褲子。由於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余,所以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並替代了深衣。

    漢代婦女的襦裙上襦下裙的女服樣式,早在戰國時代已經出現。到了漢代,由於深衣的普遍流行,穿這種服式的婦女逐漸減少。據此,有人認為漢代根本不存在這種服飾,只是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才重新興起。其實,漢代婦女並沒有摒棄這種服飾,在漢樂府詩中就有不少描寫。這個時期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襦裙是中國婦女服裝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戰國直至明朝,前後二千多年,盡管長短寬窄時有變化,但基本形制始終保持著最初的樣式。

    湖南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漢代大量絲繡織品,生動呈現出其裝飾風格的特點,並反映出來漢代紡織業的發展水平。漢代的染織工藝在繼承戰國傳統的基礎上有著飛躍的發展,染織的品種增多,不僅能織出精美多樣的花紋,而且染織技術也有較高的水平,染織工藝的進步是漢代服裝質量得以提高的基礎。隨著著名的絲綢之路的建立,中華服飾之美,從此開始得以傳向四面八方。

    魏晉南北朝漢服

    (220年-589年)

    三國(魏,蜀,吳)(220年-280年)

    晉朝(25年-420年)

    南北朝(420年-580年)

    魏晉時期,風流名士們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誕而風流自賞。姿容飄逸的魏晉風度也反映到了漢服上,這一時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衫-大袖翩翩的衫子,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庶百姓,都以寬衫大袖,褒衣博帶為尚。直到南朝時期,這種衫子仍為各階層男子所愛好。衫和袍在樣式上有明顯的區別,照漢代習俗,凡稱為袍的,袖端應當收斂,並裝有祛口。而衫子卻不需施祛,袖口寬敞。魏晉服裝日趨寬博,而衫由於不受衣祛等部約束,故成為一時風俗。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婦女的衫裙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並吸收少數民族服飾特色,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進,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腰用帛帶系扎,款式多為上儉下豐,以寬博為主,其特點為:對襟,束腰,衣袖寬大,並在袖口、衣襟、下擺綴有不同色的緣飾,下著條紋間色裙,腰間用一塊帛帶系扎。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襉裙,裙長曳地,下擺寬松,從而達到俊俏瀟灑的效果。加上豐盛的首飾,反映出奢華糜麗之風。當時婦女的下裳,除間色裙外,還有其它裙式。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雜裾服傳統的深衣制已不被男子采用,但在婦女中間卻仍有人穿著。這種服裝與漢代相比,已有較大的差異。在衣服的下擺部位,加一些飾物,通常以絲織物制成。其特點是上寬下尖形如三角,並層層相疊。另外,由於從圍裳中伸出來的飄帶比較長,走起路來,如燕飛舞。到南北朝時,這種服飾又有了變化,去掉了曳地的飄帶,而將尖角的“燕尾”加長,使兩者合為一體。

    南北朝時期褲褶褲褶的基本款式為上身穿齊膝大袖衣,下身穿肥管褲。這種服裝的面料,常用較粗厚的毛布來制作。穿褲和短上襦,合稱襦褲,但封建貴族必須在襦褲外加穿袍裳,只有騎馬者、廝徒等從事勞動的人為了行動方便,才直接把褲露在外面。封建貴族是不得穿短衣和褲外出的。到了晉代這種習慣才有所改變。南北朝的褲有大口褲和小口褲,以大口褲為時髦,穿大口褲行動不便,故用錦帶將褲管縛住,有、又稱縛褲。

    隋唐漢服

    (58年-90年)

    隋朝(58年-8年)

    唐朝(8年-907年)

    五代(907年-90年)

