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狂瀾 正文 66a.密謀與警報(上)
    這天晚出塵很高興,因為他覺得突破化龍鼎的封鎖,回到外面的自由世界很有希望,幾乎可以說已經是十拿九穩的事情了.他在寶塔第一層的聚靈陣內靜靜地運功,用靈識吸收金靈神泉裡面的仙靈芝精。他感覺到這些天的酷刑受下來,他的修為似乎又有突破。他又和分身聊了聊,分身也覺得明天的事情希望很大。

    出塵突然想到一件事,就問元嬰:「分身,我有一件事想聽聽你的高見。」

    「什麼事啊?本尊請講。」

    「你說過,現在我的靈識在外面已經有了七份,明天再從天通道出去一份就集全了,那時元嬰就可以在完整靈識的召喚下離開化龍鼎出去了。是不是這樣?」

    「你說得很對,本尊。」

    「但過去我們不是都已經試過,只要有我一絲靈識在的地方你都能去嗎?為什麼這一次有了七絲靈識還不夠呢?」

    「噢,原來本尊是這裡不明白。你當然知道,一個人的靈魂有三魂七魄十個部分,如果這十個部分湊不齊,這個人的靈魂就不是完整的,而靈魂是人的主導,缺了哪個部分這個人都會活不好,生機缺失,命在旦夕。修仙者的靈識與此類似,但分成八部分,稱為八智,對應於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四正四奇,分別叫做天智、地智、風智、雲智、龍智、虎智、鳥智、蛇智,正智奇智各四。這化龍鼎是先天至寶,同樣分成八部分,有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八個通道。化龍鼎平衡時渾為一體,屏蔽了一切奇異點。如果你能在化龍鼎平衡時讓一絲靈識突破封鎖出去,那絲靈識中所有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四正四奇八智便全都逃了出去,是完整的靈識。但如果你只是在它不完全平衡的時候放出一絲靈識,這就是說,這絲靈識中只有一部分能從通道的奇異點中逃逸,就是與打開的那些通道對應的幾智慧。因此就是不完整的。只有天智可以從天通道逃出,只有地智可以從地通道逃出,如此等等。缺少了八智中的任何一智,這個修仙者的靈識就是不完整的,而靈識是元嬰的主導,缺了哪個部分元嬰都活不好,生機缺失,命在旦夕。你明白了嗎,本尊?」

    「哦,原來是這樣,」出塵明白了。看來真的要集齊了靈識才能讓元嬰出去啊。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天智是正四智之首,恰恰又正是我們外面的靈識缺少的那部分。在這種情況下讓我強行出去也不是出不去,但必然會讓我大受損傷,而你本尊自然也不會好受。」

    「明白了。」

    這些天靈劍的心情都很不好。她實在不願意幹這種折磨別人的活,這還不單單是她心地純潔善良,而且每當她看到出塵痛苦的樣子,她就會想到她自己當年在鎮魂鼎中痛苦掙扎時的慘狀,想起那種令人魂飛魄散的悲慘往事。但師父的命令她最多偷工減料,明著違抗師命她是不敢的,何況師父確實對她極好。

    一萬四千多年前,她本是終南山中一株修煉了萬年的靈芝草,但在修煉成人形後十六年被終南山前山的一頭鹿精和一頭鶴精發現。這兩個妖精是雙修伴侶,見到了人形靈芝草大喜過望,因為靈芝草對於一獸一鳥結合的雙修妖精最為有用,如果能把她煉化成丹,可以大大提高這兩個妖精的功力。如果煉丹時的配料選得好,鼎爐合適,火候又掌握得好,就可能會煉成七靈丹,到了這種功力的一鹿一鶴吃下這種丹藥,再經過一輪雙修,肯定可以直接羽化成仙,飛昇五界,省卻多少時間、精力與風險,連天劫都不用渡了。須知動物型妖精修煉,渡過天劫的可能性還不到人類修煉渡過天劫的十分之一。

    靈芝草一見情況不妙就急忙幻化逃命;但可惜她是植物成精,這種精怪的修為特長不是打鬥而是修身,修為到了之後可以羽化飛昇,不必渡天劫;但他們在飛昇之前自保能力很弱,可同時卻又是動物型和人類修煉者最喜歡的靈藥,即使不煉成丹,直接吞食都可以大大提高修為。而動物型精怪卻天生在打鬥方面比較在行,連速度也比植物型精怪快得多;因此兩怪很快就抓住了靈芝草,在她身布下了多重禁制,後來又設法弄來了一座鎮魂鼎,找到了合適的配料和煉丹方法,這才把靈芝草放到鎮魂鼎裡煉製了起來。靈芝草在鎮魂鼎中掙扎,但很快就被煉去了一魂二魄,待三魂七魄全部煉去,就是靈芝草斃命之時,也就是二怪丹成之時。就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恰好敖風從終南山下經過,聞到靈芝草的異香。本來他用的是睡裡成仙的修行方法,這些天靈地寶對他用處不大,知道有靈芝草他也沒太在意。沒想到也是靈芝草命不該絕,她在失去知覺前放出靈識,發出悲啼之聲,被敖風聽到,觸動了敖風的心事,又恰好敖風族中有一個敖風十分喜歡的後輩,卻在前不久練功時走火入魔夭折,她快要死去時發出的悲啼聲與靈芝草的聲音很相似,這讓敖風動了惻隱之心,於是出手救下了靈芝草,收為弟子,並給她取名靈劍。

    但靈劍已經在鎮魂鼎中幾乎被鹿精和鶴精煉死,獲救後她的三魂七魄缺了一魂二魄。當時二怪反應快,帶著鎮魂鼎和其中拘禁的一魂二魄逃之夭夭,然後躲在九重巖下,用他們師門的秘寶「遁世天通」隱藏了氣息,讓敖風遍尋不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