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唐重生李世民 第三卷 第324章 阻力重重
    李世民展開奏折來看,沒讀幾行,就有些不痛快了。李晟看著皇帝的臉色有些不悅,驚訝的道:「陛下,馬燧在奏折中說了什麼?」

    「怎麼,你都還沒有看嗎?那拿去看吧。」李世民將奏折遞給馬燧,臉色有些不好看。

    李晟看了一遍,也愕然的驚道:「馬燧……要乞骸骨歸田?怎麼會這樣!」

    「這個馬燧,跟朕玩起了矯情了!」李世民有些生氣的說道,「朕只是想讓他歸朝做宰相,輔佐朕來進行兵制改革。他肯定是以為朕擔心他擁兵在外放不下心,調他回朝是要奪他的兵權。」

    「這……」李晟也一時語塞,接著看了奏折,說道,「馬燧又舉薦了他手下大將李光進、李光顏兄弟二人,統兵鎮守河北。他這樣做,倒是有點安排後事的味道。」

    李世民問道:「李光進和李光顏這兩兄弟,你熟悉麼?」

    「略知一二。」李晟說道,「大哥李光進,今年還不到四十歲;二弟李光顏,比他兄長年少十歲。他們兄弟二人,一直是馬燧麾下最為得力的戰將。李光進擅於用兵極富謀略;李光顏武藝超群勇冠三軍。這兄弟二人在河北軍隊裡的聲望極高。軍中的將士們稱呼李光進為大大夫,李光顏為小大夫。再加上一個段佐,這三人就是馬燧最為倚重的三員大將。這些年來,馬燧之所以戰無不勝所向披靡,離不開這三人的鼎力相助。」

    李世民眉頭輕鎖思索了一陣,緩緩點頭道:「朕明白馬燧是什麼意思了。」

    「何意?」李晟疑惑不解。

    李世民微微笑了一笑,說道:「馬燧和他手下的那一批戰將,都是太上皇與前太子的人。雖然在最關鍵的時候他們倒戈投效了我,但是心中仍然無法割捨對太上皇和賢王的感情。同時,又擔心朕會對他們不放心。會削他們的權,甚至是暗中忌憚治辦他們。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馬燧為了保全部下,願意自己退出朝堂不問政事。這就是為了向朕表示,他馬燧無意在朝堂之上爭權奪利。如果沒有了他馬燧,朕要控制他手下那些大將,就會更容易了。」

    「哦。原來如此……」李晟恍然大悟,說道,「可是陛下一直以來都對馬燧十分的信任。當初陛下還是太子地時候,就將十萬大軍和大唐在河北的半壁江山都交給馬燧了。事到如今,他為什麼還這樣疑心忡忡呢?」

    「呵呵!」李世民笑道。「良器,你說錯了。不是馬燧疑心忡忡,而是馬燧的部下們,對朕並不完全信任。馬燧的這道折子,朕第一眼見了著實有些不舒坦。可是細心一想。又覺得他這道折子上得很聰明。良器,你想一想。既然他馬燧都要退位不管事了,為什麼還舉薦了自己的兩個大將來坐領河北?這不是自相矛盾麼?」

    「對呀……」李晟尋思了一陣。突然醒悟,說道,「馬燧,這是為了給陛下一個收拾河北將士之心的機會?!」

    「說得很好!」李世民稱讚道,「馬燧上的這道折子,肯定是事先跟部下說明了地。假如朕是一個小肚雞腸的昏君,肯定會答應讓馬燧回歸田園,並且不會放心讓李光進、李光顏兄弟二人坐領河北。馬燧卻是大膽的反其道而行之。自請辭官,又舉薦自己的兩名大將。假如朕先重用馬燧為相,然後又啟用李光進兄弟的話……」

    「那李光進、李光顏以及馬燧麾下舊部,一定對陛下誠心佩服、誓死效忠!」李晟有些激動地說道,「陛下能有這樣的胸襟和氣度。他們沒理由不折服!」

    「說得好。」李世民面露微笑,說道。「讓中書省起草一份聖旨。朕正式任命馬燧為尚書左僕射,率八萬大軍回到長安,入朝理事。任命李光進為河北道行軍大總管,總攝河北道諸州縣兵馬;徐光顏為并州大都督,鎮守北都。」

