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二十三年。幾乎所有人都為蘇俄所取得的工業成慌冊小訝。蘇俄的工嶇進步甚至過被視為真跡的我們,在我國的一次民間的民意測驗現,人們普遍認為蘇俄在這一領域中的工藝技術過了中國。
蘇俄的工藝技術是怎樣展起來的?自共和十五年以來,我一直對這個問題感興趣。我的興趣所在。並非蘇俄人掌握了多少知識,而是這些知識學自何處,來自何方。儘管蘇俄官方一再聲稱,新的工藝技術都是它自己的明創造,我還是要探討一下,在蘇俄的嚴酷現實中,這些工藝技術到底是怎麼搞出來的。
我國政府對蘇俄的這種大規模建設既沒有看出,也沒有正確地理解。因為它們成天忙於事務,而不從中找出重要的內在聯繫。
窺一斑可見全貌。然而,政界人士每天卻把注意力集中在個別事務上,特別是當某個問題拖上幾年的時候,則尤其如此。當某個製造商申請將幾種成套的產品或單項產品賣給蘇俄時,我國政府要考慮國會頒布的限制向潛在敵人出售戰略物資的嚴格法令。
但是,出售的產品本身往往並不具有戰略價值,於是頒了出口許可證。一年之後,另一個供應商又提出一項新的申請,它的出口也不破壞戰略均勢,於是也得到了批准口十數年來蘇俄有意識地、堅定不移地推行這種化整為零的政策。
恰恰是在近幾年侈談「緩和」與「和平貿易」的時候,我國政府和西方世界大大提高了蘇俄的工藝技術水平。由於蘇俄人有一種我們和西方十分陌生的特點,這些工藝就不斷地被他們用於軍工生產。
自從社工黨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以來,蘇俄工業的一條原則是:把國家安全和軍事放在個,把消費品放在第二位,所有非軍事企業都要為加強軍備的目的服務。為了保證這一點,在制訂計劃時,從一開始就考慮到民用和軍用生產使用相同的工藝技術、部件和方法。這就是說,向蘇俄提供的民用產品的工藝技術也完全可為軍事目的服務。
蘇俄的絕大部分工藝技術都是源自西方與我國,而且只有通過西方與我國的不斷供應才能維持現狀。今天蘇俄百分之九十的工藝技術來自西方,武器、彈藥、車輛、坦克、艦艇、飛機等工業概莫能外。
由於不斷地引進包括我們在內的自由世界工藝技術,不論是蘇俄還是日本,都能向世界顯示一今生氣勃勃的強大的社工主義社會的面貌。他們在工藝技術方面有生命力,那是因為我們在這弈面有生命力。來自自由世界的投資使他們有可能推行不斷擴張的政策,並把自己作為意識形態上的樣板。
正是自由世界用自己的工藝技術武裝了一個敵人,它今天正以其強大的武裝來反對我們,自由世界將會對自身的毀滅做出貢獻這就是悄悄自殺的可悲事例」
鼻和刀年5月占日尼古拉耶夫亞歷山大維奇
共和中國國會參議院對蘇俄全面禁運第六次聽證會
「禁運是絕對錯誤的!影響我國商業利益的!當禁運令無法打破時。為了保障我國的商業利益,我們或多或少的會採取一些靈活的運作方式,以保障我國的商業利益,即便是我們不向蘇俄出口成套工業設備。德國、美國同樣會向蘇俄出口,我們的間接出口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是為爭取市場、打擊我們的競爭對手和敵人!於蘇俄軍事工業並無直接關聯!更與蘇俄情報部門無任何關係!」
在走出國會台階時,面對記者們的閃光燈吳運澤平靜的回答著記者們的提問。過去的兩個月,吳運澤的天津海河機械設備公司因「涉嫌違反辦歷號禁令」而接受著國會專門委員會的調查。
