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作文寫作第一範本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一章 積累與創造
    看到這幅圖,它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像極了一座階梯。這座階梯代表了天文學的發展。表面上看來,牛頓的發現立足點最高因為它的萬有引力定律完整地闡述了整個宇宙天體間的運動規律,而其他科學家都不過是發現了其中的一部分。但我們是否就可以因此下定論:天體運動規律的發現,只是牛頓一人的功勞呢?

    顯然不是這樣,回顧牛頓的探索過程,我們就會發現,哥白尼繁榮「日心說」開啟了現代科學的大門也提出了天體運動方式這一論題。隨後布魯諾等人進一步豐富了這一學說。牛頓受「日心說」的影響,開始研究天體理論,他改進了伽俐略的天文望遠鏡,認真研究了前人的天文觀測數據,所以說,牛頓的發現是融會了前人的探索成就,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之所以看得比別人遠些,是因為我站在舉人的肩膀上。」

    如果沒有前面那些科學巨人十年如一日的觀測計算,也就不會有牛頓後來的驚人發現。正如這幅圖畫給我們的啟示一樣,如果沒有前幾級階梯的點滴積累,默默支撐,也就不會有最高一級上那迷人的風光。

    哲學上說沒有量變的積累,就沒有質變的飛躍。那座階梯的前幾級,都可看作是一種積累。直到牛頓的出現,才把這種積累昇華到「質變」,從而使認識更上一層樓。古今中外,許多重要的科研成果,無不經歷了一個量變到質變,先積累後創造的過程。

    王羲之經過了「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墨」的積累,才寫出了筆走龍蛇的《蘭亭閣序》;李時珍經過親嘗白草的積累,才編成了祖國的醫學寶典《本草綱目》;馬克思經過了二十年的資料收集整理思考,才寫出了享譽全球的《資本論》;歌德經過了六十載的「筆耕」,才寫出了舉世聞名的《浮士德》。凡此種種,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沒有經過量的積累,就妄想一步登天,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

    然而,僅有積累是不夠的,從量變到質變也是有條件的,這便是我們的創新精神。哥白尼沒有提出正確的結論毫不足奇,因為「量」的積累還不夠。然而為什麼到了伽俐略時代,有這麼多假說、推論,仍然總結不出最新的成果呢?這便是伽俐略身上缺少一樣最重要的東西——創新精神,他只懂得孤立地局部地進行研究,最終功虧一簣,令人歎息不已。

    只有積累,才能為日後的飛躍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創造,才能在積累的泥土中開除瑰麗的花朵。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