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 正文 第290章 飛龍炮!飛龍在天!
    張准要求的幾個關鍵的要點,都和海軍有關。張准要鑄造的佛郎機火炮,主要是用在海戰上的。這一點,和明軍的鑄造目的,是有所不同的。明軍鑄炮,主要是用來6戰,大明水師海戰用的大炮,和步軍的大炮,是一個模子鑄造出來的。但是張准不同。張准需要的,是專門的海戰大炮,不需要考慮6地的使用。

    先,火炮的射程要遠,最少能打兩里,要是過三里,那就更好了。海戰交手,三里之外,就需要炮,震懾對方。如果射程不及兩里,那還不如不要。

    其次,火炮的射要快,每分鐘最少能打兩炮彈,要是能打三就更好了。海戰大炮的命中率太低,在同樣的時間裡,誰能射出更多的炮彈,誰就有更大的幾率打中目標。

    再次,是火炮要輕,不能過八百斤。因為蒼山船的承載量不大,龍骨也不夠堅固,太重的火炮,容易導致戰船失去靈活和機動,甚至失去平衡,從而傾覆。

    再再次,是要求後坐力小。蒼山船的船身吃水比較淺,後坐力太大,容易導致船身傾側。即使不翻船,也嚴重影響操作。因此,佛郎機火炮的後坐力,必須想辦法降低,需要使用專門的特殊製造的炮架。

    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張准的海軍主力,都是輕型的蒼山船,排水量只有七十噸,載重量只有三十噸,屬於輕型的戰鬥船隻。排水量這麼小的船,架設大炮,本來就是小雞拉大車,力所不及。但是,為了戰鬥的需要,不得不如此。

    按照薛知蝶的設計,每艘蒼山船的兩側,都只有三個炮位,換言之,全艘船只有六門炮。相對於明朝水師別的戰船來說,蒼山船居然有六門炮,已經是了不起的設計。可是,和西洋戰艦的上百門大炮而言,六門炮完全是不入流啊!而且,口徑也相差太多。總的來說,口徑太小了。

    明軍普遍使用的佛郎機火炮,口徑也就是小碗大,折算過來,就是6o毫米左右。6o毫米的口徑,使用的又是黑火藥,怎麼說都不給力。當然,佛郎機也有口徑在12o毫米的,但是,這樣的佛郎機,重量已經接近兩千斤了。

    威力巨大的紅衣大炮,口徑也就是一個海碗大小(從11o到13o毫米不等)。這麼重的火炮,架在蒼山船上,實在是太危險了。暫時來說,張准還不需要紅衣大炮。當然,紅衣大炮的技術,也不能完全不管。畢竟,隨著時代的展,紅衣大炮逐漸成為主流。提前開始研,未雨綢繆,總是有好處的。

    從裝藥的角度來說,佛郎機是後膛炮,紅衣大炮是前膛炮,兩種火炮各有利弊,無法具體說哪個絕對好,哪個絕對差,要根據實際情況而言。海戰,追求的是長射程,紅衣大炮顯然勝出一籌。不過,張准現在還沒有戰船可以架設紅衣大炮,只能是重點考慮佛郎機火炮了。

    孫勤愷提起自己的專業技術,倒是一點都不木訥。和剛才的麻木、茫然相比,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孫勤愷是有深厚功底的。怎麼說,他也是徐光啟的弟子,跟隨徐光啟學習了十八年的鑄炮技術。他有理論知識,還有實際經驗,甚至還有實戰經驗。他頭頭是道的解說了鑄炮的各個關鍵要素,最後說道:「我們先將樣品鑄造出來,然後再結合蒼山船進行試驗,逐項改進。」

    張准點頭說道:「很好!現在,我們確定一下火炮的基本規格。」

    周石文和孫勤愷都凝神細聽。

    張准要推行的,乃是標準化的生產。

    明軍的火器,種類太多,口徑太複雜,光是火銃,就有幾十種不同的口徑。大炮的口徑,也是相當的多。從幾十斤重的虎蹲炮,到上萬斤重的紅衣大炮,應有盡有。大炮的口徑太多,自然給士兵的操作,帶來很多的困惑。不同口徑的火炮,裝藥量都是不同的。裝少了,打不遠,裝多了,會炸膛。事實上,明軍火炮炸膛的事故,經常生。

    經過研究決定,張准將佛郎機火炮的口徑,定在7o毫米。因為使用鑄炮的鋼材,要是生鐵好一些,可以承受更高的膛壓。口徑大一點,裝藥可以多一點,射程自然遠一點,威力當然也可以大一點。

