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真的沒想到,雖然平日裡各家族為了權利常常明爭暗鬥,但是表面上卻是一團和氣,像今日這樣暗害大將家眷的事基本沒發生過!而且蔡瑁也不懂,黃承彥和文聘的關係不錯,照理說不該下這樣的毒手!其實這就是蔡瑁孤陋寡聞了,黃承彥之所以暗害文聘家眷,還是為了諸葛亮,黃月英逃婚事件,不僅讓黃承彥感到沒面子,也讓他覺得愧對諸葛亮。後來,黃承彥知道諸葛亮在劉備麾下混的並不如意,主要原因就是諸葛亮沒人用,而沙摩柯和魏延又不聽諸葛亮的,於是黃承彥就找到文聘,希望他能夠歸順劉備,輔助諸葛亮。在黃承彥看來,劉備是天下少有的明主,諸葛亮是天下少有的智者,而他黃承彥又是襄陽大族,文聘不可能不給他面子。只要文聘投降了劉備,以他的本事,肯定能完全執行諸葛亮的命令。可是令黃承彥沒想到,文聘這個出身寒微的將領偏偏就看不起劉備,對黃承彥的要求視而不見,還主動抵禦劉備的進攻。本來黃承彥也沒想害文聘,可是諸葛亮、司馬徽,還有已經快和黃承彥翻臉的龐德公一起寫信要黃承彥*降文聘,連計劃都寫好了。黃承彥為了老友和徒弟,加上心裡的愧疚,只能對不起文聘了!可惜他沒想到,他們周密的計劃,居然被我軍的一個密探給破了!
蔡瑁也不傻,他把大牢裡的牢頭、獄卒殺完後,把劉備軍密探的腦袋連同口供讓文聘的管家帶去江陵,並把牢頭、獄卒的腦袋,按照姓氏發還給各個家族,讓他們知道,軍權現在還掌握在他的手上,想找事,自己掂量掂量!還別說,蔡瑁這一手讓一些小世家都老實下來,而黃、龐兩家暫時還沒有和蔡瑁撕破臉的打算,故而對蔡瑁的無禮也忍讓了。
文聘聽說自己的家眷在襄陽被殺,也十分著急,可他卻沒有辦法。面對天天來城下勸降的劉備軍,文聘動搖了,可他又擔心自己的家眷沒事,這些只是流言,若是他真的反了,那才是害了自己全家。文聘在猶豫,從心理上說,他並不看好劉備。更何況,他手下的兵基本是張允的,而張允現在似乎完全聽他的,可他若是投降劉備,張允第一個就會反戈一擊,除非他能先除掉張允。
一時間,文聘難以抉擇,只是幾天,文聘就感覺自己老了近十歲。正在文聘猶豫,江陵士氣低落的時候,文聘的管家帶著蔡瑁的禮物到了。看著盒子裡那顆醃好的人頭,再看看手中的供詞和蔡瑁的道歉信,文聘心中大怒!他沒想到,他一直很敬重的黃承彥居然這樣對自己,他更沒想到,一個織席販履之徒和一個山野村夫,竟然能想出如此毒計。不過,正是這條毒計,讓文聘看穿了劉備的本質。雖然以前文聘也沒看得起劉備,但是卻從未如此恨他!正在文聘咬牙切齒的時候,劉備的勸降兵又到了城下。文聘拿起長弓,不待對方說話,便一箭將其射翻,然後就聽文聘怒氣沖沖的吼道:「劉備小兒給我聽著,若想拿下江陵城,就從我文聘屍體上踏過去吧!」文聘的爆喝,好像一陣驚雷,自有小校將這番話報告給劉備。
劉備知道後大驚,他不明白昨天文聘還在猶豫,今天就不死不休了。諸葛亮非等閒之輩,他只是將手中羽扇一轉,便苦笑道:「主公,多半是我們的計劃被人識破了!」
「荊州還有何人能識破軍師的計劃?莫不是蒯越蒯異度?」在劉備心中,也只有蒯越這個高級謀士還沒有追隨自己,故而他第一個就想到了蒯越。
「不可能是蒯越!」諸葛亮歎道:「蒯家兄弟一向八面玲瓏,雖然有這個本事,卻不會為了蔡瑁而得罪主公。畢竟他們還不知道誰能入主荊州。若是主公提前一步,就算占不得荊州,他蒯家也會好受!」
「那會是誰?」劉備細數荊州的人才,他覺得除了蒯越以外,應該沒有人能識破諸葛亮的計謀。突然,劉備想到了甘寧,他疑惑的問道:「軍師,會不會是甘寧?」
「甘寧只是一個莽夫,若說有人插手,我擔心是呂峰!」諸葛亮苦笑道:「呂峰這個人本就神出鬼沒,誰也猜不到他在想什麼。若真是他插手,我們就要及早撤退,以免被他斷了歸路。以我軍的實力,與呂峰硬碰硬,實在沒有勝算。」
「難道我們就這樣撤退不成?」劉備實在不甘心,都到了江陵城下,本以為是到嘴的肉就這麼丟了,別說是劉備,就連諸葛亮也不甘心。
諸葛亮想了想說:「前日我去勸降文聘,發現江陵城雖然堅固,可城北卻有一絲缺陷,而且江陵城中的部隊,似乎有些士氣低落。不如我們強攻城南,然後讓魏延將軍潛伏到城北,趁文聘對付我們的時候偷襲城北,或許能拿下江陵!」
「聲東擊西?」劉備笑道:「軍師此計甚好,我們試一試!若此計不成,再另想辦法。」其實諸葛亮是想讓劉備退兵,可劉備把他的話堵住了。若是歷史上的諸葛亮,他可以和劉備硬抗,畢竟他有戰功,張飛、關羽、趙雲三人也對他很佩服,可是現在,諸葛亮還真不好反駁劉備。無奈之下,諸葛亮只能盡力幫劉備攻打江陵了。
第二天,劉備一早就陳兵江陵城下,他讓沙摩柯攻南門,劉磐攻擊西門,劉封攻擊東門。文聘看著劉備軍的動作,知道他要強攻,也讓士卒進入準備狀態。本來張允看劉備空下北門不攻,就想抽調北門士卒去其他門防備,可文聘卻沒有同意張允的意見,他不僅沒有抽調北門士卒,還將其他門士卒抽調出來做預備隊,讓張允帶著支援各門。雖然張允有些不高興,但是蔡瑁讓他聽文聘的,他也不敢反對。突然,一陣梆子響,劉備軍攻城了!
(劉備指著江陵城吼道:「為了鮮花,大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