「吳老闆,丑年月貴公司偽造突劇斯坦某動機廠定貨向蘇俄提供大功率柴油機生產線,除直接違反刀2巧禁運令之外,更導致禁止對國外出口的高精密組合機床流出國外,有消息指出,目前蘇俄坦克使用柴油機均由該組合機床製造,直接影響到國家安全,請問
未待記者把話問完,吳運澤就一口打斷了記者的問題。
「絕無此事,海河公司對蘇俄間接貿易所出口商品,均是參照國務院農商部每年制定的出口規範,絕不會出口規範外商品。」
「那麼,吳老闆,對於去年口月,《西北實業報》上出現在蘇俄哈爾科夫拖拉機廠柴油機廠的貴公司技術人員如何解釋?對照片上的專用自動化機床生產線如何解釋?」
台階旁的記者一逼咄咄逼人的模樣,絲毫沒有放棄的打算。
組合機床、自動化流水線是中國工業的驕橫,儘管早在共和元年美國的格林裡公司創製了組合機床生產線,用於加工汽車零件,但在共和枰,西北公司就開始在各分廠普及多台組合機床用流水線的方式組成自動生產線,從而打開的大規模標準化、工業化生產的大門。
標準化、大規模生產、自動流水線是中國工業震驚世人的基礎,在幾十台組合機床和其它專用自動化機床組成一條流水線,將產品生產出來。生產效率是極其嚇人的。一個產品壞體傳到某個組合機床上,在機器的轟呤聲中,多方向多個組合刀具同時伸出,短短的十幾秒內自動加工完要加工的多個孔或面。
工人在全過程中的工作就是,通過房粱上的吊鉤移動它到機床上用夾具將它固定,按一下開關完成本道工序的加工,然後再鬆開夾具通過房粱上的吊鉤將它移到傳送帶上。中間如果有的工序花的時間長,傳送帶在那前面就有分岔,接多個一樣的組合機床,以避免加工中的堵塞,好讓整今生產線無需停頓,效率達到最高。就一些部件的最後一道拋光工序,都是用繃帥六成六個一機床衛裝上多根軸,在每個要拋米的圓面制的皮帶,扭床工作起來,這些要加工的件不停旋轉,皮帶將它們拋光。在整今生產過程中。對工人的要求降到最低,產品的質量完全是靠設備來保證的,平時只需定時檢修設備的精度即可。
在這個。過程中,工人只需簡單的在夾具上裝卸加工件,按下開關按扭即可。整個加工過程中是自動化完成。
相比以前的加工方式,其對工人的要求之低,加工效率之高,簡直是天壤之別。當然,這樣的組合機床技術是很難的,製造要求是很高的。
這套技術是中國工業的秘密。至少在長達十年時間之中,全世界工業界一直為這套技術都處於無知狀態。而只是為中國工業生產度所驚訝。儘管他們在共和占年製造出同類的組合機床實現自動化生產,但中國工業界在這一技術上卻領先於各國占年甚至力年,尤其是通用設備的自動化生產更是遠遠領先世界甚至達到萬年以上水平,幾乎達到工業革命前和工業革命後的差距。
儘管以組合機床為核心的自動生產線一直是中國裝備製造業除精密機床外的主打出口產品,但對於某些精密自動生產線,卻一直受到國務院貿易禁令的限制,禁止對外出口。
而這一次海河公司之所以被遭到國會專門委員會調查,根本原因正是在於其竟然不顧禁令,向蘇俄出口二類禁售商品,動力設備組合機床以及航空、汽車部件組合機床自動化生產線,一直是位於農商部二類禁售商品的榜。
禁運委員會可以接受一些企業為了市場、利益向潛在敵對國或他國出口普通商品甚至於軍火,但是絕不能接受直接影響到國家安全的設備。而二類設備卻恰恰可能影響到國家安全。
「哼!煮熟的鴨子就只剩嘴硬了,等聽證會結束,除了巨額罰金之外。到時我還要他的海河公司徹底從中國實業界消失,這群資本家。眼睛裡只有利益!」
在吳運澤反駁著記者指責,在那裡高唱著海河的清白時,一名下台階的國會參議員看著他滿面皆是鄙夷之色,甚至用資本家這個名詞,在國內實業家不等於資本家,資本家是專指那些「無良商人」的特殊名詞。