    公元58年,隋朝的建立,結束了自東漢以來相繼四百年的分裂局面。這是繼秦漢之後再度建立的封建統一國家,一個以漢族為中心的新的民族共同體。南北兩地服裝彼此仿效,業以合壁。唐朝時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揭開了中國古代最為燦爛奪目的篇章。唐朝時國家穩定,經濟繁榮、文化事業全面發展,封建文化已經達到高峰。近三百年的唐代服飾經過長期的承襲、演變、發展成為中國服裝發展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時期。一方面唐代服裝上承歷代冠服制度,下啟後世衣冠之徑道;另一方面唐朝服裝發展兼容並蓄,廣采博收,大放異彩。唐以後的五代十國是唐宋封建軍閥割據的繼續,在服飾上大體沿襲唐朝之制。隋唐服裝無論官服或民服,男裝和女裝,都表現其開放的思想、開拓的精神,充分反映了鮮明的時代性和強烈的民族性。

    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披帛,又稱“畫帛”,通常一輕薄的紗羅制成,上面印畫圖紋。長度一般為二米以上,用時將它披搭在肩上,並盤繞於兩臂之間。唐代婦女,以體態豐腴為美。由於身材豐碩,中唐女服也漸趨寬大,裙子的寬度比隋末唐初時要肥大的多。衣衫雖為小袖,但與初唐、盛唐女服相比,也明顯趨於寬松。

    唐代大袖衫盛唐以後,胡服的影響逐漸減弱,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特點更加明顯,一般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之際的貴族禮服,一般多在重要場合穿著,如朝參、禮見及出嫁等。穿著這種禮服,發上還簪有金翠花鈿,所以又稱“鈿釵禮衣”。大袖衫裙樣式為大袖、對襟,佩以長裙、披帛。以紗羅作女服的衣料,是唐代服飾中的一個特點,這和當時的思想開放有密切關系。尤其是不著內衣,僅以輕紗蔽體的裝束,更是創舉,所謂“綺羅纖縷見肌膚”,就是對這種服裝的概括。

    隋唐時代也產生了漢服的一種重要變體-圓領衫。圓領式樣在中國服飾歷史上很早便有出現,但一直到隋唐才開始盛行,成為官式常服。這種服裝延續了唐,五代,宋,明,並對日本,高麗等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裹帕頭、穿圓領袍衫是唐代男子的普遍服飾,以帕頭袍衫為尚。帕頭又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唐代以後,人們又在帕頭裡面增加了一個固定的飾物,名為“巾子”。巾子的形狀各個時期有所不同。除巾子外,帕頭的兩腳也有許多變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來的軟腳改變成左右各一的硬腳。

    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圓領漢服變體的盛行並不代表傳統右衽交領漢服的消失。實際上,即便是在其最盛行的唐朝,也多局限於以長安為中心的地區,以及官員,皇室成員之中,而在如吳越地區以及普通百姓之間,則以大襟右衽交領這種漢服為主,宋明類似。唐代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隋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圓領漢服和交領漢服一樣,是漢民族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

    宋代漢服

    (90年-279年)

    宋朝(90年-279年)

    宋朝是一個在經濟,科技和文化上高度發達的王朝。農業,制船,紡織和造紙業達到了新的高度,火藥,指南針和印刷技術被發明。宋代服飾總體來說可分官服與民服兩大類。官服又分朝服和公服。朝服用於朝會及祭祀等重要場合,皆朱衣朱裳,佩帶和襯以不同顏色和質地的衣飾,還有相應的冠冕。公服是官員的常服,式樣是圓領大袖,腰間束以革帶,頭上戴帕頭,腳上穿革履或絲麻織造的鞋子。依照規定,凡有資格穿紫、緋色公服的高級官員,都必須佩帶用金、銀裝飾為魚形的“魚袋”。庶民百姓只許穿白色衣服,後來又允許流外官、舉人、庶人可穿黑色衣服。但實際生活中,民間服色五彩斑斕,根本不受約束。

    宋代婦女服飾——宋代一般婦女所穿服飾有襖、襦、衫、背子、半臂、裙子、褲等服裝樣式。宋代婦女以裙裝穿著為主,但也有長褲。宋代婦女的穿著與漢代婦女相似,都是瘦長、窄袖、交領,下穿各式的長裙,顏色淡雅。襦和襖是基本相似的衣著,形式比較短小,下身配裙子。顏色常以紅、紫為主,黃次之。宋代的襦裙樣式和唐代的襦裙大體相同。身上的裝飾並不復雜,除披帛以外,只在腰間正中部位佩的飄帶上增加一個玉制圓環飾物,它的作用,主要是為了壓住裙幅,使其在走路或活動時不至會隨風飄舞而影響美觀,史書所稱的“玉環綬”,就是這種裝飾。

