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 正文 第三百零七章 雙重陷阱
    這一次俄國太平洋海軍離港幾乎是主力傾巢而出,除了因為潛艇偷襲而引起混亂負傷的皇太子號戰列艦和留裡克號裝甲巡洋艦之外,八艘戰列艦和三艘大型裝甲巡洋艦帶領十餘艘不同用途的艦船出海,亞歷山大三世號戰列艦簡單的進行了修理之後也不例外的參加這次出航任務。此時俄國太平洋艦隊編隊有些混亂,但大體上以戰列艦為核心的主力戰艦為了發揮後主炮塔的射擊,以抵消中國第一艦隊的火炮優勢,紛紛按照艦隊司令官的要求調整航向東偏南,只不過各艦偏南的程度不同。

    俄國太平洋艦隊的指揮似乎有些困難,各艦都有自己的考慮,俄國的八艘戰列艦分屬四個級別,而航速大體上又分為十八節和十六節,顯然缺乏保養的俄國戰艦是不可能跑到設計航速的,尤其是從歐洲遠道而來的那幾艘戰艦,經過長期航行之後,戰艦沒有來得及保養,本來最高十八節的航速現在最多接近十三節已經是勉力而為了,再者這個時候就跑上最高航速,戰艦的動力系統肯定支持不了多長時間,後面的戰鬥該怎麼辦?

    中國第一艦隊的七艘戰列艦雖然屬於三個級別的戰列艦,但是先後服役的時間都很相近,戰艦維護一直都保持在最優狀態,都可以達到最高的設計時速。這個時代的水面艦艇還是屬於三漲機的時代,中國緊隨英國的腳步正在試圖使用蒸汽輪機來替代三漲機,不過包括英國在內的世界列強海軍在這方面還處於探索階段,使用三漲機的大型艦艇注定不可能在其設計最高航速上能夠保持多長的時間,所謂好鋼要用在刀刃上,至少第一艦隊已經處於最佳射擊隊形,又是以誘敵為主要任務,對於航速並沒有太大的要求,反觀俄國太平洋艦隊已經被中國海軍接二連三的挑釁燒昏了頭。想要盡可能地縮短兩支艦隊之間的距離好好教訓一下對方。

    在俄國太平洋艦隊的隊形為了將後主炮塔的威力發揮出來而加大了轉彎力度之後,第一艦隊在北洋號戰列艦的帶領下也開始緩緩的向南偏東的方向轉向,當然這個角度非常小。如果有人能夠從高空中俯視這兩支艦隊的話,就會發現它們更加趨向於平行線,只不過俄國太平洋艦隊戰艦數量眾多,戰列艦之間似乎缺乏溝通,並不是在一條線上,航速的差異讓艦隊主力戰艦之間地距離拉開的進度越來越大。

    第一艦隊雖然不以傷敵為主要目標,但是能夠在誘敵的過程中讓對方吃些小虧是再好不過地。只是雙方交戰距離超過了九公里,炮手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來瞄準射擊,但是艦隊齊射五輪之後。居然沒有命中一發,這不能不讓人感到有些氣餒。在北洋號戰列艦司令塔上的鄧世昌也不著急,只是在觀察射擊結果之後眉頭稍微皺了皺,下令將炮擊的速度再緩緩——艦隊進入炮擊狀態後,在這麼遠的距離上,各艦艦長心中都很清楚對戰果不要太過急切,不要說五輪齊射。就是再多幾次能夠有效果就是人品爆發了。

    在這種情況下,第一艦隊的戰列艦都非常默契的放慢了炮擊速度,以節省彈藥和降低主炮身管地負擔——經過潛艇奇襲之後,俄國太平洋艦隊的實力已經縮水,至少在一個正常的海軍指揮官眼中,俄國太平洋艦隊的實力已經開始明顯的弱於中國海軍,也就是說俄國海軍應該採取守勢。假如俄國海軍指揮官的思維正常的話,像這樣地大艦隊整體出擊情況是不應該出現的,這場海戰還不知道要拖到什麼時候。大艦巨炮時代的戰鬥從來都不是公平地。即便命中率有「人品」的說法,但想要以弱勝強這種概率發生的可能性比陸軍遠遠要低得多,從來都是大艦隊穩勝小艦隊,以強欺弱是海軍的一大「特色」。

