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風 正文 第三百五十章 釋疑
    「可是襢淵之盟可是貴國與我大遼簽訂的協議,這怎能容得去修改?難道駙馬就不怕我大遼興兵來伐麼?!」劉伸冷冷的說道。

    王靜輝聽後笑咪咪的說道:「原來貴使也是個糊塗人,我大宋滅夏不過只是吹灰之力,昔日遼騎不復在焉,而今日宋師尤勝當日,我大宋也不是惹人拿捏的軟柿子,是戰是和悉聽尊便!不過在下倒是有個建議,不妨到汴都河畔的去尋尋,貴使也許可以在那裡找到昔日西夏的好友!」

    劉伸聽後拂袖而去,不過他心中也知道現在的遼國是奈何不了大宋的,正如王靜輝所說的那樣,今日的遼軍已經不是蕭太后統治時期的遼軍了,而縱觀宋軍滅夏,其具體過程還不是很清楚,但從戰果上來看,昔日遼國都只能夠讓西夏屈服而不能夠平滅佔據,這也就說明宋軍的戰鬥力已經今非昔比,更要命的是遼國內部魏王當道,哪裡容得下忠直之士,現在國內更是無法和南朝相提並論。現在劉伸拂袖而去也不過是為顧全自己的面子而已,要不然他還真不知道該如何走出這間南朝所準備的談判大堂。

    遼國使節已經走了,但大宋的大臣們還在,雖然是敬陪末座,但他們從始至終都沒有說過一句話,心中都是各自有各自的打算──遼國若是真的興兵來犯。那河北諸路將會首當其衝,先不論這仗打不打得贏,至少戰事一起河北諸路很可能會面臨無妄之災,這種損失可是河北系官員無法承受地。

    不過王靜輝並沒有在乎這屋中官員心中的想法,他瞭解歷史和這個時期的遼國,遼國所能夠做到的極限也便是在邊境上陳兵訛詐宋朝而已。若是真的打起來,遼國根本就不是大宋的對手,更何況有韓琦這樣地人物坐鎮河北,手中掌有重兵兵權,根據情報局的情報反饋得知,現在遼國上下還在為年初宋軍在河北進行超大規模的火器演習而振動惶惶不安,哪裡真的敢攻宋,恐怕連在邊境集結兵力的勇氣都沒有了。

    已經遠離朝廷中樞三年之久的韓琦此時成了王靜輝手中最可以憑借的大牌,這個老頭兒可是徹頭徹尾的人精,按照王靜輝的理解。恐怕在這個時代能夠真的稱得上是政治家地,唯有韓琦一人而已,其餘的即便是才能夠了,但也是酸腐之氣沖天不堪依仗。在這點兒上王安石或是富弼都是不及韓琦的,更不要說是司馬光了。最重要的是韓琦是河北系官員的精神領袖,韓琦對遼國地態度就能夠穩定河北系官員態度的走向。

    對於今天談判結果流露出去後會引發什麼樣的後果,王靜輝心中自然是明白的,說不得一向和自己合作愉快的河北系官員可能會和自己反目成仇,而他則更加關注北方。在大名府韓琦那裡應該現在已經收到了他地信件,只要韓琦能夠被自己所說動,河北系官員就不足道哉了。

    王靜輝也丟下了正在各自盤算的官員。信步走出大堂,留下了滿屋子大眼瞪小眼的官員,冬日地陽光照在一身便裝的王靜輝身上,顯得他格外颯爽,所有的官員這才意識到──駙馬可能是有宋以來第一個穿著便裝在政事堂出入的人!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血。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王靜輝剛剛走到後花園,隔著老遠便聽到一陣稚嫩的童音在誦讀。領路的太監剛剛想要高聲宣王靜輝覲見的時候,王靜輝卻拉了拉他的衣角──原來是大皇子趙煦在背書,而皇帝趙頊也是一身便服坐在涼亭中手中拿著一本書在考教自己兒子的功課。

