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儒家文化影響下的中國家庭觀念歷來強調長者的權威,孩子在家庭權力結構中一直是弱勢群體的代表。20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推行的計劃生育國策從根本上改變了原有的家庭結構,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因此得以迅速提升。在由父、母、子女構成的現代家庭結構中,獨生子女成為這一三角關係中子代一角的惟一支點,這種家庭稀有資源的特殊角色導致了現代家庭中的「子代偏重」現象。
孩子在傳統家庭中的消費受到父母的絕對控制,他們的衣、食、玩、學等用品均由父母提供,但現代家庭觀念中「子代偏重」和「文化反哺」的現象則使孩子在家庭消費中的地位有很大改變。這種改變突出反映在兩個方面:其一,孩子的消費在家庭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即便是一些家庭共用的大件消費品也往往以孩子的需求為中心,孩子在家長的購買考慮因素中已經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據零點調查1996年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4個城市針對*個有7∼12歲孩子的家庭進行的抽樣調查,孩子的消費佔據了家庭收入的30%左右。而另一項有關家用轎車研究的數據則顯示,「為了方便接送配偶、孩子」是家庭汽車消費的四個主要目的之一,其中「31∼40歲」年齡組的人做這一選擇的人數比例最高(該年齡段人群擁有孩子的比例較高且具備經濟優勢)。
其二,在家庭事務中獲得發言權甚至決策權的文化資本和能力使孩子能夠主動地對家庭消費決策產生影響。項關於消費新趨向的研究結果表明,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家庭的消費決策均具備一定的影響力,其中13∼18歲的孩子對家庭消費決策的影響力高達44%。
44%是什麼概念呢?我國城市家庭戶均人口為3.26個人,其中大約2.26個是*,每個*只有20%多的消費支配權,還不及這個孩子。「只生一個」,誕生了一批中國小皇帝,要啥給啥,嬌寵萬分,一度經歷過物質貧乏期,小皇帝的父母們在滿足孩子物質需求上走到了極致。在中國,隨著獨生子女家庭佔據了主體,「只生一個」的政策,導致孩子成為家庭中的稀有資源,「物以稀為貴」,甚至,孩子們開始有了對*生活的干預權。在過去,由於中國人的文化價值觀、教育觀,*在家庭中有絕對的決定權與支配權,這種決定權甚至包括對成年孩子的否決權。孩子不僅僅能確定跟他有關的食品、文具、家庭娛樂活動的消費取向,同時由於現在的大量消費品是同質化的,如冰箱實際上性能與外觀都是差不多的,可是有個冰箱上的卡通標誌正是孩子喜歡的,孩子又要求購買這種冰箱時,一般家庭就選擇了這種冰箱。
傳統儒家文化影響下的中國家庭觀念歷來強調長者的權威,孩子在家庭權力結構中一直是弱勢群體的代表。而20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推行的計劃生育國策從根本上改變了原有的家庭結構,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因此得以迅速提升。在由父、母、子/女構成的現代家庭結構中,獨生子女成為這一三角關係中子代一角的惟一支點,這種家庭稀有資源的特殊角色導致了現代家庭中的「子代偏重」現象。現代家庭,孩子的人權更被重視了。儘管孩子在耐用品的消費過程中不起太大作用,但是一旦他們提出反對意見,最終的家庭消費決策也往往無法形成,而他們的注意力常常被情感因素左右,所以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們真的喜歡這樣的產品。近些年來,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可悲的是,一個家庭中越是以孩子為中心,孩子就越以自我為中心。
有的孩子在家調皮任性,為所欲為,不服管教,在校卻文靜守紀,表現良好;有的孩子在家活潑外向,在校卻沉靜內向;有的孩子在家熱情開放,在校卻孤獨自卑……目前,在我國的獨生子女中,存在諸如此類的在家在校兩種截然不同表現的現象較為普遍。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學校、家庭兩種不同的育人環境所致。由於是獨生子女,孩子在家中備受關愛。到學校後,孩子由家庭的核心變成了眾多學生中的普通一員,失去了特別的關心和照顧,一部分孩子由於心理調適與平衡能力較差,便容易出現這種在家在校截然不同的性格差異。對此,家庭和學校都應給予足夠的重視,積極地加以解決。
近些年來,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可悲的是,一個家庭中越是以孩子為中心,孩子就越以自我為中心。力力的媽媽對此深有感觸,以前每次吃蝦她都是把蝦剝給兒子吃,自己從來不吃,當她有一次隨意地把一個蝦仁塞進自己嘴裡時,沒想到力力立刻翻了臉,又哭又鬧,還逼著她吐出來!很顯然,像力力這樣自我中心的孩子將來是很難融入社會的。
事實上,一個家庭中最為緊要的是夫妻感情的經營。不妨告訴孩子:媽媽最愛的人是爸爸,爸爸最愛的人是媽媽,你雖然沒有得到最愛,但你同時擁有雙份愛。我們還可以給孩子立下規矩,「下班後半小時內不可以打擾爸爸媽媽」。結果你會發現,以前越關注他,他的要求越多越難纏,現在你把他的位置放對了,他反而變得禮貌和獨立。不要給孩子他是家裡的特權階層的印象。好東西大家要分享,人人有份,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才懂得關愛別人。
