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緣儒仙 儒仙之路 10.儒、道、法治世之策
    (第五十四章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游)

    蘭兒望著前方蜿蜒曲折的山路道:「不知道下一關考的是什麼。過關的賞賜越來越重了公子加油啊!」

    葉昊天挺了挺腰板道:「好!我盡力而為。」

    兩人一邊說一邊前行大約過了半個時辰才來到第六關前。跟前面一關一樣入關的大門同樣緊閉著只開了一個小門供不想闖關的人通過。

    早在十丈開外葉昊天就看到大門邊寫著的一副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走近看時但見門上還有一張告示:「經綸事務之能非獨人間珍惜仙界也不可或缺本關考的是三界眾生的管理之策有意闖關者請高歌三句治世名言若守關者滿意自然會開門迎接。」

    蘭兒看了很是高興笑道:「公子這是讓你再考一遍進士呢!」

    葉昊天也有些詫異沒想到仙界還需要這些東西。沉吟片刻他高聲唱道:「『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聖人縱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夫何強?何忍?何危?故仁者之行道也無為也;聖人之行道也無強。』『威不二錯政不二門以法治國。故法者國之權衡也』」聲音遠遠的傳了出去。

    片刻之後大門洞開一位峨冠博帶的長者興高采烈地現出身來對著兩人拱手為禮道:「老夫巫相歡迎兩位前來闖關。又是五十年過去了我終於再度聽到高歌叩關的聲音真是太高興了!快請入內一敘。」

    蘭兒急忙道:「前輩闖關的是我家公子我是不成的!」

    巫相笑道:「那沒事只要有人闖關就成了。我最喜歡跟人聊天人越多越熱鬧。我老早就想換到第一關去可惜他們都不答應說是若由我守第一關只怕過關的人就沒幾個人了。」

    蘭兒不太明白其中的原因問道:「怎麼會呢?經綸事務的題目不太難啊。每到科舉之年一批又一批的舉子哪一個不是滿腹經綸?」

    巫相笑道:「那些人很多是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的。真正有才華的人又很難修至仙界。你想啊來此闖關的大多是自幼修行的和尚、道士別說經綸事務就是簡單的人際關係也不一定搞得明白。所以我才一等就是五十年。來來來!快請入內。」說著頭前帶路向裡走去。

    葉昊天和蘭兒跟著他邁步而入不久來到一間雕樑畫棟的房間裡。

    巫相請他們坐下然後吩咐徒兒奉茶道:「我這裡有采自崑崙山巔的『天風茶』與世間的香茗大不相同。」

    不一會兒一個眉清目秀的少年端了茶水進來給每人倒了一杯隨後悄悄坐在巫相身後不遠的一張方桌旁。

    巫相看了看尚未開口的葉昊天道:「適才我聽先生所唱之詞兼有道家、儒家和法家三家之說能不能請你略微闡述一下?」

    葉昊天笑道:「小子葉昊天乃末學後進之人。前輩不必客氣直接稱呼我的名字即可。」頓了一下後他又道:「空談理論容易使人昏昏欲睡前輩不妨舉個例子好了。」

    巫相先是笑著解釋道:「闖關之人都是難得一見的博學之士所以我向來以先生呼之。」然後他又沉吟了一下道:「王母設置此關的目的是為了選拔人才管理崑崙山甚至天界。天界的管理始終是一個大問題。盤古開天闢地之後的數千萬年裡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太上老君始終倡導無為而治。自從三位天尊失蹤之後玉帝接過了管理世間萬物的重擔。開始的二十萬年他延續了三天尊的治世方法對於天界眾神基本上不管不問這樣的結果是整個宇宙處於失控狀態有的地方展得很好有的地方卻極其落後。總體來看宇宙的展太過緩慢很多問題過了二十萬年也沒有得到解決。

    後來玉帝改變了治世方法拋棄了無為而治的思想改為以法治世。為此天界專門制定了上萬的天條規定所有天條必須嚴格執行執行時不能講一點情面;建立了很多獎罰制度比如此處的有獎闖關以及天界難題的懸賞等;還建立了遍佈宇宙的交易所鼓勵神仙分工合作。

    這樣做的好處是整個宇宙展快了很多以前久懸難解的很多問題很快找到了解決方法。還出現了許多善於創造明的家族比如公輸世家就是其中的一例。

    但這樣也有一些壞處最大的壞處是天界的整體佛心水平下降了很多甚至出現了此起彼伏的殺伐。殺伐之事近年來愈演愈烈嚴重時一次騷亂之後竟然損失三分之一的神仙。

    目前玉帝和玉清眾神已經認識到天界管理的缺陷只是不知道如何改良這才下令各界探討適合於天界管理的方案。這也就是王母設置此關並給予重賞的原因。」

    葉昊天聽後有些疑惑問道:「不是還有佛祖主管心性變遷的嗎?按理說有了佛祖的配合玉帝的管理應該容易很多根本不應該出現天界眾神佛心驟降的問題。」

    巫相搖頭歎息道:「佛祖的心性管理也存在不足之處。人們往往只重視眼前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對於死後的六道輪迴並不在意。這從神丹幣和佛心幣受歡迎的程度就可以看出來本來兩者之間是一比一的關係現在卻成了十枚佛心幣才能兌換一枚神丹幣。目前甚至出現了這樣一種情形佛祖和眾位菩薩苦口婆心勸人向善別人卻不理不睬毫不動心!由此可見單有佛祖的管理還遠遠不夠還要尋找其餘的方案作為補充。」

    葉昊天聽完也歎了口氣道:「沒想到天界的管理也面臨著人間同樣的問題。這個問題只怕很難找到正確的答案。必須反覆探討仔細求證才能逐漸完善。我只能粗略地談談自己的想法。」這時他看到坐在巫相身後的年輕人正在飛的寫著什麼。