    「行軍大總管?」李晟疑惑道,「陛下,何不任命李光進為并州節度使?行軍大總管一職,大唐已經棄用多年。現今,其職務範圍已是有些模糊。微臣擔心聖旨下達後,李光進與河北諸官將會有些迷惑不解,導致職務混亂。」

    「放心吧,不會的。朕會另外下旨給河北其他各州縣的官將,讓他們的兵馬一起聽候李光進調譴。」李世民說道,「馬燧歸朝後,兵制改革勢在必行。這個時候,朕怎麼還能任命節度使?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地腳麼?節度使一職軍政大權獨攬,朕會逐漸的取締這一項不合理的制度。」

    「取締節度使?!」李晟眉頭皺起,緩緩搖了搖頭,「怕是難哪!」

    「難,確實是難。可是為什麼難呢?就是因為大唐已經被節度使荼毒得病入膏肓、積重難返了。」李世民說道,「每個人都默認了節度使地存在,認為它的存在是合理的。也沒有人想過要怎麼去解決這一問題。就像當初朕在西川百對赤松德讚的猛撲一樣。懸殊的實力差距讓許多人都認為朕是必敗無疑。可是結果呢?朕兩次擊敗了赤松德贊,讓他丟盔棄甲退回高原。事實證明,越是困難的事情,就越要有信心去面對它。先要讓自己確立能夠戰勝它的決心,才會主動的想出能解決地辦法。如果打從一開始就認定了必敗無疑,那才是真的會失敗。」

    「陛下說得是……事在人為。再困難的事情,只要敢面對、肯努力,其實也不是不可能做到的。」李晟說道,「如果要取消節度使制度,那麼諸軍鎮行軍大總管一職,就職能明確了。到時候,刺史治民,大都督或是行軍大總管治軍。職能分工明確,相互監督相互制衡,能很大程度的避免軍政大權獨攬地局面出現。可是。那些尾大不掉的節度使們,已經習慣了在自己地領地如同帝王一般的生活。他們……會甘願放棄這樣的權力和地位麼?」

    「所以,這是一個長期而又艱苦的工作。期間,也少不了流血和戰爭。」李世民長長地吐了一口氣,說道,「良器,等馬燧歸朝後。再加上你和李懷光、渾他們,一起幫朕出謀劃策改組當前的兵制。就先從大唐的關內和西線開始。朕是打算先將朔方節度、涇原節度、鳳翔節度和劍南西川節度這四個地方的兵力,進行一個重組,先做出一個示範和表率。效果如何,將直接關係到大唐天下的局勢。風險很大。所以,朕要請你們竭力相助。」

    李晟拱手彎腰拜了下來:「微臣一定竭盡全力!」

    「嗯……」李世民點了點頭,問道,「李懷光和渾,最近有什麼特別的情緒沒有?」

    「沒有什麼特別值得注意的。」李晟說道。「渾老家就在長安,現在每天除了在兵部當職,就在家中陪伴家小。只是李懷光……微臣曾聽說。他有些想念遠在朔方地養子和將士們。而且……」

    「而且什麼?」李世民追問。

    李晟猶豫了一下,說道:「微臣之前曾和他在酒後閒聊幾句,也曾試探性的提到了一些,將來不久可能會進行軍制改革,會有一批人退伍回家種田。李懷光好像很不高興,說是跟隨自己征戰了那麼多年的老兄弟,還有許多在戰場上負傷致殘了的兄弟,就算是老死。也要死在一起。他堅決反對裁退老弱殘兵……」

    李世民眉頭微皺點了點頭:「朕知道了……李懷光是個性情中人。他會有這樣的反應,也是預料之中地。這件事情,不要跟別人說起。朕心中已經有數了。」

    「微臣明白。」李晟拱手拜了拜,告辭退了下去。

    李世民獨坐在那裡,不由自主的長吁了一口氣:革新。就像是一把雙刃劍。不管是如何揮動,總會刺痛一批人。兵制改革還沒有推行。就已經見到這麼大的阻力。將來的吏制和農田改革,所遇到的壓力和阻力將會更大!大唐天下積沉日久地弊病和痼疾,看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祛除的……

