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架空傳 第二卷 第三十三章 樹立榜樣
    天很快就過去了。

    在皇上的調派下,在遠征軍抵達之前廣寧衛便已囤積了大量物資。花了兩天的時間,將相應的物資移裝到車營所屬的輕車上。此外,一路行來很多輕車都有破損之處,因此這十天裡也將那些破損的輕車進行了修理。

    收到徵召令的有邑貴族們也全部抵達。

    當初接到徵召令時,兀良哈郡王表示願意提供五千騎兵,泰寧郡王和惠寧郡王均表示願意提供四千騎兵,可皇上卻只要求他們三家一共只提供三千騎兵。世上很多事情都是擰著來的。如果朱要求的數額超出了朵顏三衛所能承受的底線,那麼他們多半會找出各種理由推脫嚴重的時候,他們甚至會產生反叛的心思。如今他們自願提供一萬多兵馬,朱棣卻反過來只要求他們提供三千騎兵,結果三位郡王便產生了這樣的聯想:是不是大明朝有必勝的把握,所以限制他們派出的兵馬數量,免得分走太多的軍功?

    有了這種想法後,朵顏三衛的三位郡王對於派兵一事更加熱切了。可朱咬定了只讓他們派出三千騎兵,多一個也不要。三位郡王沮喪之餘,對這次戰鬥竟是莫名其妙地產生了必勝的信心,因此紛紛派遣自己的子侄率領精銳的部眾出戰。

    其實朱棣對於這次戰鬥倒不是說有什麼必勝的信心儘管他開了金手指讓火槍達到了十八世紀的水準,又發明了手榴彈、迫擊炮這樣的大殺器,而且還借用了戚繼光的車營防守、騎兵追擊的戰鬥理論,但這所有的一切畢竟沒有經過事實的檢驗。

    所以說,朱棣確實有信心,但這個信心卻並非百分之百。之所以拒絕朵顏三衛派出更多的騎兵,是因為朱棣並沒有在草原上與韃靼人進行一場騎兵會戰的打算,因此帶更多的騎兵完全沒必要。深入漠北需要消耗的糧食可不是小數目,而騎兵消耗的糧食更是步兵的數倍。帶多了不必要的騎兵,反而會使糧草的消耗超過預算。

    朱棣拒絕了朵顏三衛加派更多騎兵的好意,然而遼東漢籍有邑貴族們卻被允許參加了這支隊伍表面上說是允許,但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命令,因為朱棣專門為此下了密旨。

    周武、趙武等有邑貴族也來到了廣寧。他們來此並不是因為接到了徵召令,而是因為接到通知說,朝廷對他們上次戰鬥中的表現很滿意,決定給他們授勳,所以周武等人便過來了。

    到了廣寧之後,周武受到了神機營提督金銘的召見。

    周武進了大營後,發現營帳裡只有金銘一人,行過禮後正暗自奇怪,卻見金銘肅然而起,南面而立。

    「有旨意。」金銘嚴肅地說:「周武跪聽宣旨。」

    聽了金銘這麼一句。周武當時好半天沒反應過來。一年前他只是一個大地主地庶子。連秀才都考不上。做夢都沒有想過會有一天能夠遇上這種場面。

    好半天之後。周武才勉強回過神來。面朝金銘跪下。

    該怎麼回話呢?

    下官……可我不是官啊?

    學生……但我沒有功名啊?

    小人……有邑雲騎尉怎麼能自稱小人?

    許久,周武才顫聲答道:「遼東有邑雲騎尉周武,恭聆聖諭!」

    聽著聽著,周武終於放下心來。聖旨裡的話都是肯定他在那次戰鬥中的表現,並且還將遼東地區皇帝直屬的封臣交給周武代管。這時周武一邊聽著聖旨,一邊回憶著從評書戲文裡聽過的關於接聖旨的內容。當聖旨裡褒揚獎勵的話告了一個段落後,金銘頓了頓,然而周武卻以為聖旨已經結束了。

    「萬歲,萬歲,萬萬歲!」周武自然不曉得聖旨的結尾應該是「欽此」兩字,只是見金銘似乎說完了,便按著記憶裡評書戲文所說的程序鬧出了這麼一出。他得意洋洋地三跪九叩完畢正準備起身,金銘卻急了,他之前也沒幹過傳聖旨的活,沒想到周武會鬧出這麼一出。金銘趕緊道:「慢著,皇上有話問你。」

    周武愣了愣,心想怎麼和戲文中說得不一樣啊?