「李參議員,像吳老闆這樣的人,不過只是一群積級的幫兇而已!他們不顧後果地向一個明顯的敵人傾銷我們的知識和技術。他們這樣做。正是幫助了企圖消滅我們制度的顛覆分子,具有諷刺意義的是,正是這些商人在內政方面常常叫得最凶,要求對革命者和顛覆分子採取嚴厲措施,而這些分子恰恰是這些商人自己培育並賦予生命力的。」
旁邊的一個正準確採訪參議員的記者並不知道自己用「刀年悄悄自殺中」的話語贏得了身旁這位參議員的好感。
「這是我的名片,我想也許以後有機會的話,我可以接受你的專訪!」
李凱忠從自己的名片匣中取出了一張名片遞了過去,眼前這個記者贏得了他的好感。
「李參議員,請問專門委員會是否
「不好意思,在調查期間,我不便接受記者的採訪!」
李凱忠微笑著拒絕了記者的採訪。
「那麼參議員,最近有消息稱,國會和國務院可能會針對刀禁令有一系列的新舉動,不知道是否可以提前透露一些呢?是否會影響到此次聽證會的結論?」
「影響?影響總的來說應該不大。斯坦因大使提出是希望我國準確其借道蘇俄向其出口軍用汽車,我想是可以接受的,就某種程度上來說。針對蘇俄的刀禁令太過於寬泛!德國人定購了五萬輛軍用卡車和普通卡車,但是去年蘇俄通過地下渠道的到了我國生產的鈣萬輛卡車和工程車輛,即便是對德出口中有少量的卡車流入蘇俄,但也不會有任何影響。」
司馬在說話時,從椅子上坐起身來,看著面前的穆藕初。
萬禁令或許是中國歷史上最廣泛的禁運令,這一禁令儘管是共和中國國會通過,但在很大程度是在華俄裔推動的結果,先是俄裔時事評論員表連載文章《悄悄的自殺》,隨後俄裔參眾兩院議員、移民團體紛紛在一旁推波助瀾,而最後遠征軍系團體又在一旁協助,最終導致了針對蘇俄的刀禁令的通過。
「那怕就是一張衛生紙,蘇俄也別想從中國得到!」但最具諷刺意味的是,刀禁令通過了,但每年仍然了數億元的商品通過各種渠道進入蘇俄,用一些人的話說「禁令前。對蘇貿易額是5口億華元,禁令後,對蘇秘密貿易額是5石億華元!」
「總理,我們或許是無法制止對蘇走私行為,但是這種光明正大的輸出,是否會引起國內的不滿?」
穆藕初的語中流露一些擔心。在中國的歐裔移民之中,影響最大的當數俄裔,僅在國會兩院議員中。俄裔議員數量居少數族裔第一位。當年近兩百萬俄裔移民在中國的影響力甚至遠過中國本土少數族裔的影響力,無論是政治、經濟、甚至於軍事的層次。
「不滿是不可避免的不是嗎?」
司馬聳聳肩,無論怎麼做總會有人有所不滿,過去自己過於照顧很多人的情緒了,以至影響到了國務院的決策。
「民眾或許會不滿,但是北邊或許會很高興!」
「北邊?」
穆藕初的眼中露出一絲詫異。
「總理,難道德國
「這種可能性很大,儘管德國人表示,他們定購汽車是為了交通條件惡劣的北非,但是就我們所掌握的情報。德國已經拒絕了隆美爾要求的援助,而一些原本應投入北非的航空部隊,已經被調回了德國本土。儘管德國一再宣稱將在今天征服英國,但就當前局勢分析我們有理叫言。他們將會在今年上半年,對蘇俄動導!這些汽車只是!滿足他們的需求而已,五萬輛汽車之中,有兩萬多輛是國防軍淘汰的二手車。除了戰爭,什麼會讓一個國家一次購進如此之多的二手卡車?。
「這怎麼可能?德國人不會再次讓自己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
穆荔初滿面皆是不可思議之色,德國還會再一次將上次戰爭的錯誤延續到這一次戰爭之中嗎?在總理簽署批准德國的借道進口的許可時,自己顯然沒有想到,德國的竟然是為了攻打蘇俄!
