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 正文 第三百九十九章 退縮
    三百九十九章退縮

    當總後勤部提供的物資清單明顯的高於劉禹的預期之後,劉禹也意識到譚延這麼做背後的用意了,他知道自己在西伯利亞佔領區的所作所為不可能瞞得住總統,他也做好了再次被總統訓斥的心理準備,不過譚延此舉還是讓他感到欣慰。為此劉禹在冷靜下來之後向總政治部提出派出足夠的幹部來西伯利亞協助工作,委託前來的幹部成立「佔領區軍管部」專門來處理集中營事務,在他看來集中營也許是他一時怒火所致,但細細想來這樣對佔領區的治理有著極大的幫助,將佔領區的居民集中到一起短時間內是會導致物資供應緊張,但是可以集中管理使那些頑抗的俄國武裝失去生存基礎,況且集中豐富的人力資源可以加快國防工程的建設速度。

    在西伯利亞最不愁的便是土地,本來蒙古給劉禹的感受便是地廣人稀,但是放在西伯利亞這種感受就更加強烈了。西伯利亞集團軍根據佔領區的地形特點開始了浩大的工程建設,其中以阿欽斯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為工程的重點,修建了大量的永久軍事工程,為了加強防守能力,阿欽斯克等城鎮都部署了十二寸口徑的重炮,並且還有中國陸軍最新服役使用的三百二十毫米重型迫擊炮,至於常規的火炮數量明顯超過一般部隊的編制。

    現在的西伯利亞佔領區猶如一個大工地,幾十萬人抓緊時間修築鐵路和建築物,而連通佔領區和中國腹地的鐵路則是沒日沒夜的運送人員和各種物資——因為佔領區根本無法提什麼工業,就算以前有一些也毀於戰火。在佔領區發展鋼鐵廠是不現實的,不過各種國防工事對水泥有著巨大的需求,在戰爭還沒有開打的時候,水泥生產設備就已經到了蒙古的庫倫隨時準備待命了。

    雖然工程量巨大,但是中國在前期準備工作中已經盡可能的考慮到所遇到的問題加戰爭持續的時間比預期的要短得多,這就給工程的施工時間爭取了更多的緩衝。將戰俘和佔領區的居民也投入到國防工事的修建當中來,這也無疑加快的施工進度並且還惡化了殘餘俄軍破壞的生存環境,預計在西伯利亞冬季到來之前完成基礎工作還是沒有問題的。

    俄國蘇維埃政府最終會平定所有的叛亂當然這是在外部環境相對比較平和的基礎,俄國內部此時頻繁發生的叛亂在經過數月發展之後固然會受到中央政權的鎮壓,但是政權初立哪有這麼容易平息叛亂的?就算當年譚延推翻滿清政權算自他執掌北洋以來就不斷的派出兵力掃蕩土匪山賊,一直到海參崴戰役之前才算是基本肅清各地比較有名的大土匪頭子,而小股匪盜更是持續了數年才在經濟和軍事的雙重作用下銷聲匿跡。

    譚延不打算給俄國的叛亂勢力很有力的支持,以免援助的武器和糧食等物資落到平叛的俄國蘇維埃政府軍手中——不要說在俄國,就是放眼全世界武器和糧食都是最昂貴的戰略物資,四年的世界大戰使得武器和糧食極度緊缺,尤其是人口數量因為戰爭因素而使得糧食生產極受影響,糧食的價格攀升速度非常快。俄國因為擁有世界最為龐大的陸軍麼多的青壯年人口都投入到戰爭中,可想而知俄國的工農業生產因為戰爭受到了多麼大的影響,所以從某種程度來說俄國最急缺的首推是糧食,再次便是武器。

    從191年年初開始,中國便與爪哇共和國和日本政府達成協議,收購爪哇共和國和日本軍隊中的舊式步槍等陸軍裝備,兩國政府可以接受中國政府的相關交易款項,同時也可以選擇折價換取自己滿意的中國陸軍制式裝備。爪哇共和國可以說是中國政府一手扶植的政權之自然經濟發達,南洋華人在軍事方面的投資向來不會吝嗇——爪哇共和國決定將會引入所有中華共和國政府陸海軍軍事裝備,這就包括了淘汰幾乎所有的陸軍裝備,並且從中國訂購了一艘東雲級戰列艦在內的三艘大型主力戰艦。

    相對於爪哇共和國的財大氣粗,日本政府則顯得捉襟見肘——由於世界大戰的爆發對日本的經濟也是一個極大的促進日本的工業品出口幾乎比戰前提高了一倍以,國家財政狀況明顯好轉是海軍裝備尤其是大型主力戰艦的價格已經不是甲午戰爭時代所能夠相比的了,同時也因為中國政府對日本的控制之無法擁有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這樣威脅比較大的海軍主力艦船。

    這一次中國雖然在武器裝備對日本開了條口子,允許其擁有十二寸主炮的戰列艦是令日本政府非常苦惱的是面對高昂的戰艦價格,想要重建日本海軍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自從日本海軍被中國摧毀之後。日本地長州陸軍派一直主導著日本軍事地發展。而薩摩海軍隨著兩次中日海戰而元氣大傷。國家財政地緊張使得日本在這次機遇面前選擇了以陸軍為重點。海軍購