    當然,在研究鑄造佛郎機火炮的同時,還可以順帶研究一下紅衣大炮。畢竟,真正的王道,還是紅衣大炮。等各方面條件都具備了,張准要建造幾十艘的寶船,每艘船上安裝一百門以上的紅衣大炮,到全世界的海洋去耀武揚威,實行大炮外交。

    得到張准的強有力支持,有關佛郎機火炮的鑄造研究,全面鋪開。張准專門成立了一個火炮研究所,由孫勤愷帶頭,周石文和其他的工匠配合。孫勤愷的確是有相關知識的,在他們的指點下,工匠們按部就班的做事,很快,第一門的樣炮,就鑄造出來了。

    「嗤!」

    在火炮試驗場,孫勤愷親自點燃了引火索。

    「通!」

    佛郎機火炮出一聲巨響。

    火光閃耀之後,炮彈落在兩里外的空地上。

    這樣的射程,只能算是勉強及格。顯然,還有可以改善的餘地。檢查原因,乃是密閉做的不好。前面說過,佛郎機火炮是後膛炮,是從後膛裝彈的。由於需要從後膛裝彈,炮管就不能完全密封。這個技術細節做的不好,火藥的威力,就要散失很多。

    根據實際試驗的結果,孫勤愷很快做了相應的改善。不久以後,第二門的樣炮,又被鑄造出來。同時,被他改善的,還有相關的火藥。根據張准的建議,他在火藥裡面,加入了一些氧化銅粉末,以增強火藥的威力。

    「通!」

    第二門樣炮,次射。

    一聲巨響,炮彈遠遠的飛了出去。

    這一次,炮彈的落點,在足足三里半開外。

    三里半!

    「嗯,不錯!」

    張准當場大讚。

    這樣的射程,基本上可以滿足海戰的需要了。

    不過,孫勤愷並不滿足。

    在第二門樣炮的基礎上,孫勤愷再次做了多項細節上的改進。很快,第三門樣炮被製造出來,同樣拉到了試驗場。

    「通!」

    第三門樣炮射。

    一聲巨響,炮彈遠遠的飛了出去。

    這一次,炮彈居然落在了四里半之外!

    四里半!

    「好!」

    張准情不自禁的叫起來。

    四里半啊,這樣的射程,足夠佛郎機火炮揚眉吐氣了。

    225o米的射擊距離,和後世的火炮相比,根本不算什麼。但是,在當時,卻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須知道,口徑更大,份量更重的紅衣大炮,射程也就是5ooo米(十里)左右。在海戰中,四里半的射程,足夠壓倒一般的敵艦了。

    當然,有了足夠遠的射程,還不代表足夠的戰鬥力。佛郎機火炮的使用,和炮彈的種類,是分不開的。根據不同的情況,使用不同的炮彈,這是明末火炮的重要特點。因此,除了實心彈之外,還要試驗其他各色炮彈的射程。

    「嗤!」

    「通!」

    佛郎機大炮,再次射。

    這一次,射的是葡萄彈。

    所謂的葡萄彈,其實和後世的霰彈有些類似。用一個小框框,又或者是幾根鐵絲,又或者是一個爛網兜,將一堆的小鐵球裝在一起,塞入炮管,然後射出去,形成鋪天蓋地的彈雨,給目標造成大面積的殺傷。相對於開花彈而言,葡萄彈的可kao性和威力都大得多。要是敵人隊伍密集的進入射程,一炮過去,敵人肯定要倒下一片的。

    但是,葡萄彈的致命之處,也是很明顯的:射程很近。一般的佛郎機火炮,只能將葡萄彈打到一百丈(約33o米)開外。但是,孫勤愷鑄造出來的火炮,可以成功的將葡萄彈打到一百五十丈(約5oo米)開外,足足提升了5o的射程。

    但是,孫勤愷還不滿足,繼續進行改善,最終,成功的將葡萄彈射到一百八十丈(約6oo米)開外。這個距離,基本上是紅衣大炮射葡萄彈的距離了。相對於佛郎機火炮而言,紅衣大炮還是很稀罕的,除非是大戰役,否則,很難看到紅衣大炮的身影。

    這個射程意味著,只要敵人大量的進入這個射程,就可以用葡萄彈直接轟了。一般的騎兵衝鋒,也就是在這個距離。換言之,張准完全可以在對方騎兵起衝鋒的時候,就直接用葡萄彈覆蓋過去。只要炮彈足夠多,敵人的騎兵,一倒就是一大片。