    旁邊領路地太監心領神會,便沒有說話──駙馬在皇帝面前的面子大得很,在這種非正式的場合中,皇帝召見駙馬,進了這御花園駙馬如同進了自己的靜苑一樣隨意,這也是君臣之間難得的際遇,這種緣分是誰也沒有的。

    王靜輝也在不遠處打量著眼前這個孩子──這個孩子是皇帝趙頊第一個兒子,雖然也叫趙煦,但他心中可以肯定這不是歷史上原本那個哲宗皇帝,因為歷史上由於這個時代醫療水平的限制,皇帝趙頊的兒子並沒有幾個成活長大的,在趙頊死後趙煦繼位的時候還是個十來歲的孩子,若是按照這個算法,就算皇帝趙頊「按時」死亡,眼前這個孩子到那個時候也快要二十歲了。

    對於這個名叫趙熙的孩子,王靜輝可是關注的很,畢竟長子繼位在宋朝還是非常有保障的事情,這個朝代宮廷鬥爭並不像他原來那個時空中清朝那樣殘酷,兄弟之間很少為了皇位而自相殘殺,都能夠保證善始善終,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很少見的。只要這個孩子能夠平安長大,繼承皇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對於未來大宋帝國的主人,他必須更加關注──皇帝趙頊幾次相邀讓他來當趙熙的老師,他都推辭,原因不外乎趙熙現在年齡還實在太小,而且這也是他欲擒故縱的手法。只要到了恰當的時機,這個皇帝老師的位置他是一定要做的,這關係著大宋未來改革的走向──王靜輝從來都不認為改革能夠在趙頊這一任上大功告成,就算趙頊能夠活的足夠長,但改革的旗幟還是需要後人來繼承的,可不能夠鬧出「元佑黨人碑」那種可笑又可悲的事情來。

    雖然王靜輝不做聲站在稍微遠些的距離上,但皇帝趙頊身邊的太監可是眼尖的很,輕聲在趙頊的耳邊低語了幾句,皇帝趙頊抬頭看過來正是駙馬在遠處候著。便放下書本打斷了趙煦地功課考究,此時王靜輝也不矯情便走上前去行禮說道:「臣恭喜聖上!」

    「朕有何喜?」

    「大皇子聰明睿智,歲不過五便可背誦《論語》,這難道不是聖上之喜,大宋之福麼?!」王靜輝笑著說道。

    皇帝趙頊聽到王靜輝誇他兒子聰明,心中也是高興的很。但還是板著臉說道:「愛卿莫要捧殺了熙兒,要是煦兒長大後能夠有愛卿一半,朕也就心滿意足了!」

    王靜輝略微沉思了一番後走到趙煦的身邊說道:「殿下,敢問剛才所背誦的是哪一段?」

    趙熙用稚嫩的童音回答道:「《論語·子罕》篇。聖人這句話是說:『比如堆土成山……』」

    趙煦一邊解釋,王靜輝和趙頊也在一旁耐心的聽,不過與皇帝趙頊眼中流露出來地歡喜不同的是,王靜輝則感歎怪不得宋朝的皇帝都能夠出來一個書法家,一個不過才四歲的孩子便已經熟讀《論語》開始明經了,這也便是皇家能夠得到最好的教育資源來培養自己的接班人。都說清朝的皇帝讀書最多,不過在王靜輝看來這個時代讀書多並不代表什麼。就是放在後世他那個時代也是如此,讀書多並不代表具有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況且治理國家也不是靠儒家經典能夠搞定的,書讀多了尤其是儒家經典讀多了,反而也許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趙熙地功課那是沒得說。王靜輝雖然很少插手具體的教育事務,但對於教育他還是非常注重的,在他的印象中似乎沒有幾個人能夠在這麼小的年紀便可以流利背誦開心就好整理《論語》地,更不要說是粗略的解釋了,他身邊的李慎已經是個公認的天才了。不過王靜輝想想看李慎這麼小的時候估計也不過如此吧。

