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眾人猜測的那樣,安祿山接到兒子的死訊後頓足捶胸,放聲痛哭,他發誓要為長子報仇,隨即下令三軍縞素,也不等朝廷是否有說法,便親率十萬精兵,浩浩蕩蕩殺向潼關,借口搜捕殺害兒子的兇手。
與此同時,四萬荊州兵在李瑁的率領下已經開到漢中,佔領了南鄭,厲兵秣馬,劍指長安,而十萬劍南軍在高仙芝的率領下也轉向陳倉,準備從那裡進入關中,數支大軍從四面殺來,一時間長安上空戰爭陰雲密佈。
為了應付這複雜的局面,李豫也作出了積極的部署,一方面,他將二十萬關中軍一分為三,八萬大軍開赴潼關,由潼關大帥王思禮統帥,防禦安祿山的軍隊,又派十萬大軍開赴漢中,任命金吾衛大將軍孟雲為主帥,左武衛大將軍羅為副帥,最後由長孫全緒統帥二萬軍鎮守長安,另一方面,李豫又連下數旨,將三萬朔方軍和兩萬涼州悉數調入關中,兩軍合併為一軍,命郭子儀為主帥,火速開往長安。
自從郭子儀出任朔方節度使後,他的主要任務便是募兵練兵,盡快恢復屢遭打擊的朔方軍系,但由於朝廷撥來的錢糧不足,使他募兵有限,將近一年時間募兵還不足兩萬人,無奈之下,郭子儀只好改走精兵路線,強化對軍隊的訓練,只用一年時間,便將朔方新軍訓練成了一支精悍之軍,僅僅只缺乏實戰的磨練。
接到李豫的旨意,郭子儀只留五千軍守九原和靈州,其餘三萬精兵悉數起兵南下,晝夜行軍,前往會州和涼州軍會合,兩天後,會寧城已遙遙在望。
會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肅靖遠縣一帶,位於黃河東岸,這裡山環水繞,地域遼闊,自古就是中原前往西域的必經通道,為絲綢之路北線重鎮之一,素有秦隴樞機之稱,是西域東進的戰略要地。
這一帶河水平緩,利於渡河,絕大部分前往西域的商人都在這裡渡河,兩岸碼頭有數百艘渡船,舟來楫往,熱鬧非常。
但這幾天河面上冷冷清清,商人們都不見了蹤影,來往渡船被一支軍隊全部佔據,一天一夜,河面上全是軍隊的身影,這支軍隊就是從河西調來的涼州軍了,他們已經到達兩天,正在等待朔方軍前來會合。
李豫的這一紙調兵聖旨對於程千里來說,簡直就是救命稻草,在他最危急的時刻把他救了出來,這一年來,程千里一直便面臨著安西軍的高壓,在甘州北方的居延海,安西三部胡兵約六萬餘人在大將崔乾佑的統帥下對甘州虎視眈眈,而在肅州,四萬安西軍枕戈以待,將會隨時發動對甘、涼兩州的攻擊。
這一年來,程千里晝夜不得安寧,前幾日,他又得到了斥候的報告,肅州安西軍大量增兵,約有八萬餘人,程千里立刻便猜到了,極可能是李慶安也聞風而動,親自來肅州了,西有十二萬精悍之事,北又有六萬虎狼大軍,十八萬安西大軍形成了圍獵河西之勢,嚇得程千里膽戰心驚,心中惶恐之極。
可就在這時,聖上的調兵旨意到了,程千里如釋重負,他甚至連地方官都來不及告之,便連夜起兵開拔,一直到過了黃河,他的一顆心才終於放了下來。
這時,一名斥候疾奔來報,「都督,朔方軍已經到十里外,郭大帥也已到了。」
程千里連忙登上眺望台,極目向北方眺望,只見遠處塵土飛揚,果然是一支大軍開來了,他心中大喜,連忙喊道:「給我備馬,我去迎接大帥!」
片刻,程千里率領一百餘騎兵向北方疾奔而去。
郭子儀率領大軍經過兩天的行軍,終於抵達了會州,前方城池便是會州的州治會寧縣,郭子儀身著銀盔鐵甲,威風凜凜,老當益壯,他目光嚴峻地望著遠處。