    俄國太平洋艦隊和中國艦隊的實力對比還沒有這麼大的差距,至少在戰列艦數量上是如此,但是同為主力戰艦的大型巡洋艦,俄國在這方面就相差的很多。第一艦隊目前這四艘戰列艦所擔負的任務便是將俄國艦隊往自己設定地戰場裡引,海軍總參謀長藍建樞正帶著第二艦隊和第一艦隊地兩艘戰列艦和數艘靖海級裝甲巡洋艦向電報中約定的戰場方向趕,以達到埋伏俄國太平洋艦隊地目的。在這樣的佈局下。若是第一艦隊來個「天神附體」。在海參崴的出海口將俄國太平洋艦隊打了個稀里嘩啦,就算打沉兩三艘戰艦。把俄國艦隊給堵回海參崴,那也是失敗的行動。

    第一艦隊的主炮射擊頻率大致保持在不到三分鐘一輪齊射的水平上,在第七輪的炮擊中,第一艦隊的一枚主炮炮彈終於命中了俄國主力戰艦亞歷山大三世號戰列艦的艦體中後部距離後主炮塔不遠的地方,將其攜帶的一艘小艇給炸了個粉碎,並且引起了小規模的火災,讓上面的俄國人很是手忙腳亂了一番。應該說這枚命中敵艦的炮彈確實是有著很大的運氣成分在裡面,第一艦隊的戰列艦得到的命令是盡可能的通過炮擊破壞敵人的陣形,讓對方因為戰艦服役年份不同而造成的陣形不整的問題更加凸顯,同時也是為自己免受敵艦炮擊的一種保護。

    在九到十公里的距離上,中國海軍戰列艦所裝備的式主炮仍然具有很可觀的穿透能力,亞歷山大三世號戰列艦上的小規模火災便是被炮彈穿進艙室內爆炸所引起的的,不過做為俄國新銳戰艦博羅第諾級戰列艦的二號艦,顯然妄想一炮就解決掉這個大傢伙是不可能的,就是在潛艇攻擊中沉沒的同級鷹號戰列艦還用了兩枚-型重型魚雷才做到——做為一個國家海上實力的象徵,戰列艦的戰場生存能力已經大為提高,不是老北洋時代的定鎮二艦縱橫遠東的時代了。

    兩支艦隊都改變了自己的航向,只不過幅度大小不同而已,俄國太平洋艦隊的戰艦航速不一,但整個艦隊還是保持在十三節以上地速度在運動,個別如雷擊艦則是以大約二十一節上下的航速正在向第一艦隊展開衝鋒。但是因為第一艦隊的航向略微有些改變,使得它們不得不在中途向偏北方向轉變航向。第一艦隊的航行速度就顯得比較慢一些,四艘戰列艦在旗艦北洋號的帶領下以十節左右的巡航速度不急不緩的航行,雖說對方的雷擊艦距離比較遠,但是鄧世昌為了以防萬一將四艘平陽級驅逐艦派出去在戰列艦編隊的外側形成一道防線。

    中國海軍戰艦地發展策略在早期的時候是不平衡式的發展,當年譚延在整合各方資源之後,為了應付劉坤一和張之洞等政治同盟者地海軍發展需要,建造了大型的魚雷獵艦,但是北洋海軍自己卻直接上馬大型裝甲巡洋艦——不同的海軍戰略自然會對艦艇產生不同的需求。說起來譚延的海軍戰略哪怕是在一片廢墟上的北洋海軍時代便可以感覺得到灼灼逼人的進攻態勢,而張之洞和劉坤一等人選擇魚雷艦則是徹頭徹尾地防守政策。

