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斌悶悶地趕了幾天路,他的盤川都是孫大夫給他的,現在已所剩不多了。省吃省用,終於讓他挨到成都。他找到孫雨星以前在成都住過的草屋,稍作清理便進去住了。這時已是八月中旬,離解試尚有一個月,時間充裕得很。他見盤川已所剩無幾了,於是想到城中找份工作暫作謀生之計。
古代讀書人除了琴棋書畫外基本上什麼也不會,他們一般都是靠手中的筆「吃飯」的,孫斌書畫並非所長,要想依靠賣書畫謀生自然行不通的了。他首先到城中酒館茶肆,想找份打雜的工作,但那些掌櫃見他長得文弱,都不肯僱傭他;隨後又到作坊市集詢問,卻是無功而返。後來見到一張招工啟示,是到「春風樓」做一名送茶水的員工。他自以為這次可好了,誰知去到一看,原來竟是一間妓院,當場被氣得咋舌無言,哭笑不得。
正當孫斌垂頭喪氣,便要返回草屋時,一個叫唐勉的年輕人突然在背後叫停他,說願意請他在自己的豆腐作坊當個幫手。孫斌聽後,不由驚喜若狂,想不到在自己將要山窮水盡的時候,居然遇上貴人;這時他自然對唐勉千恩萬謝。
原來,唐勉也是今界解試的考生之一,他與孫斌兩人年紀又相去不遠,意趣相投,一時竟成知己。唐勉家原本在成都也算殷實之戶;唐勉從前卻是個敗家子,每日只懂吃喝玩樂,家資最終幾乎被他敗光了,父母也因此給他氣出病來,最後撒手人寰。唐勉這才幡然醒悟,決定改過自身,重新做人,於是變賣了父母留下的一些產業,在市集中買了幾間房,做起賣豆腐的生意來。
孫斌白天便去豆腐坊幫手,晚上便回草屋挑燈夜讀。他見豆腐坊時有賣剩的豆腐,如果隔天豆腐便會發霉,無法食用,扔掉卻又可惜。他突發奇想,便建議唐勉製成「臭豆腐」來賣。他在現代見人做過「臭豆腐」;便讓唐勉將那些剩豆腐切成小塊,稍加晾曬,尋來一口小缸,用鹽醃了起來。孫斌可不知這「臭豆腐」原來是清朝才開始面世的,而並非這個時代,否則他便不會提出這個建議了。
他們的「臭豆腐」醃了差不多一個月便製成了,唐勉嘗試了一塊,覺得香氣濃郁,口感甚佳,雖非美味佳餚,卻也耐人尋味,不禁大讚孫斌見識廣博,多才多藝。開始時拿到街上讓人免費試吃,卻得不到行人的青睞,後來終於有人嘗了一口,及後大豎拇指,稱讚不已。從此他們的豆腐坊便名聲鵲起,紅遍成都,確實可以說是「生意興隆,客似雲來」了。
由於兩人的解試之期也將來臨,他們於是又多請了幾個員工來幫理豆腐坊,這樣便可一心一意應付考試了。終於到了考試之日,一眾考生小心翼翼地進入考場;即便是孫斌這個曾經經歷高考的考生,一時也難以從容應試。忽然,一名考生進考場時把夾帶的書本掉在地上,奉旨檢查的主考官卻為他掩飾,謊說:「何以攜帳簿入場!把『賬簿』交給我保管,待考完再歸還!」孫斌當場愕然無言,這時他的心情最為複雜,既興奮,又好奇,另外略帶緊張疑慮,這可與高考時激動的心情大大不同。
各考生經過檢查隨身物品,驗證本人身份等程序,最後對號入座,準備考試。孫斌拿到考卷後,也不先去看考題是什麼,只是四處地觀望;卻發現當那些考官走開時,不少考生竟然從鞋底或衫褲內摸出字條,趁機作弊,當真是無所不用其極。他不禁搖了搖頭,這才去看題目,一看竟然是考什麼詩詞歌賦,心下頓時對這個朝廷更感到失望了。要知道,此時宋朝已差不多到強弩之末,朝廷不考救國圖強的策略,反而考這詩詞文學,未免是墨守成規,不知變通。