這次他進京的任務已經明確,將迎戰高仙芝。如果要他選擇,郭子儀會毫不遲疑選擇對抗安祿山,不管怎麼說,安祿山和高仙芝的性質完全不同,安祿山是一個有反意的地方諸侯,和他對陣是維護大唐的利益,對他百利無一害,而高仙芝卻不同,與他對陣,其實是捲入了皇室之間的權鬥,一個是當今聖上,一個是先帝,兩人都是他的君主,讓他心中為難之極,他同樣也在面臨一個站隊的選擇,是終於今上,還是效忠先帝,讓他一路前來都拿不定主意,他昨晚甚至一夜未眠。
一直此刻,他才終於下定了決心,支持聖上,畢竟聖上對他信任有加,而且聖上銳意改革,是大唐的希望所在,先帝已經腐朽了,他不該再有復位之念。
郭子儀拿定了主意,精神頓時振作起來,這時,他身邊一名親兵喊道:「大帥,前面好像是程都督來了。」
郭子儀打手簾眺望,見一隊騎兵飛馳而來,為首之人正是程千里,他立刻一擺手令道:「停止前進!」
令下則行,朔方軍立刻停止了前行,須臾,程千里趕到,他老遠便拱手笑道:「大帥,一路辛苦了。」
程千里官拜涼州都督,而李慶安則兼任河西節度使,按理,程千里應該受李慶安轄制,但實際上,程千里卻是郭子儀的下屬,倒不是郭子儀能管涼州,而是程千里兼任朔方節度副使一職,這是一個很古怪的安排,也是一種無奈。
郭子儀也微微拱手笑道:「程都督也辛苦了。」
「哪裡!聖上有旨意,我便率軍急急趕來,現在兩萬億駐紮在前方,就等大帥前去會兵。」
「很好!我們馬上會兵,然後即刻開往長安,我在路上一連接到聖上的三面催兵金牌,聖上命我們十萬火急進軍,估計形勢很危急。」
「可是弟兄們一路行軍而來,一定很累了,不如休息半日再走。」
「不行!」郭子儀毫不讓步道:「我這把老骨頭都不言累,他們累什麼,立刻會兵後出發。」
「屬下遵命!」
程千里調轉馬頭,和郭子儀並駕而行,這時,他低聲道:「卑職臨行前接到斥候軍情,安西軍增兵肅州八萬人,我猜是李慶安到了。」
郭子儀淡淡道:「拿你稟報聖上了嗎?」
「尚未,屬下自然要先稟報大帥,否則有越級之嫌。」
郭子儀撇了他一眼,這個狡猾的傢伙,倒會撇清責任,他沉吟一下,便不露聲色地問道:「剛才我聽你說,好像是李慶安到了,難道你不能確認嗎?」
「屬下不能確認,斥候沒有看見李慶安,也沒得到任何線索,以證明李慶安到了。」
「既然你不能確認,就不要胡亂猜測,或許這只是安西軍的正常換防,不用考慮太多,現在是要堅決執行聖上的命令,而不是分心別的事。」
程千里暗暗豎大拇指稱讚,果然是老奸巨猾,就這麼三言兩語淡化了,他連忙應和道:「大帥說得不錯,我們現在當務之急是要進京,而不是考慮別的問題,再說,就算是李慶安來了,聖上也願意把河西還給他,所以也沒有關係。」
郭子儀眉頭一皺,這個程千里怎麼越描越黑,他立刻搖搖頭道:「那是你胡思亂想,聖上可沒有這樣說,也沒有這個意思。」
程千里還想再說什麼,郭子儀卻一擺斷了他,「程將軍,我剛才說了,聖上已經下三面金牌催我們進京,十萬火急,不要再說別的事情了。」
他一催馬,回頭對眾人喊道:「大家加快速度,在會寧休息一個時辰。」
就在朔方和涼州軍在會寧會兵的第三天晚上,一支約五萬人的軍隊也離開了鄯州,快速向長安進發,這時哥舒翰的隴右軍也不甘寂寞了。
哥舒翰自從李豫即位後便一直保持低調,幾乎要被人遺忘,但這並不等於哥舒翰對朝廷的局勢無動於衷,事實上,他一直便在注意著朝廷的時局變化,同時他也在秘密招募軍隊,隴右是大唐的富庶之地,人口眾多,盛產糧食,這使哥舒翰的募兵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儘管如此,哥舒翰也不敢大規模募兵,一是擔心被朝廷責難,其次他的軍需物資不足,比如兵器盔甲之類,也無法滿足更多士兵的需求。