    宋朝流行一種叫褙子的外衣,宋代的褙子為長袖、長衣身,腋下開胯,即衣服前後襟不縫合,而在腋下和背後綴有帶子的樣式。這腋下的雙帶本來可以把前後兩片衣襟系住,可是宋代的褙子並不用它系結,而是垂掛著作裝飾用,意義是模仿古代中單(內衣)交帶的形式,表示‘好古存舊‘。穿褙子時,卻在腰間用勒帛系住。宋代褙子的領型有直領對襟式、斜領交襟式、盤領交襟式三種,以直領式為多。斜領和盤領二式只是在男子穿在公服裡面時所穿,婦女都穿直領對襟式。有身份的主婦則穿大袖衣。婢妾穿腋下開胯的衣服,行走也較方便。宋代女子所穿褙子,初期短小,後來加長,發展為袖大於衫、長與裙齊的標准格式。

    明代漢服

    (38年-44年)

    明朝(38年-44年)

    歷經蒙古帝國元朝的野蠻統治,中國在經濟,科技,文化上全面倒退。蒙元末,中國經濟與社會陷入徹底崩潰和混亂。為重塑禮儀與民族自尊心,明朝復國以後,十分重視整頓和恢復服飾制度,很快丟棄了蒙元少數民族服度,上采周漢,下取唐宋,全面恢復了漢族服飾的特點。明代服飾儀態端莊,氣度宏美,是華夏近古服飾藝術的典范,當今中國戲曲服裝的款式紋彩,多采自明代服飾。明代的章服衣冠更趨豪奢,織繡技藝邁向頂峰,文化內涵更加豐富。

    明代襦裙明代上襦下裙的服裝形式,與唐宋時期的襦裙沒有什麼差別,只是在年輕婦女中間,常加一條短小的腰裙,以便活動,有些侍女丫環也喜歡這種裝束。上襦為交領、長袖短衣。裙子的顏色,初尚淺淡,雖有紋飾,但並不明顯。至崇禎初年,裙子多為素白,即使刺繡紋樣,也僅在裙幅下邊一、二寸部位綴以一條花邊,作為壓腳。裙幅初為六幅,即所謂“裙拖六幅湘江水”;後用八幅,腰間有很多細褶,行動輒如水紋。到了明末,裙子的裝飾日益講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間的褶襉越來越密,每褶都有一種顏色,微風吹來,色如月華,故稱“月華裙”。腰帶上往往掛上一根以絲帶編成的“宮絛”,一般在中間打幾個環結,然後下垂至地,有的還在中間串上一塊玉佩,借以壓裙幅,使其不至散開影響美觀,作用與宋代的玉環綬相似。

    明代官吏服飾公服明代穿公服的官吏。其制為盤領右衽,袖寬三尺。袍服所用的紋樣及顏色,因級別而異:一至四品,用緋色;五至七品,用青色;八至九品,用綠色。紋樣也不一樣,一品用大朵花,徑五寸;二品用小朵花,徑三寸;三品用散花,無枝葉,徑二寸;四[品五品用小朵花,徑一寸五分;六[品七品用小朵花,徑一寸;八品以下,無花紋。以上服飾,與展腳帕頭搭配,多用於重大朝會。

    明代官吏常服明代文武官員服飾主要有朝服、祭服、公服、常服賜服等。官員戴烏紗帽、帕頭,身穿盤領窄袖大袍。“盤領”即一種加有圓形沿口的高領。這種袍服是明代男子的主要服式,不僅官宦可用,士庶也可穿著,只是顏色有所區別。平民百姓所穿的盤領衣必須避開玄色、紫色、綠色、柳黃、姜黃及明黃等顏色,其他如藍色、赭色等無限制,俗稱“雜色盤領衣”。明朝建國二十五年以後,朝廷對官吏常服作了新的規定,凡文武官員,不論級別,都必須在袍服的胸前和後背綴一方補子,文官用飛禽,武官用走獸,以示區別。這是明代官服中最有特色的裝束。

