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太子重生 上卷 第42章 擴軍備戰(8)
    這年的冬天來得格外早,漠北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才進入十一月就下了好大的一場雪,匈奴許多部落由於缺少充足的準備,大量的牲畜死亡,這對本已舉步維艱的匈奴人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烏維單于一個人坐在大帳裡,端著一碗馬奶在發呆。他當上單于已經有兩年時間了,剛剛繼位之時,他也有雄心壯志,希望能夠重振匈奴,再現祖先冒頓單于時期的輝煌。可兩年來的經歷讓他已經心灰意冷了,先是為了對付周圍小部落疲於奔命,接著征服東胡又遭失敗,到了後來漢軍竟然不斷北上,掠奪走了幾十個小部落,甚至有些部落為了自己的生存,臣服於漢人,在他們的保護下回到了漠南。一想漠南烏維就感到心痛,以前在漠南,一年大雪來襲也就兩個月的時間,可在漠北卻長達四個月,以至於這些年匈奴不斷征服周圍的部落,可實力並沒有增長,照這樣下去用不了多久匈奴就完了。

    烏維歎了口氣,放下已經涼透的馬奶,走到了大帳口。他把帳簾掀起來,一陣狂風捲了雪花飄進來,落在他的臉上,然後慢慢化掉。烏維完全沒有察覺,他在想著所有部落的生計,到底有多少人挺不過這個冬天?烏維不敢想,他怕匈奴幾百年的基業毀在自己手裡。

    我該怎麼辦?他在心裡默默地問自己,對了,去找自次王,父親說過,他是草原上的智者,如果不是他,匈奴已經完了。

    烏維打定主意,就要往外走,走到帳門口又猶豫了:萬一自次王也沒有辦法了怎麼辦?他實在是怕這樣的情況出現。

    烏維愣在門口,進退兩難。就在這時,帳簾一挑,進來一個人,那人匆匆進來差點撞到烏維,烏維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兒子烏師廬,自從征東胡失敗之後,烏維一直把烏師廬留在自己身邊。

    烏師廬嚇了一跳,一看是烏維,急忙行禮:「父王,自次王他不行了,快去看看吧。」烏維心中一驚,急忙挑開帳簾匆匆地走了出去。

    自次王趙信的帳蓬就在附近,他曾是匈奴的一個小王,降漢後被封為翕侯,參加了對匈奴的戰鬥,後兵敗被圍,率兵投降,因為他有戰略眼光,又熟悉匈奴和大漢兩方面的情況,被烏維的父親——依稚邪單于封為匈奴的自次王,意思是只比單于低一級的王,六年前,也正是趙信向單于進言,舉族北遷,避開了大漢的鋒芒,使匈奴得到了喘息。不過,也正因為到了漠北,趙信受不了嚴寒,身體每況愈下。

    烏維進了趙信的大帳,趙信的幾個兒子都在,見他進來急忙行禮,烏維連忙擺手讓他們起來,自己走到了趙信的床前。趙信慢慢地睜開眼,終於看清面前的烏維,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他對幾個兒子揮揮手,讓他們都出去。

    等兒子們都走出大帳,趙信才問:「外面的情況是不是不好?」他的聲音很低,看得出說句話都要費很大的力氣。

    「還好。」烏維明顯是在說謊。

    趙信搖搖頭,他當然不相信烏維的話:「大單于不用騙我了,今年這的情況比去年還要糟糕。」他停下來喘了口氣,接著說:「自從左賢王回來,我就知道情況會越來越糟。我不相信崑崙神,我只相信強者,可我們現在已經不是草原上的強者了,大單于還是走吧,剩著大家的心還沒有散,趕快往西走,只有那樣,我們才能生存下去!」趙信一口氣把話說完,幾乎耗光了所有的氣力,躺在床上臉色煞白,大口大口的呼吸著。

    烏維的臉有些僵硬,早在烏師廬敗回的時候,趙信就對他說過這種話,可他根本聽不進去,漠南已經沒了,如果漠北也沒了,他們就要徹底離開自己的家,離開這世世代代生活了幾百年的土地。現在趙信再次提起,也許這是他最後一次給自己出主意了,早在兩年前他的父王依稚邪單于臨終前就曾告訴他,如果他要想返回漠南,重新佔據整個草原,就必須要聽自次王的話,只有他才有辦法帶著匈奴重回單于庭。可是現在趙信已經毫無辦法,而且要離他而去,他以後還能靠誰?匈奴還能靠誰?