父母的教養態度和教育方式左右著家庭氛圍的不同類型:和諧友善的或對立獨裁的;嚴厲古板的或自由放任的;井然有序的或雜亂無章的;幽默風趣的或冷嘲熱諷的;充滿生氣的或死氣沉沉的,等等。父母的教養態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和心理,現代家庭的教育態度和方式又絕非千篇一律。一般來說,*型家庭中的父母能平等地對待、尊重孩子,能與孩子相互溝通,交流各自的看法,能給孩子以鼓勵和誘導,對其缺點錯誤能恰如其分地批評指正,以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型家庭常常強調輩分,強調絕對服從父母的意志,用權利和強制性的訓練使孩子聽命。事實上,長期在父母高壓政策下生活的孩子,他們自身缺少獨立性和自主性,容易形成膽小、自卑的心理。溺愛型家庭中的父母對孩子的愛缺乏理智和分寸,孩子往往表現出極大的依賴性,易形成任性、自私、放肆、易發脾氣、為所欲為、好誇口的行為品性。放任型家庭中的父母認同「樹大自然直」的觀念,對孩子採取漠不關心、放任自流的教養態度和教育方式,漠視孩子的內心世界和需要,這種忽略型家庭中生活的兒童常會逐養成冷酷、攻擊、情緒不安等心理。
首先,教育要從瞭解孩子,理解孩子開始,加強與孩子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際關係。瞭解,就是要懂得孩子的性格、興趣、愛好以及心裡想什麼,平時主要做什麼,交往的人是些怎樣的人等。理解,就是不要忽視孩子在家庭中的作用,在家庭中有他發表意見的一席之地,而不能說「小孩子懂什麼」。家中大事應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設家庭*化,即讓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的權利和地位得到尊重。尊重兒童在家中的權利、地位,不是一味德寵愛嬌慣孩子,置於「小皇帝」地位。對孩子百依百順,不是尊重,是溺愛。
其次,教育要身教重於言教。在家庭中,孩子是在家長的影響和教育下,在認識周圍的世界中成長的,家長對待人生、事業、生活以及對待他人的態度,都對孩子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家長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如果說新型家庭結構為「子代偏重」現象的出現奠定了基礎,那麼「文化反哺」現象則是「子代偏重」之所以能得以存續的一個動力。「文化反哺」現象並非中國獨有,但是中國社會特有的發展進程卻使這一特點表現得尤為突出。由於父輩大多因遭遇「*」而喪失教育機會,成長在知識頻繁更新的信息社會中的新生子代在獲得新知的能力上又遠遠高於父輩,較高的文化資本和能力使孩子在部分家庭事務中獲得了發言權甚至決策權,甚至可以對成年父母的生活進行干預,從而顛覆了幾千年來形成的「父為子綱」的親子關係。很多人都認為,現在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甭提多幸福了。但幸福不幸福,只有孩子自己知道。據調查,在三種情況下孩子最不開心:一是父母吵架離婚時,孩子很驚恐,不知所措,又擔心自己沒人要。二是沒人玩時。特別是喬遷新居後,父母給孩子很多限制,牆上不許畫、地板上不能拍球、衛生間裡不許玩水,更不能領著同伴來胡鬧,到最後,很多孩子都想回老房去住。三是做不想做的事。被父母逼著哄著學畫畫、彈琴、上各種興趣班。安全、交往、自主都是兒童期的合理需要,這些需要沒有被滿足,那麼即使錦衣玉食、玩具豐富,孩子也不會感到幸福,所以,幸福的童年是讓孩子過孩子的生活。童年的主旋律應該是快樂無憂的,但孩子也會有孩子的小小煩惱。父母應隨時關注孩子的情緒體驗,肯定、鼓勵他表達情緒,幫助他調整情緒。
家庭價值觀念對家庭消費的微妙影響使三口之家(即僅由父親、母親和孩子組成的家庭)的家庭消費模式呈現出三角決策結構。而即便是在傳統的三代同堂的家庭,隨著老年人在家庭決策中地位的弱化,家庭消費決策模式也具有同樣的特徵。
孩子是愛情的結晶,但許多人都沒有意識到,由於過分提高了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常常會影響到夫妻關係,甚至導致夫妻感情淡漠。一般家庭的情況是,剛有孩子時,都覺得孩子是弱小的,需要關心與呵護,於是在孩子身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日子久了,便忽視了對愛人的關心,夫妻感情變得淡而無味。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人都不自覺地在家庭中充當起賢妻良母或慈愛父親的角色,卻淡化了愛人的角色。一位中年婦女的經歷就頗有代表性:從有孩子起,她就圍著孩子轉,孩子給家庭帶來了不少的樂趣,她把全部的愛都傾注到孩子身上,沉浸在做好母親的奉獻中,忘卻了丈夫也需要愛的關懷。孩子一天天長大,有了他自己的天地,後來又上了大學離開了家。在突然降臨的寂寞中,她才想起丈夫,可丈夫已經另有所愛了,如果在家庭中不能獲得滿足,自然難免節外生枝。
參考文獻《父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