    清軍入關,要求男子采用滿族服制,雖有文人抗爭,但很快被接受,交領服只被允許存在於戲子,僧侶道士中,並沒有剃發時所引起的大規模反抗和流血沖突。經過清代的發展,漢族服飾長衫雖然是半交領,但在民間保持了漢族一貫的主流服飾特點,寬袍大袖,並由於多民族國家的原因,服飾種類增多,甚至脫離了漢民族原有的特點,如馬褂,旗袍等,

    最近流行的“漢服”,雖然在古代為了區別民族時用過,但從未形成過確定的概念。現在民間人士懷念交領服制,以流行概念”漢服”定義,意圖恢復這種古老的服制。

    作為一種有幾千年歷史的“新興事物”,漢服在如今中國人的眼裡無疑是陌生的。有多少人知道交領、右衽?又有多少人知道深衣,襦裙?在驚疑、贊許的目光中,漢服熱正慢慢升溫,在聽得耳朵起繭的“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後面,人們總想親身感受一下往日的氣韻。漢服即中國漢族的傳統民族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有些人誤認為漢服只是漢朝的服飾,其實它主要指在約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近4000年中,以華夏(漢後又稱漢民族)民族文化為基礎,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華夏民族文化風貌性格、區別於其它民族的傳統服裝的服飾體系;或者說:“漢民族傳統服飾(漢服)”是從夏商周時期到明朝,華夏(漢)民族所著的、具有濃郁華夏(漢)民族風格的一系列華夏(漢)民族服飾的總體集合。漢服是包括衣、冠、發式、面飾、鞋、飾物等共同組合的整體的禮儀系統,而並非僅僅是一件衣服。

    【漢服的歷史和發展】

    非實物時期

    在有現有考古實物的年代之前,一些古籍的觀點認為,漢族(及其先民)已有獨特的服裝體系了。

    例如,《史記》認為“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制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第一)

    有人認為(注:無充分的考古資料支援):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紹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後又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黃帝時代冕冠出現,服飾制度逐漸形成。夏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逐漸完備。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諸侯國間的衣冠服飾及風俗習慣上都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並創造深衣。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范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

    實物時期

    漢族的這一服飾制度自周代至明代,三千年來漢人服裝的基本特徵是沒有大的該變。一直三百多年的清初,這一服飾制度才崩潰。44年明朝滅亡後,清在與南明的戰爭中,清朝統治者為了達到削弱漢人的民族認同感,以達到統一中國的目的,而大力推行滿族發型和滿族服裝,禁止人民穿戴漢族服飾,史稱“剃發易服”(“剃發”也作“剃發”)。這使得漢服逐漸消亡。當時孔子的後裔衍聖公孔聞謤上書多爾袞,請求保存孔府家服飾,說:“先聖為典禮之宗……定禮之大要莫於冠服……惟臣家衣冠,三千年來未曾變易……”,遭到多爾袞拒絕。今天的旗袍、長衫、馬褂都是以滿族為主體的民族服飾的改良和發展而來。

    辛亥革命推翻滿洲貴族的統治之後,人們的思想趨於西化,改穿西式服裝,沒有恢復漢服。但在2世紀初,隨著中國國力的發展,人們開始審視自己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一些人又重新宣導恢復傳統漢服並身著漢服進行推廣。

    【漢服的特點和樣式】

    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系結,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

    【配飾】

    頭飾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

    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發綰成發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

    女子發髻也可梳成各種式樣,並在發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等各種飾物。鬢發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

