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血色戰旗 第三卷:會戰!會戰! 第五百六十一章 外交!
    第五百六十一章外交!

    暮雲低垂,天氣冷得讓陣地上的兄弟們渾身直打哆嗦。

    小四子的上下牙齒直打架,真想站起來跑上一圈,可又不能。對面日本人的槍口正對著自己呢,只要一起身,「叭」的一下,自己的這條小命就算完了。

    整整一天,肚子裡就進了一小塊餅子,這時候又冷又餓,小四子真想大哭一場。

    可自己是名軍人,不能哭,要哭了,別說自己兄弟,還會讓對面的東洋人看不起。

    「來,吃塊這個。」老德遞上了來塊硬邦邦的東西。

    小四子以為是老德偷偷摸摸藏起來的餅子,正在高興,可一接過來才發現不是。硬邦邦的,也看不出是什麼東西。

    老德手裡也拿著這麼一塊東西,掰下一小塊來送到嘴裡,努力的嚥了下來,勉強笑道:「吃吧,味道味道還算不」

    小四子也學著他的樣子掰下了塊放嘴裡,可才咀嚼了一下,當時就「呸呸」吐了出來:「這什麼呀?」

    「黃土,凍硬的黃土。」老德又艱難的吃下了塊。

    「這能吃嗎?得死人的啊。」小四子瞪大了眼睛說道。

    「吃吧,吃吧。」老德歎了口氣:「肚子裡不進東西,這大冷天的,就算不被東洋人打死,也得被餓死、凍死。」

    小四子看了看手裡的黃土,可卻怎麼也沒有勇氣送到嘴裡

    「報告長官,有對老夫妻要求見您。」

    正忙著看地圖的高飛聽到這聲報告,頭都沒有抬:「見我做什麼?」

    「他們是來找兒子的。」

    「找兒子?」高飛終於抬起了頭,大為不耐煩:「找兒子找到我這來做什麼?我到哪去找他們的兒子?」

    茅秉才遲疑了下:「司令,還是見見吧。那位老先生以前是位外交官」

    「哦?」這話才讓高飛有些注意,在那想了一會:「請。」

    不一會,一對老夫妻走了進來,男的總有六、七十歲的樣子,看起來精神不錯,女的不過四十來歲,想來不是後娶的便是小妾。

    「老先生貴姓大名?」高飛請這對老夫妻坐了下來,又吩咐讓人倒茶。

    「老朽常言意,表字晉康。這位是內人常陸思眉。」常言意彬彬有禮地道:「您想來就是名滿天下的一代抗戰名將高飛將軍了?」

    「正是高飛。」高飛客氣地道:「不知老先生的兒子是否在我的部隊裡?」

    「正是。」常言意接口說道:「說來慚愧,這位是我的我續絃,我那犬子,上面還有四個姐姐,他原是我老來得子,因此從小寵愛。抗戰爆發之後,我那犬子終日嚷嚷著要去參軍打東洋,可老朽因為不捨得,屢屢阻撓,終至其離家出走。夫人思念孩子,日日以淚洗面。老朽無奈,正想派人打聽犬子下落,卻不想接到了犬子的一封信,說他已經加入了國民**軍新編第九旅從軍,又讓我等不必掛念」

    邊上的常陸思眉聽到這裡,眼淚已經忍不住流了下來:「將軍,想我那孩子,從小嬌生慣養,哪裡受得了這個苦?常家三代單傳,戰場上子彈又不長眼,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我們可還怎麼活啊。」

