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軒轅 第三卷 大地風雲 三百三十八 殘忍的笑容
    雙方誰都明白,這是一場誰也輸不起的辯論,無論是誰輸了,復社和陵社這兩個他們的組織,在聲望和威望上,都將受到沉重的打擊,甚至,會因此而動搖到它們的根本!

    陵社的歸莊率先發難。在他心中看來,以傳統儒家的觀念視之,,繼承永遠是第一位的,只要是老祖宗傳來下的的,那就必定是正確的,「三年無改於父之道」,至於「父之道」正確與否,則是絕對不可深論的。

    在陵社人士的心目中,祖宗法度是不可變的,只要是變更祖宗法度就是罪名,根本不同考慮當變不當變。莊甚至宣揚越變法越退步、越變法越亡國的言論,主張謹守「祖宗之成法」,以「世世相承,無有窮期」。

    其實,陵社之所以那麼強烈反對變法,除了觀念上的保守之外,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利益的貪執與自私,陵社,或者可以稱其為保守派,之所以強調祖宗之法不可變,最重要的就是因為現在的法制對於他們這個階層最為有利。

    這場辯論從歸莊開始,陵社陸續有人上來發表他們的「高見」。復社成員也不說話,只是讓他們盡情發揮。那張溥見自己的弟子,將曾經的弟子說的「啞口無言,也不禁大是得意。

    「各位賢良之見解,真正讓黃溪歎為觀止。」待帶一個時辰後,陵社人這才陸續發表完意見。黃溪鼓掌說道:「不過有爭必有辯,不知復社各位賢良以為方才陵社言語如何?」

    復社從一開始就是制定下地後發制人的策略,見陵社已經說得七七八八,侯方域這才微笑著道:

    「老師果然帶得的好學生,侯方域深表佩服。不過侯方域偶讀史書,卻曾聽說管仲變法而恆公霸業成;商鞅變法而秦國一躍成為強國;神宗變法而增強大宋國力。到了本朝。張居正之一條鞭法,而使我大明國庫充盈。讓侯方域不懂的是,這些古人曾經用過的,做過的,為什麼到了現在就不成了?別地不說。且說本朝太祖,驅逐蒙元韃子之後,廢除連坐法等等各種針對漢人的法規,莫非這不是變法?莫非太祖登基之後,皆因那是前人制定下的法規,因而絕不能動?絕不能改?侯方域愚昧。還請各位賢良賜教。」

    侯方域這人人品雖差,但讀的書卻多,為人又聰明異常,引經據典一張嘴說起來又是伶牙俐齒,滔滔不絕。他說的明太祖朱元璋改元朝制度,本就是偷梁換柱,調換概念。朱元璋改蒙元之法本就是改朝換代地事情,是為所有漢人能接受的。但到了侯方域的嘴裡。卻成為了另一種形式的「變法」。雖然朱元璋和朱由斌同樣是個「變」字,但此「變」非那「變」。兩者間變的程度、方式、目的、效果大不相同。就兩出發點也根本不一樣。但這樣一說,卻讓陵社地人一時不知該從何處接口。

    錢謙益接口道:「變法,變法,唯有變才能使國家富強,百姓安樂。這是天下人盡知的道理。便連那為人所不齒的閹人劉謹亦知道變法,以寡婦再嫁而減輕百姓負擔。難道連先生這樣的大良卻不如一閹人嗎?」

    張溥聽得目瞪口呆。大明武宗年間,太監劉謹把持朝政,是為「八虎」之首。但在武宗無暇打理國事,太監劉謹專政之後,這位在歷史上向來遭人咒罵的宦官,卻絕非無能之輩,也從來沒有將國政當成過兒戲。

    他完善了官員制度,在打擊官員失職和貪污腐敗上不遺餘力。他的一套改革措施還包括降賦稅,減輕農民負擔等等。以及寡婦必須嫁人,死後不安葬者立即火化等等一系列變法,都在極大程度上減少當時百姓們沉重的負擔……