    【漢服對中國周邊其他民族服飾的影響】

    ▲北魏孝文帝禁止穿鮮卑服裝,一律改著漢服

    495年月3日(太和十八年十二月初二日)。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了一系列漢化政策,主要內容有:.禁止穿鮮卑服裝,一律改著漢服。2.禁止說鮮卑話,以漢語為唯一通行語言。3.凡遷到洛陽的鮮卑人,一律以洛陽為籍貫,死後葬在洛陽,不准歸葬平城。4.改鮮卑姓為漢姓。首先從皇室做起,把拓跋氏改為元氏,「其餘所改,不可勝紀(記)」。還規定鮮卑族的八個大姓與漢人頭等貴族崔、盧、李、鄭四姓門第相當,鮮卑八個大姓以外的貴族也規定了品級。使鮮卑貴族也和漢族一樣實行門閥制度。5.禁止鮮卑族同姓通婚,鼓勵鮮卑族按門第與漢人結婚。孝文帝還率先做起,納漢族大姓的女子做後妃並為他的五個皇弟娶漢族大姓的女子作正妻,同時把公主們嫁給漢族大姓。

    盡管遭到一部分鮮卑貴族的阻撓和反對。孝文帝的改革最終得以成功,極大的促進了民族融合,此後僅經過數十年時間,中原的鮮卑等各少數民族就基本上和漢族人民融為一體了。

    ▲日本和服

    在日本的奈良時代,也即中國的盛唐時期,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當時他們還模仿唐制頒布了「衣服令」。至今日本仍把刺繡等紡織品稱為「吳服」,意為從中國的吳地(今江浙一帶)傳來的。初期和服為唐服翻版,之後的盛裝十二單的外套華服也被稱為「唐衣」(李氏朝鮮禮服外套也稱為唐衣,雖然兩者已經有了更多的民族特色)。和服雖由漢服發展而來,但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已經發展出自己的民族特色。如男服的褲子,江戶時期之後女服腰帶逐漸增寬到比較大的尺度,腰帶鼓節移到後背並發展出種種樣式,也是區別和服與漢服的主要標志。和服衣料上的紋飾等往往也具有鮮明的日本民族特色。

    ▲朝鮮半島傳統服飾

    韓國稱amp;#5420;amp;#48373;(韓服),朝鮮(指北朝鮮)稱amp;#532;amp;#49440;amp;#50743;

    唐代時,新羅與唐朝交往甚密,服飾特點幾乎與唐朝無異,李氏朝鮮中期之後韓服特別是女服朝高腰襦裙發展,同漢服區別逐漸增大,但官服,朝服,宮廷重要禮服仍一直保留較多漢服制度,並隨漢服變化而變化,如唐朝時官員的烏紗帕頭的後系帶為下垂帶樣式,新羅官員帕頭同為此樣式,而明代之後改為展角樣式,李朝也改為短展角;如李朝國王、王妃、文武官服飾即用明制(冕服、朝、祭服、補服等雖有變化,但大體保持明制,尤其冕服與文武官朝、祭服到朝鮮滅亡還大致還保留了明嘉靖八年服飾改制前的明朝樣式)。而現代韓服和漢服的主要不同之處:漢服一般是交領右衽,也有對襟的(V字領),而朝鮮服裝(以交領類舉例)的交領發展為小v領;女服裙子束的特別高,而且下擺十分寬大、蓬松。長衣帶也是其明顯特征。近年有改良韓服(又稱生活韓服),一般以男服居多,在現今韓國比較常見,其與漢服距離更遠。

    【漢服和網上文化】

    近年有許多年輕網友在網上結識,然後約定著漢服在公共場合見面。

    近年來,以一部青年為主體,以網際網路為載體,出現了「恢復漢服」運動。並一起了很大反響和爭議。正以主要集中在以下一些問題:

    ▲漢民族服裝盡管受到其他民族服飾的影響,但其基本民族特徵則並未改變,只有各朝流行時尚花色品種習慣穿法的不同。

    各民族的民族傳統服裝都是從古代發展過來的,這正是民族性與傳統性的體現。漢服是漢族的傳統民族服裝,是民族傳統、民族文化的代表。漢族服裝又是漢族的文化的載體,在現代社會中,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傳統文化對社會的和諧發展所起到的作用。推行漢服,有利於漢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有利於提高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在現代恢復漢服十分必要。可在有民族特色的節日、盛大慶典、婚禮、壽辰、喪禮以及休閒時穿著漢服的禮服和常服。

