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越軍軍心動搖的機會,趙性所部主力忍受著箭雨帶來的大量傷亡,終於突破封鎖殺入越軍陣中。趙性的這個團本就是宋軍之中的精銳,如今雖然陣亡了將近三分之一,近身肉搏中的戰鬥力仍然遠在同等數量的越軍之上。而就在這時,那三百多名勇士也完成了任務反身殺來,越軍受到前後夾擊,局勢越不利起來。眼見勝負就在一瞬之間,趙性大喝一聲,手仗長刀帶頭衝鋒,宋軍見到身為皇長子的團長卻能視生死如無物,士氣登時大漲,越軍抵擋不住,很快便不約而同地向吳銘所率主力的方向潰退而去。
雖然成功突圍,但趙性也身中兩箭,由於現在沒空處理,他便將箭桿折斷以免礙手礙腳。箭頭卻沒有拔出,因為他知道那樣做會使得自己失血過多,而他現在還根本沒有休息的餘裕。見到部下都有懈怠之意,趙性厲聲指著遠處的戰場喝道,「那邊被圍的都是我們的兄弟,他們是為了我們才陷入死地,難道我們可以丟下他們自己逃命嗎?」
大家雖然現在已經有些疲憊,而且大多帶傷,但經過這次奇跡般的突圍,大家已經對這位年輕的團長建立起特殊的信任。聽到他激昂的話語後,全團將士但覺胸中熱血翻湧,戰意如同烈火一樣熊熊燃燒起來,「不能!」
趙性見士氣可用,大喜道,「賊軍被我擊潰,已然膽寒,我們現在必須一鼓作氣,緊追不捨,只顧逃命的他們便無法保持秩序,必然會衝亂他們主力的陣腳,我們那時趁勢殺入陣中,不但有望救出友軍,甚至可能反敗為勝,立下足以光宗耀祖的大功。等到你們老了,便可以昂著頭告訴你們的孫子,想當年,你爺爺也是一個英雄!」
在團長趙性的率領下,近衛軍團新編第一團(大宋現在有五大野戰軍團,其中近衛軍團一般不會參加大規模戰役,所以軍團之下便直接是團級編製了,但人數雖少,卻全是精兵。)的將士們以猛虎下山之勢尾隨越南敗軍之後窮追不捨。越軍早已膽寒,此時更是大駭,根本不敢交戰,只顧拔腿就逃。吳銘雖然極具軍事才能,但更多地表現在謀略上,帶兵能力卻只能說是合格而已。現在越軍眼看就可以全殲宋軍三個團萬餘人馬,卻被自己的潰兵一衝,原本嚴整的陣型立刻露出了破綻。宋軍的三個團長是擔心趙性的安危才不管不顧地走進了吳銘的陷阱,並非是他們能力平庸,現在見越軍原本無懈可擊的陣勢出現了漏洞,他們自然不會放過這從天而降的有限生機。在他們的奮力廝殺下,越軍陣勢的漏洞越來越大,而吳銘則顯得很無奈,因為他的部下終於漸漸意識到大營已丟的事實,士氣受到了很大影響,看來想要吃掉這三個團是不太可能了。可吳銘很快就現,要平安地撤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趙性的新一團已經殺到他的面前了
宋軍四個團成功會師,令他們士氣大振,而身為皇長子的趙性帶頭突陣,逼得大家不得不拚死跟進。雖然這樣一來宋軍的傷亡人數直線上升,但他們卻以一往無前的的氣勢將厚實的越軍陣勢完全打穿!而吳銘帶兵經驗不足的缺陷則第一次暴露了出來,由於他沒能及時變陣,越軍很快陷入了不利局面。說起來,吳銘也不是沒有帶過兵,前不久對付各地叛軍就是由他指揮的,但是強度和現在相比卻有著天壤之別。本來即使如此,越軍在人數上依然有著絕對的優勢,而且宋軍明顯要疲勞得多,但是趙性之所以敢拚命黏上越軍,自然有他的想法。結果,真的如他所料,離戰場更遠一些的宋軍各部也陸續來援,越軍再也支撐不住,終於全線潰敗。而吳銘雖然竭力收聚敗兵,但他漢人的身份在這時成了最大的阻礙,征側現在又還滯留國外,最後越南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再組織起有力的抵抗。
趙性雖然年輕,也深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道理,竭力勸說宋軍各部暫時忍受傷亡和疲勞繼續追擊。雖然那些將領中有很多人軍階不在他之下,但一來他是皇長子,有意示好的傢伙多得很;二來他在這次戰役中的成長有目共睹;三來大家也被他的熱情所感染,最後還是被他說服了。雖然最後這批宋軍傷亡過半,光戰死的就有七千多人,但越軍的防線根本沒機會重建,損失遠比宋軍大得多,不久之後吳銘為了保全年幼的孩子向趙性投降,隨後被要求立刻遷居燕雲地區,以免遺留後患,而征側則不願投降,在確認子女平安之後自盡身亡。而由於異族叛軍的乘火打劫,本就遠未恢復的越南人口急遽萎縮,幾十年後這個民族就從世界上徹底消失了
得知越南徹底滅亡之後,大宋帝國西南軍團統帥鄭南臣對趙性的表現非常讚賞,火線晉陞其為師長,並同時將處理原越南領地的重任全部交給他來負責。而鄭南臣自己則繼續留在大理,他的下一個目標將是從未被人征服過的吐蕃高原,以他現在的身體狀況和高原上極度惡劣的環境,這很可能將是他一生中指揮的最後一次軍事行動了。
趙性得到了軍方第一大將鄭南臣的讚賞,這實在是出乎意料的驚喜,這可是他將來爭取儲君之位的有力憑仗。說起來,他那個文縐縐的三弟這次擔任鄭南臣的參謀,還著實令他緊張了一把,看來武將們還是更偏愛他這樣的實戰派啊!趙性一邊取笑自己當時過於擔心結果才中了越軍的奸計,一邊全身心地投入處理越南遺留問題中去。說起來趙性處理這類政治問題並不怎麼擅長,但他有個優點,那就是沒架子,不恥下問,而且用人不拘一格,因為沒花多少工夫就將越南的問題全部擺平,而且基本上可以說是一勞永逸了
在一個謀士的建議下,趙性並沒有將越南原來的土地一下子全部併入大宋帝國的版圖,而只笑納了其中的一部分。大宋在其上建立了兩個行省,即安南和暹羅。這兩個省雖然面積加起來還不到原越南版圖的一半,但卻是昔日南洋的最大糧倉所在。其他部分先分封給倒戈的叛軍領,等他們之間鬥得只剩一口氣時,大宋有的是理由處理他們。就算他們夠聰明,彼此之間精誠團結,只要他們糧食不能自給,就沒什麼好怕的。何況若他們真的夠乖,讓他們在那些物資匱乏的地方當個世襲藩王又有什麼不可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