「為什麼不可能呢?戰役是由阿道夫希特勒指揮的。對於具有遠離政治傳統的陸軍來說,這次他們很明顯沒有選擇,只能聽從他們的元的調遣。擺在他們面前的軍事問題是,俄如果怒時是一個非常龐大危險的對手,軍隊的目標是將德國的邊境盡可能向東拓展。這樣至少保證蘇俄空軍和其盟軍遠離德國領土以及羅馬尼亞富饒的油田。
而在除了擊敗德國主要對手。希特勒還有其他的政治目的,包括在現有疆域下拓展德國殖民地的**,淨化歐洲種族的**,以及控制自然資源和財富的**。控制東歐是實現這些目的的手段
此時司馬一副瞭然於胸的模樣,今天早晨的情報資訊中,德國的篇章佔去瑞以上的內容,所有的內容都只有一個「德國將在口月中旬對蘇俄起進攻」。
「至於英國,希特勒幾乎從來就沒有足夠的**擴大對英國的戰爭。他認為,,嗯並在他的占年前行的《我的奮鬥》中已經闡述了對俄國的入侵,向東擴張是德國繼續生存的唯一希望。從始至終,希特勒都無意與英國為敵,他曾假定德、英、意三國可以分別朝不同方向擴張:德國向東歐,英國向海外,而意大利則向地中海和非洲。所以,彼此之間不但不衝突還可以合作。對於法國則完全不一樣,他不僅有強烈的民族仇恨,而且基於避免兩面作戰的戰略考慮,也認定必須在征俄之前先徹底擊敗法國
對於德國尤其是希特勒的瞭解,是司馬一直無法放心與其成為盟友的根本原因,在另一個時空之中。整整旺年的時間裡,全世界無數學者研究這個人以及他的思想,即便是最親近其的「新納粹學者」也不能否認他的危險性和種族主義傾向但是直正影響到司馬卻不是這些心理上的分析,而是對德國本性的分析。
「希特勒成功之處在於他明智的將經濟重建的突破點放在了築路,工業以及電氣化等基礎設施上,成功的為飢餓的德國人民提供了生存必須的麵包,在他尚未大規模徵兵前,德國就已經大幅度的減少了失業人員,而以後的徵兵則解決了其餘的失業問題。但是,到了共和萬年。經濟展曰益受到其龐大軍費支出的影響,從短期來看,這樣的國家投入是對資本投入以及工業增長的推動,但是從長期來看,其經濟後果是可怕的。而這樣的瘋狂的軍備擴張還有一個弊端,就是與德國極度依賴進口戰略原料的國情相牴觸,並由此產生嚴重的後果。對於只出產褐煤的德國來說,大量進口所需的鐵,銅,石油,橡膠等物資迅的消耗了有限的外匯儲備。因為德**隊的軍備擴張太快,經濟展無法為此提供足夠的動力,所以德國政府認定通過戰爭來消除經濟的困難似乎是唯一的方法
當說到這裡時,司馬想起當時正曾到德國訪問的蔣百里說過的話,「德國人民不管對希特勒和納粹主義有無反感,但對他的成就卻無不表示敬佩只不過他的成就是把德國從一個深淵拖入了另一個深淵。
實際上這是一種必然,即使是美國的新經濟政策也曾導致了飛年至糾的經濟,只是由於的年在戰時需求的刺激下,美國經濟才進入戰時繁榮。世界大戰打斷張年開始的經濟危機週期。
無論是德國或是美國,都同中國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中國有世界上最龐大而未完全開的市場,共和丑年引乙農民的需求挽救了中國經濟,隨後持續至今的農產品價格保護,乙中國人消費著高於國際市場彌至糊的農產品,加之持續8年的農業豐收,收入增加的農民刺激著中國的消費,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政府在執行6年赤字經濟之後,成功擺脫經濟危機週期和政府破產的境地,國家經濟進入良性循環。