    無畏艦地模式。

    這些搜購來地舊式武器裝備被譚延集中起來做為扶植俄國分裂勢力地投資本錢。這些過時地裝備對於中國陸軍來說和廢鋼鐵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在俄國地方叛力眼中卻是非常不錯地武器。

    除了略有陳舊。九三式步槍和俄國陸軍地水連珠是同一時代地產品。而俄國陸軍從大戰開始到退出戰爭也沒有滿足人手一支槍地基本要求。

    對於支持俄國反叛勢力。這項工作將會由內務部來完成。在西伯利亞內務部有針對性地選擇了一個仇視布爾什維克政府地沙皇舊部。而在中亞地區只要有點規模地反叛勢力內務部都會支持——西伯利亞雖然廣袤。但是人口數量決定了要想扶植一個長久存在地政權就必須要集中扶植一個。若是像中亞那樣搞「多頭」會被初步穩定下來地俄國蘇維埃政府輕易地各個擊破。

    列入內務部視線地所謂「白俄匪軍」地領導人名單一大串。然後根據其活動和影響地範圍最終決定到底支持哪一個。鄧尼金、高爾察克、尤登尼奇等人赫然在列。而高爾察克則成為中國支持地主要地目標。當然內務部也對高爾察克進行了全面分析地結論卻是非常不佳。只是沒有更好地選擇。

    當中國將注意集中到俄國身的時候,七月四日奧匈帝國陸軍中的一個團在後方兵變,但政變未遂——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開端匈帝國已經嚴重透支,這次兵變則是這種嚴重透支國家元氣最激烈的表現。根據內務部的情報表明,奧匈帝國和德國的內部都不是很穩當在中國斷絕同德國的關係後,同盟國的物資補給則更加困難,國內的境況也每況愈下,國內四處醞釀著革命的空氣,在這點尤其是俄國十月革命後更加明顯。

    不過在戰爭問題中國持了一如既往的緘默,只是中國繼續加強內部經濟宏觀調控的力度——隨著戰爭進入尾聲,雖然協約國在中國的訂貨依舊不少,而且因為物價漲的因素成交量甚至升是戰爭結束已經是大勢所趨,戰爭結束後中國的相關企業該如何轉型,如何來消化目龐大的失業工人。

    關於如何安置失業工人的問題,譚延從五年前戰爭尚未爆發的時候就已經著手考慮,而事實證明他的某些想法是有些杞人憂天了——這五年來是中國工業化進程發展速度最快的時期,同時也是中國工人階層擴張速度最快的時期,繁榮的戰爭產業促進了中國工人階層規模的擴大,同時也造就了相當數量的「中產階級」。以目前中國工人的收入水平而言名中國工人的收入在租房的情況下完全可以讓一個五口之家過得非常寬裕,並且有能力支持一個孩子大學——這完全得益於譚延一力推行的《勞動保障法》及其相關企業法規的制訂,雖然中國的勞資糾紛依舊存在,但絕對不會到達罷工這個水平。

    在譚延看來戰後的和會對中國來說意義不大,無非是全球殖民地再分配的問題中國已經在開戰之初便通過貿易交換獲得了德國在太平洋的所有殖民地,並且還通過政治交換從協約國手中獲得了兩個太平洋群島些雖然看去不多,但是對中國日後的全球佈局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唯一遺憾的便是在戰爭期間由於譚延過於謹慎不肯貸給協約國或是同盟國貸款協約國戰後的經濟命脈控制力度不如美國,不過福兮禍所倚國手中控制著三十億對協約國的巨額貸款在戰後要承擔來自協約國更大的政治壓力,中國的七億華元對協約國的貸款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中國也就成了英法兩國一個不大不小的正常債權國。

    八間根據內務部的報告,德國政府正在試圖和協約國政府接觸,德國雖然擊沉了中國的人道主義船隻,引發了中國撤僑中斷中德之間的貿易,但是中德之間的外交關係一直還是保留的,而德國也是投桃報李對留在德國的中國人並沒有為難,德國政府便是想要通過中國來建立與協約國之間的聯繫通道。譚延的傾向也是積極促成德國與協約國媾和—做為調停人若是調停成功將會有巨大的政治收益,即便不成功對中國來說也沒有什麼損失,反而會因此提高國際聲望,這是筆穩賺不賠的買賣,譚延沒有理由拒絕。

    德國看不到勝利是有充分理由的,美的加入雖然現在看不到什麼效果,但是自美國加入戰爭初期被協約國下了絆子白白打殘了兩個師之後,協約國立刻採取低姿態迎合美國,在兩個月的時間裡美國登陸歐洲的士兵多達二十萬人——這一次美國人充分吸取了教訓,這些軍隊牢牢的掌握在美官的控制之中,不經過充分的訓練不會走戰場。英法自然是理虧於前對此最多是抱怨,不過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美國就可以動員如此多的兵源並且登陸歐洲,這不能不說美國的戰爭潛力巨大。