    「失態,失態,如何在高將軍面前如此失態?」常言意大是不滿地道。

    「無妨,無妨。」高飛沉吟了下:「原本既然二位來了,是該讓你們父子母子相見的,只是不巧,我新9旅正在執行一項任務,暫時無法將其調回。」

    常言意歎息一聲:「報國原是好的,只是我獨疼愛兒子,不想大局,心胸實在狹隘,請高將軍千萬不要在意。」

    高飛一笑而道:「誰家父母沒有兒女?誰家兒女不受父母疼愛?誰家父母又願意把兒女送到戰場上去?這原本人之常情。不知道老先生的公子姓名?」

    「常夢凱。」

    「常夢凱?知道了,等到新9旅執行完任何後,我立刻讓其與兩位相見。」高飛念了一遍這個名字,只覺名字有趣,忽然心中一動:「常夢凱?莫非是為了紀念何人?」

    「正是,原是為了紀念袁世凱袁大總統。」常言意一點也不隱瞞:「常言意早年得袁大總統賞識,命我充當駐德國大使館武官,後又調回國內,於外交部內任職。大總統仙去之後,常言意心灰意冷,帶著家眷回到四川老家,再不過問政治。又給小兒取夢凱之名,意為我常家世世代代不敢忘卻大總統之恩,讓高將軍見笑了。」

    高飛這才瞭解,微微點頭:「晉康先生是老外交官了,想來對外交細節瞭如指掌了。」

    「瞭如指掌不敢說,但老朽正在撰寫一文,以圖希望將我所知道的北洋外交一一展現於後人。」說這話的時候,常言意頗有自得之意。

    「哦?」高飛原本是這麼順口一問,但沒有想到卻問出這個一出:「未敢請教。」

    常言意擼了一下鬍子:「世人說起我北洋時期外交,總離不開喪權辱國、一塌糊塗等字,簡直就是一部『國恥史』、『賣國史』離不開『誤國』、『無能』、『賣國賊』、『漢奸』、『妥協』、『投降』等等等等,其實,何其荒謬

    外交上,如孫中山和袁世凱,人們已經形成了刻板的思維,前者好,是**先行者;後者壞,是壞蛋賣國賊。大總統在外交方面的惡名,主要來自關於『二十一條』的交涉,總認為他為了稱帝,投日賣國,不惜接受『二十一條』。但但實際情形恰恰相反。事實上,大總統並未接受『二十一條』,在雙方交涉之初,大總統就疾言厲色地告訴日使,可讓者自可談判,不可讓者如第五條等,則絕不能讓。在其後歷時四個月的談判中,外長陸征祥,次長曹汝霖和駐日公使陸宗輿等,受盡折磨和屈辱,即使是有妥協情形的曹汝霖,也是激憤之情溢於言表『。

    以四個月的抗爭,加上輿論的壓力,日本放棄了』二十一條『中最凶殘的要求,和中國簽訂了《中日新約》九條和關於山東問題的條約。如果把日本人最初的要求和簽訂的新約做比較,就會發現其中的天壤之別。在日方的檔案中,這是一場失敗的交涉,日本外務大臣因此辭職。當然,新約也有對中國大不利的條約,但日本要滅亡中國的目的終究沒有達到。

    相反,孫中山在護法運動失敗後,長期尋求軍閥對他的支持以失敗告終後,轉而向日本提出割讓滿洲,海南島,組織國民**軍由日本軍官帶領,出讓全國的警察管轄權和稅務權,以換得日本派兵出戰,後來甚至向日本表示平津和內蒙也不要了。這些權益是袁大總統也不敢讓的,但孫某人卻做到了」

    高飛咳嗽了聲,讓茅秉才先出去,關好門:「晉康先生現在盡講無妨。」

    「常某哪怕因為這些話而獲罪,也是要講出來的。」常言意似乎根本就不怕什麼:「我等所說自滿清被推翻之後中國之外交,無非大多集中於廣州、武漢到南京國民政府的『**外交』。北洋政府被視為**的對立面,外交上縱使有零星的優異表現,也因政治不正確而遭到忽視與扭曲。獨尊『**』,在非常時期或有其必要,但數十年來成為常態,窄化了我們視野,導致中國外交史,不注重外交常規之交涉談判,只注重宣揚『**外交』之必要性。

