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界散仙 導讀資料 修道四大境界!
    第一境界

    煉精化氣(本書簡稱煉氣期)

    道家所謂「煉精化氣」的氣是什麼東西?中國醫學所謂的「氣血」的氣和「中風」的風,是否都同道家所講的這個「氣」字一樣?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問題。漢代以後的中國醫學,大都把氣流的風和人體呼吸的氣混而為一,這也是有問題的。不過這些問題都是個別的專論,現在從本題範圍會討論它,一時也講不完。前文曾經提到,暫且借用現代科學術語的「生命能」,作為解釋氣的概念。換言之,也就是要學習靜坐和修證健康長壽術的人們,不要把人體口鼻呼吸的氣,以及大氣中的空氣,就當作道家或密宗所謂的氣。否則,統統落在生理的感受範圍,錯把神經和肌肉的反應當作是「真氣」的流行,那是一個嚴重的誤解。

    退而言之,如果只把肺部的呼吸和生理反應的作用,當作煉氣的成果,那麼綜羅道家、密宗、瑜伽術等的各種大同小異的煉氣方法,至少有幾十種甚至一百種之多。雖然無可否認的,人體生理上的口鼻呼吸,以及部份其他器官和皮膚呼吸的作用,是修煉的基本動作和工具,但不能誤認為這就是靜坐養生或道家丹法的真諦。

    照道家養生的修煉方法,真正達到「煉精化氣」的程度,那是什麼景象呢?這便須要留意道家所流行的兩句術語,所謂「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三花」與「五氣」,都是比喻的代名詞。三花即是「精」「氣」氣」,便是心、肝、脾、肺、腎或另用五行的代號,即是金、木、水、火、土等;至於印度的瑜伽術中,卻以上行氣、下行氣、中行氣、左行氣、右行氣等叫做五氣。名詞不同,實際上都是共通的。聚頂的頂,當然是指頭頂的「宮會穴」,也就是道家所謂的「泥洹宮」,密宗所謂的「頂輪」和「梵穴輪」的連帶關係。不過朝元的「元」,卻有不同的說法:有些根據醫學經脈穴道的觀念,便說這個「元」是指「關元穴」的部位,也就是一般所謂的「下丹田」,有些人卻認為這個「元」是指「會陰穴」,也就是密宗和瑜伽術所謂的「海底」。誰是誰非,從來就無確證,除非真是修煉到家的神仙肯出來當場指證,或許可息此一爭端。不過,從學理和中國文字學的詮解,以及經驗的求證。我們認為這個「元」字與本源的源字通用。換言之,所謂「元」,便是指原來的本位現象而已,所謂「五氣朝元」,也就是說人體內部的腑臟之氣,各歸原來的本位,充滿、和諧、均衡而沒有窒塞。我們簡略地從學理上解釋過這兩句話的意義以後,再從實證的現象來作說明。

    「三花聚頂」的景象:靜坐到達精化為氣的階段。奇經八脈的通暢情況,猶如以往所說,已一步步獲得了實證。從此漸漸到達忘去身體的感覺,週身如嬰兒似的柔和輕軟,非常安適妥貼,若存若亡。此時,唯一還有感覺的便是頭腦的反應。再漸漸的靜定下去,眼前的目光便有返照的現象。到此忽然會進入幾同完全忘我的境界,只有頭頂「泥洹宮」「百會穴」部分,感覺如天窗的開啟,如陽光的透射,豁然開朗而呈現無比的清涼之感。猶如乘虛而下的一股清虛之氣,下降而遍灑及於全身。道家丹經所謂的「醍醐灌頂」,便是形容這種境界。不過,到此程度,最怕的是學理不明,觀念不清,內心如果存有絲毫的幻想,或潛意識中存有強烈的宗教意識,可能便會心神出竅;如果再配合其他的幻覺;便有許多類似神秘性的景象出現了。對此種種境象,必須要一一掃除,不落筌蹄才為究竟。

    「五氣朝元」的景象:由於以上所講「三花聚頂」景象的呈現,或者在同一時間,或在稍息之後,忽然感覺呼吸之氣自然地完全停止,週身綿軟,不藉後天的呼吸而溫暖怡適,平時所謂的內呼吸(丹田的呼吸這時也自然的停止了。只是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偶然的需要極其輕微的呼吸一次。此時有如在風和日麗的景象中,微風不動,水波不興,身心內外,天地人物,無一而非安於「中和」的本位,更不知道有我身的存在或無我身的存在,這些平時的感覺和思想,統統都自然地去得無影無蹤了。

    靜坐或修道的實際工夫,如果真能做到如上所講「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情況。那麼,煉精化氣的基礎工作,可以說是告一段落。不過,這種基礎,可不能偶一而止的,必須要「持盈保泰」,恆常如此,而且可以自由作主的要如此便如此才算數。倘使在靜坐的過程中,偶然有過一次類似經驗、瞎貓撞到死老鼠、一見永不再見,那就不足為是。但從此要進到「煉氣化神」的境界,就必須和「道」的觀念結合,並非只屬於靜坐工夫的範圍了。

