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三國 第三卷 第七章 形勢大變
    徐庶也似明白什麼,一臉沉思道:「不錯,盱眙之地,上接淮安,西連壽春,南臨秣陵,右通廣陵,袁術大軍屯住盱眙就是為要等待最好時機北伐徐州,或南下秣陵,西取江都。wWw.b111.net一旦我軍攻下此地,形勢又有所變化,將軍先得徐州,近於又戰盱眙,如若平了壽春,相信下一地就是秣陵曲阿,劉繇怎麼也不會讓我們坐大,假如我軍和袁術打的難分難解之時,他忽然橫插一腿,來個螳螂捕食,黃雀在後,兵出秣陵,我軍定然是受到兩面夾擊,那時形式大危。」

    眾將一片懍然。

    「如此我軍兩線做戰,敗亡之道,我軍沒有這麼多兵馬可以同時和秣陵開戰,當如何是好?」張遼聽後有些擔心道。

    大家聞這事,已全無一開始拿下盱眙時候的心情,反有些擔心。

    這時候,忽然廣陵有人連夜送信而來。

    下邳相笮融,連彭城相薜禮利用張浪南征之際,領私家三千騎兵,夥同萬人,開至廣陵,並謀殺廣陵太守趙昱於宴上,發動兵變,自領廣陵郡。後怕徐州出兵,遂又獻廣陵於劉繇。劉繇大喜,令禮據秣陵城,融屯縣南,隨既起程,以觀大變,自領大軍開往曲阿。

    眾人聽到消息後一片死寂,想不到在如果關鍵事著上,自己後院著火,廣陵一失,三面受敵,十分危險,現在形勢相當嚴重。

    程昱臉色數變,怒火衝冠,咆哮對田豐道:「笮融、薛禮如此可惡,陶公在位任廣陵,下邳,彭城三城督漕時,就野心勃勃,且驕橫放縱,濫殺無辜,極為鋪張浪費,早些日子吾已想進言主公,日久必為一害,當殺之以除後患,符皓卻言徐州新定,不可亂動,才有今日這個局面,全汝之過,弄的吾軍現在進退兩難,三面受敵。」

    田豐臉一陣青一陣白,知道他是對事不對人,也是為張浪著想,只是如此關鍵時刻出了這樣紕漏,真是始料不及,自己也有些難辭其咎,唯有沉默不語。

    張浪適時出言安慰兩人道:「大家不可一有事端就起內哄,有事情可以好好商議。天無決人之路。」

    自己可不希望手下為了一點事情就有矛盾,雖然說田豐和程昱相交甚厚,只是兩人性都剛直,難免有口舌之爭,還是化干戈為玉帛好。

    徐庶好像也有被難住一樣,左右走動,低頭若有所思,嘴裡喃喃道:「麻煩可大了。」

    張浪也皺眉苦思,今趟麻煩可不是一般大了,非常之大,揚州勢力犬力交錯,千根萬結,如果光是劉繇,還沒有什麼好怕的,記的郭嘉對自己說過,雖繇實力不弱,且有會稽太守王朗為後援,但其碌碌無能,不足為懼。因為有歷陽吳景,吳郡許貢,吳中嚴白虎等眾多盜賊時刻危脅。但現在廣陵一去,如若劉繇中有能人,出兵江都,北上徐州,和袁術橋蕤大軍成雙鬼拍門,那徐州真的纍纍可危。如若想深一層,等高順和橋蕤打的你死我活,忽然又多出一隊軍馬,那徐州還不成他們的囊中之物。

    徐州一失,自己根基全無,如成無根顠萍,近一年的努力付之東水。

    徐庶越想越感覺嚴重,失聲道:「如此我軍四面受敵,左和上是袁軍,右和下是劉軍,如若一同出兵,死無葬身之地。」

    田豐從程昱惡罵聲中醒了過來,隨既道:「雖然情況危機,但還沒有壞到這個程度,單不說袁術和劉繇是否會站在同一立場上,揚州之地,勢力錯綜複雜,相信劉繇要出兵也心有顧忌。」