    高將軍,北洋是一個被醜化的時代和力量。中國要往上走,是可以從北洋時代得到啟發的。那時雖然軍閥混戰,但彼此之間還是有道義上的約束,不會趕盡殺絕;北洋內部派系林立,輪流執政,這對今天的政治是有借鑒意義的;北洋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社會氛圍自由寬鬆,沒有官方的意識形態,觀念上百花齊放,有學術自由,是知識分子和教育的黃金時代。

    而在外交之上,通過對清末舊的外交機構的改造,破舊立新,完成了外交機構的現代化,使得一批專業化、技術化的新式外交官登上了外交舞台。他們通過各種形式到國外接受專門教育,是中國最早開眼看世界的群體。由於軍閥不管外交,外交官威望崇高,外交不受黨派利益的牽制,能夠從現實的國家利益出發,比起其他部門更能獨立決策且具延續性。

    但由於長期的**外交灌輸,在列強檔案中形容為狡猾、優秀、難纏的北洋外交官,在我們口口相傳之中卻成了『買辦』、『走狗』、『西崽』,交涉成果被一筆勾銷」

    常言意越說越是激動,在那略略喘息一會:

    「外交的基礎是國家實力。清末民初正值帝國主義外交高潮,弱肉強食被視為天經地義,中國賴列強均勢,免於瓜分已屬萬幸;加以列強在華條約利益一致,中外實力差距太大。在這種情況下的外交,要全面挽救頹勢是不可能的,只能尋求局部的突破,力求不喪失新的權利,或將已失權利加以嚴格限制。北洋時期的中國外交相當不簡單,在內亂不斷的情況下,居然將清朝遺留下來的版圖,大致維持完整,是不可忽視的成就。

    巴黎和會上山東問題交涉的失敗,是因為當時日美之爭,美國以犧牲中國為代價,對日本做的讓步。中國最終沒有在對德合約上簽字,第一次對列強說『不』,而且日本最終也沒有獲得山東的統治權。除此之外,中國在巴黎和會上還是有很多外交成就的。

    中國簽署了對奧合約、對匈牙利合約、對保加利亞和約,第一次以戰勝國姿態出現於國際社會。顧維鈞代表中國還簽署了國際航空專約,使中國與其他國家具有同樣的領空權。加入國聯是中國加入形成中的國際社會的開端。入選國聯行政院意味著中國具有處理世界問題的資格,王寵惠還成為入選國際法院法官的第一個中國人。」

    高飛聽著頻頻點頭,又繼續聽常言意說了下去:

    「後來北洋政府雖然衰微,但仍是被各國承認的中央政府,在國際上代表中國。1919年以後,其『修約』朝有約國、戰敗國及無約國三個方向發展。對有約國,在巴黎和會上要求捨棄勢力範圍等七項特權,雖大會未予受理,但已系中國首次明確表達對條約束縛的不滿;對戰敗國,要求廢除舊約重訂平等新約,得到允准。1921年5月簽訂的《中德協約》是第一個明文規範無最惠國待遇、領事裁判權、協定關稅各款的平等新約,也得到了獨一無二的戰爭賠款;對無約國,1919年春北洋政府頒令,與無約國談判時堅持平等互惠不再給予特權,即使談判不成,也不願遷就。12月,北京政府與玻利維亞訂約建交,開創完全平等互惠條約之先例。

    1926年初,北洋政府決定改採『到期修約』方針,陸續與條約期滿國家個別談判改約。4月,北京外交部通知比利時要求《中比條約》期滿修約,由於比國不願接受中方條件,北京政府乃毅然於11月6日宣佈廢止《中比條約》,是為中國外交史破天荒之壯舉。不久,比利時宣佈歸還天津租界,其後雙方達成新約。1927年11月,北京政府再宣佈廢止《中西條約》,由『到期修約』發展到『到期修改、期滿作廢』。