    煉精化氣:氣功內丹術術語。又稱為百目關、小周天。為內丹術築基功夫後的第一階段。內丹術認為,在煉丹藥物精、氣、神中,以精為基礎。但元精須與元氣合煉,化為輕清無質的精氣相合之物,始能隨河車運轉,煉成丹胎。《還真集》捲上:「初關煉精化氣,抽坎中之陽也。」其具體功法,有採藥、封爐、煉藥、止火四訣要。

    第二境界

    煉氣化神(本書簡稱化神期)

    煉氣化神,又稱中關、十月關、大周天功。與初關煉精化氣不同,這一階段修煉的目的是神、氣合煉而歸於純陽之神,也就是結聖胎的階段。就是在返還童體以後,全身的關竅進一步打開,經脈暢通,此時將人身之氣與天地之氣進一步相合,並配合自己的元神進行煉養,使神氣摶結,結聖胎於中下二丹田間,再和合凝集,以養大丹。《西山群仙會真記·煉氣成神》:「若以神煉氣,氣煉成神,非在於陽交陰會,其在於抽鉛添汞,致三八之陰消,換骨煉形,使九三之陽長。三百日胎仙完而真氣生,不可再採藥也。肘後飛金晶,自腎後尾閭穴升之而到夾脊,自夾脊關升之而至上宮,不止於腎氣補腦,而午後降真火以煉丹藥,致陰盡陽純也。」故稱此過程為「二歸一」。神、氣歸一也就是聖胎(大藥)產生。又與小周天功不同,這一階段講求「乾坤闔辟」,運用「大周天」即乾坤卯酉為四正,以乾坤交媾為用,以下田為爐,以黃庭為鼎,以元氣氤氳於二田之間,行二田返覆,十月養胎。元李道純稱此修煉過程為「有無交入」,即「有為」向「無為」的過渡。《中和集》說:「丹書云:真土製真鉛,真鉛制真汞;汞鉛歸土釜,身心寂不動。斯言盡矣。即得真鉛,則真汞何慮乎不凝氣煉氣之要,貴乎運動,一闔一-,一往一來,一升一降,無有停息。始則用意,後則自然。一呼一吸,奪一年之造化,即太上云: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正此義也。」就是說以神抑制心中真火,使真火抑制腎中真水,水火交媾於丹田,身心即會寂然不動,得到了真火,真水就會凝結。煉氣的要領在於運動,闔、往來、升降、呼吸一刻也不停息,開始可以運用意念,後來就要自然而然,這就是老子所說的「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其具體修煉過程為:七日煉大藥,十月守關養胎、抽鉛添汞,到胎完氣滿,移胎上田天宮。就是神、氣歸一,聖胎(大藥)產生之時。功夫修至此時,陽神就會出現,可以印證到肉體長生;此時性命合一,處於混沌狀態,就像胎胞中的嬰兒一樣,即返老還童。

    第三境界

    煉神還虛(本書簡稱返虛期)

    煉神還虛,內丹學術語。當實施了「煉氣化神」的中關功夫有了成效的時候,就可以進一步實施「煉神還虛」的功夫。「煉神還虛」屬於「三步功」中的「上關」功夫。在傳統上,「煉神還虛」以九年為火候數足的時間標誌,所以該層次的功夫又稱作「九年關」。在實踐上,「九年」並非是固定的,而是活的,這要根據內丹修習者的先天素質、個人悟性、外部環境等方面的條件而定。「煉神還虛」是內丹修煉的高級階段,也是出神入化的一種理想境界。如果說「煉精化氣」是「收三歸二」的功夫,「煉氣化神」是「由二歸一」的功夫,那麼「煉神還虛」則是任神而至於虛極的過程。與初關的「有為」、中關的「若有若無」之操作不同,上關的修煉完全是「無為」的功夫。「無為」是大道的本性,它是不可言說的,所以丹家常常以一個圓圈「O」來表示。這個圓圈既表示神志進展到虛空狀態,也表示內氣周圓的品性。「圓」是從月象來的,月亮周圓就是大明,研究所日月陰陽的符契而合一。至於該層次的功夫為什麼又有「九年關」的說法,這是遵循後天回復先天的逆式理則而得出的。由後天而先天,則坎離陰陽相交而成乾體,乾卦以「九」為陽數之極,九九數足,則純陽而延年,呂洞賓以「純陽子」為號,這本身就象徵著「煉神還虛」的內丹奧妙境界。

    第四境界

    煉虛合道(本書簡稱合道期,達此境界,脫離肉體凡胎,可超凡入聖,一般被尊稱為聖人境界。)

    煉虛合道,內丹學術語。這是道教內丹修煉的最上乘功夫。所謂「煉虛合道」也是道門逆式思維與「破執」觀念的體現。從煉精化氣到煉氣化神,再從煉氣化神到煉神還虛,這遵循的都是復歸回復的思維模式。道教認為,進入虛空境界的時候,如果有執著心,依然沒有擺脫「有為」法度,應該進一步破除執著心,連虛空也一併忘記而沒有跡象,這樣才能最終與本真之大道合為一體。從唐朝的鐘呂道脈到明清時期所有道教煉丹家都一再強調「煉虛合道」的精神,作為全真道的「七真」之一,邱處機在《大丹直指》對此有明確的說明,而李道純則將此稱作「打破虛空」。所謂「打破虛空」,其最基本的理則就是忘記一切有為的執著心,使自我既超越客體,也超越自我本身。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