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游龍 上部 第三章 少年的悲與喜
    李凡生於中華歷1986年,祖籍江北省一個邊遠的小山村——靠背村,父母都是典型的農民,在這個小山村,歷史上沒有出過一個高中以上學歷(舊社會按童生靠)的人。所有的人都是認識幾個字後就迫不及待地回家將全身的肌肉鍛煉發達,再迫不及待地找上一個同樣沒有什麼大打算的女人,花上不到一年的時間生下一個兒子,然後依然是重複千百年來父輩重複的道路,在田地裡日復一日地用汗珠子換糧食,撫養兒女「完成」他們並不長的學業,然後就是快速衰老,讓位於下一代繼續老祖宗田地裡的偉大事業。

    李凡之父李原希是靠背村少數幾個明白人之一,母親張秀娥端莊秀麗,算得上是這個小山村天作之合的美滿姻緣,小兩口共同操持這個小家庭,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很受村裡人的羨慕。可以說,李凡的童年儘管物質生活饋乏,但精神生活卻是無可挑剔,在這個父母恩愛,勤勞善良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小李凡,耳濡目染地繼承了父母對待生活的樂觀態度,從小就養成了勤勞善良的性格,更兼開朗樂觀,逢人一臉的笑容,是村裡人見人愛的小寶貝。

    事故發生在李凡最快樂的十二歲,那是深秋的一個傍晚,父親從山上打柴回來,由於天太晚,再加上趕急了點,一不小心摔下了深溝,頭部狠狠地撞上了一塊尖刀般的石頭,當場昏迷不醒,血流如注。更為不幸的是:沒有一個人看見李原希的失足,於是,就在全村民小組發動尋找李原希,並最終在凌晨兩點多找到他的時候,李原希已經在幾個小時前悄然去世,身體已經僵硬多時了。

    張秀娥在確信自己的丈夫是真的不能回來後,徹底崩潰了,患上了間歇性精神病,每天傍晚都會準時發病,發病就會到丈夫摔死的那條溝邊抱著那棵大梧桐樹說上個把小時,然後就會到村頭哭上個把小時,再回家叫小李凡去找父親回來,小李凡當然無法把父親找回來,所以每天母親都會罵他不孝,有時還會揍他一頓狠的。那段時間對小李凡來說是不堪回首的,就像從幸福的天堂一下子墮落到陰森的地獄,父親慈祥的笑臉沒有了,牽著小手看太陽落山的情景也沒有了,家中只有母親越來越瘦的身影和發病時無休止的哭聲和罵聲,在好心的鄰居大嬸的開導下,小李凡在短短的幾天時間好像長大了幾歲,他懂得去承擔家務、去做飯做菜、去打柴挑水,也懂得了不去頂撞母親,並在母親發病時去野外轉轉回來給母親一個善意的謊言,一個剛進入初中的學生,一個不滿12歲的孩子,頭頂上不再有晴朗的藍天,日子如何過下去?山村裡的人是純樸的,人情味是最濃的,儘管每個家庭都不寬裕,但好心的鄉親們仍然盡心盡力地關照著這對苦難的孤兒寡母。

    日子又恢復了平靜,小李凡在離家十里的鎮中學讀著初中,母親的病情也慢慢好轉,時間是最好的藥物,不管痛苦來得多麼猛,總是可以抹平的,只是時間的長短而已。母親的病情穩定是所有靠背村人共同的心願,在這個心願一天天實現的時候,全村人在言談中露出了欣慰。但死了男人的妻子、沒有父親的孩子、沒有頂樑柱的家庭畢竟是悲哀的、是艱難的,最現實的問題就是物質生活明顯與其他人家有差距。12歲的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衣服轉眼間就縮水了,於是,小李凡就穿著心靈手巧的母親用他父親的衣服改裝的新式舊衣讀過初二、初三,母親含著熱淚對李凡說:「孩子,你父親走後,我們家窮,但我們人窮志不窮,你身上穿的是你父親的衣服,你父親每天都在你身邊看著你,你要好好地讀書,將來走出這個窮山溝,好好幹一番大事業。只是,靠背村的人是好人,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們可能早就垮了,將來出息了,別忘了他們!」這番話讓小李凡有了平生第一次的失眠:我這一生應該怎麼過?時年15歲的小李凡並沒有就人生大事想透徹,不過有一點倒是很明白:沒有知識什麼都是白搭!所以當務之急是讀書,認真學好書本知識,考上縣一中,將來考取大學,學得更多的知識再想一生的大事。在大多數學生還停留在家長催、教師逼的時候,李凡從不要老師操心,每天都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而且還千方百計地尋找課外讀物來豐富知識面,因為他知道:要達到母親所說的「幹一番大事業」的目標,必須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才行,因為自己天資並不特別聰慧,充其量也就是中等水平,而且因為小學是在靠背村小學上的,條件太差,自己的基礎並不牢,與其他人相比,自己根本不佔優。「我的優勢只有一點:我可以比他們更吃苦!因為我經歷過苦難。」他對自己說。