    ▲馬褂、旗袍是滿裝的改良及其延續,跟漢族傳統民族服裝差別較大,無法代表漢族傳統文化。

    馬褂、旗袍和漢服都是中國的民族服裝,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

    ▲漢服運動嚴格遵守國家法律禁止出現辱罵、貶低其他兄弟民族的言語和行動,漢服是5個民族服飾大家庭中的一員。

    ▲交領右衽為主流,間或有盤領、翻領、對領、對襟款式。上衣下裳,深衣制。隱扣系帶,很少使用明裝的扣子,基本都是以帶子來固定的,即使有扣子,或藏於不可見處,或藏於較少被人看到的地方。漢服中,純黑、純白有特殊含義,不可隨便以全黑或全白裝束示人。

    ▲漢服不是復封建制度的古。也不是社會時尚復古風潮。它是為今天現代中國漢族群眾而復興的民族服飾,它將擁有和我國其他55個少數民族服飾相同的地位。

    ▲漢服並非作為日常服裝,而是在不同禮儀、文化、節日場合穿著。

    【漢服款式】

    常被漢服復興者們穿著的漢服款式有:曲裾、直裾、高腰襦裙、襦裙、圓領袍衫、褙子、朱子深衣、玄端等。

    ●曲裾:流行於秦漢時期,到隋唐基本絕跡,到明朝已屬於“古裝”。

    ●直裾:流行於秦漢時期,後來衍生出多種款式,如直裰、直身等。日本和服很大程度上學習於此款。

    ●高腰襦裙:隋唐女子流行時裝,同期流行的貴族釵鈿大禮衣,就是現在日本和服十二單的鼻祖。同時,高腰襦裙的款式,對韓國朝鮮服飾也有深遠的影響。日本和服在唐朝基本定型。

    ●襦裙:作為女子服裝,她幾乎在各個朝代都是基本款式。

    ●圓領袍衫:自唐起,基本成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有資格穿著的款式,宋明官服基本都是圓領的。並且明朝時期,韓國李氏王朝的朝服幾乎就是照搬明朝。韓國的韓服就是在明朝最終定型的。

    ●褙子:宋明時期的流行時裝,宋朝流行大袖褙子,接縫處基本鑲花邊,明朝流行小袖褙子。

    ●朱子深衣:即,將傳統的上衣下裳分開剪裁,但縫合成一個整體名為深衣。朱子深衣一般為學者所服。

    ●玄端:中國式燕尾服,傳統大禮服。

    【具體分類和基本特征】

    可以基本上分為四大類:裙裳式深衣式長衫式褙子式

    (其實這四大類在樣式上基本沒什麼區別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通的所分成類只不過是由於少許穿法上部分結構上有些不同幾種風格興於很長一段時間在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影響很廣泛而且主要由於其是漢服的最基本的樣式是漢服的基礎源頭很多後來的新式樣皆出於此的緣故故分之)

    一裙裳式:(此為漢服的源頭)

    上下兩截分開。上面的為衣,下面的為裳,我們現在所說的衣裳就是指此。衣與裳兩種不同顏色

    組成部分:白色內衫,長到腰部的右衽或對襟上衣;白色襯裙,長到膝蓋的帷裳,蓋到腳面的寬裙(裙可有皺折),腰帶,綬佩帶。

    2穿著方式:將內衫與上衣穿好後,再將圍合式的襯裙包住上衣圍好(也就是說上衣一定腰掖到裙裡面),系上腰帶即可。惟裳與裙的穿法皆同上。最後等一切穿好後,系上最後的腰帶,再在腰帶的正中間部位掛上綬佩。一般來說,裙的縫隙處是在後面。

    3裙組成部分:

    裙腰部分:既裙的頭端。也可以和裙身顏色一樣,也可以不一樣(不一樣時多為白色)。明代時裙腰多為白色松緊帶

    B裙身部分

    也可以沒有裙腰

    4帷裳分類:

    直裾

    B曲裾

    皺折式(即像折扇那樣的感覺當然那是布料沒那麼誇張)