    「愛卿以為如何?」皇帝趙頊笑著說道。、

    「嗯,殿下聰穎過人,不過治理國家還需要努力。並不是把書背下來便可以過關地,不過能夠牢牢的掌握這些基礎知識則是第一步,殿下切記應該再接再厲!」

    「愛卿,昔日朕就想琢磨著給熙兒找個老師,思前想後最合適的人選莫過於愛卿,不過當時因為煦兒還小,所以才沒有下文,現在煦兒已經開始奠基了,正是需要名師指點地時候。愛卿這次可不要再做推辭了!」皇帝趙頊笑著說道。

    王靜輝低頭沉思了片刻,想了想後對趙頊說道:「聖上,殿下乃是大宋的未來,也是大宋的王儲,更有可能繼承聖上的大統,他身上所背負的責任重大,在學業上臣自然會盡心竭力來輔助殿下。不過聖上也是知道的,臣現在基本上很少住在城中駙馬府了,大多數時間都是住在城郊的靜苑之中,這可能多有不便!」

    皇帝趙頊看到王靜輝這次沒有像往常那樣拒絕自己,心中非常高興,聽後擺擺手說道:「現在熙兒還是有些小,不過這也不急於一時,待到每次進宮的時候,愛卿就來指點他一些功課即可,等他在長大點便可以跟隨愛卿左右聆聽教訓了!」

    王靜輝聽後點點頭,對於如何培養皇帝,他可是頭一遭,不過他早就準備這一天的到來了,心中雖然只有一個朦朧地計劃,但這並不妨礙自己行事。畢竟這個孩子還是太小,按照他所知的歷史經驗,皇室家族都是罐裡養王八──越養越倒處,皇室成員的身體尤其是皇帝的身體狀況往往是一代不如一代,這基本上都成為一個定律了。這也是他心中的一個隱憂──以這個時代的醫療水平,孩子平安生下來只是第一步,能不能平安健康的長大又是一個問題,想到這裡他才意識到自己的醫學水平還有待提高,不過這個時代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兒科專家──錢乙,他現在雖然老了但還活著,有機會便把他請過來專門整理兒科部分的醫學內容,這也算是公私兩顧吧,王靜輝在心中快速的盤算著。

    王靜輝笑著說道:「等殿下再長大一點,跟隨臣也有個好處──臣會盡心竭力的保證殿下的身體健康,同時也不會耽誤殿下地學業。我大宋未來的君主不光是治國有方。還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皇帝趙頊聽後笑了笑,不過這句話更讓他堅定要讓駙馬來照顧自己的孩子──趙頊父子的身體狀況都不怎麼樣,甚至是太上皇趙曙的身體一直都是靠駙馬來負責照顧,兩次挽救趙曙地生命,至少王靜輝是絕對的功不可沒,有這麼一個保障在孩子身邊。從小條理身體總比他父子兩人要好的多。

    皇帝趙頊揮手讓左右的隨從都散開,這也是他召見駙馬時最常見的情況,周邊的太監宮女都知道這個時候皇帝有要事和駙馬相商,儘管在這繁華的汴都城中有無數人都想知道皇帝在宮中的言行舉止,但有駙馬在的時候,他們是絕對不敢偷聽的。

    「宋遼談判地情況朕都已經知道了,那劉伸百般要挾終究還是沒有得逞,朕心中深感欣慰,不過遼國終究還是我大宋第一強敵,有它在朕心中終究還是感到不安穩……」皇帝趙頊微微皺著眉頭說道。

    王靜輝聽後立時已經明白了趙頊的心意──說起來大宋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士子百姓,對遼國的威脅心中無論是怎麼想終究還是有些不安的,畢竟百年以來遼國對大宋從來都是不敗記錄,這確實有要挾大宋的資本──儘管這個在現在看來十分龐大地帝國正在走下坡路,但對宋朝的壓力依舊是巋然不動。