    最值得一提的是,劉謹雖為宦官出身,但他專權期間卻禁止太監干政,限制宦官權力,他地親信都是外臣,如內閣學士焦芳、劉宇、曹元,尚書畢亨、朱恩等,並無一個宦官,以至劉謹以太監的身份出身,卻反而遭到了內廷嫉恨。

    復社本就是有備而來,為了這場早晚會到來地辯論,不知下了多少苦功。而反觀陵社眾人,卻都是倉促應戰,在復社咄咄逼人的攻勢下節節敗退。

    到了後來張溥被迫親自應戰,但他所說的無非是不斷重複祖宗之法如何如何好,一旦變了將會使朝野打亂等等。這話才一說口,就遭到了復社的猛烈反擊,這位天下士子的領袖也因抵抗不住而面紅耳赤!

    到了天黑掌燈時分,辯論地勝負早已分出。那陵社眾人雖然還在那竭力反駁,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這只是在負隅頑抗而已。再看復社眾人,個個都是氣定神閒地樣子。

    侯方域和錢謙益得意非凡,今日復社大勝,昔日在南京的那口惡氣終於得出。那張溥雖然早就名滿天下,但終究還是老了,再不是他們地對手了……

    「眾位賢良都是好口才,黃溪心中實在佩服得很。」黃溪微笑著站了起來,制止了這次辯論繼續進行下去:「此次可謂國難後京師的第一大盛會,適才諸位的言語,黃溪已經命人全部記錄了下來,等回去後便刻印成章,廣播天下,以為天下百姓仰慕。」

    張溥大驚失色,這次自己的陵社可謂是一敗塗地,哪裡還有什麼值得「仰慕」的地方?這黃溪如此做來,分明是要讓自己,讓陵社所有的人出醜。可黃溪權高勢大,身後又站著武英王朱由斌這樣一個巨人,自己能拿他有什麼辦法?

    「多謝黃大人費心。」侯方域一臉討好地神色。得意洋洋地說道:「這只是復社上下,平時細心揣摩朝廷政令,細心揣摩武英王的教誨,這才有了一點小小的看法而已,黃大人卻厚愛如此,要讓復社萬古留名。實在讓侯方域慚愧得很……」

    這番肉麻話讓陵社之人無不心中大罵無恥。一個人可以不要臉,但不能不要臉到這等地步。他這赤裸裸的吹捧和討好,哪裡還有半分讀書人的氣節,簡直就是讀書人中的敗類。

    逐漸從羞愧中鎮靜下來地張溥,卻隱隱地看到了一種巨大的危險正在向自己和自己的陵社襲來。侯方域等人的作為所謂。分明是早有準備。現在看來陵社並不是穩操勝券的,他次地辯論只怕又要使陵社中的一部分人產生動搖。

    還擊了,到了還擊的時候了。在京師,從各地趕來聲援的讀書人已經接近萬人,這股強大的力量應該動用了。再不及時展開反擊,只怕到時候就不光是丟面子那麼簡單了。南京之變的深刻教訓告訴張溥。武英王朱由斌這個人只怕沒有什麼事是他不敢做地……圓三酌樓上的這場辯論,在第三天即登上了新鮮事物,才出版的《大明報》的第一版。上面詳細介紹了這次辯論的起因,以及最後的勝負結果,一時成為了京師民眾茶餘飯後談論的資料!