但德國和美國卻完全不同,他們都沒有龐大的內部市場作為支撐。現實迫使他們做出了選擇。唯一的選擇就是戰爭。
甚至就在美國」愣年時羅斯福也曾在國會上宣稱「捲入有限的戰爭將有助於我國的經濟」而《華盛頓郵報》則直接說出「戰爭!唯有戰爭的需求,才能真正解救美國經濟!」只不過美國依靠著自身的經濟實力和國內的孤立主義支撐著。而德國卻在經濟崩潰的邊緣動戰爭挽救經濟。與美國相比,德國的國內市場無疑更為狹
「自去年,德國擊敗法國之後,德國這台戰爭機器沉寂了,他們似乎佔領了整個歐洲,徵收佔領稅。除了英國,幾乎整個歐洲都成為了德國的佔領區,為了避免戰後經濟危機重演,德國試圖在歐州建立新的經濟秩序,他們努力只是佔領稅、國與國的清算協議,這種努力並不能夠緩解歐洲和德國面臨的經濟問題,德國的市場並沒的擴大,歐洲畢竟存在著完整的工業。不可能成為德國工業器的傾銷市,上次一戰爭。也就是在口,口年前二德國可以通過迅展的工業原料出口換取貨幣。但是現在卻無法實現,因為德國工業已改為生產飛機大炮等軍事武器,而且德國遭受海外貿易的封鎖。即便是沒有戰爭,我國、美國、英國都是德國工業品的競爭,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唯一能山凶選擇,仍然是繼續擴交軍備,以擴交本國武裝力量耙腳基本需要,以軍事需求刺激經濟,但這種需求卻無疑飲鴆止渴,除非戰爭再次爆!利用戰爭掩蓋經濟真相!」
軍事需求,軍事需求從來都是經濟的催化利,以後世的美國為例,無論是二戰前或是二戰後,尤其是戰後。幾乎每一次經濟危機都與戰爭有關,因經濟危機引戰爭,又因戰爭從容停止而捲入戰爭,這幾乎是一個循壞,後世國人喜歡用「動戰爭、轉移國內視線」形容美國的戰爭。但卻忽視了這些戰爭背後的經濟因素,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太空大戰、與之相對應的,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規模不等的經濟危機。
如果說當初沒有持續8年的農業豐收和引乙農民一年咖億的市場,或許早在兩年前,為了擺脫持續增長財政赤字帶來的政府財政的近破產。或許自己都會動一場戰爭。無論是對那個,國家的,只要是戰爭就行。即便就是現在,戰爭的爆同樣帶來了中國的經濟繁榮。
「但相應的,德國卻陷入了現在的這種局面,由經濟和擴軍所引起的政權上的危機將陷入一個循環中:經濟擴軍一經濟動盪一戰爭獲的利益一更大的擴軍一更重的經濟問題」週而復始,德國的展成為了一種掠奪資源的戰爭。但是,在這種循環中,德國的這種征服和掠奪到底能夠走多遠而不至於過分冒險?顯然不過分冒險已經不可避免,由波蘭為始,英法美先後因種種原因捲入了戰爭。希特勒政權是依靠征服他國來維持自身的生存,當他從一個被征服目標轉向下一個征服目標時。究竟終點在哪裡?希特勒的答案是:在歐洲獲得獨一無二的霸權。但在歐洲之後呢?當他的戰車無法越過英吉利海峽、地中海時,於是他理所當然的就把矛頭指向蘇俄!」
進攻性!
