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將通名。」秦皇沒有轉身,只是威嚴的道。
跪地的第一位將軍,身著白盔白甲,背插四隻白色龍旗,拱手稟報道:「武安君白起,見過始皇。」
跪地的第二位是名老將,頜下飄著花白的長鬚,手裡按著一柄長戈,道:「武成候王翦,拜見吾皇。」
跪地的老三位同是老將,身著黑色的輕裝騎甲,背插兩桿粗長的鐵筆,道:「卿蒙驁,見過吾主。」
跪地的第四位是一員小將,身穿騎射用的輕甲,身背一柄兩側帶刃的巨弓,道:「隴西侯李信,叩拜吾皇。」
這四人都是戰國末期,秦一統六國的名將大帥,其中每一個人都可以單獨作為英靈喚出,並且都有著不輸於歷朝歷代戰將的實力。下五千年,也只有秦皇等寥寥幾人有能力,以英靈之身再次召喚英靈,並且還是四位有著高強實力的武將。
其中,第一位的大帥白起,不僅是秦國第一將,也是戰國時第一名將,一生縱橫戰場三十餘年,歷經大小戰陣七十餘場,擊殺殲滅敵軍不下百萬。僅是破趙的長平之戰,就計殺40萬降卒。
當時,白起有言「凡首無白布者,即系趙人,當盡殺之。」是夜,秦軍頭戴白布,犒賞趙國的降兵,在酒酣耳熱之時突然出手,一夜之間血流成河、屍積如山。
爾後,白起留下240名趙兵,讓他們收屍聚顱,所有的趙兵被砍斷頭顱,堆積成一座頭顱山。白起在面築台,喚曰「白起台」。
最後,白起放走240名收屍趙兵,讓他們將此事廣為傳播。
六國之民得知此事後,無不被秦國的殘虐梟勇而恐懼,而白起也獲得了「殺人魔王」的稱號。
第二位的王翦,也是一位老將,同樣的戰功卓著。王翦與其子王賁,在白起之後執掌兵印,大興滅六國之兵,父子兩人獨破六國中「趙、魏、楚、燕、齊」五個國家。大軍到處,攻城拔寨,所向披靡,諸國膽寒。
第三位的蒙驁,官拜秦國卿,可謂位極人臣,六國之中最後韓國,就是由他率兵所滅。同時,他還是蒙家的族長,子蒙武,孫蒙恬、蒙毅,都是不可多得的大將。尤其是蒙恬,負責督建的長城,至今仍是青國的標緻性建築之一。
最後一位的李信,年少武勇,曾領兵千餘追擊至衍水,殺燕太子丹。熟習歷史的同學都應該知道,太子丹之人跟秦皇有老交情,小時候就小打小鬧,長大後又大打大鬧,他還曾派出荊軻刺秦。
李信殺掉了太子丹,可以說是給秦皇報了大仇,於是得到了很大器重。但因為那時的李信太過年輕,根基不深,被委以重任後率兵攻楚。王翦以為攻楚需要大軍六十萬,可李信卻輕敵以為只需要二十萬。
秦王以為王翦老迂了,於是派出李信為三軍統帥。不幸的秦軍在楚地遭遇的,是夜族的最高武力鬥將一脈,於是李信大敗並慘亡於亂軍之中。
但李信武勇並不能被磨滅,而且他也出自戰事大家族中。其十一代祖父就是道教的創始人老子,他的五代孫就是漢朝飛將軍李廣,七代孫是西漢名將、後來投靠匈奴的李陵。而再向後數百年,大唐李世民起兵之後,也假借隴西地域之名,拜李信一支為自己的先祖,便於自己融入漢人的天下。
這就是秦皇的四大戰將,每人都戰功卓著,每人都系出名門。每一個人就算被單獨召喚出來,也擁有著一騎當千的實力。更何況,他們還帶著自己的家兵。
在四大戰將身後,白家軍、王家軍、蒙家軍、李家軍,都掌著不同的帥旗,隨著各自的家主一同拜跪秦皇。
黑甲映月、黑馬嘯天,殺氣四野飛騰——
童佬和九天玄女對視了一眼,眼神中都流露出一個詞來,「犯規。」
這太犯規了,竟然找來一群精英戰將。而且你找精英也就罷了,竟然還想讓精英來以多欺少。
「諸將聽令——」秦皇道。
「末將在此,請吾皇下令。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四將拱手道。
「請吾皇下令,請吾皇下令。」後面的千軍萬馬,一起用刀擊盾,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
「將你們大秦的皇后迎回,我要再興土木修建阿房宮。」秦皇指向了童佬道。
「末將領命。」
四大戰將起身,各自抽出了武器。
四人都是縱橫七國的高手,當年攻城拔寨、識人無數,自然也見過童佬和九天玄女,知道這段驚天動地的三角戀情。
對於秦皇的固執和倔強,四將都沒什麼怨言和思慮。因為他們是先秦時的人,貫徹的是聽君令、解君憂的信條。而且大秦帝國除了一位千秋君王之外,的確也需要一位母儀天下的皇后。
「童佬皇后,請隨我等回去,免得大家失了禮儀。」白起先禮後兵,拔出身後的將旗道。
「對不起!這是不可能的。」童佬道。
「童佬,請以大局為重。若你能常伴秦皇的左右,也可勸他多修善行,請大秦建立為世界第一天朝。」王翦老成持重,說話也有禮有拒,雙手持戈勸道。
「現在,已經不是大秦了。」
「有秦皇在,有我們在,還有皇后在。大秦就在,大秦是不會滅的。」蒙驁拔出判官絕命雙筆,在面前憑空寫了一個「秦」字。
「大秦已經滅了。如今的江湖,已經不是我們的江湖了。」童佬道。
「多說無益了。童佬,當年你命鬥將一脈大破秦軍,讓我含恨忍辱而終於亂軍之中。今天,我李信一定要討回公道。」李信年輕氣盛,張弓便放出了一箭。
童佬揮刀向前格擋,勁氣火光四下飛濺。
九天玄女站在一旁,看了好長的時間,終於道:「你們不要無視我啊!」
玄女挺劍要向前,忽然四面白旗落下,將她困在了旗陣之中。:566:36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