    根據內務部得的情報顯示,在美國本土

    內便建立起數座大兵營專門來訓練新兵,可以想像甚至是百萬的美國士兵登陸歐洲戰場的情景。當然新兵和老兵有著不小的差距,就算是中國士兵到了歐洲戰場也很難說是那些百戰千劫後倖存下來的老兵的對手多是靠武器裝備來頂住,可是中國陸軍的武器裝備與歐洲戰場出現的武器還遠未到達形成代差的程度。

    從美國參戰可以為協約國提供近乎無限的兵源與無限的戰略物資來看,德國在這個時候選擇媾和退出戰爭是非常明智的。如果說德國迫於美國參戰而有了選擇退出戰爭的心思,那麼像奧匈帝國這樣的重要的夥伴退出戰爭則是國內實在是支撐不下去了然奧匈帝國也不會發生小規兵變。

    還有一件事令譚延感到非常警惕的是美國出現了一些奇怪的流感病例,發病時間非常快,而且死亡率明顯的不正常—這是譚延最為關心的內務部很奇怪為什麼總統要將珍貴的海外情報資源用到監控美國醫院情況面來,尤其是非常明確的指出是關注美國出現的流感病例。

    美國出現高致命性流感令譚延如臨大敵,他很清楚這是「西班牙流感」的前兆,這場席捲全球的流感狂潮在數個月內便捲走了比一戰四年死亡人數還多的人命,它加重了歐洲流血的速度,同時也加快了戰爭結束的腳步。為了遏制這場流感給中國帶來的麻煩,譚延已經命令將大量的板藍根、來蘇水、雙氧水、口罩、感冒藥、退熱針劑列為戰略儲備物資,在全國各省和重要的大城市就地建立倉庫儲備。在獲悉美國高致命性流感的消息後刻嚴令海關嚴防死守,所有進入中國的外國人尤其是美國人都必須要經過嚴格的檢疫措施,發現有提問不正常者立刻關入隔離區進行醫學觀察。

    當然中國的這一反常舉動除了帶來不少的抗議聲之外,並沒有在國際引人注目,因為大家都忙著戰爭,都希望對手先抗不住而選擇投降。

    不過譚延心中卻很清楚,隨著越來越多的美國兵湧入歐洲,流感在歐洲大面積爆發的可能性會越來越高洲遲早會因為自己的疏忽付出足夠的代價。

    至於德國有心終結戰爭的事情,中國先將德國政府的意願透露給美國——歐洲戰場四年來倒下的士兵可以用百萬來計算,至於平民更多,整個歐洲都面臨崩潰的邊緣,雙方已經結成了死仇果提前告訴協約國,中國是絕對不可能調停成功的只有美國陷的並不深,威爾遜總統也有很強烈的意願來結束戰爭件事由中國和美國一同操作,成功的可能性會更大。

    雖然譚延對通過和談來解決戰爭的手段並不抱有任何僥倖心理是他還是非常期待這種手段能夠結束戰爭——雙方坐下來談無非是成功或是失敗兩種可能,一旦成功達成協議,那麼就意味著德國會以較小的代價結束戰爭,那麼德國的恢復速度將會大大加快,同時也避免了軍事完全受壓制的局面,最終的結果必然是下一次戰爭更早的到來。

    現在中美兩國的主要焦點便是在於海軍的擴充問題,美國是不可能放棄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的,因為科羅拉多級戰列艦的彈藥投擲能力遠遜於東雲級戰列艦,更何況東雲級戰列艦的速度要比科羅拉多級戰列艦的設計航速還要高,美國會在太平洋受到很大的壓制。另外中國的「皇帝級」艦艇對於美國人來說是更是一塊心病——雖說中國現在只是進行建造船體,但是誰又能保證它不是一艘戰列艦?如果在建的三艘皇帝級艦艇搖身一變成為傳聞中的湖南級戰列艦,那美國將會在太平洋又莫名其妙的落後中國,這是美國無法接受的。

    中美兩國在戰艦問題你來我往,談判桌雙方人員在打嘴仗,但是談判桌下雙方誰也會放鬆戰艦建造——美國方面本來有意是放慢施工進度,而中國天津艦船設計院則高調召開新聞發佈會,拿出了「湖南級戰列艦」的設計模型,這又逼迫美國加快了造艦的腳步。可以說在譚延有意識的指揮下中國政府在海軍問題釋放了一個又一個煙霧彈,甚至連海軍將領自己都認為用不了四五年的時間中國將會擁有更加強大的湖南級戰列艦做為海軍的新旗艦了。

    這樣接連不斷亦真亦假的煙霧彈投放下去,美國的國力因為同時開工建造十一艘主力戰艦而使得財政捉襟見肘,加歐洲的問題,191年的美國財政讓政府和民眾感到極為擔心。現在美國的狀況令最堅定的造艦派也感到信心不足,所謂的「十一艘主力艦」隨時都會面臨縮減或是停工的局面,但是這並不是說停便可以停下來的,先期的投入加大量的造船工人及其相關產業的訂單,這都是讓美國政府感到前後為難的關鍵因素。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