    程昱也平復了一些心情,不像剛才那麼激動,心中略有欠意望了望田豐,然後接口道:「我想大家應該知道劉繇就是因袁術而被趕至曲阿吧。如果我們能聯劉抗袁,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田豐搖頭不以為然道:「劉繇派叛軍笮融、薛禮屯兵秣陵,自己大軍屯住曲阿,其野心昭然若現,定是在等待我軍與袁術打的兩敗俱傷之時,然後一舉攻下盱眙。怎麼會可能和我軍站在同一盟線上,在說我軍志在江南,事後又要和劉繇撕臉,那不是讓天下人恥笑主公是反覆無常小人。」

    這時已多時沒有出言的郭嘉平心氣和對張浪道:「主公,屬下倒有個想法。」

    眾人都知郭嘉雖平時計謀出的不是很多(當然啦,要出就出大的,小的沒意思),但次次都是在最關鍵之時,而且也是最管用的,不由齊望過來。

    張浪看他胸有成竹樣子,心裡也踏實不少。微笑道:「說來聽聽。」

    郭嘉環顧眾人一眼,俊美臉上說不盡的瀟灑和氣質,緩緩道:「主公可西和劉表,南下揚州。」

    然後不待眾人回過神來,又接著道:「表面看來我軍凶險無比,其實卻是平安無事,袁術無能之輩,何用慮之,先謊言劉表大軍壓境,袁術心懸盱眙,又擔心壽春有失,進退兩難,進則怕劉表真的出兵,退則萬一是謠言則得不嘗失。在這時間內可令一政客遊說劉表,願結盟好,只要劉表出兵壓住袁4術,我軍可毫無顧忌大戰劉繇,得其彊土。」

    藏霸雖為一將才,但如此高深之事,還是一頭霧水道:「那我們的目標不就從袁術成了劉繇,這樣不太好吧。」

    郭嘉輕輕點頭,俊臉上流落出一些無奈之意道:「大勢所迫,別無他法啊。」

    徐庶首先同意郭嘉的主意,然後補充一點道:「現在我們最需要的是時間,我們一開始就沒把形勢估計好,誰也沒有想到劉繇會如此兵不血刃得到廣陵,亂了我們的方寸,現在要托住劉繇兵出廣陵的時間,不然袁術沒退,曲阿大軍就打到我們老家了。」

    程昱慧眼轉了兩圈,計上心頭,笑道:「這個不難,笮融野心極大,而且又暴燥貪財,主公可詐許其種種好處,如廣陵太守,又多給錢財,不要他攻打曲阿秣陵等等,只須他在在劉繇面前自告奮勇,扼守廣陵,或出兵徐州,兵馬一到江都慫恿其自立,假言願結為盟好,互為唇齒。其必反劉,那時廣陵必可擋曲阿大軍一些日子,而薛禮與笮融相交甚厚,融一自立,其在秣陵也必不甘落後,那時劉繇短時能力北上盱眙徐州也。『

    郭嘉眼中一亮,大讚道:「妙哉,妙哉。仲德妙計也。」

    眾人也頻頻點頭。

    田豐仔細咀嚼程昱,郭嘉之話後,有些不甘心道:「照奉孝之意,那不是白白便宜了劉表,我軍盱眙如此耗損兵馬錢糧,就是為了淮南之地,萬一劉表襲得壽春,我軍豈不是竹藍打水?攻下盱眙戰略地點乃是為西進淮南,乃至進軍荊襄巴蜀做好準備。如此便宜他人,心有不甘啊。」

    郭嘉長笑幾聲,搖頭道:「田先生此言差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劉表守成有餘,進取不足,此生於太平,治世三公之輩,但身逢亂世,卻無氣吞山河之勢。進攻袁術,其必患得患失,不用全力。袁術自南陽起,關東軍閥之首,瘦死駱駝比馬大,如無破斧沉舟之勢,焉能克之?」