    「皇上問你,上次戰鬥時你受了重傷,膽受傷否?」

    周武大聲答道:「沒有!上過戰場殺過人後,我的膽子更大了!」

    金銘點點頭,又道:「皇上告訴你,這次遠征漠北,你可率眾參加。」

    皇上這麼鄭重其事地告訴他可以參加這次遠征,其中到底有什麼玄虛?

    見周武慢慢爬起來,向金銘打了一躬,然後兀自站著發怔,金銘暗歎道:此人有福!

    原來,朱棣組織這次北征的根本目的並不是擊敗韃靼人的主力軍隊,而是去草原掃蕩一番。既然是掃蕩,那麼燒殺自不用說,搶掠也不可避免。然而韃靼人除了牲畜外,根本沒什麼好搶掠的。但是搶了越多的牲畜,則需要分派越多的人手管理牲畜哪怕是使用俘虜管理牲畜,但俘虜也需要派人手監視不是?

    為了不拖慢大軍的行進速度,除了留下少量牲畜食用外,恐怕大多數只能就地殺掉。所以,朱便打算讓一些非戰鬥人員跟隨北征大軍,軍隊一路搶,那些非戰鬥人員就一路將搶到的牲畜帶回去。為此,朱棣還特意將一萬貫大明寶鈔作為一年期無息貸款,讓金銘轉交給周武作為本錢總不可能讓軍人拚死拚活地戰鬥,然後讓周武他們免費獲得戰利品吧?

    這種事讓普通的商人參與自然也是可以的。反正在足夠的利益誘惑下,商人的膽子未必比軍人小。但朱棣卻決定將第一次掃蕩的好處給周武。這樣做是為了樹立一個榜樣,一個成功的榜樣!

    朱棣深知,一種新事物想要獲得廣大百姓的熱情,那便必須讓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賺個盆滿缽溢。這次移民遼東本來是好好的,可偏偏韃靼入侵,結果導致遼東移民屯遭受了慘重的損失。所以,朱棣覺得自己必須做點什麼。

    只要讓周武販賣戰利品的事情做成功了,待他帶著大量的廉價的牲畜回去,那自然可以發一大筆橫財。而且又因為隨軍行動的關係,周武還可以分得一些軍功。這樣,周武便能夠更快地將自己的爵位提高,將領地發展壯大。之後,周武便可以衣錦還鄉。萬一周武本人對衣錦還鄉不感興趣,朱棣自然會再下一道密旨,命令他回到老家轉一圈,讓這種鼓舞人心的成功事跡被更多人知曉。

    然不知道朱棣的深意,但身為這次軍事行動的主要負銘卻也可以大致估算出周武在這次軍事行動中所能得到的好處。剿滅一個大型部落,所獲牲畜就能夠以萬來計算。即便只是剿滅一個中小型部落,所獲牲畜也是數以千計。這些牲畜對於遊牧民族來說也是一筆不可忽視的財富了,更何況周武還可以將之運到關內去。

    ……

    大軍出發當天的誓師大會上,神機營提督金銘為一些遼東漢籍有邑貴族發放了勳章和獎勵。

    不久前遼東漢籍有邑貴族曾經和韃靼人發生過一次小規模戰鬥。在這場小型戰役中,遼東漢籍有邑貴族的部隊損失率超過了三成,最終獲得了慘勝。因此,凡是在這場戰役中沒被人揭發貪生怕死或逃離戰場,均獲得了銅質廣寧戰役勳章。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那支女直人僱傭軍居然也人手獲得了一枚鐵質袍澤勳章。

    接下來便是殺敵勳章。只有一個叫趙武的恩騎尉獲得了銅質殺敵勳章外,其他人只獲得了鐵質殺敵勳章。

    最後所發的是一枚金質戰功勳章,授予這枚金質戰功勳章時,場下發出了嗡嗡的議論聲。戰功勳章是大明帝國的最高級勳章,只授予出色完成使命的軍人。有邑貴族參加戰鬥可被視同於軍人,這一點倒沒什麼。可獲得金質戰功勳章的獲得者是一個叫做周武的有邑雲騎尉,若是換成軍中級別,頂多只算得一個中低級軍官。倒不是說金質戰功勳章只能授給高級將領,但中低級軍官或者普通士兵獲得戰功勳章有個前提條件,那便是必須有斬將奪旗或者在戰鬥中殺死大量敵人的個人英雄行為難道說,台上那個貌不驚人的傢伙竟然那麼厲害?