    「劉伸要挾是有資本的。遼國雖然慢慢衰落,若是沒有意外的話,就算我大宋不去找它的麻煩,至多幾十年遼國分崩離析也是在所難免。不過現在地遼國依然在軍事上還是有一定實力的,但是這份實力卻被緊緊的鎖在了遼國──再鋒利地神兵也要有人能夠使用。如果拿刀的人出了問題,那再好的刀不過是一塊廢鐵而已……」王靜輝淡淡的說道。

    皇帝趙頊聽後說道:「愛卿的話朕聽懂了一部分,這神兵應該是遼國的軍隊吧。那拿刀的人應該是遼國君臣,難道我大宋的軍隊還比不上遼軍麼?遼國君臣之間雖然有魏王耶律乙辛專權,但能夠掠奪大宋以充其國庫,這種事情估計耶律乙辛也很想做呢,愛卿又有何根據斷定遼國不會出兵相要挾呢?畢竟這三十萬貫歲幣在大宋算不得什麼,但在遼國來說就不是一個小數目了,遼國為此鋌而走險也未嘗不可!」

    「臣沒有看過遼軍陣容如何,不過隨著早年太上皇向遼國西夏大量派出密諜到現在所反饋回來的情報來看,遼國軍隊中至少一半以上地軍隊都是花瓶一般的擺設。並沒有什麼戰鬥力,平時訓練也是很攜帶,這些軍隊也就是欺負一下百姓還可以,若論到打仗,尤其是國戰那就不堪一擊了……遼軍中大部分的將領和遼國的文臣一般,大都貪污腐化,唯有少部分有長遠見識的人才會注意到勤加練兵,但數量上很少,要不然宋遼之間的走私貿易也不會這麼容易了。這些都是廟算當然還有待考證,不過聖上也應該清楚,在牟那山,我大宋的軍隊毫不費力的全殲了五萬遼國精兵,這多少給大宋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皇帝趙頊聽後點點頭笑著說道:「朕若是沒有記錯的話,率兵擊潰遼軍的正是愛卿的學生,那個獨自一人在保安軍之戰中潛入西夏嘉寧軍司燒燬糧倉的冰封吧,朕要好好賞賜他!」

    「冰封已經改名成為王順,畢竟定西軍是在潑喜軍的基礎上改建的『冰封』已成過去,王順才是大宋能夠牢牢掌握定西軍的關鍵,待到時日長些,聖上應該知會樞密院,將定西軍慢慢的拆解淡化,這樣才能夠讓潑喜軍真正為大宋所用!」

    皇帝趙頊聽後心中一凜──王順和定西軍無論從哪個角度上來看都是大宋君臣之間的一塊疙瘩──王順畢竟是駙馬的學生,算起來也是半個外戚,儘管王靜輝賢良,但這終究是個問題;而潑喜軍為了滅夏的需要並沒有拆解,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補充,其真正的宋軍還不到定西軍的五分之一。這麼一支軍隊絕對是大宋的隱憂,不過皇帝趙頊顧念駙馬的面子,同時也考慮了西北局勢初定現在還是正需要定西軍的時候,才壓下了底下大臣要求現在就拆解定西軍的建議。

    王靜輝的話也算是給皇帝趙頊吃了一顆定心丸──駙馬依然還是過去的樣子,儘管自己對駙馬的寵信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但駙馬依然還是謹慎的約束自己,現在居然還主動提出了拆解定西軍的建議,不過這種拆解方式更能夠符合大宋的利益,更讓他滿意,也可以平息朝中重臣的擔憂,這就讓他更加放心了。不過定西軍在皇帝趙頊的眼中還有重用,現在還遠遠沒有到拆解分化的地步,同時也是因為他還年輕,身體上沒有太多擔憂,他堅信自己能夠駕馭得了這支精銳部隊。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