    眾人想想也有道理。

    「在則,剛才聞仲德之言,吾的計策已有生變,還是先取袁術,後戰劉繇。」郭嘉微笑接著道。

    徐庶大笑道:「是啊,真不知道笮融、薛禮是壞主公的好事,還是成全主公的好事。」

    「當然是成全主公的好事。」眾人幾乎異口同聲道,一掃剛才陰沉的氣氛。

    這時張遼也回復輕鬆的心情,愉快道:「那我軍還要不要和劉表同盟?」

    田豐手撫清須,兩眼精光閃閃道:「還是結盟為好。我軍現在的目標是江東,和他結盟也是好事,劉表也算威鎮荊州八郡。」

    藏霸也感覺受益非淺,整天和聰明人在一起,也感覺自己變的聰明許多,隨口道:「那笮融,薛禮兩人呢,想來主公不會真的是和他結盟吧。」

    張浪聽後哈哈大笑,用手拍了拍藏霸寬大的肩膀,望著這個十分剛毅的大漢微笑道:「這樣兩人殺之不惜,別的不說,害趙昱之事,我就要他們拿命來還。」說到後面,張浪臉上冷酷,身上散出強烈的殺氣。

    眾人看了也心裡一驚,同時又感覺為趙昱可惜,正是大展材華之際,卻遇如此不幸。

    田豐也嘴角冷笑道:「就算主公不找他們,相信趙昱族人也會摸致廣陵,一刀宰了。」

    張遼點了點頭表現同意。

    又見所有事情都有解決辦法了,不由讚道:「主公有四位軍師在此,還有什麼事情難倒我們。」

    四人同時相視而笑。

    張浪心中實在爽呆,有了這四人自己以後可以高枕無憂了。

    郭嘉最後總結道:「當務之急我們要做兩位事,一是派一個能言善道之人秘密出使笮融,使其反劉。又派一人去劉表商結盟。如若兩事安然,那壽春可定,秣陵可定。」

    最後大家商量決定由郭嘉親帶書信去見笮融,田豐去和劉表。

    兩人準備而去。

    徐州出兵臨淮的消息很快就傳到曹操那裡,此時曹操兗州大戰呂巾,互有勝負,不過曹操帳下終是猛將良謀倍出,呂布雖勇猛過人,天下有數高手,但敗勢已成,兗州大部分又落出曹操手下。

    曹操得知張浪借自己平呂之時出兵盱眙,準備大戰袁術。不由臉上露出震驚和焦急之色,兩小眼更是左右放出讓人心寒的光芒。

    戲志才也似知道曹操的心事,臉上由於連日來苦思良策而變的有些清瘦。撫清須進道:「將軍,張浪,猛虎也。手下能人異士不少,如若讓他得淮南之地,如虎添翼,那時猛虎下山,必是大患。」

    曹操長歎一聲,長長的美鬢更風采,不怒不威,此時苦惱道:「是啊,張浪此人素有大志,如此讓他平定壽春,後圖江南,日久必是一大害。可吾大戰呂布,無力顧及,當如何是好?」

    戲志才不愧為曹操頭號謀士,一步三謀,智慧點點道:「不錯,將軍眼下無力顧及,不若將軍書信一封,送於袁紹,言願讓出青州一些地方,讓派一大將領兵屯住臨淄,時刻壓迫徐州琅瑯諸郡。威脅張浪後方,叫他心存徐州而不得不還。」

    曹操一皺眉頭,有些不甘道:「我前些日子剛平定青州,怎麼能如此送於他人,再則袁紹四世三公,野心不小,讓他得了青州,在圖徐州不是對我充州形夾擊?此事不可為。」

    戲志才微笑搖頭道:「將軍過慮了,只要我軍扼住濟南,東阿,鉅平,加上連綿泰山,可保兗州無憂。加上山東民風強悍,又多盜賊,我軍雖平,卻無力管理,實乃雞肋也。不若讓於袁紹使驅狼吞虎之計,張浪必怕後方有失而退徐州。無力在圖淮南之地也。最好是兩方雙雙開戰,將軍可得漁人之利也。」

    曹操還是緊皺眉頭,兩小眼一開一合,仔細思量,打算如此是好。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