    1928年,中丹、中葡、中意等條約到期,北京外交部分別交涉修約,但未有成果。北洋政府在傾覆之前,與波蘭、希臘簽訂平等條約,是為北洋修約的最後成績。」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高飛一邊沉吟著,一邊連聲說道。

    「而我認為這些皆可不管,但我北洋政府由西伯利亞護僑之壯舉,焉可埋沒於史冊之中?」常言意慷慨地說道。

    「護僑?」高飛一怔。

    「不錯,護僑。」常言意緩緩的把這段罕為人知的歷史說了出來。

    十月**一聲炮響,在給中國帶來嶄新的主義之前,先帶來了一個嚴峻的現實挑戰:100多萬滯留在俄羅斯境內的華僑,面對混亂而血腥的俄羅斯內戰,其生命和財產都遭到空前威脅。

    告急文電雪片般地從海參崴飛往北京:

    同胞正在挨餓,一些華僑的日均糧食只有4兩

    同胞正被劫掠,無論「紅」「白」,只要是扛著槍的老毛子,都把華僑當做予取予奪的金庫

    同胞正被屠殺,俄羅斯相互對立的武裝派系,都強拉華僑的壯丁,套上一件髒兮兮的軍裝,這些只聽得懂「烏拉」的中國人,就被投入到了槍林彈雨之中。即使未被強拉壯丁的,也在一撥撥穿制服的強盜面前,宛如待宰的羔羊。

    甚至連以「護僑」名義出兵俄羅斯的日本軍隊,也莫名其妙地對華人大開殺戒

    百萬華僑翹首南望,向著北京求救。

    此時,滯留在俄國境內的華僑,足有百萬之眾。他們之中,除了傳統的商人、手工藝人之外,還有數十萬派遣到「一戰」前線去的華工。

    遠東地區不足1萬人的布爾什維克,並沒有足夠的號召力,更沒有足夠的影響力,在通過突然的軍事政變佔領了伊爾庫茨克、海參崴、伯利、海蘭泡等戰略要地後,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很快就被顛覆,布爾什維克依然只能在地下進行遊擊戰。

    遠東地區陷入了拉鋸戰。

    佔據優勢地位的是捍衛舊政權的白衛軍,但也在走馬燈般地替換著領袖和政權名稱,「西伯利亞臨時政府」、「西伯利亞自治臨時政府」、「全俄臨時政府」、「全俄政府」,你方唱罷我登場,一片鼎沸。

    此時,滯留在俄國境內的華僑,足有百萬之眾。他們之中,除了傳統的商人、手工藝人之外,還有數十萬派遣到一戰前線去的華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國加入了協約國的陣營,派出了大量華工,其中不少由陸路經俄羅斯前往前線。俄國陷入內亂之後,這些華工陸續匯聚到伊爾庫茨克等地,處境悲慘。

    十月**的消息傳到遠東之後,海參崴等地的局勢也開始不安,暴動的消息一日數驚。當地華僑紛紛湧向中國駐海參崴總領館,「來館呼籲,接踵而至」。在俄國方面已經完全失去了對局勢控制的情況下,華僑團體如海參崴中華總商業協會、黑河江北旅俄華僑會、伯力中華總商業協會、阿穆爾省華僑總會等,都緊急呼籲祖國派兵前來護僑。

    海參崴中華總商業協會在給中國總領事館的急函中,請求「即派軍艦來崴保護,並遣陸戰精兵,發往離崴接近之吉林省所屬之圖們江,及東寧縣、虎林縣、綏芬河四處預先駐紮,一旦有事,則相較之調遣方便。」

    黑河江北旅俄華僑會在給大總統、國務總理和外交總長的急電中,呼籲「若不從速進兵保護,不念華僑受其塗炭,即中國權利亦將損失,黑河更有何立足之地?」

    伯力中華總商業協會在發給北京的電文中說:

    「交通斷絕,險象環生,僑民生命,朝不保夕,伏惟鑒原,迅賜設法派兵保護」

    第五百六十一章外交!,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