    不過一支強大的海軍不能光是大艦巨炮,同樣也需要魚雷艇等其他眾多各種用途的小型戰艦。像有一定自衛能力的快速偵查艦艇,一直都是中國海軍的「軟肋」——北洋時代雖然發展了四百五十噸、八百噸級的大型魚雷獵艦,但說到底它們也就是「欺負」一下雷擊艦,碰上對方的防護巡洋艦只有憑借高速落荒而逃地份,這是無法滿足偵查任務的需要的。

    在建國之初就已經決定對俄國採取打擊政策地譚延自然需要海軍的大力配合,中俄之戰必然爆發,但是海戰的形式也將會變得更加複雜化。在這樣的背景下,兩千五百噸級的平陽級驅逐艦便應運而生。秉承了中國海軍戰艦的多任務化特點,平陽級驅逐艦擁有不弱於防護性巡洋艦的火力,還有更加強勁的動力驅動系統,當然在這樣相對比較小的噸位下凸出某些特點,這必然以犧牲裝甲為代價。現在中國海軍可以在執行任務地時候有了更多地艦隊搭配選擇,像以前戰列艦出動不管是什麼任務必然會帶上至少一艘靖海級裝甲巡洋艦。但是現在平陽級驅逐艦同樣也可以完成這些任務,這大大節約了本就不是很富餘的中國海軍資源,同時對裝甲巡洋艦地損耗也降低了不少。

    第一艦隊的炮擊成功的延遲了俄國太平洋艦隊戰列艦的轉向。並且對其隊形的保持設置了更大的阻礙,到現在雙方能夠進入炮擊狀態的主炮數量也就剛剛是個平博羅第諾號和亞歷山大三世號戰列艦已經調整了艦體姿態,使之後主炮塔可以勉強進行射擊。其餘俄國戰列艦為了躲避飛過來的中國戰列艦主炮炮彈而進行規避,還沒有調整好艦體姿態,甚至其中一艘塞瓦斯托波爾號戰列艦還落到了艦隊後方,與打頭陣的博羅第諾號戰列艦相距拉開到近兩公里的距離。

    看起來是十分誇張,但是要考慮到海參崴那條狹長的水道,還有便是十二寸炮彈帶來的恐怖的威懾力,俄國艦隊到現在已經不能稱之為一個艦隊應該有的戰鬥隊形了。至少俄國戰列艦的炮擊效果確實已經達到了令人絕望的地步——即便有二十門火炮可以射擊。但是在同一時間向同一區域投放的炮彈數量可是和第一艦隊差了不止是一截的問題,這樣的射擊對第一艦隊來說風險已經降到了最低。

    就這樣。第一艦隊「拖著」俄國太平洋艦隊向東南海域行駛了差不多二十多公里的樣子,為了保證雙方艦隊之間的距離,第一艦隊適當的提高了一點航速。不過此時俄國太平洋艦隊的雷擊艦終於算是追到了距離第一艦隊不到四公里的距離上,在這裡它們要面對的是第一艦隊的四艘平陽級驅逐艦的防線,當然還有戰列艦上的副炮所構成的防禦線。

    為了凸出平陽級驅逐艦的航速優勢,並且滿足一定的武備要求,在俄國人眼中應該算是巡洋艦水平地平陽級驅逐艦沒有披掛厚實的裝甲,只有炮塔才有七十六毫米的簡單防護,至於水線裝甲之類是沒有加裝的。在俄國的雷擊艦靠上來之後,已經做好射擊準備的四艘平陽級驅逐艦上的五寸火炮開始怒吼起來——這個時代的魚雷性能都不怎麼樣,魚雷的射程絕對不會超過兩公里。而且發射地角度也有很多要求,這四艘驅逐艦的任務是不能再讓俄國的雷擊艦過於靠近戰列艦編隊。