    「張溥空為天下士子的領袖,可這次卻被自己地學生辯得體無完膚啊。」

    「可不,我有個兄弟在小圓三酌樓在夥計,那天回來後就對我說。張溥和他的那個什麼陵社,根本就不是人家地對手。這不,剛我聽人在那讀……對了,大明報,那上面可寫得清清楚楚。連多少人參與,都是些誰。都記載了在了上面。要說,這大明報啊。還真是好東西。」

    酒樓裡,茶館裡到處都是這樣的議論。

    而坐在角落裡,換上了一身便裝和黃溪一起查訪民情的朱斌,卻笑吟吟地聽著這些人的議論。報紙這一事物,其實從江南省開始就有了,只不過在京師民眾的眼裡還覺得特別新鮮而已。

    報紙是朱斌手裡另一最有利地武器,他是朝廷地喉舌,是自己可以利用的龐大地輿論工具。類似於傳單之類的東西已經被朝廷嚴令禁止私人張貼,就連陵社之類的組織想要張貼,也必須得到當地官府的允許。

    而這條禁令則讓朱斌得以獨自控制輿論的風向。用《大明報》這一犀利的武器,向保守派發起最兇猛的反擊。

    要說侯方域和錢謙益這些人還是比較能幹的,一場辯論的大勝讓很多讀書人的心理都出現了非常微妙的變化,而這樣的變化也許現在並不明顯,但一旦時機成熟,對於革新派和保守派的較量來說,將會是最致命的武器。

    「臨江,張溥回去後都有些什麼舉動啊?」朱斌不緊不慢地問道。

    黃溪一下笑了出來:「聽說張溥回去後悶悶不樂,閉門謝絕見一切門生客人,幾天都沒有能吃好睡好。這場辯論陵社的大敗,讓向來自視甚高的他引為畢生自辱。王爺,這次侯方域他們幹得不錯!」

    「的確做得不錯。」朱斌微笑著道:「不過,明日你給我準備些禮物,去張溥那拜見他一下。就說朝廷和我都很牽掛他,朝廷不可一日無張溥。不過,要是他實在身體有恙的話,最近幾日也不必再來上朝了。」

    黃溪應了下來:「王爺,根據可靠的情報,擁聚在京師們的讀書人,聽說張溥受辱,以及科舉制度的重大變革,加上張溥的暗中挑唆,將會在三日後發難。屬下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王爺還有什麼吩咐沒有?」

    「這事交給你和葛亨去辦理我放心得很。」朱斌搖了搖頭:「只是一點千萬記得,這些讀書人中有許多將來或許都是朝廷的人才,他們只是受人教唆這才這樣,一定不許發生流血的事情,讀書人人有一個受傷了,我就拿你和葛亨是問!」

    黃溪苦笑了下,這位大明的王爺吩咐下來的差使也著實難辦。言語衝突之間,到了激動時自然難免會發生肢體衝突。王爺的這一道命令卻很有點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味道了……

    「還有件事你也協助著岳謹元去辦下。」朱斌看了看周圍,壓低了聲音說道:「我已讓岳謹元開始組織自願遷移的人口,準備在幾年後遷移到別處。而你們的任務,則是在兩年內,必須給我動員一千五百萬到兩千萬願意遷移的百姓。」

    黃溪嚇了一大跳,一千五百萬到兩千萬人口的大遷移,王爺這是要做什麼?

    「王爺吩咐的事情,屬下照辦就是。」黃溪猶豫著問道:「可要讓百姓自願遷移,總得有個具體的方向吧,還請王爺明示。」

    朱斌緩緩地道:「這是軍事秘密,暫時不能和百姓們說。但是,你,還有岳謹元可以告訴百姓,這次大型遷移,朝廷將會最大的給他們優惠,甚至包括到了新地方後三年不上稅的措施。臨江,這是大事,一定要用心去辦。」

    見黃溪遲遲疑疑的樣子,朱斌低聲說道:「其實不是百姓們想知道,是你想知道,對不對?好吧,我可以給你透露一點,要去的地方在這……」

    他在桌子上畫了一個地形,黃溪看去,面上忽變:「王爺,你,你準備對這動手?」

    朱斌什麼也沒有回答他,但在臉上卻露出了奇怪的笑。這笑,讓黃溪不寒而慄,甚至有些顫抖。自從認識武英王以來,他從來也沒有見過,從來從容鎮定的武英王會有這樣殘忍的笑容!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