真正的一直聳響到司馬的,恰恰正是德國的進攻性,進攻與擴張是德國的生命,或者可以說是希特勒德國的生命,德國的一切都建立於進攻與擴張之上。
「德國,德國不同於其它任何國家,我們可以看到,像希特勒主宰下的德意志帝國的政治生命和軍事生命。從它出生的一天起,就是建立在進攻上面的,進攻一完結,它的生命也就完結了,或者說擴張一但完結了,德國末日也就到了,希特勒比任何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只要還有一個德國人活下來。戰爭就將繼續。」
司馬閉上了眼睛,在某種程度上。自少年起對第三帝國、對希特勒。司馬總有一種奇妙的感覺,自於內心的欽佩,曾起何時自己也曾無數次幻想過,什麼時候中國能夠,」甚至於因為這種情感,直接影響到自己對德國的情感,而中德友好,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正是在這種情感的影響下所誘的。
但最終,當他真的如另一個時空一般,主宰了這個時空德意志帝國之後,慢慢的,自己卻意識利,與任何一個國家相比,德國才是中國真正的敵人。
一個停止擴張的腳步就會滅亡的國家,是不可能成為朋友的。因為這樣的國家絕不會有真正的朋友。過去的最親密的盟友也有可能成為他在未來的進攻對象。
「那麼在蘇俄之後
穆藕初的唇角輕顫著,德國戰車的不可能在蘇俄之後而停止,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看似和德國沒有衝突,但是實際上,德國對我們的安全威脅要過其它國家,一方面是這個國家將一切建立於進攻與擴張之上,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永遠都不能夠確定,他們的底線究竟在什麼地方!這兩方面已經注定了我們和德國之間的未來!」
司馬喝了一口茶,這個底線是雙重的,一方面是不知道他們擴張的底線,按照希特勒宣言,德國的擴張幾乎是無止境的,「政治的最終目的是戰爭只要還有一個德國人活下來,戰爭就將繼續對於一個不斷重複這些言語的人和他主宰的國家而言,警惕是必然的。
而在另一方面,即便是在這場戰爭中,中德並沒有爆戰爭,但戰後。一但德國掌握核武器,德國有可能會將這種武器鎖於武器庫中。只滿足於威懾嗎?這誰都無法保證。
槍掌握在正常人手中,對於他人沒有安全之憂,但如果掌握在瘋子手中,其它人恐怕就小命難保了。當能不能真正阻止他們擁有武器時。唯一能做的恐怕就是讓武器掌握在稍有理智的人手中,而不是一個。叫囂著戰爭的戰爭狂人手中。
「那我們為行麼?」
穆藕初望著總理,弄不明白為什麼在明知德國威脅的前提下,仍然同意向德國出口汽車。
「這之間並沒有任何關聯,德國即便是得不到我們的卡車,他們仍然會向蘇俄起進攻,這是德國維持其政治生命的必然,我們所提供的卡車,唯一的作用就是,讓蘇俄這個國家滅亡的更快,德國的戰事或許可能更順利一些,如此而已」。
司馬笑了笑,從桌尖的煙盒中取出一根香煙點著。
「無論是希特勒德國或是蘇俄,對於中國而言,都不是朋友或是盟友。對於狗咬狗的戰爭,我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一旁看著,然後在適當的時候捲入這場戰爭,而且,,我們的未來在那裡,我們和美國之間的戰爭如果一定要角逐出一個勝者。並不現實,至少就我們的環境而言,這注意了未來或許是戰後。我們和美國必將進行一個持續的對抗之中,所以我們必須要盡可能的壓縮美國!那裡,,將會成為決定這場對抗成敗最重的一個戰場」。
夾著的手指指向了地圖上最左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