所以,一年來哥舒翰也只招募了四萬軍隊,連同他原來的四萬軍,他手下便有了八萬之眾,這次長安危機,李豫並沒有給他聖旨,倒不是李豫把他忘了,而是吃不準他的態度,不知他究竟支持誰,同樣,李隆基也沒有考慮他,也是不知道他在最後時刻會擁護誰。
夜晚,哥舒翰的大軍抵達了蘭州,他準備從這裡渡過黃河,天空下起了小雨,哥舒翰在十幾名偏將的陪同下來到了黃河邊,視察渡河的可能,小雨中,黃河水黑沉沉地流淌著,水勢雖平緩,卻暗藏殺機,可以看見河面上不時出現一個個漩渦。
這時,幾名親兵帶了一名老船夫上前,「王爺,這個老船夫在黃河上走了三十年,他知道能不能渡河。」
老船夫上前跪下行禮道:「小民參見平西郡王。」
哥舒翰和別的節度使喜歡稱大帥或大將軍不同,他喜歡別人稱他王爺,因為他是平西郡王,為這個王爵他幾乎連命都搭上去了,他怎能不用。
哥舒翰瞥了一眼這個老者,見他還算順眼,便笑道:「那你說說看,夜裡可能渡黃河?」
老船夫連忙擺手道:「萬萬不可,黃河有句俗語,叫『五月黃河鬼上船』,說的就是初夏的夜間不可過黃河。」
「為何不能過,我看這河水還算平緩,乘大船也不行嗎?」
「王爺有所不知,從岸邊看是一回事,可到了河中心卻又是另一回事,那裡水流激盪,漩渦洶湧,極容易翻船,乘大船不是不可以,但風險太大,晚上看不清河面,稍不留神就被捲進去了。」
哥舒翰見他說得認真,也信了幾分,只得歎口氣,對左右道:「傳我的命令,大軍就地駐紮,明日天亮後渡河。」
話音剛落,只見一名親兵從後面奔來,老遠便急聲道:「王爺!」
「什麼事?」
親兵對他附耳說了幾句,哥舒翰吃了一驚,連忙道:「他人在哪裡?」
「已在王爺的帳中等候了。」
哥舒翰翻身上馬,對眾人道:「立刻去傳令紮營,早點休息,明天一早渡河。」
說完,他一催馬,向大軍停留處馳去。
哥舒翰的五萬大軍已經在開始紮營了,一頂頂帳篷在雨霧中出現了,這只是簡單紮營,不會樹立柵欄,士兵們皆已疲憊不堪,一頭栽進帳篷便呼呼大睡起來。
哥舒翰的大帳已經先紮好了,位於軍營的正中,旁邊還連著一頂側帳,裡面住著哥舒翰的三個侍妾,這是哥舒翰的特點,他一時一刻都離不開女人,無論走到哪裡都要把自己喜歡的侍妾帶上。
大帳中燈火通明,隱隱可見一個人影在來回踱步,哥舒翰走進了大帳,又回頭吩咐道:「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進帳。」
他剛走進大帳,帳中男子便回頭笑道:「險些與哥舒大帥錯過了。」
燈光映照下,這個年輕男子竟然是李俅,慶王李琮的養子,不過他早已經和李琮沒有關係了,他現在是太上皇李亨的心腹,儘管他沒有稱哥舒翰為王爺,但哥舒翰並不在意,他連忙一擺手道:「小王爺請坐!」
兩人坐了下來,一名侍妾給他們上了熱茶,哥舒翰擺擺手,「退下吧!」
待侍妾退下,哥舒翰便問道:「小王爺是去找我嗎?」
李俅喝了一口濃濃的熱茶,笑道:「我是下午渡的黃河,準備去鄯州找大帥,結果走到半路便聽說大帥已經過了,便連忙調頭來追趕,幸好趕上了。」
「怎麼,太上皇又變主意了嗎?」
李俅搖了搖頭,取出一封信遞給哥舒翰道:「這是太上皇給大帥的親筆信,他要說得話都在這信中。」
哥舒翰拆開信看了片刻,他的眉頭皺成一團,道:「太上皇不是讓我進駐長安嗎?怎麼又改成去對付高仙芝?」
李俅笑了笑道:「哥舒大帥沒有渡黃河,可能還不知道,郭子儀和程千里已經率軍進關中了,他們在鳳翔與高仙芝軍對峙,但郭子儀的兵力不如高仙芝,很可能會落敗,大帥的五萬大軍趕去,正好是十萬對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