    D燕尾式(形狀如同燕子的尾巴就和我們看到踏歌女子舞蹈服的裙底部一樣興於魏晉南北朝不過只限於女子)

    當然後三者都是屬於藝術造型之類的存在過但可能女子穿配的可能興更大一些只有第一種才是最常見的

    5掛在裙裳上的其他裝飾:一般都是玉佩在周禮盛行時期士大夫缺少玉佩被視為如同衣冠不整一樣的失禮行為而且玉佩的掛法不同人該佩帶什麼樣的玉佩都有待於詳細復雜的研究不過一般是掛在腰帶的左右側;其次是結帶大概到了後期只是裝飾性作用多為女子所用

    總結:最開始的裙裳裝不限於男女既男女都是穿一樣的但後來男子著裙裳逐漸被長衫袍褂所代替由日常生活逐漸退隱到禮儀祭祀中去是漢服中作為禮服必不可少的一種;在常服中裙裳裝發展到後來逐漸興於女性范圍中到了漢代以後女子漢服早從連體的深衣重新回歸到以前的上下兩截的分開穿法隋唐時常說的襦裙裝上襦下裙其實就是裙裳裝的一種只不過襦稍短些裙稍長些(襦其實就是上衣只不過一種很短的上衣)它其實也是上衣掖在裙裡只不過將裙提到了胸部到了明代基本上又一次復禮恢復了原始那種正統的裙裳樣式。分辨裙裳裝最重要的是看下身是否為裙子只有是上下兩截分開既都可算沒有必要區分的更加詳細

    二深衣式

    深衣按大類分其實也可算做是裙裳裝的一種,因為它下面配的是裙。但由於上衣很長,不是掖在裙裡而是散落在外。而且又有曲裾這種樣式穿法都很獨特的一種。故上衣曰深衣(深衣分直裾曲裾兩種。但直裾除掉下面的裙其實和後來男子穿的長衫沒什麼太大區別因此只說曲裾)

    組成部分:長到膝蓋以下的曲裾上衣,蓋到腳面的寬裙,腰帶

    2穿著方式:由於很復雜見馬王堆考古研究。基本上是交領後將衣繞腿纏裹住然後再將衣角上提到腰部系上腰帶

    3總結:深衣也是男女沒什麼區別,漢代男女都穿一樣的深衣。不過可能男孩子穿直裾女孩子穿曲裾效果更好些(因為曲裾更顯女孩子身材)不過現在再讓男士下面穿裙顯然很不對勁所以為了與時俱進最好女孩子穿裙子男孩子換成普通長褲

    三長衫式

    其實萬變不離其宗所說的四大類根本就不存在樣式上的不同處差別只不過時穿著搭配不同而已一切都是由裙裳裝發展演變而來的何謂長衫?就是右衽式(交領)的袍褂只不過僅僅是將上衣變長蓋到腳面而已說白了就是長式上衣。

    組成部分:白色內衫白色襯裙;蓋到腳面的右衽或圓領上衣,腰帶。

    2穿著方式:白色內衫襯裙先以裙裳裝的穿著方式穿好,然後再穿上長衫。

    3總結:長衫可系腰帶也可不系。到了後來成為男子常服,下面不再配裙子,或是長褲,或是綁腿的長襪。

    四褙子式

    褙子其實也是長衫,只不過其對領的形式存在的普遍,因此感覺好象和右衽的長袍不一樣但和長衫不同的是:它稍短,而且左右兩面開衩(這樣是為了方便行動)有些婦女的甚至開衩到腋下,而且,和長衫不同的是:它一般不配腰帶,因為其本來就是以超級休閒舒適為主的。

    組成部分:長到膝蓋的對襟上衣,長褲或寬裙。

    2總結:背子男女則是有區別的,男著長褲女著寬裙。

    不管這幾類如何變化,有幾個特征是一直貫穿始終的:

    一漢服領子:

    右衽:又叫交領。

    是漢服最原始的特征,也是一直由漢服誕生之初延續到明末的是漢服最明顯的標志,缺少右衽特征的漢服根本不能稱之為漢服。漢服右衽的穿法是漢服的核心,其他配件及穿著方式可以說都是圍繞此展開的。