    對於海戰來說,6oo米的距離,也是相當合適的距離。在這個距離上,實心彈基本上打不中,葡萄彈的威力,就完全展現出來了。只要敵船進入6oo米射程,三門火炮一起用葡萄彈轟擊對方,效果絕對是槓槓的。在裝備了這種火炮以後,蒼山船就算再小,敵船也不敢忽視。

    「嗤!」

    「通!」

    在試驗了葡萄彈之後,佛郎機大炮再次射。

    這一次,射的是鏈彈。

    所謂的鏈彈,其實就是兩個用鐵鏈連接起來的小鐵球。當然,大鐵球也是可以的。鐵球的重量越大,殺傷力越大,射程越近。鏈彈的主要殺傷原理,是在高的運動中,直接將目標切斷。無論目標是人體,還是桅桿、帆布之類的東西,被鏈彈打中,都是要被撕碎的。

    後世曾經有新聞報道說,有人騎摩托車飛路過,結果被橫在馬路上的電線當場割頭。鏈彈就是這樣的一根電線。在射程範圍內,鏈彈是最凶殘的武器,比葡萄彈還要凶殘。要是打在人的身上,直接將人割成兩段。要是打在戰馬的身上,也可以將馬頭都直接切下來。

    不過,鏈彈和葡萄彈的缺點,都是一樣的,都是射程太近。而且,鏈彈還不好控制準頭。兩顆鐵球在半空的運動,是不規則的,誰也不知道它會飛到哪裡去。總的來說,這兩樣炮彈,都是用來武裝海軍。要是用在6地上,必須面對密集的敵人,才能揮威力。

    經過試驗,一般鏈彈的射程,和葡萄彈差不多,都是6oo米左右。海戰中,鏈彈的主要用處,是撕裂敵船的船帆,砸斷敵船的桅桿,其次才是殺傷人員。就這一點效能來說,蒼山船同樣是可以做到的。張准最喜歡的狼群戰術,只要幾艘蒼山船圍住你,一片的鏈彈砸過去,保管可以將敵船的船帆撕得千瘡百孔的。

    除了鏈彈和葡萄彈,佛郎機火炮還經常射所謂的開花彈,就是能爆炸的炮彈。不過,就當時的引信技術而言,開花彈的可kao性,實在不高。同時,由於使用黑色火藥的關係,口徑只有7o毫米的開花彈,就算成功的落地開花,殺傷力也不大。還不如葡萄彈呢。因此,為了突出研究的重點,張准暫時不建議研究開花彈。還是老老實實的搞好實心彈、葡萄彈、鏈彈再說。

    經過連續三次的試驗以後,孫勤愷以更加旺盛的精力,投入到佛郎機火炮的改善中去。他的眼睛,在寧靈薇的治療下,也開始逐漸的好轉。這一切,都讓孫勤愷格外的賣力。他經常廢寢忘食,通宵達旦的忙碌,贏得了一個「火炮狂人」的外號。

    因為火炮的鑄造,主要是孫勤愷的功勞,張准請孫勤愷給火炮命名。孫勤愷最終將火炮命名為「飛龍炮」,取飛龍在天的意思。很快,第一批的飛龍炮,開始量產,安裝到蒼山船的上面。

    張准也經常到火炮研究所,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儘管張准對於火炮製造的細節不清楚,後世的火炮,和明朝的火炮,也有很多不同之處,但是,後世的一些經驗,畢竟是有用的。難得的是,孫勤愷有相關的經驗,也有相關的知識,比周石文等人,要更快的融會貫通。在吸收了張准的建議以後,孫勤愷的改善,儘管是點點滴滴的,卻是實實在在的提升。

    在張准埋頭生產大炮的時候,周邊地區生了一系列的變動。

    先,是登萊巡撫楊文岳正式卸任,調任福建巡撫。

    這位巡撫大人,在山東的地面上,著實不咋樣。大明朝從來沒有巡撫級別的官員,被韃子抓住,他實實在在的開創了先河。但是因為隱瞞得好,崇禎皇帝居然不知道此事。在收到田橫島韃子被殲滅的奏章,又派人檢查過韃子的級以後,崇禎皇帝非常滿意。崇禎皇帝既然很滿意,那陞官財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從登萊巡撫到福建巡撫,算是比較大的陞遷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