    從弘文殿出來的時候,天色已近黃昏。辦了一下午地事情,李世民還真是感覺有些累乏,肚子也有些餓了。想起了上午曾答應晚上去陪吳月琳,於是擺駕往兩儀殿而去。剛到兩儀門附近,正遇到淑妃獨孤墨衣的車駕。

    墨衣遇到了皇帝,慌忙讓車駕迴避給皇帝讓路。李世民心想也有些日子沒和墨衣親近了,於是讓身邊宦官去將淑妃請了來。墨衣下了車兒朝皇帝這邊走來。身上卻是穿著十分工整的貴妃朝服。李世民暗自有些疑惑:墨衣穿得這麼正式,又打著這麼隆重的排場,是要去哪裡?

    墨衣見了皇帝自然是十分的高興。見過禮之後,就被皇帝請到了御車上同座,一起往兩儀殿而去。

    李世民看著一身端莊盛裝的墨衣,問道:「你今天怎麼穿戴如此正式?是去辦重要的事情了麼?」

    「是呀!」墨衣略有點自豪的說道,「陛下下旨,讓宮中裁減宮女和宦官。這樣地大事,臣妾怎麼能不挑起責任來替陛下分憂呢?臣妾今天一整天都是在掖庭,親自主持辦理那些宮女和宦官出宮的事宜。」

    「呵呵,你倒是上心。貴妃好像就沒有插手這件事情。」後宮裡的事情,本來就是皇后妃子們該管的。現在沒有皇后,墨衣出面來管也是職責之內的事情。

    墨衣笑了一笑,說道:「陛下可別責怪貴妃娘娘不管宮裡地事情。關於辭退宮女和宦官的這件事情呀……貴妃她不好插手。」

    「哦?怎麼說?」李世民倒是一時沒想通。

    墨衣掩著嘴吃吃地笑了一笑,湊到李世民耳邊輕聲說道:「以陛下的智慧和經驗,莫非還想不通為什麼嗎?」

    李世民眨了幾下眼睛,心中暗自思索了片刻,恍然大悟的笑道:「朕明白了!」

    吳月琳是長安望族出身,郭家和吳家在長安甚至是皇宮內,都是人脈極廣交情頗多。後宮要清退宮女和宦官,這可是一件大事。對許多的宮女宦官們來說,從此能夠離開牆門高聳的皇城,無異就是一次重生為人的機會。所以,肯定會有許多的人家,托關係、講人情,想要托保出人來。吳月琳這個貴妃牽涉到的人際關係太過廣闊,所以誰也不好得罪,誰也不敢應承。與其這樣,她索性就不插手。墨衣只是從西南小國進京的陌生人。由她主持這件事情,旁人再想見縫插針,可就不容易了。自然也就容易做到公正、公平。想通這一層,李世民不由得笑了起來:「看來,你們姐妹二人倒是將後宮裡的事情,打理得挺清楚。後宮穩固,朕也就可以安心處理朝政了。多謝你們了。」

    「為陛下分憂,也是臣妾們份內之事,陛下有什麼可謝的?」墨衣淺淺笑道,「臣妾今日,還去看望了一下被陛下毒打的大總管俱文珍呢!」

    李世民看了墨衣一眼,只是微笑。

    墨衣靠緊到他身邊,低聲說道:「臣妾賞了俱文珍一些治傷的藥膏,又好言撫慰了幾句。臣妾告訴他,正因為他跟陛下親近,陛下才打他。不是親近的,還懶得打呢!弄得他又是磕頭又是痛哭的。俱文珍跟隨陛下多年,雖然有一點油滑,但還是比較能幹又忠心的。後宮裡的事情,許多都還要他辦著呢。陛下用威,臣妾就用恩。保準這個小宦官,從此對陛下忠心耿耿,絕無二志。」

    李世民拍了拍墨衣的肩頭以示嘉許,心中暗道:看來後宮的事情,的確沒有什麼值得讓我擔心的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