    巫相看他注視自己的身後笑著解釋道:「這是天庭要求的所有闖關者關於天庭管理的想法必須記錄下來然後由守關人摘錄有價值的部分上報天庭為天庭的革新提供思路。特別新穎的東西還會轉給玉帝審閱若是他老人家看了高興說不定還有額外的賞賜。」

    葉昊天一聽來了精神自己曾經答應三位大儒力爭改變儒家在天界處於底層的地位現在不正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嗎?不管結果會怎樣自己總應該盡力爭取一下。

    想到這裡他急忙坐正了身子將儒家的「仁」功施展開來使自己的心跳跟對方的內心波動完全一致然後才用無比親切而誠懇的聲音道:「晚輩認為如果不考慮佛心的管理只從玉帝主管世間萬物的角度來說無論是天庭的管理還是人間的管理都離不開道與法同時還應該加上儒家的因素。

    其中道家無為而治主張『主逸臣勞』『上無為而下有為』以虛靜無為為根本不先物而動不後物而行物來則應之故能主宰萬物。

    法家主張『寄治亂於法術』『名正法備則聖人無事。』不但要任法不任智還要讓一切人與物的資源各得其所各盡其能。『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處其宜故上下無為。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

    儒家提倡德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玉帝和神職人員只要自己德行端正施行德政天下的人就會像眾星拱北斗一樣順從其治理這樣便可以實現無為而治。

    道、法、儒三者之間應該密切配合互補不足才能使天庭的管理比較完善達到三足鼎立的穩定狀態。」

    巫相聽得兩眼放光鼓掌讚歎道:「好先生講得十分透徹。不知能不能舉個例子來聽聽?」

    葉昊天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感覺茶水很奇特不禁低頭看了兩眼道:「前輩這天風茶清涼爽怡果然不同凡響!」

    巫相聽他講到關鍵之處正在滿心歡喜之時聞言只是道:「是是請先生接著講治世方略。」

    葉昊天接著道:「譬如很久以前中原的秦漢時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秦國征服六國靠的是法家為基礎的殘酷無情的精神。為達到鞏固統一的目的秦採取了統一思想的政策。一切史書和百家學說除了秦記、醫藥、卜筮、種樹之書都被徹底焚燬。甚至還生了駭人聽聞的『坑儒』之事。

    然而只有法家的治理是遠遠不夠的。秦朝很快因為殘暴統治而迅垮台。當劉邦領軍進入長安的時候與百姓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廢除秦朝的苛法。這就是從法家到道家的轉變。

    漢朝初年『黃、老』大興儒、道、法有了一定程度的結合才有了當時的『文景之治』。後來漢武帝感到如果要維持統一還是要統一帝國內的思想。他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正式宣佈儒學為官方學說六經在其中占統治地位。他的措施比起秦朝的措施要積極得多也溫和得多。不是像秦朝的措施那樣不加區別地禁絕一切學派而是從『百家』之中選出一家即儒家給予獨尊的地位作為帝國的教義。還有一點不同漢朝的措施沒有頒布對於私自教授其他各家思想的刑罰。它僅只規定凡是希望做官的人都必須學習六經和儒學。以儒學為教育的基礎也就打下了以後歷代考試制度的基礎。」說到這裡他暫時停下來喘一口氣。

    巫相卻還想再聽下去接著問道:「『廢除百家獨尊儒術』如此一來是不是法家和道家都廢了呢?」

    葉昊天環顧四周現蘭兒正手托香腮看著自己眼睛裡滿是欽佩自豪的神情。他對蘭兒笑了一下然後轉頭望著巫相道:「至於法家雖然成了秦的替罪羊可是也從未全部被人拋棄。法家能夠針對新的狀況提出新的統治法術。所以隨著帝國版圖的擴展帝王們不能不依靠法家的理論和方術。這就是所謂的『儒表法裡』。

    同樣的道家的作用也極其重要。縱觀中華帝國的歷史每一個朝代在其鼎盛時候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秘訣就是『內用黃老外示儒術』。也就是說外面所標榜的是儒家的文化內裡卻脫不了黃老之學的神髓。

    但是在實際上不論儒家、法家還是道家各有其應用的適當範圍。應當三家互補各取其長各避其短。只有達到三足鼎立才能治理好包括天庭和人間的整個宇宙。」

    說完之後他長長的舒了一口氣覺得自己已經充分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也算為儒家在天界的興起盡了一分心力。

    此時巫相已經聽得入了神良久之後還瞪大了眼睛看著葉昊天感覺如聞天籟餘音繞樑久久不絕。他身後的少年已經記錄了厚厚的一摞正在以手扶腕稍事休息。

    過了好半天巫相才醒過神來親自給葉昊天續了茶水道:「先生能不能將剛才所說的總結一下也好讓我用神識將其寫入玉符呈給天庭覽閱。」

    葉昊天想了想道:「總體來說不外乎『內用黃老』、『外用儒法』、『文武相資』、『寬嚴相濟』。」

    聽完之後巫相仰天長歎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千年書。真盼望玉帝能親耳聽到你的妙語。好好好!今天真是痛快!這一關你已經過了。歡迎先生有空多來坐坐。」說著取出一個絲綢包裹的小盒遞給葉昊天道:「這裡有十顆沙棠丸服一顆可以增長功力六十年十顆全部服下則可以增長功力四百八十年。此外還有王母備下的『崑崙貴客』銀牌一塊崑崙山內所到之處無不奉先生為貴賓。」

    葉昊天自己也很高興他的高興主要還是第一次毫無遮掩地講述了自己的觀點不必像在人間的時候說話只說一半。他接過錦盒再三感謝然後拉著蘭兒告辭而去。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