    接下來,負責授予勳章的金銘講述了周武的事跡,於是眾人的疑惑漸消。能夠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這種表現也確實配得上一枚金質戰功勳章。見台下仍然有小聲的議論,金銘對周武說道:「周武,你把衣服脫了。」

    見周武神情扭捏,金銘輕喝道:「有什麼不好意思的?皇上說過,軍人的傷痕就是最實在的勳章!」

    於是周武脫下衣服,亮出了那滿身的傷痕。

    那麼多觸目驚心的傷痕,其中至少有五道猙獰的傷痕可以算得上是致命傷。見此情景,疑惑的也不再疑惑了,忌妒的也不再忌妒了,台下靜得連根針落在地上也聽得見。

    接下來,金銘又向周武發放了獎勵:一柄寒光閃閃可以吹毛斷髮的寶劍;一匹神駿無比的御馬。在寶劍的劍身上,謄刻著「忠君衛國,忠心不」這八個字。一開始朱曾經想過還加上「御賜」兩字,但後來一想又覺得不妥:封建社會規矩太大,皇帝御賜的物品必須以黃綢包裹並保存好,那樣就違背了將寶劍獎給受勳者的初衷。

    台下的士兵們望著那些掛著受勳者腰間的勳章,心中艷羨不已。

    獲得鐵質勳章者,其身份便等同於秀才。也就是說,凡秀才所能享受的政治待遇,獲得鐵質勳章者均可享受。而獲得銅質勳章者身份等同於舉人,可以與知縣同席而坐。獲得金質勳章者更是不得了,能夠見官不拜。而且,凡是獲得銅質勳章以上者,無論是否為官身,其父母妻子均可以獲得不等的封號。

    誓師大會結束後大軍出發,官兵們的士氣被授勳儀式撩撥得極為高漲。

    金銘鞭子輕輕向後一掃,那馬一縱便躍出去。官兵們忙都緊隨上來,整隊人馬像一團黑雲,又像一股急速湧動的暗流,在昏溟蒼茫的大草甸上絕塵而去。

    ……

    以人頭換茶葉政策實施以來,兀良哈蒙古人固然對襲擊韃靼蒙古人充滿了積極性,但韃靼人也不是泥捏的。被襲擊過幾次後,還沒等韃靼首領鬼力赤下達命令,各個隸屬於韃靼的遊牧部落就已經自發地展開了血腥的報復。你來我往,殺來殺去,結果兀良哈與韃靼之間便形成了一條沒有人煙的緩衝地帶。

    過了緩衝地帶後,神機營繼續向西前進。

    對於中原的大軍而言,主動進攻遊牧民族最困難的地方便是在於如何找到敵人若是被敵人主動攻擊卻也不是什麼好事,因為這種事發生時總是敵強我弱。

    但是對於這次的掃蕩部隊來說,這卻完全不是什麼問題。因為,同行的隊伍中不僅有大量的兀良哈蒙古人,甚至還有投誠的韃靼蒙古人。那些韃靼人對目標區域極為熟悉,作為嚮導那是再好不過了。

    遊牧民族雖然居無定所,但也並非無跡可尋。因為遊牧民族放牧的地點附近必須有水源。只要知道哪裡有河流、湖泊,向著那些地方派出探子偵察也就夠了。

    而且這支軍隊的探子也異常充足。三千多蒙古騎兵,幾乎每個人都能夠勝任偵察工作。因此,這支遠征部隊以車隊為中心,方圓百里之內的風吹草動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只要探子回報某處發現部落,如果對方規模並不是很大,便可以派遣騎兵殺過去。

    步兵追不上遊牧部落,但如果追殺者是由純粹的騎兵組成,那麼遊牧部落的命運卻注定會滅亡若是拋棄牛羊等牲畜亡命逃跑,那麼這個部落來年就會餓死;若是不拋棄牛羊等牲畜,卻又如何能夠擺脫騎兵的追殺?

    如果探子回報發現了規模極大的部落,甚至是發現了韃靼人的王帳,如果人數不超過一萬,那便整支部隊緩緩壓過去步兵的行軍速度固然比不上騎兵,但急行軍時至少比遷移中的部落要快上一些,遲早能夠追上對方。而且,這支遠征軍也不必擔心對方耍什麼花招。有著極為熟悉對方的兀良哈蒙古人以及投降的韃子,對方即便是分兵逃跑也無法迷惑遠征軍。因為蒙古人可以通過牲畜糞便判斷出哪個方向才是大部隊。

    如果目標人數超過一萬,朱棣定出的指導方針是不去主動招惹。畢竟這種車騎配合的戰術攻擊力並不是很強,主動攻擊也沒什麼好處。當然,朱棣也並不擔心神機營會被韃靼人輕鬆吃掉。漢朝李陵能夠以五千步兵抵擋十萬匈奴人的進攻,那麼以車陣作為屏障、以火槍和手榴彈作為攻擊手段的神機營,怎麼說也不應該比李陵表現得差吧?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節更多,作者,!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