    平陽級驅逐艦上安裝了三座雙連裝五寸炮塔,六門五寸火炮全力射擊,每分鐘可以開火約八到九次地水平。對付幾乎沒有裝甲的雷擊艦,只要有一發炮彈命中就有很大的幾率給對方造成致命傷害,而雷擊艦上的武器很難傷害到驅逐艦,而對方的巡洋艦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對它的威脅也比較小。四艘平陽級驅逐艦火力全開,二十四門五寸炮在俄國雷擊艦行駛航向的正前方布下了一道道彈幕。其中最靠前地一艘雷擊艦在短兵相接不到三分鐘內便連中四枚五寸炮彈,先前的三枚已經徹底報銷了這艘排水量僅為三百噸的雷擊艦,後面呼嘯而來的第四枚炮彈直接在三十秒內將其送進海底。

    戰爭爆發已經快一個月了。當初經過情報機關反饋回來關於俄軍的一些特點基本上都給予了證實,但是證實的僅僅是諸如俄軍裝備低劣、士氣低迷、軍官腐敗等等,不過這些並不代表一切——總參謀部在結合這段時間和俄軍交手的情況,向海陸軍指揮官們都下達了命令,俄軍儘管有這樣或那樣地缺點,但是他們的士兵作戰極為頑強,沒有絕對優勢並且給予對方巨大殺傷的情況下。想要征服他們是不用想地。俄軍和曾經交手的日軍不同,在朝鮮戰場上中國陸軍曾經俘虜了超過三萬人的日軍戰俘,戰鬥烈度也並不大,只有日本海軍的骨頭比較硬點,這完全顛覆了中國指揮官對日本陸海軍的瞭解,尤其是譚延對日本陸軍的印象。

    根據參謀部的命令,不到俄軍自己打白旗。自己就必須全力以赴的消滅敵人。俄軍的作戰行動也比較簡單,優勢情況下就是猛打猛衝,若是不利地守勢情況下那最能夠體現俄軍地「堅韌」——這也是從譚延往下到基層軍隊指揮官們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

    在俄國太平洋艦隊發起雷擊艦衝鋒地時刻。鄧世昌也下令戰列艦編隊加快航速,並且整個艦隊轉向角度加大。幸好最近五年來中國海軍非常重視輪機兵的培養,艦隊出任務和演習也比較多,雖然頻繁的出動戰艦對動力系統來說是極為致命的,但在非戰爭狀態下,就算動力系統因此受損甚至報廢,這對於一直經費很充裕的中國海軍來說並不會傷筋動骨,同時面對問題頻出的動力系統,中國海軍的輪機兵也積累了相當深厚的實際操作經驗。培養了一大批經驗豐富的輪機兵。

    第一艦隊戰列艦編隊航速很快便提升至接近十三節的航速。在這樣的局面下中俄兩國的海軍主力戰艦的位置相對比較固定,只是俄國的那兩艘博羅第諾級和兩艘佩列斯維特級戰列艦跟的比較緊。航速在十四節左右,所以第一艦隊提速也僅能延緩兩支艦隊接近的時間——鄧世昌在等,在五年前的大青島海戰中,中國和日本海軍都並沒有過多的考慮動力系統的損耗,甚至還有接近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戰列艦都維持在十八節的最高航速上進行戰鬥,直到戰鬥結束返回軍港後,中國海軍指揮官面對已經瀕臨崩潰的動力系統的時候才會渾身出冷汗。俄國太平洋艦隊的八艘戰列艦四老四新的佈局為了他們眼中所謂的「榮譽」和輕視中國海軍的水平,艦隊指揮官對戰艦的損耗全然不顧盡力拉近距離展開炮擊決戰,時間短了自然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若以十四節以上的航速來航行,兩三個小時下來後,它們的動力系統可就要毛病頻出,甚至以它們的維護力度而言到時候來個「罷工」也是極有可能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