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臥龍助理()
第四百四十一章最強之計
吳帝詔命一下,駐紮在丹陽、廬江、會稽等地的兵馬相繼開拔,入淮北上增援徐州,甚至討伐山越的部分兵力也被調往前線。
由此,二十餘萬吳國精銳盡皆調往前線,吳軍在徐州一線的兵力數量,甚至局部還過了漢軍。
不過,因為吳國境地多地正蝗災,本就缺糧乏食,如此這般大規模的用兵,對糧食的消耗更重。為了補充前線的糧食供給,孫權下令加征未受蝗災影響地區的糧賦,徵賦最多的豫章郡,糧賦甚至比原先多增加了整整一倍。
強徵糧草的詔令一下,吳國境地自然是怨聲四起,一些地方甚至還爆了抗賦暴動。然而,到了這個節骨眼上,國內的這些問題孫權已顧不上,只要能攻陷徐州,奪取天下,他相信國內的任何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十數天後,徐盛、全綜、蔣欽所率領的大批吳國援兵抵達徐州,孫權親自下令這批兵馬jiao由驃騎將軍曹真指揮,不過,孫權自己不會將兵權盡付一個降將之手,在給曹真放權的同時,孫權又安排了其兄孫翊作為曹真的副手,名義上是輔佐,實際上則有監視的意思。
總之,在開戰近兩個多月後,曹真手中的兵力達到了七萬之多,在兵力暴增之後,曹真即對青州一線的漢軍起了猛烈的進攻。
曹真過上了好日子,朱虛一線佈防的漢將馬岱、關興等人就苦了,眼看著吳軍兵力不斷增多,可他們的大司馬方紹卻一兵一卒都不給他們多派,而且還下了死命令,死守城池,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在這種外援無望的情況下,關興二人只能依靠著手中僅有的兩萬兵馬,頑強的抵擋著吳國數倍於己兵馬的猛烈進攻。
轉眼兩月已過,秋去冬天,天氣漸寒。
在中路,漢軍張飛部在汝南一線數勝吳軍,將戰線向吳境內推進了兩百餘里。
而在西線,6遜在6口大勝之後,又逆上西進,奪還了巴丘重鎮,龐統不得不退守公安。
在東線,漢軍在彭城和小沛遭遇了吳軍頑強的抵擋,卻仍是寸步難進,而在青州一帶,漢軍由於兵力過少,在吳軍猛攻之下已漸有撐不住的趨勢。
整個伐吳的戰局,似乎已經演變的對漢軍更為不利。
由於戰事的失利,朝廷方面休戰的輿論再次抬頭,不過卻被前線的方紹和龐統嚴厲駁回,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一次不是他們想停戰就停的,而是吳人的野心巨大,大有一決生死的勢頭,明擺著不會善罷甘休。
在這種局面下,經過曹真的策劃,兗州、豫州等地的魏國舊勢力死灰復燃,譙郡、陳留等數郡相繼生反叛,bī得方紹不得不chou調前線的野戰部隊,以及河北的郡兵前往平叛,這對漢軍而言又是如同雪上加霜一般。
昌邑,漢軍統帥大營。
方紹手扶下巴,默默的注視著高懸的那張東南地圖,目光之中不知是憂慮還是自信。
費禕由外而入,撣去了身上雪花,歎道:「想不到今年第一場雪來得這麼早。」
方紹神色一振,回頭望了一眼帳外,問道:「怎麼,外面下雪了嗎?」
費禕道:「是啊,剛剛才下的,不過還不算大。大司馬,這一場雪下來,又要有兵卒熬不住了,形勢對我們來說可謂越來越嚴峻了。」
「大雪一下,道路封閉,訊息阻塞,敵人也更難探聽到我們的情報了。」顯然,方紹所關心之事與費禕大不相同。
費禕提不懂他們的這位大司馬,緣何還能在這般不利的局勢下,保持著一副悠然自在的精神狀態,如果以他來用兵的話,這個時候,他多半已經選擇撤兵,可是,方紹應對手段卻是什麼也不做。
「大司馬,青州方面又有告急文書到,只怕子岳他們要撐不住了,是不是該給他們派些援兵了。」費禕實在按捺不住,再一次提到了青州方面的困局。
方紹笑了笑,不以為然道:「急什麼,一個月前馬子岳不就說他們撐不住了,不也一直撐到了現在麼。」
費禕就鬱悶了,又道:「昌邑尚有兵數萬,完全可以調出來一部分增援青州,大司馬,恕禕直言,你這樣一直拖下去,實在是在nong險呀。」
「不nong險,怎麼回有大收穫。」方紹的口氣有點詭異。