孫斌在考場中渡過了一天,雖然不太擅長於寫詩賦詞,卻是盡力而為,問心無愧便是了。考試時間到了,考官將答題卷盡數收上去了。孫斌見唐勉伸了個懶腰便起座離去了,正要叫住,突地瞥見在唐勉桌旁的地上有了一張字條。孫斌以為連唐勉也從中作弊,心下不免一真難過,上前撿起紙條,卻不見有字,心下頓然釋然;隨手將白紙放入懷中,跟著便走出考場。他與唐勉相約考完試後,大家便在考場外等候;但苦等良久也不見唐勉,正要到處找他。
這時考場突然一步一拐地走出一個人,孫斌定眼一看,那人正是唐勉。孫斌快步跑上前挽著唐勉手臂,問他發生何事。唐勉一面苦笑,搖了搖頭沒說話;最後經不住孫斌的再三追問,他這才說出了事情的真相。
原來,孫斌在唐勉桌下所撿到的那張白紙,正是唐勉作弊的工具。那白紙上面其實用竹籤等尖硬物刻滿文字,粗看還以為是一張毫無標記的普通白紙;然而,一旦在光線照射下,從白紙反光的角度看,便可將裡面文字瞧得一清二楚了。
唐勉考完試一時便得意忘形了,退出考場後,才發覺收藏在袖中的那張白紙不見了。他到處找也找不到,當時就認為一定是無意將那白紙條和答題卷一起上交了。他害怕一旦考官發現後可能會從嚴治理,又自以為只要向考官認錯,很可能會從輕發落,於是便向考官自首去了。誰知考官得知他作弊後,便命人脫下他褲子,痛打了他三十大板;還取消他此次考試資格,並在佈告欄上公佈他作弊的事。唐勉跟考官告密,說某某考生也有作弊現象。那考官只是不理,忿然地把他趕出去了。
原來,唐勉多次考解試都名落孫山。他本想借本次州試以便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萬沒有想到這次不但不能光耀祖宗,反而有辱名聲,玷辱門楣;當真是「世事總難料,事事與願違」。孫斌好言安慰他,勸他專心一致打理豆腐坊才是長久之計。所謂行行出狀元,從商也可出人頭地。孫斌經過這次考科舉的親身體現,已對走「文路」沒有興趣了。這時在成都有此良遇,正好走「商路」,不如便留在此地幫唐勉經營店舖,或可在商業方面有所建樹也未可知。果然,此後他當真在商業上大展拳腳,在商界中開創出屬於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從此,孫斌和唐勉在四川境內和一些豪紳巨商展開「商戰」。時值宋蒙合擊金國之戰的尾聲階段,其時北方大批百姓向南遷移,以避戰禍。孫斌便建議唐勉趁此時購入糧食和馬車,將糧食運送到北方戰火尚未波及的地方,低價或贈送米糧車馬給貧苦百姓,高價售出糧馬予富人。如此,既可幫助當地人們解決食糧和南遷問題,又可大發戰爭橫財。唐勉採納他這一建議,不想收到的成效竟然大喜過望。
兩人初試鋒芒,成果纍纍,從此更是一發不可收拾。隨後購入大量糧食,又聘請百多名人員,來往南北兩地打探消息,何處糧食緊缺便把糧食運往何處。還不時與當地巨商進行「價格戰」,壓低糧食價格,致使當地乘機哄抬價格的巨商不得不妥協,如此便降低了一直高居不下的糧食價格;又兼營珠寶絲綢生意,將這些奢侈品運到江南富庶之地,從中獲取暴利。
掙取那些地主豪紳和無良奸商的銀子,孫斌是毫不手軟留情的。就在短短幾個月內,兩人竟聚集萬貫家財,若在現代來說,算是有2000多萬的身家了;運籌商場,少年致富,他們自然也一舉成名天下知了。兩人在宋境多個州都有生意經營地點,還在岳州(岳陽)一地購置了一間巨宅,設下總部,居中策應運營。
孫斌自從經商後,常騎馬到處體察民情以及市場情況,以便適時制定打擊當地奸商投機取巧的計策,又可對貧民及時施與緩手,實乃一舉兩得之事。此時正值宋蒙圍金的緊要關頭,到處戰火連天,兵荒馬亂,人心茫茫。受到戰亂的影響,他不免思憶起故人,又見多月來不曾回寶興,是以總生回家的心念。這次他繞開戰場,騎馬從岳州迂迴奔赴主要目的地的寶興。