    B穿著方式:穿上漢服後交疊衣領。右衣領在上,左衣領在下,右領壓住左領使左右兩衣領形成交叉狀。到腰部將右領下角的衣帶與左腰側的衣帶系在一起打上結。之所以稱為交領是因為左右衣領交疊後成X狀(如果衣料透明的話)而衣料不透明的情況下呈y字狀。

    2對領

    雖然借於其他民族因素而興起但到了宋明時期也逐漸成為主流。對領不同於右衽與圓領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沒有衣領因為它直接一條直線開到上衣的末端這樣是為了更簡捷方便。在歷史上對領女子用的時候較多

    B穿著方式:穿上漢服後不用交疊衣領直接將左右衣領上的衣帶系在一起打成結。

    對領分類:

    a一種是最常見的直接一條直線開到上衣的末端呈II狀。至於衣帶的部位在上端中端末端皆可。一般普遍是在中端因為這樣系的穩固

    b另一種是有衣領衣領開到胸部在衣領末端系上衣帶余下部分自然散開呈Y字狀(如此符號衣帶處在“兩條線匯成一條線的地方”)。這種對襟類似現在韓服的衣領。這種衣領多用於褙子。

    3圓領

    前兩者多用於常服圓領多用於禮服。雖然不同衣領沒什麼性別區分但圓領還是男子用到多些

    B穿著方式:穿上漢服後也是右部分在上左部分在下右部分覆蓋住左部分到肩部將右領處的衣帶與左肩上的衣帶系在一起打成結

    注:衣帶等於現在的扣子衣帶主要是固定上衣。裙帶主要是固定裙裳

    二漢服袖子

    廣袖:廣袖就是我們看到漢服上很大的袖子。呈半弧形有收袖口。與和服的正方形袖子還是有區別的。是漢服最原始的袖子之一漢代時收袖口部分較袖子整體是多出來的一部分顏色也與袖子整體部分不一樣一般是和衣緣一個顏色但到了後來這種突出來的收袖口逐漸隱蔽只容手伸出來下面卻是縫合在一起的這樣是為了少往袖裡灌風像漢服那麼大的袖子如果整個袖子都是開的不知會有多冷!不過在魏晉南北朝時代由於受思想文化的影響為顯出飄逸灑脫的本性整個袖子都是開口的。但在現代可以定為冬天時穿的漢服有收袖口夏天則可以整個袖子都為開口

    2箭袖:又叫胡袖,是從胡服來的。基本上是很窄的袖子和現代差不多。為何叫箭袖?因為形狀如箭上端較寬一些下端較窄些

    3坎袖:坎袖就是沒有袖子部分。一般情況下對領的上衣坎袖時較多。右衽與圓領的上衣很少有不帶袖子的

    三漢服衣緣

    衣緣就是衣的邊。衣緣是漢服的重要標志之分更是區分漢服和服的重要的特征。雖然和服也有衣緣但沒有顏色而漢服衣緣是和衣服主體顏色不一樣的另一種顏色

    B衣緣分類(按性別):

    a男子的衣緣主要是單一的一種顏色。所取的顏色應為像棕黑青灰這樣凝重扎實的深色調少用些亮色花色淺色

    b女子的衣緣上可綴有各種圖案如刺繡等等。如果是單一顏色的話則多取些鮮艷的顏色

    四漢服罩衫

    如果漢服按從表到裡分的話可以分為罩衫既披在漢服的外面類似風衣披風的功能之類。常服所穿的正式部分。內衫其實就是襯衣。內衫的樣式和外邊穿的上衣是一樣的只不過是白色多為右衽領(現在睡衣不也吸取了右衽風格嗎?就是因為這樣感覺舒適對領雖然舒適可暴露太大圓領則像制服一樣很不舒服)而罩衫一般不系掛只是胳膊套上袖子披在身上即可。

    B罩衫分類:

    a廣袖的罩衫

    b無袖的罩衫只是披掛在身上

    拖地的長罩衫

    d只到達膝蓋稍微短些的罩衫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