費禕猜想到方紹心中多半是又在醞釀著什麼妙策,這位號稱「鬼謀」的大司馬,他腦子裡在想些什麼,這世上沒有幾個人能猜到透,費禕當然也不例外,但根據他的見識,在這情況下,即使有什麼妙計,也根本無法施展。
方紹也不再向他多透露,他轉身走到帳外,仰天一刻,頭頂的雪花越來越密,營帳之上,已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白色。
注視著這久違的雪景,方紹喃喃道:「差不多,是時候了。」
…………
海面很平靜,海1ang不過寸許之高,白雲之下,偶爾可以見到幾隻海鷗掠海而過,留下一抹靚影。
在西面天際的盡頭,隱隱約約有一條細細的黑線,那是大6的輪廓。而在東面,不時可見大大小小的沙礁,孤獨的躺在大海的懷抱之中,陪伴著它們的,除了海裡的魚,就只有偶爾逗留一刻的海雀。
不過,今天它們又碰上了一批從未見過的過客。
那是一支多達百餘艘船的漁民船隊,排列著鬆散的陣形,藉著海風,沿著大6的邊際徐徐南行。
半個月前,這支船隊的數量多達兩百多艘,但經過一場風暴之後,半數的船隻葬生於海底,倖存的船隻並沒有因為這樣巨大的損失而畏懼,它們依然在冒險航行。
「還有多久才能到?」甲板上,那一名須斑白的老者默默問道。
旁邊的一名漁夫一會看看太陽的位置,一會又向大6方向張望,一會又尋找著礁石的標記,許久之後才答道:「如果順利的話,兩天之後就應該到了。」
老者不再多問,仍舊以一種沉重卻又帶著幾分希望的眼神,盯著那起起伏伏的海1ang。
這一次的遠征,總算要抵達盡頭了,回想起過去半個多月的辛苦歷程,實在是不堪回。
不過,兩天之後,當領航的嚮導,指著前方那三角沙洲,興奮的叫著「到了,到了」的時候,積鬱在老者心頭的陰霾頓時煙銷雲散,一切吃過的苦,在這一刻都不算什麼了。
「升帆,換上吳軍旗號。」
隨著老者一聲下令,五千多號壯士們來不及品味興奮與激動,有條不紊的忙碌起來,過不多時,百餘艘船上,盡皆升起了「吳」字大旗。
船隊轉頭西行,穿越三角沙洲,水道越來越狹窄,兩岸的景色也越來越近。
「前邊是什麼地方?」老者問道。
領航的嚮導忙道:「前邊就是武進了,是扼守江口唯一一座城,不過平時吳人很少在這時駐紮軍隊。」
「嗯,傳令全軍,加快航。」
一百多艘戰船陣形漸密,槳力與帆力均達到了最大,逆流而上,向著內6飛前進。
果然如領航嚮導之所說,艦隊順利的通過了武進水域,幾艘巡邏的吳艦,因為看到他們是打著自己旗號,也並沒有要求登船盤查。
此地距青州前線,已是有千里之遙。
吳人通常情況下都會通過東南水網,向北方前線運送糧草,雖然偶爾也會走海路,但海1ang天氣變化多端,這個時代的船隻在遠洋航行中相當有風險,故而很少走海6,當然,海運也並非不存在,只不過都是相距較近的近海航行而已。
在沿海的航道上,吳人存在著幾條近海運輸的艦隊,很顯然,在水道上巡邏的吳艦,把這支艦隊當作了其中之一。
儘管如此,但這般深入吳國腹地,船上的人仍不免懷揣著忐忑不安,生怕哪個吃飽了撐著的吳軍艦船,非要上船檢查,如此一來,破綻一出,只怕他們就是羊入虎口,有來無回。
不過,所有的擔憂都是多餘的,吳國人做夢也沒有想到,會有這樣一支不要命的敵國船隊,經過千里的海路,遭到風1ang的打擊之後,出現在自己的家門口。
經過一夜的航行,次日清晨之時,不遠的南岸,一座巍峨的城市漸漸印入了所有人的眼簾。
此時此刻,每個人心頭的熱血都燃燒了。
目的地,終於到了。
那老者不是別人,正是已經「病死」的黃忠。
而這五千壯士,也不是普通的漁民,而是清一色的漢國水軍戰士,這一支水軍正是幾年前方紹吩咐魏延,徵集東海一帶漁民所組成。
剡城之戰的大敗,黃忠的假死,青州的不增兵,都不過是為了營造出一副青州可破的假象,you使孫權把他看家的兵馬,全部調往青州前線。
如此一來,吳國的後方將一片空虛,因為孫權所有的軍隊已經部署在前方。
而黃忠和他的水軍,經過了千難萬險之後,由海所入的那條水系,也並非普通的水系,它的名字叫做長江。
黃忠此行的目的也只有一個——奇襲吳都建業。三國之臥龍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