    順風鎮中學有一個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所有的學生都像李凡一樣,我們老師都可以整天去喝咖啡。」在學生素質和成績與教師教學評價以及待遇日益相關的年代,這樣的一個好學生,沒有理由不被老師寵愛,李凡又一次成了寶貝,他的生活在這一片新的天地裡翻開了新的篇章。在幾個月後的中考中,李凡以全校第一的總成績被豐城縣第一中學錄取,縣一中幾位領導看了李凡平時的考試成績、聽了他無可爭議的好名聲後,馬上拍板:該同學到一中後,繼續享受學雜費減免的政策。這一消息讓李凡的母親著實鬆了一口氣,她對兒子的學習向來不擔心,只是家中實在是太困難,如果不減免學雜費,她真不知道應該怎麼樣才能讓兒子完成學業,這下好了。這位善良而苦難的母親摘下菜園裡的黃瓜、扁豆挨家挨戶上門感謝縣一中的幾位領導,讓這些領導深切體會到了一個母親的心聲而不忍心拒絕她的一番好意。

    高中生活是緊張的,特別是農村來的孩子。

    豐城縣是一個民風淳樸、封建閉塞的山區縣,上學就是為了讀書,這一點沒有爭議,而第一中學更是以學風正、紀律嚴明聞名於全縣。在學習的氛圍下,多數學生都能自覺地去學習,只有少數一些家住城關、家庭條件好或者已經找好了不用上大學就可以去上班的好工作的同學才把讀高中當作長大成人之前的一件調味品,在成人之前抓緊最後的時候盡情享受。張勇就是其中的代表。張勇的父親張天禮是全縣的風雲人物,第一個開超市、第一個開小汽車,據說每月往張勇的存折上存入5000元,已經存了兩三年了,從不間斷。李凡從小到大,還從沒有親手觸摸過100元面值的鈔票,真的很難想像一個月5000元存款是個什麼概念,而且還是在校的一個高中生。張勇是打算混個高中畢業文憑就去幫父親打理生意的,所以他根本就沒想過去吃苦,去讀書,(當然,在他們心目中,讀書自然是枯燥乏味的)。所以,他整天和另外幾個同學一起吃喝玩樂,在校園裡呼嘯來去,快樂逍遙。當然,和他一起的也不是普通人,一個是副縣長的公子,一個是城建局局長的公子,一個縣農行行長的公子,個個都是家大勢大,這幾個人在學校也並不是無惡不作,只是上課曠點課、言語上調戲一下漂亮的女生以及動手調教一下一些不聽話的同學,也沒有太大的劣跡。再加上老師深知這些人的背景,所以本著教育為主矛盾不擴大的原則,對他們在班會上小小地進行一些無差別地教育也就了事。

    對於權貴,李凡從小就有一種敬畏心理,所以決沒有融入他們小***的想法,也不想與他們有什麼瓜葛,更不想與他們有什麼仇怨,因為他們是什麼樣的角色,李凡清楚;自己是什麼人,有多大能量,自己也清楚,在這個豐城縣最高學校裡,自己只是一個農村來的、家境貧寒的學生。儘管對這些人笑傲校園、影響其他同學學習的行為從心裡反感,但並沒有打算打什麼抱不平,因為自己已經18歲了,自己最大的夢想是努力學習,考上大學,如果真的能成為靠背村第一個大學生,媽媽該有多麼高興,父親九泉之下也會含笑的,這個時候不能節外生枝,應該以學習為第一要務。這種想法應該是不錯的,按照李凡的思路,他應該是順順利利地讀完高中,參加高考,再苦苦地等待通知,或者是考上大學,展翅雲飛;或者是沒有考上,出去打工。當然,在李凡心目中他是不會接受第二種答案的,因為,由於他一貫的努力,就算是高手匯聚的第一中學,他的成績依然穩居前十位,而課外知識也雜,在高三舉行的一次知識競賽中,他就以其豐富的課內外知識征服過包括教師在內的全校師生,成為高三(8)班的一面旗幟-

    本書是作者的處女作,如果各位認為此書還值得一讀的話,請瘋狂推薦、踴躍收藏、拚命點擊,兄弟實在太需要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