    趙信休息了一下,見他猶豫不決,又繼續說道:「過去我們是草原的主人,現在已經不是了。漢人不停地騷擾我們,雖然他們給我們造成的損失有限,可長此以往周圍的小部落都會害怕被滅族,就會跑到他們那裡去,他們那裡有廣茂而空曠的大草原,會吸引許多人。最關鍵的,草原上所有的部落都不能失敗,失敗就意味著滅亡,只有漢人不怕,他們失敗了一次可以再準備第二次,失敗了兩次還可以準備第三次,只要有一次成功就可以把對手置於死地。」趙信突然緊緊握住烏維的手,肯求道:「大單于,你就聽老臣一次吧,這是最後一次了!」說完一陣劇烈咳嗽。

    烏維眼圈都紅了,雖然他沒有拿定主意,但還是用力地點了點頭。趙信的臉色總算緩和了一點。

    趙信歇了會兒,又說:「老臣那幾個兒子,只有三子趙能堪為大用,其他諸子切不可委以重任,尤其長子趙佳義,一向自以為是,他只能做些無關緊要的小事。」

    烏維再一次點點頭,他的眼淚已經下來了。趙信慢慢地閉上眼睛,最後又對烏維說:「其實這裡每一個人都能投降漢朝,而且會比現在活得更好,唯有大單于你不行,你是草原的雄鷹,不能受到任何束縛,一旦失去自由,最多只能是一隻雲雀。我再也幫不了你了。」

    當天晚上,趙信就離開人世。

    此時的大漢卻一派祥和的氣氛,三個月前,有人挖得一寶鼎,據傳為上古遺物,李延年特意作「寶鼎」之歌,漢武帝劉徹甚是歡喜,決定東巡,同行的有大將軍衛青、丞相趙周。命太子劉據監國,御史大夫石慶,大司農桑弘羊、太僕公孫賀共同輔之。

    這一日,劉據與幾位大臣在一起商議朝政,首先一個議題是關於羌族要求內遷的事。當時的羌族主要分佈在漢朝與西域之間,匈奴在北,羌族在南,羌族過去一直臣服於匈奴,現在匈奴與羌族之間的聯繫被割斷,一部分羌人歸附於漢朝,與當地漢民生活在一起,稱為東羌,而另一部分羌人則西遷,他們的部落有數百個,較大的有先零羌、燒當羌、參狼羌、白馬羌等等,合稱西羌。由於那裡生存都不到保障,西羌各個部落也想歸附於漢朝。

    劉據聽完石慶的介紹,還是不太清楚其中的關鍵所在,「歸附大漢不是好事嗎?」劉據有些奇怪,看石慶的神態並不希望羌人歸附。

    石慶進一步解釋:「三十多年前,曾有一支羌人歸附,後來陸續又有一些羌人小部落歸附,不過他們都是分散居住在各個地區。這次西羌諸部落則要求整個部落定居一地,這樣一來我們很難對他們加以控制。」

    桑弘羊怕劉據沒聽明白,接著說:「其實他們就是想讓我大漢給他們一片土地,而不願接受我朝的管理。」

    劉據聽明白了,旁邊的公孫賀也聽明白了,他對石慶說:「這哪是歸附?明明是來搶我們土地的。絕不能答應他們!」

    石慶歎了口氣:「是不能答應他們,可我們也要想想對策,羌人聚居在我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上,如果我們不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一定會切斷這條通道。另外,他們還有可能再次與匈奴聯合,在我朝西部邊境發動進攻。」

    公孫賀不說話了,他雖然是武將出身,嘴邊總掛著打打殺殺,可他不是一個分不清輕重的人,以當前大漢的狀況,四面樹敵決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劉據也在不斷思索,羌人的問題解決,不僅會影響漢朝與西域各國的往來,更重要的是他對大漢西部邊境的騷擾。雖然羌人不同於匈奴,他們過著半遊牧半耕種的生活,可惜生產技術的落後和生存地域的貧瘠使他們的生存依然受到大自然的威脅。

    怎麼辦?殿內的幾個人都在思考。半天,桑弘羊才自言自語地說:「看來要找個人好好地和他們談一談。」

    劉據一聽,不禁心中一動。對!就派他去!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